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永久免费_欧美日本五月天_A级毛片免看在线_国产69无码,亚洲无线观看,精品人妻少妇无码视频,777无码专区,色大片免费网站大全,麻豆国产成人AV网,91视频网络,亚洲色无码自慰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 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有感(三篇)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 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有感(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8-04 22:28:15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 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有感(三篇)
時間:2024-08-04 22:28:15     小編:zdfb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 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有感篇一

學號:e0班級:二班姓名:胡萍

我懷著對陶行知先生十分崇敬的心情,閱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非淺。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創(chuàng)新的教育思想所驚嘆,。生活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的陶行知先生,不愧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和偉大的實踐教育家,,他畢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改革中國教育,,創(chuàng)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時過境遷,,重新學習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發(fā)現(xiàn)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閃耀著奪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代價值,。

學習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對于今天我們搞好教育教學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和教育現(xiàn)代化有著重要意義。陶行知的文集,,內容豐富,既有理論之創(chuàng)新,又有教育實踐之成果,,集教育思想之精華。

陶行知首次提出的教改思想——“教學合一”,。19xx2月,陶行知先生研究了當時的教育現(xiàn)狀,,把教師分為大致三種。第一種教師:只會教書,。這種教師把學生當成了書架子、字紙蔞,,書上的東西一鍋兒往學習腦袋里裝,;第二種教師:教學生,。這種教師所注意的中心已從書本移到學生上,果然比第一種好,,是一種進步,然而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第三種教師:教學生學,。這種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要學生學得“自得”,學得“自動”,。對照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今天的每一位教師,,自己屬于哪一種教師呢,?的確值得大家深思一番,。陶行知這一教育思想,不就是我們今天一直在倡導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嗎,?。

陶行知先生又說:教的法子必須根據于學的法子,。教師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要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陶行知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因材施教”嗎,?。

在“教學合一”的理論中,,陶行知先生還強調:先生不僅要拿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絡起來,。他認為,教師不是販買知識的,,教師自己的知識也會陳舊的,自己也要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斷研究學問,,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陶行知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嗎,?,。

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的教改思想,強調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在他杜威教師那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新的突破,這對于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創(chuàng)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系,,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的銳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并使其達到最高水平,。由此而產生的豐碩的教育理論著述,被今人編入《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的思想與杜威的“從做中學”有一定的區(qū)別。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征: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生。這就是說,,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huán)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于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已經達到了它所能達到的高度,,十分難能可貴!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钡娜罕娺\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學號:e0班級:二班姓名:胡萍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里的句子,。

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tǒng)治國家或者從政,說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于人,,恐怕現(xiàn)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么含義;我背熟了這句話之后,,并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tài),。

所謂“大學”,,實質為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天地生人的意義在于“明明德”,。親民、至善是指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應用于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修養(yǎng)道德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明明德”,而且在于以己之德推及于人,。道德實踐者不是自了漢,,不單純是為了自己心身健康,、家人幸福,、性命解脫,而是為了國家民族,、天下眾生都能德化歸道,幸福健康,,從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舍己奉獻。當自己有德之后,,不僅是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用善德去感化別人、幫助別人,、親近別人,、親近眾生,,親近天下所有的人與萬物,,以一己之善去包容眾生萬物,,德化人間,使人人都能修德行德,;使人人都能明白人生的真諦,心中光明磊落,,擺脫煩惱與痛苦;使人類的生命整體升華,,心身健康,人人都能達到與德合道的天人合一的先天之境,,從而使普天下和平安寧,天下為公,,道德光明一片,,朗朗滿乾坤,。“善”含有善良,、親善、仁善,、本善等義?!叭酥?,性本善”,。善與人生俱來,,是天賦人的德性,人人皆有,,內含于心,。只可惜人心的本善被私欲我心和后天主觀妄識心所污染,、所遮障,所以本善缺失,,惡心張揚,才使人生命運曲折坎坷,,疾病叢生。本心覺醒之人,,逐漸明白人生,看淡世俗,,誠修道德,以復天良本性之善,,持修不輟,積善蓄德,,以止于至善,?!耙阉挥鹗┯谌恕?,“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于至善”了。

這句話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這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為人處事的標桿,影響了中國千百年來的讀書人,。“告誡讀書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須時時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學習,,謹守品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一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你用明亮的眼睛看著世界,,世界是明亮的;你用美好的眼睛看著世界,,世界是美好的,,愉快而幸福的生活來自于心靈愉快和幸福暗示,。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 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有感篇二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學合一①

現(xiàn)在的人叫在學校里做先生的為教員,叫他所做的事體為教書,,叫他所用的法子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專門教學生些書本知識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沒有別的本領,,除書以外,就沒有別的事教,。而在這種學校里的學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沒有別的功課,。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學的事體,都被教的事體打消掉了,。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因為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地就將教和學分離了,。然而教學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當合一的,。依我看來,,教學要合一,,有三個理由,。

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種:第一種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那活潑的小孩子做個書架子,字紙簍,。先生好像是書架子字紙簍之制造家,,學校好像是書架子字紙簍的制造廠,。第二種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他所注意的中心點,,從書本上移到學生身上來了。不像從前拿學生來配書本,,現(xiàn)在他拿書本來配學生了。他不但是要拿書本來配學生,,凡是學生需要的,他都拿來給他們,。這種辦法,,果然比第一種好得多,,然而學生還是在被動的地位,因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的奧妙為學生一齊發(fā)明既然不能與學生一齊發(fā)明,,那他所能給學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還是要學生自己去找出來的,。況且事事要先生傳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學生呢所以專拿現(xiàn)成的材料來教學生,總歸還是不妥當?shù)?。那么,先生究竟應該怎樣子才好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學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學聯(lián)絡起來:一方面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先生拿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乃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停當,指導他,,使他以最短的時間,,經過相類的經驗,,發(fā)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理想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得了這種經驗理想,然后學生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對于世間一切真理,,不難取之無盡,用之無窮了,。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自得”,也就是現(xiàn)今教育家所主張的“自動”,。所以要想學生自得自動,必先有教學生學的先生,。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從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來先生收效很少,,二來學生苦惱太多,這都是教學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那時先生就費力少而成功多,,學生方面也就能夠樂學了。所以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二個理由,。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絡起來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F(xiàn)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從前所學的抄襲過來,傳給學生,。看他書房里書架上所擺設的,,無非是從前讀過的幾本舊教科書;就是這幾本書,,也還未必去溫習的,何況乎研究新的學問,,求新的進步呢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這也是教學分離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這樣,,他必是一方面指導學生,一方面研究學問,。如同柏林大學包爾孫②先生(f.paulsen)說:“德國大學的教員就是科學家,??茖W家就是教員,。”德國學術發(fā)達,,大半靠著這教學相長的精神。因為時常研究學問,,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這不但是教誨豐富,,學生能多得些益處,而且時常有新的材料發(fā)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暢快事體,。因為教育界無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為當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鬃诱f:“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闭媸沁^來人閱歷之談,。因為必定要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否則年年照樣畫葫蘆,我卻覺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樂,似乎要把教學合而為一,。這是教學應該合一的第三個理由。

總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這是教學合一的三種理由,。第一種和第二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應該和學生的學聯(lián)絡;第三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應該和先生的學聯(lián)絡,。有了這樣的聯(lián)絡,,然后先生學生都能自得自動,都有機會方法找那無價的新理了,。

①本篇發(fā)表在《世界教育新思潮》。原載于19xx2月24日《時報·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第1號,。

②包爾孫:即包爾生(1846—1908),德國哲學家,、倫理學家,、教育學家,。著有《倫理學體系》。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 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有感篇三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

活的鄉(xiāng)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做,。

《中國鄉(xiāng)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12月

1928年4月《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155頁

從教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教學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來先生收效很少,二來學生苦惱太多,,這都是教學不合一的流弊。

《教學合一》

19xx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號

《陶行知文集》第14頁

從學習的原則看起來,,事怎樣做,,就須怎樣學,。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學游泳,,就須在水里學。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讀游泳的書籍,,做游泳的動作,,縱然學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時候,,還是要沉下去的,。

《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

19xx10月《新教育》2卷2期

《陶行知文集》第19頁

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教法,學法,,做法是應當合一的。

《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

1926年12月《新教育評論》3卷1期

《陶行知文集》第135頁

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

《教學做合一》1927年11月2日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185頁

教學做合一有兩種涵義: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說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張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學非所用,,用非所學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說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學也不成學,。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才是學,,對人說是教。

《湘湖教學做討論會記》1927年

《陶行知文集》第214頁

中國教育的一個普通的誤解是以為:用嘴講便是教,;用耳聽便是學,;用手干便是做,。這樣不但是誤解了做,也誤解了學與教了,。

中國教育的第二個普通的誤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聯(lián)想到筆桿和書本,以為教育便是讀書,、寫字,,除了讀書、寫字以外,,便不是教育,。

《答朱端琰之問》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224頁

從“教授”寫到“教學”,從“教學”寫到“教學做”,,人家怕要疑我前后思想矛盾,,其實我的矛盾處,便我的長進處,。

《自序》19xx清明日

1928年4月《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237頁

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不是不要書,;它要用的書的數(shù)目之大,比現(xiàn)在的教科書要多得多,。它只是不要純粹以文字來做中心的教科書,,因為這些書是木頭刀切不下菜來。過什么生活用什么書,,做什么事用什么書,。

《教學做合一之教科書》

1931年10月《中華教育界》19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302頁

教育法的演進大概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憑先生教授,不許學生發(fā)問,;

第二個階段師生共同討論,,彼此質疑問難;

第三個階段師生共同在做上學,,在做上教,,在做上討論,在做上質疑問難,;

第四個階段師生運用科學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并發(fā)現(xiàn)比現(xiàn)在可以做得好一些的道理。

《給徐君企周的一封信》1931年12月

1932年《齋夫自由談》

《陶行知文集》第327頁

“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時代是過去了,。我們必須問為什么耕,?種的是什么?不管是犁耕也好,,筆耕也好,,而種出來的東西都是麻醉人的大煙,,那末,雖能愉快一時,,前途怎么辦呢,?

《通不通?》

1935年9月《生活教育》2卷8期

《陶行知文集》第471頁

教學做合一,,即知即傳是大眾的生活法,,即是大眾的教育法??傉f一句,生活教育是大眾的教育,,大眾自己辦的教育,大眾為生活解放而辦的教育,。

《生活教育之特質》

1936年3月16日《生活教育》3卷2期

《陶行知文集》第529頁

育才學校之一般“教學做”的過程,,有三種形式:

《育才學校教育綱要草》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75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為要避去瞎做、瞎學,、瞎教所以提出在“勞力上勞心”以期理論與實踐之統(tǒng)一?!吧鐣磳W校”這一原則要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即知即傳”這一原則要把學問從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來,?!靶惺侵?,知是行之成”是教人源頭上去追求真理。工學團或集體主義之自我教育是在團體生活里爭取自覺之進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眾解放,、人類解放之武器”,這種教育觀是把教育從游戲場,、陳列室解放出來輸送到戰(zhàn)場上去。

《談生活教育》1939年12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94頁

我對于植物學的根底很淺,,而且完全是書本的,。對于實物認識很少,,所以我和小朋友只可以說是共學而不能說是教導。我們立了幾條共學的原則:

《寫在創(chuàng)刊號之后》

1951年4月《育才學?!?/p>

《陶行知文集》第725頁

人家怎樣做,我也怎樣做,,而不求其所以然,便是無意義的做,。在勞力上勞心。手到心到才是意義的做,。

原載方與嚴編《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干,,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

《答朱瑞琰之問》1927年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陶行知文集》第224頁

我們既以在勞力上勞心算為“做”的定義,,當然不能承認身體與精神分家。自動的涵義便同時具有力與心之作用,即同時要求身體與精神之合作,。

《答朱瑞琰之問》1927年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陶行知文集》第231頁

文明是人類用頭腦和雙手造成的。只會勞心而不會勞力和只會勞力而不會勞心的人都是沒有希望,,何況愛用空嘴說白慶的人,那是列不可救藥了,。

《莫輕看徒弟》1931年11月

1932年《齋夫自由談》《陶行知文集》第320頁

我們換一條路走是要使手腦聯(lián)盟:教用腦的人用手,教用手的人用腦,,救一切的人都把雙手和腦拿出來用?!叭松鷥蓚€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不吃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老,?!?/p>

《普及現(xiàn)代生活教育之路》1934年

1935年《陶行知教育論文選輯》陶行知文集》第436頁

世界上有四種人:一種是勞心的人;一種是勞力的人,;一種是勞心兼勞力的人;一種是在勞力上勞心的人,。……勞力而不勞心,,則一切動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開創(chuàng)新的途徑,;勞心而不勞力則一切思想難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證于經驗,。勞力與勞心分家,則一切進步發(fā)明都是不可能了,。所以單單勞力,,單單勞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須是在勞力上勞心?!覀冎鲝堅趧诹ι蟿谛模皇侵鲝垊诹εc勞心并重,?!嬲鲋皇窃趧诹ι蟿谛?,用心以制力。這樣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揮力量,,使能輕重得宜,,以明對象變化的道理,。這種人能以人力勝天工。

《在勞力上勞心》

1927年11月3日《鄉(xiāng)教叢訊》2卷2期《陶行知文集》第187頁

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聰明,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教學做合一之教科書》

1931年10月《中華教育界》19卷4期《陶行知文集》第303頁

中國有兩種病,。一種是“軟手軟腳病”,,一種是“笨頭笨腦病”,。害“軟手軟腳病”的人,,便是讀書人,他的頭腦一家靠不住,,是呆頭呆腦的。而一般工人農民都是害的“笨頭笨腦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腳,。一個人要有貢獻于社會,,一定要手與腦締結大同盟。

《手腦相長》

原載1933年1月16日《新社會》第4卷第2號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05頁

我們從此要改造教育,,使教育普及于大眾;使受教育者都能實踐力行,,從行動上去求得真知識,;并使大眾組織起來,,自動去做他們的事;而僅用腦的知識分子,要使他們變成兼用手的工人,,僅用手的工人,、農人等都變成兼用腦的知識分子,。

《國難與教育》1932年8月30日講

出自孫銘勛,、戴自俺所編《曉莊批判》《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87頁

學愛迪生決不是讀讀愛迪生傳和他的發(fā)明報告就算完事。我們必得象他一樣在電氣實驗上親自動手去做,,用腦去想,才不愧為他的學生,。這還不夠,我們必得天天想,一年到頭,,一世到老都在這上面下工夫才能希望有所成就。嘗一嘗,,試一試,,就放下手來,,就是不會有什么大不了的貢獻的。

《怎樣學愛同生》1931年10月

1932年《齋夫自由談》《陶行知文集》第312頁

育才十字訣:一個大腦,。二只壯手。三圈連環(huán),。四把鎖匙,。五路探討,。六組學習。七(集)體創(chuàng)造,。八位顧問。九九難關,。十(誓)必克服,。

《育才十字訣》1942年12月4日

1951年4月《育才學?!贰短招兄募返?32頁

鄉(xiāng)下先生小影

天賦兩個寶,

雙手與大腦,。

寧做農和工,

聯(lián)合避荒島,。

1929年冬《陶行知文集》第274頁

大凡選擇職業(yè)科止之標準,不在適與不適,,而在最適與非最適。所謂最適者有二,,一曰才能,;二曰興味。吾人對于一業(yè),,才能興味皆最高,則此業(yè)為最適,;因其最適而選之,,則才能足以成事,,興味足以樂業(yè),將見學當其性,,用當其學,群與我皆食無窮之益矣,。

《生利主義之職業(yè)教育》

19xx11月3日《教育與職業(yè)》《陶行知文集》第7頁

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學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學生也有笑容。有些學校,,先生板了臉孔,,學生都畏懼他,,那是難免有逃學的事了。所以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事,。

原載19xx9月《新教育》第1卷第4期

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我們要曉得受教的人在生長歷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能曉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樣教他,;曉得了教他什么和怎樣教他,然后才能曉得如何去訓練那教他的先生,。

《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

1926年12月《新教育評論》3卷1期《陶行知文集》第135頁

學生是學會考,教員是教人會考,,學校是變成了會考籌備處,。會考所要的必須教,,會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圖畫不教了,體操不教了,,農藝不教了,,工藝不教了,,科學的實驗不做了,所謂課內課外的活動也沒有了,。所教的只是書,只是考的書,,中是會考指南,。教育等于讀書,,讀書等于趕考。好玩吧,,中國之傳統(tǒng)教育!

《殺人的會考與創(chuàng)造的考成》

1934年6月1日《生活教育》1卷8期《陶行知文集》第385頁

中國現(xiàn)行之會考制度是對自己所委任之校長教職員表示總不信任,,把活潑的青年一起變成書呆子,一群一群的趕進牛角筒里去,。

《賀客與吊客》

1934年11月《生活教育》1卷19期《陶行知文集》第411頁

灌注的教授法最要不得,。他把接愛文化的人當作天津鴨兒填。

《中國大眾教育問題》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陶行知文集》第550頁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鎖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瓘那坝幸粋€故事提到有一位道人用手一指,點石為金,,一位徒弟在旁呆看,道人說:“你把金子搬去可以致富,。”徒弟搖搖頭,。道人問他為何不要金子,徒弟說:“我看中你那個指頭,?!笔郎嫌卸嗌俦唤鹱用曰蠖它c金的指頭,,文化鎖匙雖可分班度人,但要在開鎖上指點,。如當作死讀書,上起銹來,,又失掉鎖匙的效用了。

《育才二周歲前夜》

1951年4月《育才學?!贰短招兄募返?11頁

需要因材施教,?!囵B(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fā)展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服料,,水分,太陽光,,并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

《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

1944年12月16日《大公報》《陶行知文集》第754頁

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學生自動,,而且要啟發(fā)學生使能自覺,,要客觀,,要科學,不限于一種,,要多種多樣,因材施教,,要生活與教育聯(lián)系起來。

《實施民主教育的提綱》

1945年5月《戰(zhàn)時教育》《陶行知文集》第784頁

“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以教人者教己》1927年11月5日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48頁

我現(xiàn)在試驗一種十分鐘教育。這十分鐘的支配是兩分鐘的唱歌,,兩分鐘說一條科學,兩分鐘講一件時事,,四分鐘認兩上字,。

《十分鐘教育》19xx9月17日

《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266頁

育才三方針

《育才三方針》

1951年4月《育才學?!贰短招兄募返?31頁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