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一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按順序填寫小寫字母,。
2.區(qū)別三組由形近偏旁組成的字,,并正確組詞。
3.給句子加標點,,根據標點讀出句子的語氣,。
4.練習寫好帶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5.熟記4個成語,。
6.朗讀、背誦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
7.看圖說幾句通順的話,。
四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瀆題目,。
(2)學生說說題目中的兩點要求:背誦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順序在橫線上抄寫小寫字母,。
2.指導,。
(1)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指導朗讀。
(2)集體背誦《字母表》,。
(3)分組比賽背誦,。
(4)"開火車"接背《字母表》。
3.練習,。
(1)出示小寫字母卡片,指名讀,、集體讀,。
(2)在橫線上抄寫小寫字母。
4.反饋,。
(1)檢查填寫情況,。
(2)出示"b"按字母順序說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3)出示" "按字母順序說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4)集體讀填寫的小寫字母,。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要求,。
(2)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祖一被,。
①指名讀。
②按左右結構的順序說說"祖"和"被"的左部偏旁,。
③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守"和"豐"這兩個偏旁的差別,。(只有一點之差)
④用組詞的方式,讓學生弄清"祖"和"被"的意思,。
(2)出示卡片:房一層,。
①指名讀。
②按半包圍結構說說"房"和"層"的上部偏旁,。
③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戶"和"尸"這兩個偏旁的細微的差別,。
④用組詞的方式,讓學生弄清"房"和"層"的意思。
(3)出示卡片:寫一家,。
①指名讀,。
②按上下結構說說"寫"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導學生辨"一"和"山"這兩個偏旁的細微的差別,。
④練習組詞,,弄清"寫"和"家"的意思。
3.練習,。
(1)分組出示卡片,,集體認讀。
(2)指導學生在方格里照樣子抄寫,。
4.反饋,。
(1)檢查學生抄寫情況。
(2)出示卡片,,指名再讀一讀這一組詞,,鞏固字形字義。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教師引導學生自讀題目要求,弄清學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標點符號歌》,朗讀復習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的用法。
(2)指導學習第一句:"西湖風景真美呀",。
①讓學生認讀,,讀好"呀"的語氣。
②根據句子的意思和語氣練習加標點,。(句后加感嘆號)
③教師范讀,。
④學生練讀,讀出贊美的語氣,。
(3)指導學習第二句:"這是不是菠蘿",。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認讀,,讀好"是不是"的語氣,。
③根據疑問語氣和句子的意思練習加標點。(句后加問號)
④學生練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4)指導學習第三句:"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建筑"。
①學生認讀。
②教師引讀:萬里長城是--
③根據句意和語氣練習加標點,。(句后加句號)
④學生朗讀,,讀出陳述語氣。
(5)指導學習第四句:"媽媽 這個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餃子",。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弄懂句意。
③練習給祈使句加標點,。(中間加逗號,,句末可用句號,也可用感嘆號)
④學生朗讀,,讀出懇求的語氣,。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暖、凍"這兩個字,。
(2)說說這兩個字的部首。
(3)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出的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4)指導書寫日字旁的宇:"暖",。
①引導學生觀察,用比較的方法,,啟發(fā)學生把"日字旁"寫得 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寬一些。寫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左半部稍向上提,,勿使下墜,,力求間架合理。
②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描寫"暖",。
③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生字,。
④教師示范仿影、臨寫生字,。
⑤學生在田字格里練習仿影,、臨寫生字。
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兩點水旁的"凍",。指導寫"凍"時注意"?"稍向上提寫得窄一些。
3.練習。
讓學生按照要求認真練習
描紅,、仿影,、臨寫,教師進行個別輔導,,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靜,,讓學生凝神練字。輔導時還要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4.反饋,。
教師相機展示優(yōu)秀寫字作業(yè),表揚書寫姿勢正確及有進步的 同學,。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4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該項練習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結合插圖講解:這是我國傳統(tǒng)用做表示次序的符號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時辰,并以十二屬相搭配,。
(5)教師再次范讀,。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注意幫助學生糾正易讀錯的字音:"巳,、子"都是平舌音,"辰,、申"都是翹舌音,、前鼻音)
(2)指名朗讀。
(3)"開火車"接讀,。
(4)看圖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指名背誦。
教學第七題
課前準備:
1.教師仔細觀察,,收集學生一些說話姿勢不正確的實例,。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一,、揭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說話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師曾提過一些要求,誰還記得?誰能來說一說?
2.將學生的回答引導到說話"要注意姿勢"時出示話題:說話要注意姿勢,。
3.引導學生自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看圖,,引導討論
1.第一幅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師和一位女同學在辦公室里說話)
2.你覺得女同學說話時的姿勢正確嗎?(不正確)
3.她說話時的姿勢怎么不正確?為什么?
4.指導學生看二、三幅圖,,要求同座邊看邊討論,。討論主要圍繞三個問題: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覺得他們的姿勢正確嗎?
(3)為什么說他們的姿勢不正確?
5.按二、三幅圖的順序,,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6.教師根據討論情況作一個簡要的小結。
三,、利用課本插圖,,幫助學生弄清說話時的正確姿勢
1.引導學生再次看圖,想一想:圖上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才對?
2.根據圖的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將正確的說話姿勢表演出來,。教師在學生表演時,要根據表演情況及時給予指導,。
四,、擴展訓練,讓學生進一步進行口語交際的實踐
1.啟發(fā)思考: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還見到過哪些不正確的說話姿勢?(問題提出后讓學生分組充分討論)
2.交流發(fā)言:引導學生說出平時口語交際中的一些不正確的說話姿勢。
3.選擇一些實例,,指導學生進行嘗試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讓學生說說:表演得怎么樣?有什么問題?你覺得應該怎樣演?
五,、教師小結
要點: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說話,,除了要把話說好之外,還要注意有大方,、得體的說話姿勢,。這樣不僅會增加說話的表達效果,還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學們平時說話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說話姿勢,。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學會遷移,用“有的……有的……”練寫活動的
一個場面,。
4,、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fā)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去游覽一個美麗的地方——泉城 ,。(齊讀課題)
同學們讀得真響亮?。】吹秸n題你想說什么,?
(生)泉城在哪兒,?
(生)泉城是不是很多泉?
…….
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輕聲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通順。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學生閉眼聽配樂朗讀帶,,要求邊聽邊想象畫面。)
師:來到美麗的泉城你想說什么,?
生:濟南的.泉水真美呀,!
生:濟南的泉真多呀!
生:我覺得仿佛到了仙境一樣,。
…….
(學生自讀課文感受泉城之美,。)
三、精讀感悟文本,。
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告訴我們什么,?
生答(略)
師:大家讀第二句,,思考這句話共有幾個分句,從哪幾方面來寫濟南的泉水的,?
(出示例句:
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入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師:讀這兩句話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在描寫泉水時,這句話用了“有的…….有的……..”讀起來很美,。
師:你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
(生讀,,然后指導學生齊讀)
生:我覺得第二句說泉水像明珠散落寫得很美。
生:這幾句都用比喻來寫泉水,。
生:這兩句不僅寫了泉很美,,還寫了泉的聲音。
………
師:這句話前兩句繪形,,后兩句摹聲,。運用比喻從形態(tài)和聲音寫出了濟南的泉多而美。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文段,,邊讀邊在腦海中展現畫面,,并努力在展現畫面時能聽到聲音。)
生:讀書時我聽到了泉水翻滾的聲音,。
生:我聽到了細碎的水流聲,,有些像小鳥的叫聲。
…….
四,、練習:
觀察校園課間活動的一個場面寫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一,、復習
讀第一自然段,。
師:濟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繼續(xù)講讀課文
⒈學習第2自然段。
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什么。
讀后回答,。(第一句寫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寫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寫泉水的樣子)
把描寫珍珠泉樣子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
泉水從地下往上涌,。
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這兩個句子那個好,,為什么?
欣賞在陽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們拎到水面上來,。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動作,。
指導朗讀,。
小結:這一自然段具體寫了珍珠泉美麗,、神奇的景象。
⒉自學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學習要求。
①默讀3,,4自然段,。
②數一數每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③五龍?zhí)?、黑虎潭分別在什么地方,?(用:____畫出來)有什么的特點?
⑵學生自學,。
⑶檢查,。
①看圖
②填表。
⑷學生練讀,。
⒊學習第五自然段,。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點,?找出描寫趵突泉樣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園”說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話描寫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賞“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還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圖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三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注意人分辨前后鼻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繞口令”,。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根據詞語選擇字的意思,。
3,、能區(qū)分不是同一類的詞語,進行詞語邏輯歸類的訓練,。
4,、能按句號、問號,、漢號讀出句子的不同語氣,;能把一句話分成幾句話。
5、能讀懂一段部分段式的話,,找出總起句,說出分述部分是怎樣把總起句的意思寫具體的,。
1,、教學第1題。
這一題既是朗讀訓練,,又是復習漢語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區(qū)分前后鼻音。
讓學生先重點讀準“盆,、瓶,、碰、乒”等字音,,再連起來一句一句地讀正確,。
2、教學第2題,。
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正確用字的能力,。不但要求學生指出用錯的字,還要說明為什么錯了,,該用哪個字才正確,。
答案:⑴穩(wěn)—隱、向—像,;⑵精—筋,、采—彩。
3,、教學第3題,。
要求先確定字的部首,然后寫出部首以外的筆畫數,,再根據詞語,,選擇恰當的`字義。
4,、教學第4題,。
每組所列的每一個詞語都是一個具體化的概念,而它們表示的概念有的屬于同一個大概念,,這樣的詞語就是同一類的,,否則就不是同一類的。劃分前,,要讓學生想一想:大概念是什么,?然后,把不屬于這一大概念的詞語劃去。
5,、教學第5題,。
按語氣分,句子可以分成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6,、教學第6題。
要求學生把一句話分成幾句話說,,使句子的基本意思不變,,這是理解長句的一種手段。
寫作文的時候碰到句子太長,,也要把一句話分成幾句寫,。
7、教學第7題,。
此題目是復習總起分述的段落知識,。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劃出這一段話的總起句,。
知道分述部分是用一組排比句從3個方面把總起句的意思寫具體的,。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四
1、認識“蜻,、蜓”等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和“展運網”3個生字,,會寫“螞、蟻”等6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兒歌。
3,、認識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動物的生活,,體會小動物給夏天帶來的情趣,有觀察小動物,、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熟讀兒歌,。
兩課時
一、導入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豆點,,搖著一根小尾巴,從小就會水中游,,長大吃蟲叫呱呱,。
小飛機,綠翅膀,,飛來飛去滅蟲忙,,低飛雨,高飛晴,,天氣預報它內行。
2,、夏天到了,,小動物都會做些什么呢?指名說一說,。
師,;這些小精靈給夏天增添了很多樂趣,讓我們來讀一首兒歌吧,。
對話平臺
自學(在讀文中標記生字,,激發(fā)識字興趣)
自由讀兒歌,用喜歡的標記畫出藏在兒歌里的小動物,,并大聲的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兒歌。
二,、識字(利用構字規(guī)律識字,,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效率)
1、同桌交流:把你圈畫的動物名稱交流一下,,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
2、觀察特點引導發(fā)現:
(1)出示帶蟲子旁的字:你發(fā)現了什么,?(這些字都有蟲子旁,,與小動物有關)
(2)讀一讀,想想這些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發(fā)現,?小組討論一下。
(如果學生發(fā)現有困難,,教師可出示例子點撥:蜻——蟲,、青;蝴——蟲,、胡)
(3)小結:漢字中有許多這樣的字,,一邊表示它的意思,一邊表示它的讀音,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規(guī)律認識很多字,。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朗讀(把識字放到兒歌情境中,,既鞏固了識字,,又激發(fā)了讀兒歌的興趣)
結合插圖,采用多種形式讀兒歌,。
一,、導入(多形式復習生字,進一步鞏固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2,、師生共做“我說你指”的識字游戲,。
3、讀讀有這些生詞的兒歌,。
二,、識字(巧識字,發(fā)展學生語言)
1,、出示“網,、運、展”所在的句子,,指名讀,。
2、猜字謎:
(1)網字:師讀生找卡,。讀句子:蜘蛛為什么結網,?你還知道什么網?
(2)猜運字:師做動作生猜,。還可以運什么,?怎么運?練習說話,。
(3)展字:做動作理解伸展的意思,。
三、練習(利用課本外的教育資源,,讓學生自主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知識)
1,、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結合搜集的課外資料模仿課文說一說,。
2,、學生交流感興趣的動物資料,,開展“動物王國趣事多”發(fā)布會。
四,、寫字(書寫和評議結合,,激發(fā)寫字興趣)
1、學習書寫“空,、運,、展”,學生互相提醒怎樣把字寫得更漂亮,。
2,、展示書.寫作業(yè):自評、互評與師議結合,。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五
1,、會認6個生字,會寫5個字,,能正確讀寫本課新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了解課文論述的方法,,學習用列舉事例的方法表現文章的中心的寫法,。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知道做事不應該因小失大的道理。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通過五個具體事例進行論述的,。
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一,、談話導入
板書”因小失大”這個詞,提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因小失大”這個詞蘊涵了怎樣深刻的人生哲理呢?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因小失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正音正字,。
2、反復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3,、指讀生字,并給生字組詞,。
4,、讀一讀本課的新詞。
5,、思考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自讀自悟,然后討論課文的思路,,初步了解議論文的表達方式,。
四、作業(yè)
熟讀課文,。
寫一寫本課的詞語,。
因小失大
︱
不要為”哨子”花費太多
︱
通過五個事例引出結論
︱
不要因小失大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六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1、 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 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關鍵詞朗讀、感知)
1,、 借助拼音,、插圖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理解“象鼻橋”名字的由來。
2,、 知道是兩只大象為大家架“橋”做好事,,是動物們同心協(xié)力修建好新橋。
目標上限:能較熟練地拼讀,,較通順地讀課文,,較快地感知課文內容。
目標下限:能在學習過程中復習鞏固已學的拼音,、漢字,,在教師的引導和小組長的幫助下讀課文、感知內容,。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動物頭飾,幻燈片4張(1,、橋的`圖片,;2、“可以這樣學”——目標提示,;3,、“可以這樣匯報”——匯報提示,;4、“中國大拇指”圖片)
教學過程
主要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備注說明 揭題激趣 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
猜一猜象鼻橋是什么,,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導入:小朋友,看看這些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東西造成的,?有什么用?(注意及時糾正語病,,提醒說準普通話)今天我們來了解象鼻橋的故事,。 出示幻燈片1(橋)
出示課題
引起好奇心,激發(fā)想象力 初讀感知 1,、聽配樂朗讀錄音,,配上各種動作和豐富的表情
2、先看閱讀提示(了解象鼻橋是怎么來的,;看看象鼻橋是怎么樣的,;把故事通順地讀下來;到故事中交幾個“漢字朋友”)再選擇目標1-2個,,自主學習(需要幫助時搖搖小手)
3,、 選擇合作伙伴,交流自學成果
4,、選擇適當的匯報方法,,進行準備 你打算故事中了解什么或學到什么
巡回、幫助,;關注學困生
如分組不均,,教師可以適當調控(看,小朋友一起學得多好啊,。讓其他小朋友也來分享你們的成果,,好嗎?)提供孩子們所需的文具道具等 放課文錄音
出示“目標提示”幻燈片
自主學習時間要保證
出示“匯報提示”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 資源互補(由“小小講師團”給其他小朋友當老師) ·讀一讀(我們組給大家展示其中的一段)讀(我們很樂意接受挑戰(zhàn))其他小朋友挑戰(zhàn)(下面請大家一起來讀這一段)自評互評——主要看是否準確通順
·畫一畫展示自主合作時準備好的畫,,作簡單講解并提問,,進行自評和互評
·演一演表演、評議·寫一寫將已交上的“漢字新朋友”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認識,。(小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識字態(tài)度,、能力進行評價)
·說一說簡單地說一說“象鼻橋”是怎么來的(小老師還要請其他小朋友說說) 及時引導,及時提供幫助
適時參與評價
教師.總結評價,,特別要關注學習態(tài)度和合作的積極程度 扮演某個角色是孩子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喜歡“過家家”
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通過評價反饋、激勵 梳理整合 在組長組織下,,進行個性化的朗讀(要求正確,、通順) 組織,、評價 在組內可體現分層要求 課外作業(yè) 把《象鼻橋》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促進對內容的感知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關鍵詞:理解、拓展)
1,、 訓練感情朗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借助感情朗讀,,較準確地表達對樂于助人的大象的褒揚和齊心協(xié)力做事情的快樂,。
2、 通過按課文內容填動詞,,自主填動詞,,自主寫短語的語句分層訓練,學習“誰干什么,,干什么,,可怎么樣啦”的句子,學習關心他人,。
3,、 給《象鼻橋》續(xù)一個較合理的小故事,激發(fā)想象力,。
目標上限:形成較強的感情朗讀能力,,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
目標下限:能較好地模仿教師和小組長的感情朗讀,,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與他人合作,。
主要流程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備注說明 游戲導入 學生根據詞意表演:熱鬧,、不方便、高興,、感動、慚愧,。 (小朋友,,真有精神!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老師說詞語,,請你用你的表情動作來表演。) 既激發(fā)興趣,,又引領下文,。 體驗研讀 圈找
學習第一段
1、讀
2,、說說為什么“熱鬧”,,找到相關詞句:許多,、每天、來來往往……
3,、試讀,,表現“熱鬧”
4、表演讀
5,、自評小結分組研讀選擇喜歡的內容練習朗讀,,表現“不方便”、“感動”,、“慚愧”等比一比,、賽一賽看看哪位小朋友讀得最好 請小朋友到故事中圈找出這些詞語朋友
引導讀第一段
小朋友喜歡熱鬧嗎,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
我們是怎樣讀“許多,、來來往往”等詞的?懷著什么心情讀的,?
幫助,、指導
引導評議 出示第一段
讓學習在情境中體驗讀的快樂,享受創(chuàng)造的愉悅
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 拓展升華 充分表達,,張揚個性(我喜歡大象,,他們幫助其它小動物;我喜歡所有的小動物,,他們很團結,;我喜歡小動物,他們很勤勞,;我喜歡小動物,,他們很快樂;我喜歡小動物,,他們從大象鼻子上走過時把腳步放得輕輕地……)
與教師一起手拉手,,唱著歌準備出發(fā)。
猜一猜,,說一說,,這時候小動物們還會等大象來用鼻子搭橋嗎?講講故事 你喜歡這里的小動物嗎,,為什么,?
老師也很喜歡這些小動物,不如我們一起去那兒玩玩吧,!
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先聽聽天氣預報吧(動物村,暴雨,大水沖毀了動物村的新橋) 在活動中學習
出示幻燈片:“新橋修好后不久,,……” 課外實踐分層作業(yè) 1,、 按課文內容填動詞。
2,、 觀察課間時小朋友在干什么,,填一填。
3,、 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體諒他們的辛苦,,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填一填,。 請小朋友選擇一題或幾題做一做 出示分層作業(yè)
小學語文教案集合八篇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啟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里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課文中描述了怎樣一件事?(板書課題)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字詞,,標自然段,。
2.理解重點詞語: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檢查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語氣,。
4.通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意,。
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教師歸納:“啟示”是什么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啟示,?為什么釣魚會使我
從中受到啟示,?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問題閱讀課文,解決疑問,。
1.“啟示”的意思是:
2.再讀課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啟示,畫出有關語句,?(“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保?/p>
3.在我釣到魚,、放走魚的過程中受到啟示。
1.認讀生字,、詞語:捕撈,、魚餌、濺起,、魚鉤,、小心翼翼、操縱,、魚腮,、皎潔的月光、嘴唇,、沮喪,、誘惑、告誡,、實踐,、抉擇、翕動,。
2.誰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在我十一歲那年的一個夜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這是為什么呢?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
來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薄拔业饶菞l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p>
誘人的大鱸魚:“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腮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p>
②分別指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鱸魚的來之不易和誘人,。
③整讀第三自然段,。
2.多誘惑人的魚呀!我和父親是多么興奮,、得意呀,!可不久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里去。
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說說這是為什么,?
3.讀5至8自然段,思考: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著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親”和“我”,請你們討論討論“這條如此誘惑人的‘魚’該不該放”,?各說出自己的理由請聯系上下文,,與周圍的同學合作、討論,!
小組匯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找到描寫我心情的詞語,,一起來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4.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撈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在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魚放回到湖中,。
對讀第3.9段,對比感受我釣到魚時的喜悅以及放魚時的不舍,。
5.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沮喪的我,已經成為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了,。我對父親當年的舉動有了新的理解,。
①出示:“我再也沒有釣到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②默讀感悟:這里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結合父親告誡我的話談感受:放不放鱸魚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做起來卻是那樣的艱難,!
③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p>
正因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我相信,,這個故事也一定給大家?guī)砹藛⑹?。讀了父親告誡“我”的話,你是怎么想的?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影響,?請同學們結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對文中的作者或父親說一句話,,還可以寫一句話,送給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誦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