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名師教學風格觀摩心得體會篇一
觀摩研討會”有感
劉艷敏
2007年3月 前幾天有機會到鄭州參加“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使我有幸一睹心中敬仰已久的于永正、竇桂梅和王崧舟三位名師的教學風采,,聆聽了他們精彩的學術報告,,使我大受啟發(fā),,激動的心情久不能平息。
于永正老師示范課《第一次抱母親》親切自然,沒使用任何電教手段,,卻用平和感人的語言打動了每一位學生和聽課老師的心,中間幾次我都忍不住淚流而下,。他教學非常注重讓學生反復朗讀,用心體驗文本的內涵,。力圖使學生和文本融于一體,、真誠對話,、深刻感悟。同時,,細節(jié)之處、關鍵之處注意強調,,適時引導并作以小結,,再加上于老師深情的范讀,,真是恰到好處,不溫不火卻感人至深,,學生聽了也很受啟發(fā),真正做到用心去讀書,。我不由地感慨到“語言是從人們心底流出來的,,只要你用心體會,又會流入人們的心里……”
接著于老師又為我們做了教學指導:
一:用審視的眼光看課?,F(xiàn)語文教學流派多,、提法多,,從不同角度理解,如“詩意語文”,、“情智語文”、“本色語文”,各有感悟及道理,,我們應取各家之長而且是學得來的地方,為我們所用,,即“取各家能取之長為我所用”,。
二:取各家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之長
自古語文教學就總結出八字規(guī)律:熟讀,、精思、博覽,、多作。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大量讀寫,、讀寫結合,。因此語文教學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同時堅持大量寫作,堅持寫好日記,,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做到“有話可長,無話可短”,,每周有一篇日記像作文即可。常態(tài)課要上扎實,,語文的魅力在字詞句篇里,在寫作里,。
三:備課備好朗讀
課文至少讀三五遍,而且要站著讀,,和上課姿態(tài)保持一致,,朗讀是再創(chuàng)造,只有老師讀出味來,、鉆出味來,、才能教出味來,。朗讀好了可以少講三分之二,教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好好品味,在品味中學會閱讀,,感受語文的魅力,。
四:考試前搞應試訓練,。
平時別讓孩子們做大量練習題,考試前稍作訓練,,見識一些題型即可。
竇桂梅老師首先示范了二年級語文寫話訓練《我愛爸爸》,,以多媒體課件提供圖文并茂的資料,,以兒童化的語言和心態(tài)使孩子們很快與她親密無間,,暢所欲言,輕輕松松完成了說話,、寫話訓練。于不經意間學會了比喻句和并列句,,如:“我爸爸像蜜蜂一樣勤勞,?!薄拔野职窒耨R一樣健壯,,也像太陽一樣溫暖?!本渥由鷦佑腥?,還配有插圖呢!竇老師還鼓勵孩子們多寫多畫,,訂在一起就成了一本本圖畫書。孩子們的情緒很高漲,,下課了還意猶未盡……
接著竇老師又示范了六年級詩詞的教學。她講了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先利用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感受不同詞牌所代表的不同內容和曲調,,以“破陣子”和“清平樂”為例,帶領大家分別走進戰(zhàn)場,、又漫步江南水鄉(xiāng),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真切體驗到了兩種詞牌所表達不同的內容。獨特的開場引人入勝,,接下來更是妙不可言:多媒體展示優(yōu)美的圖畫,師生手舞足蹈地朗讀,,再加上竇老師隨口即來的詩一般的語言,,自然貼切,、恰到好處。果真是名師的風采,,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給人驚喜不斷。然后讓學生走進村居,、走進角色,、抒發(fā)情感,,此時學生已走進詞中,,走進畫中,變成翁媼和大兒,、中兒,、小兒,,親切交談,、其樂融融!最后,,點明中心:當作者身在戰(zhàn)場,面對廝殺多么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yè),,而此時村居所呈現(xiàn)的恬淡生活令作者無比的歡暢,,遂作此詞《清平樂——村居》,。試想作者心情,該多么快活,!此時師生同唱這首詞,,教學活動達到高潮,學生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多么完美的課堂,臺下的陣陣掌聲終于驚醒了臺上的學生,,孩子們這才走出村居,,回到真實,。
無法忘記竇桂梅老師那極具感染力和煽動力的語言,透著激情,、更透著真情,,引領學生走進文學殿堂,,沉迷其中,留戀忘返,。她身上燃燒著熱情,,透露出獨特的思想與個性,,正如她所說:“激情與思想,正是我為師的一撇一捺,?!痹谒砩?,我感受到了樂觀、熱情與真誠,,當她的學生可真幸福,,聽她的課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今后她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要大量閱讀,提升自身文學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努力讓我的學生也享受幸福,!
王崧舟老師也非常注重讓學生充分去讀書,,他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正如他所說:“整體感知主要靠讀,,有所感悟主要靠讀,,培養(yǎng)語感主要靠讀,情感熏陶主要靠讀,,積累語言更要靠讀?!睂W生只有在讀書中才能學會讀書,,這是個再樸素不過的真理,。我同樣認為語文教學不能去理性分析,而應感性去體會與領悟,。學生用情感領悟母語的同時,,母語也同時熏染著學生的情感,;學生用智慧解讀母語的同時,母語也同時提升著學生的智慧,;學生用心靈品味母語的同時,,母語也同時雕琢者學生的心靈。因此,,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總之,,三位大師一直都在努力使語文教學更加精彩,,我覺得于永正老師傳授給我們方法,竇桂梅老師傳遞給我們熱情,,王崧舟老師讓我們分享智慧與理性。
讓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以激情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認真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課,!相信有一天,語文教學這片沃土上,,也會長出你,、我,、她、他一片樹木參天,!
洛陽市第四十九中學
劉艷敏
2007年3月
小學語文名師教學風格觀摩心得體會篇二
全國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觀摩心得體會
這次,,我有幸到文山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在此次活動中領略了來自全國各省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的風采, 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本次觀摩聽課,,使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一、課前互動各具特色,,彰顯教師的智慧,。
課前談話猶如戲劇的“序幕”,必須講究藝術,。作為語文課的課前談話,不管你是講究預設的美麗,,還是追求生成的精彩,,有一點卻是要始終牢記的:讓課前談話也姓“語”,。課前談話的內容既要盡量講求語文的工具性,也要盡量追求人文性,,讓情感交流與語言文字訓練水乳交融。參賽教師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課前談話,、讓一堂堂好課更是錦上添花,妙不可言,,讓聽課的我也在互動中流連忘返,,情不自勝,。
1.幽默風趣,智慧課堂充滿愉悅,。
丹陽“十大杰出青年”張學偉老師在執(zhí)教示范課:《風箏》之前和學生的互動談話,幽默風趣,,有策略,,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又為新課的學習鋪了路搭了橋。楊老師用他的幽默,、智慧,,讓課前談話這一小小的環(huán)節(jié)如春風化雨,,溝通起師生之間的情感,使學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
2.自然流暢,,新課導入不留痕跡,。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李偉忠老師執(zhí)教《“死”了十二次》,不露痕跡地由談話引入新課學習中去,,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做好知識、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準備,。上課前,教師緊扣文本的“有趣”,,“死”?是什么死,?還是怎么死,?從“死”字提起學生的好奇心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好奇,為后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這是最高境界的談話,幾乎分不清哪是談話,,哪是導入,,真正做到“不了痕跡”。
3.真誠交流,,口語交際精彩紛呈。
“長辮子老師”郭學萍老師是我映像最深刻的老師,我從她的課中,,學到了如何上好一節(jié)課的精髓。在執(zhí)教示范課:《兒童詩的欣賞與創(chuàng)作》時,,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充滿想象,,讓學生在富有情趣的語言實踐中,逐步進入了課堂,。郭老師教學的設計真令人叫絕,!從童話起筆,進入一個充滿想象的童話世界,,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東西,,用詞語概括出來,,再把詞語連在一起,就是一首首“荒誕詩”,。在輕松愉快的交流中,,使學生懂得要兒童詩的種類,、以及表達方式等,去猜想他們要表達的意思,,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使學生獲得的語感不斷得到強化,,而這種方式,,使課堂頓時活躍了起來,笑聲不斷,,其樂融融,在這樣一個充滿氣氛,,充滿活力又充滿想象的課堂當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什么是“兒童詩”,怎么寫好“兒童詩”,,并且對兒童詩充滿了無限的興趣。
4.《不能沒有你》是臺灣最具影響力語文老師何綺華老師執(zhí)教,,何綺華老師在課堂上運用了小孩子最喜歡的形式教學,,一本《不能沒有你》的漫畫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就像看著漫畫,,聽著何老師配音,,整個會場猶如一個電影院。漫畫主題鮮明,,教會孩子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一個人的責任是什么,?對,、學知識就必須先學做人,,不懂做人,何談知識,?
二,、課堂教學方法獨到,,彰顯教師的素質
這次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課堂空間廣闊,課型多樣,,流派紛呈,。既有閱讀課,,作文課,寓言課,,又有口語交際課,,讀寫混合課,,無論是那種類型的課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賽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巧妙設計,教學語言的豐富生動,,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
葉圣陶先生對朗讀的功用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默讀時,,僅僅調動了心和眼,而朗讀時則是心,、眼,、口,、耳全部調動起來了,對于文章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就會有成倍的收獲?!闭Z文教學中講解是分析,朗讀時綜合,;講解是對文本的解剖,,而朗讀是活的,,是賦予作品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說:“朗讀法是語文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法?!?/p>
三、語文要簡單,,平實,,扎實
聆聽了幾位大師的課,正可謂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 在輕松自然教學環(huán)境中扎實有效地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品質。在他們的課堂中語文教學已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已走向平實與質樸,,扎實和簡單。尤其是張老師的《風箏》,,環(huán)節(jié)設計非常簡單,教學伊始張老師就讓學生認識“嗔,、眸,、裊”三個生字,,在字詞教學方面要做到嚴謹、精確,,做到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永遠是語文老師的天職,。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以悟來促讀,使學生逐步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對文章進行了升華,張老師是這樣總結的:“生活中,,其實朋友之間,,同學之間的關愛也像茉莉花那樣平淡無奇,,請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彪m簡約但扎實,正如茉莉清新淡雅卻沁人心脾,。
總之,,在文山兩天的學習時間雖短暫,,收益卻很多,,每一位老師給我的啟發(fā)都會讓我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自信,。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練就過硬的基本功,,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和語文素養(yǎng),,才能適應性語文教學新的發(fā)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