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一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共用一條邊,。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活動準備:火柴棒若干,,三角尺,,鐘表,骰子,,錢包,,ppt。
活動過程:
一,、兒歌律動《湊十兒歌》
二,、新授課
1、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平面圖形
師:小朋友你們來看看老師手中都有些什么東西???
幼:三角尺、鐘表,、骰子,、錢包
師:你們回答的非常好,現(xiàn)在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這些東西都可以用什么平面圖形來表示呢?(出示ppt)
幼: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用火柴柜拼搭圖形,,引出公用邊。
幼:三角形,,2個,,它們分別是由三條邊組成的,。
幼:(用實物投影儀)小朋友自己來擺一擺。
小結,,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看看這兩個三角形有幾條邊,是不是由一條我們數(shù)了兩次,,這條共用的邊,我們就叫它“公用邊”
3,、繼續(xù)讓幼兒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
幼:正方形4條邊,,三角形3條邊,,一共用了7根小棍,。
師:取走其中的一根小棍,,,那你怎么拼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
幼:自己拼,,巡場指導,。
師:好,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拼一拼,,我們大家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圖形公用邊的含義,,他們都是共用一條邊,,就叫做公用邊。
4,、出示復雜圖形,,尋找公用邊,加深印象,。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下列圖中的圖形,,有沒有公用邊,有的話有幾條,?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圖形是多種多樣的,,他們的公用邊有可能不只是一條,,大家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公用邊。
三,、鞏固練習
請小朋友們拼出5個正方形,,看看誰用的火柴棒最少,?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二
活動目標:
1、給寶石博物館中的寶石進行排列,,學習10的減法運算,。
2、為皇冠正確的畫上寶石數(shù)量,,喜歡動腦筋,。
活動過程簡錄:
1、復習十以內(nèi)的分合式以及加法運算 ――復習10的分合式
――10的`碰球游戲
――播放ppt――有三個寶石箱子,,工作人員把寶石放進箱子中,,可是數(shù)量搞錯了,我們一起幫他重新放一下,。
――第一個箱子應該放幾個寶石,?為什么?現(xiàn)在有幾個,?那怎么辦,?拿掉幾個?誰能夠用數(shù)學算式講出來,。
――第二個箱子應該放幾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工作人員放了幾個?他放的對嗎,?那怎么辦,?
――寶石博物館里有一個很大的寶石箱子,上面的寶石有規(guī)律的排列著,,每一排都是十顆寶石,,但是工作人員粗心大意,漏放了幾顆,,你們能夠幫他加上去嗎,?放完寶石后你可以在兩邊的線上寫上數(shù)字,這樣可以方便檢查,,看看兩邊加起來是不是10顆,。
――博物館中還有一個漂亮的皇冠,希望小朋友們能夠把寶石鑲到皇冠上,,你們會嗎,?
做出下面的減法算式你就能得到答案,知道鑲寶石的數(shù)量了哦,。
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操作結束,,教師講評――表揚做得又快又準確的幼兒,。
――做錯的幼兒進行修改,。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三
活動目標:
1、給寶石博物館中的寶石進行排列,,學習10的減法運算,。
2、為皇冠正確的畫上寶石數(shù)量,,喜歡動腦筋,。
活動過程簡錄:
1、復習十以內(nèi)的分合式以及加法運算――復習10的分合式
――10的`碰球游戲
――播放ppt――有三個寶石箱子,,工作人員把寶石放進箱子中,可是數(shù)量搞錯了,,我們一起幫他重新放一下,。
――第一個箱子應該放幾個寶石?為什么,?現(xiàn)在有幾個,?那怎么辦?拿掉幾個,?誰能夠用數(shù)學算式講出來,。
――第二個箱子應該放幾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工作人員放了幾個,?他放的對嗎,?那怎么辦?
――寶石博物館里有一個很大的寶石箱子,,上面的寶石有規(guī)律的排列著,,每一排都是十顆寶石,但是工作人員粗心大意,,漏放了幾顆,,你們能夠幫他加上去嗎?放完寶石后你可以在兩邊的線上寫上數(shù)字,,這樣可以方便檢查,,看看兩邊加起來是不是10顆。
――博物館中還有一個漂亮的皇冠,,希望小朋友們能夠把寶石鑲到皇冠上,,你們會嗎?
做出下面的減法算式你就能得到答案,,知道鑲寶石的數(shù)量了哦,。
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操作結束,,教師講評――表揚做得又快又準確的幼兒,。
――做錯的幼兒進行修改。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農(nóng)莊小統(tǒng)計員》.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ppt課件、圈畫,、數(shù)數(shù)等活動區(qū)分單雙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畫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筆,、神秘袋一個,。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入教學活動小朋友,,今天有許多數(shù)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看是誰來了……播放ppt課件(幼兒邊看邊說:是數(shù)字寶寶3、5,、9…..7),,噢有這么多數(shù)字寶寶和我們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來幫這些數(shù)字寶寶按順序排成一隊吧,。
2、集體活動:繼續(xù)觀看ppt課件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是怎樣排的.隊?(幼兒:有水娃娃,、紅水娃娃,、綠水娃娃,它們是兩個兩個排的隊)
(2)請集體,、個別幼兒兩個兩個數(shù),,數(shù)出每一組水娃娃是多少個。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畫面上是不是每一組水娃娃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shù)字?
哪幾組水娃娃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后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shù)字?
(4)引導幼兒回答后教師:
像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雙數(shù),,沒有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shù)。
教師小結:a,、像1,、3、5,、7、9兩個兩個地數(shù),,數(shù)到最后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
像2、4,、6,、8、10兩個兩個地數(shù),,全部都能數(shù)完的數(shù)叫雙數(shù),。
b、10以內(nèi)有5個單數(shù),,有5個雙數(shù),。
c、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簡單的向幼兒介紹一下奇數(shù),、偶數(shù),。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你有幾個名字?啟發(fā)幼兒說出幼兒園里老師,、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媽媽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艷,,還叫貝貝)師:老師告訴你們,,數(shù)字寶寶也有兩個名字,單數(shù)也叫奇數(shù),,雙數(shù)也叫偶數(shù),。
(6)找一找、說一說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3、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從身體上找出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如:一個頭是單數(shù),兩只手是雙數(shù),,一張嘴是單數(shù),,兩只耳朵是雙數(shù)等……)
(2)練習卡操作活動
(3)集體游戲: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五
活動目標:
1,、了解圓錐體的特征,正確說出圓錐體的名稱,。
2,、初步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特征并能準確說出幾何形體的名稱,。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對幾何形體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圓錐體并了解其特點,。
活動難點:能準確的區(qū)分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
活動準備:
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各一個,、幾何形體課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老師帶來一個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裝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并說說摸到的是什么樣的東西,。)介紹球體(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滾動,,這樣的幾何形體叫球體),、圓柱體(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正方體(幾何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這幾個正方形一樣大),、長方體(由6個面組成兩兩相對的兩個面大小、形狀一樣,,這樣的幾何體叫長方體),。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的幾何形體朋友――圓錐體。
二,、認識圓錐體,,感知圓錐體的特征
1、老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來摸一摸圓錐體,,看看它有什么特點,,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之前看到的幾何形體不一樣的地方。重點講解圓錐體的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圓錐體(播放圓錐體課件,讓小朋友們說出圓錐體的名稱)。
2,、請小朋友比較圓錐體與圓柱體的不同,,上面一圓,下面一圓,,兩個圓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有放倒才能滾動的形體叫圓柱體,,圓錐體是底面是圓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樣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很像如:冰淇淋、圣誕帽,、路錐等等,。請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課件為小朋友介紹生活中的圓錐體。
三,、感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不同
老師進行三段式教學提問如:請你把圓柱體舉起來,哪一個幾何形體不見了,,它叫什么名字,,請你抱一抱圓錐體等等,請個別小朋友回答問題,。
小朋友們都很棒,為了獎勵小朋友們下面我們進行游戲――幾何形體蹲與蘿卜蹲游戲的規(guī)則相同,,請小朋友記住自己的幾何形體的名字,,開始游戲。
四,、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完成記錄表
每位小朋友一張記錄表,請小朋友觀察課件并準確的做好記錄,。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圓錐體,,請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圓錐體一樣的,。
活動反思:
圓錐是小學階段新接觸的'一個幾何形體,是在學生學習了圓柱的基礎上學生所要學習的比較難理解的一個物體,。首先讓學生想象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分組讓學生利用倒沙子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之間的關系。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削,、觀察,、猜想,、推理,、驗證等方法,,找到圓柱與圓錐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先讓學生推導出公式,再嘗試計算有關圓錐形物體的體積接著利用課件演示一個圓柱被削成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過程,使學生明白被削去的部分是圓柱的三分之二。通過這兩種形式,,學生對“圓柱轉化成圓錐”的認識就很清楚了。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靶∨笥芽蠢蠋煄砹藘蓮埣?,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請你們拿出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shù)數(shù)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shù)一數(shù)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shù)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幼兒園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溫州三幼得勝園區(qū)潘雪如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才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并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2)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才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2)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后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么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因為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教師示范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數(shù)學思維教案《做客》
活動過程:
一,、出示信件
你們看,,這是什么呀?
王老師今天收到張老師的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封信吧,。
哦!原來,,這封信上說,,張老師剛搬進漂亮的新房子,她想請我和小朋友一起去她家玩,。她說她家在快樂錦苑a幢201室,。
二、買水果
那么我們要帶些什么禮物去看張老師呢,?(讓幼兒學著用形容詞,,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最后我們決定,還是去水果超市挑一些水果送給張老師,。
師: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你們挑的水果要在10以內(nèi)(幼兒自由挑選)
師:你來說說你挑了幾個什么水果,?
三,、找家
1)、師:東西買好了,,我們出發(fā)去張老師家了,,我記得她家在快樂錦苑a幢201室,201是什么意思呢,?(幼兒回答)
2),、原來2代表第2層,1代表從左往右數(shù)第1個房間,。就是第2層的從左往右數(shù)的第1個房間,。你們真棒,,都知道門牌號的意思了,,可有兩個小朋友他們也正要去朋友家玩,,可看不懂這個門牌號的意思,,該怎么辦呢?(請幼兒幫忙)
小方要去的朋友家的門牌號是302(第3層,,從左往右數(shù)第2個房間)
小雪要去的朋友家的門牌號是504(第5層,,從左往右數(shù)第4個房間)
四、破解密碼
1,、復習鞏固10以內(nèi)的加法
1),、設疑激趣
師:到了到了,到張老師家了,,誒,,樓下的門鈴怎么按不起來呢?(可能壞了)那該怎么辦呢,?(打電話)
師:你們知道張老師家的電話號碼不,?(不知道)她們家的電話號碼啊,是帶密碼的,,我想請你們幫忙解一解,,猜一猜。
2),、破解密碼
3),、驗證號碼
師:你們猜出來的電話號碼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來打一下,,聽一聽。(張老師的電話鈴聲響后接起:“喂,,你好”,。“喂,,是張老師嗎,?我是王老師,我?guī)∨笥褋砟銈兗易隹土恕薄芭?,歡迎歡迎,,快上來吧”)是不是張老師家的電話號碼呀?(是)你們真棒,!
2,、互解密碼——督促檢查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王老師家的電話號碼呀?我家的電話號碼也是帶密碼的,,我設置的密碼跟張老師家的不一樣,,請你們認真看一下,解一下(出示編譯好的號碼)
3,、編譯密碼
1),、到了張老師家,,把你們的禮物送給了張老師,并參觀了張老師的新家,,這時,,張老師也想要你們的電話號碼,那你們想不想也來編一編電話密碼,?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些記錄紙,,先在記錄紙的正面寫上你家的電話號碼,再在記錄紙的反面把你家的電話號碼編成密碼,。
2),、幼兒各自編譯電話密碼。
3),、幼兒互解密碼并驗證,。
五、活動結束
電話號碼留好了,,我們也該回家了,,跟張老師再見吧。
六,、活動延伸
1,、假如你的好朋友轉學到了外地,在撥大電話的時候,,前面應加撥什么,?(所在地區(qū)的電話區(qū)號)我們的電話區(qū)號是多少?(0577)
2,、假如你的聯(lián)系電話改了,,你怎樣做才能和好朋友繼續(xù)保持聯(lián)系?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七
活動目標: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現(xiàn)象,,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這次活動中利用了動物造型的軟體組合玩具,,將要學習的知識點貫穿其中,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致,;自制了有立體感的蟈蟈教具及頭飾,,更形象具體地體現(xiàn)活動的內(nèi)容-裝蟈蟈。
活動過程:
讓它們和我們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發(fā)放玩具,,教師表現(xiàn):呀,小玩具在路上睡著了,,而且是幾個小動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著的,,那我們先不叫醒它們,,老師輕輕地發(fā)給每組小朋友一筐,你們也輕輕地拿,,每人拿2組小玩具,,再輕輕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開,,讓他們再睡一會吧,。
*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組玩具?每組有幾個,?兩組玩具一樣多嗎,?向幼兒介紹2組玩具的數(shù)量一樣多就是平均。
*小結:每個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樣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樣多。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分,。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請小朋友將他們平均分成2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讓它們睡一會吧,裝蟈蟈:*引出:
*出示蟈蟈:原來它們的蟈蟈籠子壞了,,沒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們帶來了,*進行活動-裝蟈蟈:
出示籠子:老師還準備了5個籠子,,讓它們平均住到5個籠子里面,,幼兒說說該怎么分呢?
請幼兒黑板上示范裝蟈蟈,。
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蟈蟈?平均分到5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里幾只?
4.鞏固平均分小蟈蟈在籠子里可舒服了,,你想變成小蟈蟈,,體驗到籠子里玩的感覺嗎?
引出游戲-裝蟈蟈介紹規(guī)則:10個幼兒戴頭飾扮演蟈蟈,,呼啦圈代替籠子,,幼兒和老師倒數(shù)10個數(shù)。10個”蟈蟈"同時裝到5個籠子里,。要求每個籠子里的蟈蟈一樣多,。
組織幼兒做游戲,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游戲結束,,發(fā)放玩具作為鼓勵5.活動結束:
帶領幼兒帶好玩具一起去做區(qū)角活動,。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篇八
設計意圖:讓幼兒掌握左右的概念,會以自身為中心來區(qū)分左右,。為了更進一步更好的掌握,,讓幼兒初步學會以物體為中心來區(qū)分左右。在活動中教師以多種的形式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由此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4日執(zhí)教:陳艷芳
活動內(nèi)容:數(shù)學:《認識左右》
活動目標:1、要求幼兒掌握左右的概念,,能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2、初步學習以物體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3,、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桌面教具:三種顏色的花片,。
英語教具:wiwi,、coco、dudu,。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別左右,,應緊緊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這一點進行聯(lián)系,注意班級是否有左撇子的幼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吃飯的時候是哪只手哪碗哪只手拿筷子的嗎,?我們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F(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二、練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舉手:請全體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指令舉起左手或右手,學習說:“左手,、右手,。”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的指令,,聽聽老師是讓你們舉哪只手的,。
2、拍肩:請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指令,,用右手拍自己的左右肩,。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現(xiàn)在老師要出比較難的題目了?,F(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去拍你的右肩,。或是伸出你的右手去拍你的左肩,??纯茨膫€小朋友最聰明、反應最快,。
3,、拍腿:請幼兒伸出左右手,根據(jù)老師的指令拍自己的左右腿,。
師:現(xiàn)在請伸出你們的左手去拍你們右腿,,或是伸出你們的右手去拍你們的左腿??纯凑l最快又準確,。
不錯的4、看看:讓小朋友看看坐在自己的左邊的誰,?坐在自己右邊的是誰,?并請幼兒用連貫的語句說出:我的左邊坐著xx或我的右邊坐著xx。(同樣指導幼兒找自己的左右眼,、左右耳,。)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看你的左邊坐的是誰?你的右邊坐的是誰,?等等老師提問,,小朋友在看的同時請保持安靜。
師:請小朋友用連貫的句子來說,。比如我的左邊坐著xx,。我的右邊坐著xx。請小朋友找找你們的左右眼,、左右耳,。
三、學習以他人(物體)為中心區(qū)別左右,。
2、出示教具,,請幼兒根據(jù)老師要求把花片排列好,。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現(xiàn)在聽老師的口令,聽聽老師讓你們怎么把花片放好,。請小朋友把紅色的花片放在中間,,把藍色花片放在紅色花片的.左邊,,把黃色花片放在右邊??纯茨膫€小朋友放對了,。
3、出示教具:教師擺放教具,,放幼兒說出它們的位子,。接著,幼兒按教師的要求上來給小動物換位置,。
師:老師在黑板上放了vivi,、coco、dudu,。你們來看看coco的左邊是誰,?dudu的右邊是誰?好我現(xiàn)在請幾位小朋友上來按老師的要求來給動物換位子,。
四,、音樂游戲
請幼兒聽著音樂邊唱邊表演結束活動。
師:我們現(xiàn)在來唱我們學過的左右歌,,請小朋友邊唱邊表演,。
活動反思:在這節(jié)數(shù)學活動中,可以穿插游戲環(huán)節(jié),,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讓幼兒更好的掌握知識,還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幼兒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增加知識,比如前后的掌握,。讓幼兒知道前后,、左右這些空間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