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認識篇一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過程中連續(xù)進位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小明家離小華家有23米遠,娜娜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小明家到小華距離的4倍,娜娜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多少米?
學生列式計算(列豎式)
說說計算過程,。
二,、新授
小華從家跑步到體育場用了4分鐘,大生從家騎自行車到體育場也用肋分鐘,。
小華每分鐘跑152米,,大生每分鐘行248米。(出示主題圖)
小華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學生列式
你會計算嗎?動筆算一算
指明說一說計算過程
師:積的百位上應該寫幾?為什么?
指2—3名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試一試
大生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板演,,組織交流
三、練一練
1,、用豎式計算
131×7612×83×4934×541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2,、算一算,看看積各是幾位數(shù)
⑴261×38×123
⑵621×38×312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科書p73頁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4,、去年放養(yǎng)896尾魚苗,今年放養(yǎng)的魚苗數(shù)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養(yǎng)多少尾?
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提了什么問題/
怎樣求呢?
學生說出方法并說出計算過程?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覺得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一樣嗎?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認識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學生經(jīng)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隨機現(xiàn)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shù)學學習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導其他同學參與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們交流的非常熱烈,那你想不想拿上來給大家看看?你先來吧,,(一生上來介紹自己的名片),,我們仔細看(老師示意其他同學和老師一塊兒認真看),,你從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內(nèi)容?(生說)你看得非常仔細,,而且還在用心的記,,很好,。你是屬牛(鼠)的,我也記住了,,
請回,。誰再來介紹?還有誰想來?
2、提問。
師:小朋友們,,根據(jù)剛才大家的介紹,,你想不想了解我們?nèi)嗟囊恍┣闆r?想了解什么呢?
學生可能會說
①我想知道屬牛的有多少人,,屬鼠的有多少人?
師:哦,你想了解屬相問題,。板書:屬相,。
②我想知道愛好什么的多?板書:愛好
3、統(tǒng)計,。
師:那怎么能知道?學生可能會說:統(tǒng)計一下
師:這個方法不錯,,那我們就分組做一下統(tǒng)一下吧。請打開信封,,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三個表格,,第一個是屬相統(tǒng)計表,請統(tǒng)計出你們小組屬牛的有多少張,,屬鼠的有多少張,。第二個是愛好統(tǒng)計表,愛好唱歌的有多少張,,……如果還有其他愛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寫。第三張是性別統(tǒng)計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張?(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向學生介紹三個表格的使用)
屬相統(tǒng)計表愛好統(tǒng)計表性別統(tǒng)計表
聽明白了嗎?下面開始統(tǒng)計吧,看哪個小組統(tǒng)計得又快又對,。
(教師向學生介紹完統(tǒng)計表后在黑板上貼出三張大的表格,,設計成折疊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師:都統(tǒng)計完了嗎,,各小組匯報一
下吧,。各小組匯報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教師記錄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體會數(shù)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師:剛才大家統(tǒng)計得不錯,,下面呢,,我們就來玩這些名片。想玩嗎?想玩得好嗎?那你可得聽好了,,看好了,。來,先把你的名片翻過來,,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塊兒,(教師慢慢說,,一定要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不錯,,小朋友都跟著做了??蠢蠋?,我從這些名片中隨便摸一張,想知道是屬什么的?(生猜測著說)你告訴大家,。(教師向一生出示結果),,繼續(xù)看,把這張放回去,,重新打亂了,,再摸一次,又是屬什么的呢?你說說,。如果這樣重復摸很多次,,結果會怎樣呢?(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究竟結果會怎樣?想不想摸摸試試?那你會像老師剛才這樣摸嗎?好,聽清老師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組長做好記錄,并統(tǒng)計出結果,,開始吧,。
2、游戲,。
(教師出示黑板上屬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參與小組的活動)
3、匯報,。
①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教師在表格中記錄數(shù)據(jù),并做出標記,。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組屬同一種類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組則正好相反,。當三組匯報完后,師可問:怎么你們小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個小組不一樣)
學生可能會說因為他們小組屬鼠的多,,別的小組屬牛的多,。
師:哦,原來是因為數(shù)量多少的問題,,咱們一塊兒看看是這樣嗎?一組……二組,,哦,果然是這樣,,你們說的還真有道理,,(教師指著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和學生一塊兒分析,并做標記)來,,該四組說說你們的結果)如果4個小組實驗的結果都正常,,師可問:你從這4個小組的實驗結果,能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②驗證偶然現(xiàn)象,,可能四組出現(xiàn)了張數(shù)少的摸到的次數(shù)反而多這種偶然現(xiàn)象,。(因為4組教師安排的兩種屬相數(shù)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別的小組出現(xiàn)這種偶然現(xiàn)象。
師:你們對這個實驗結果有沒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學也可以發(fā)表意見,,哦,,感覺不大對,不要緊,,咱們再來重新做一次實驗,,這次咱們每人摸二次,誰到黑板上來做記錄,,其他同學仔細看好了,,這下結果怎樣?通過這次摸又能說明什么問題?(摸的次數(shù)越多,結果越準確,,同時再一次說明數(shù)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繼續(xù)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小組之間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
師:再仔細比較一下這4個小組實驗的這些數(shù)據(jù),,你能不能再發(fā)現(xiàn)點兒什么?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張數(shù)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數(shù)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學生可能會說:某數(shù)和某數(shù)相差那么大,或我們組屬牛(鼠)的一張也沒摸到,,因為屬牛的張數(shù)太少了,,只有一張……
師:你是說你們組摸到屬牛的和屬鼠的次數(shù)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舉個例子。為什么會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這說明什么?
④進行合計,再次說明問題,。師:如果把全班同學的名片合到一塊兒來摸,,摸到屬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計一下,看看結果怎樣?(先合計張數(shù),,讓學生預測后,,再合計次數(shù))
上面的匯報教師要把握好這幾個層次。
a引導學生分析自己小組的實驗結果,,體會到數(shù)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導學生對偶然現(xiàn)象再次驗證,,體會到摸的次數(shù)越多,,結果越準確,同時體會到數(shù)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這里沒出現(xiàn)這種偶然現(xiàn)象)
c引導學生比較各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數(shù)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導學生進行合計,,再次說明問題。
4,、各小組預測摸到愛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師:屬相的問題我們解決了,我們還統(tǒng)計過愛好情況,,你能猜猜摸到愛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為什么?(學生預測,,教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標記)
5,、預測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關注有沒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認為在你們小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來摸呢?
三,、摸名片(二)——體會數(shù)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預測,。
師:愛好的問題我們也研究過了,下面我們來研究男女生問題,,你能猜一下你們小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會怎樣呢?(學生預測,,教師標記)
2、驗證,。
師:的方法還是摸摸試試,,這次每人摸2次,小組長還是要做好記錄,,你知道這次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沒有重復做第二次實驗,,這里就不必提這個問題了)(教師出示性別統(tǒng)計表的右半部分)。
3,、匯報,。
①各小組匯報結果,并同預測的比較,,教師記錄(學能會稍有差別,,引導學生預測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結果正常)
②如出現(xiàn)偶然反?,F(xiàn)象,,要組織學生再做驗證。
師:有的小組實驗結果和預測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緊,,我們再來做一次,這個小組每人摸3次,,誰上來記錄,,其他同學看好了。這下結果怎樣?(一般結果會是次數(shù)差不多,,或比原來縮小差距)
師:通過這次實驗,,你又有什么體會?如果繼續(xù)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師在家里也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教師邊說邊向學生出示一枚硬幣)拋硬幣的實驗,我連續(xù)拋了很多次,,將正面和反面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做了統(tǒng)計,,結果是這樣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拋的次數(shù)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接近,,越能證
明正面和反面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一樣大的)
四,、應用——設計摸獎方案。
師:小朋友們,,摸名片好玩嗎?摸獎好不好玩?還有比摸獎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設計一個摸獎方案,讓別人來摸,,摸什么你說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試試?
(投影出示)某商場玩具部要設計一個促銷摸獎方案
①凡購物滿50元,,即可參加摸獎一次,。
②兌獎規(guī)則。
紅色珠子—一等獎遙控汽車黃色珠子—二等獎芭比娃娃藍色珠子—三等獎智力拼圖,。
白色珠子—謝謝光臨。
③用紅黃藍白各色珠子共100個進行摸獎,,各種顏色珠子各應多少個呢?紅色珠子()個,,黃色珠子()個,藍色珠子()個,,白色珠子()個,,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
匯報評優(yōu)(可能各有各的優(yōu)點)
五,、課堂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摸名片活動是在研究什么問題呀?(板書課題:可能性)你能關于可能性說一句話嗎?(如:數(shù)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課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識,,還有什么體會?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認識篇三
教學目標:
1、能結合直觀圖示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紙,、涂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分數(shù),。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理解八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
教學準備:
課件,、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開心了,可是他們玩得滿頭大汗,,向猴媽媽要水果吃,。可是猴媽媽只有一個桃子,,想一想:把這個桃分給四只猴子,,怎樣分才公平呢?
猴媽媽把這個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這個桃的幾分之幾?
學生:1/4,。(電腦出示一個1/4)
教師: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因為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子得到一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那這一份呢?這一份,,還有這一份呢?(對,每一份都是這個西瓜的1/4)
教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1/4,。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認識分數(shù)。
二,、教學例題
1,、教師:桃子吃完了,可小猴們還覺得不解渴,,這時猴媽媽又端來一盤桃,。
把一盤桃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讀題,,說說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幫猴媽媽分一分嗎?(生分)
指明交流,,展示分法。
提問:這盤桃平均分成了幾份?一份在哪里?是幾個?
指出:通常把4個桃子看成一個整體,。(畫o)問:要怎樣分?(平均分)
師:我們用虛線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這盤桃的()
提問: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總分數(shù))分子1呢?
2,、8個桃。
如果這盤有8個桃子呢,,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出示:把8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
生獨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說說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盤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這盤桃的(),。(齊讀)
問: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個桃。
如果這盤有12個桃子呢,,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出示:把12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媽媽拿來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
出示:把一盤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齊讀)
5,、比較,。
討論: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個整體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盤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給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
問:剛才怎么都是這盤桃的四分之一,,而現(xiàn)在怎么變成了這盤桃的二分之一?
7、小結:今天學習的分數(shù)和以前學的分數(shù)有什么不一樣?
出示: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三、鞏固應用
剛才的學習,,同學們表現(xiàn)都非常好,,小猴給大家?guī)砹艘粋€闖觀游戲,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1,、想想做做1,。
生獨立填,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對后兩個,,師:你能看著這兩個圖,提一個問題嗎?
小結:只要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說一說:剛才我們分別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我們還可以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
舉例:你是一個小組的幾分之一,,是全班的幾分之一,,為什么分數(shù)不一樣?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寫12個的四分之一,、12個的三分之一、15個的5分之一,、15個的三分之一
比較:想個問題考考你的同學
出示16個,,問:其中的一份還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嗎?
3、想想做做3,。
你覺得先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畫虛線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個。
4,、游戲: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
5、線段圖,。
出示: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shù)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認識篇四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chǎn)生分數(shù),。
2,、正確認識和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
3、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
4,、會直觀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
難點: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數(shù)表示,,會直觀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準備同樣大小的圓形紙,、長方形紙,繩子,,水彩筆,。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情景導入
二,、研究二分之一
三,、導入其它的幾分之一
四、練習
五,、比較大小
六,、拓展
1、(課件動畫展示)星期天,,小紅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們準備了什么好吃的?(課件出示4個蘋果,、2瓶礦泉水,、1個蛋糕)如果你是他倆,你打算怎么分這些食品呢?(結合學生口答,,老師出示:2個蘋果
1瓶礦泉水
半個蛋糕)
這三個結果中哪個結果比較特別?
“半個”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嗎?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像這樣的數(shù),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分數(shù),。(板書:分數(shù))
1,、那么什么是分數(shù)呢?
(邊說邊課件動畫演示切蛋糕)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這一份就是它的(老師指著左半個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數(shù)),。老師指著另一半蛋糕問:那這一份呢?(學生回答后,動畫出示分數(shù))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數(shù),。
說說是怎么得來的?(指名說,老師小結,,并課件出示文字,,再互相說說,并結合口答板書)
2,、在我們桌上有一些紙片和繩子,,你能找到它們的嗎?
你是怎么得到的?
歸納:不管怎樣,只要把一樣物體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
3、剛才小朋友們找到了,,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能用來表示。
最后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你覺得是幾分之一?你怎么想的?
你覺得還可有哪些分數(shù)?(指名學生口答并板書出分數(shù))
今天所學的分數(shù)有共同的地方,,誰發(fā)現(xiàn)了?小組里討論,。(指名說)
1表示什么?橫線下的數(shù)又表示什么呢?
像、,、......這些分數(shù)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請大家自學p100。
交流,,結合回答板書:......分子
......分數(shù)線
......分母
我們認識了分數(shù),,那下面的圖形你能用分數(shù)表示嗎?(書本p101第1題)
最后一幅變?yōu)?/p>
同樣涂色部分,為什么分數(shù)變了?
1,、剛才我們折出了圓的,,你還能折出圓形紙的幾分之一?
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樣,并把一份涂上顏色,,說說你是是折的,。
2、同桌比較涂色部分誰大誰小?分數(shù)誰大誰小?
(師選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
3,、看這張圓形紙(師出示八分之一),,你認為貼在哪里好?為什么?
4、(師選四分之一,,不給學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認為放在哪里好?為什么?
拿出圓形紙,,驗證。
(課件)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途中吃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與六分之一到底誰吃的更多?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八單元分數(shù)的認識篇五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jīng)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jīng)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煉;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yè)
??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2,、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從整時到整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yè)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jīng)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煉用了多少時間呢?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煉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涂色部分表示早鍛煉的時間。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jīng)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jīng)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煉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煉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么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讓學生閱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nèi)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wǎng)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布置作業(yè),。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jié)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