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一教案篇一
p 3,,《加與減》。
1,、能從圖,、文字、語言中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
2,、能看懂線段圖,知道用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好處,。
3,、能使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
4,、能進一步理解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系(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能使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
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數(shù)據(jù),,看懂線段圖,。
多媒體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可愛的小貓正在從大魚缸中撈魚,,你能根據(jù)這個圖來說意思嗎?
生:桶里有5條魚,,魚缸里有18條魚
【設計意圖:使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貓撈魚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嘗試獨立地從圖,、文字等不同渠道收集信息,,為探索新知作好鋪墊?!?/p>
二,、認識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
師:如果要編一道應用題,,可以提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回答)
生1:魚缸里原來有幾條魚?
我們可以請一位新朋友線段圖來表示這道應用題
出示線段圖①
師:觀察線段圖,,這里一共有幾條線段,?每條線段代表什么?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結:撈出的條數(shù)+魚缸里還有的條數(shù)=魚缸里原有的條數(shù)
魚缸里原有的條數(shù)-魚缸里還有的條數(shù)=撈出的條數(shù)
魚缸里原有的條數(shù)-撈出的條數(shù)=魚缸里還有的條數(shù)
師:根據(jù)線段圖,,我們能很容易的列出算式
生嘗試解應用題,反饋交流
5+18=23(條)
答:魚缸里原來有23條魚,。
師:有算式以及單位名稱和答句,,這樣才算是完整的解答。
生2:魚缸中的魚比桶里的魚多多少,?
你和小巧提的問題一樣
出示線段圖②
師:這張圖中,,要我們先填出桶里有幾條魚,魚缸里有幾條魚,,你能試一試嗎,?
生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問:多多少是什么意思,?怎么求魚缸里的魚比桶里的魚多出幾條呢,?(小組討論)
算式:18-5=13(條)
答:魚缸里的魚比桶里多13條。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空間,、時間2個角度來思考,。嘗試用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并建立加或減的數(shù)學模型,。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線段圖中3條線段之間的關系,,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線段圖的含義,,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鞏固應用,。
1、師:先請哪個小朋友來看線段圖編題目
生編題目,、列式解答
2,、師:同桌討論,編題并列式解答
3、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用去28元,,還剩32元,原來有,?元,,用去?元還剩32元
原來有60元,,用去28元,,還剩?元,,原來有60元
同桌討論,,并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同一事件不同的問題,進一步讓學生分析圖意,,牢固構建數(shù)學模型,,理解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系。并使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數(shù)據(jù),,看懂線段圖,能使用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
四,、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五、拓展練習
盒子里有34個草莓,,框里有16個草莓,。
①總共有多少個草莓?
②盒子里的草莓比框里的草莓多多少,?
【設計意圖:二期課改強調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能夠通過自我的評價,相互的
吃了16個蘋果剩下的比吃掉的多少,?還剩31個蘋果
評價和教師的評價有機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狀態(tài)。在拓展學習中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在知識的延伸與碰撞中得到相應的提高,?!?/p>
板書設計:
加與減
算式:5+18=23(條)
答:魚缸里原來有23條魚。
撈到桶里5條
還剩32元
原來有?元
桶里有5條
魚缸里有18條
魚缸里比桶里多多少條,?
算式:18-5=13(條)
答:魚缸里的魚比桶里多13條,。
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一教案篇二
利用連加、連減的計算經(jīng)驗直接嘗試計算加減混合試題,。通過學習經(jīng)驗的遷移讓學生大膽嘗試計算,。隱退教師角色,促使引導學生自己來嘗試,,自己來討論,,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fā)揮。重視開展討論交流活動,,充分開展學生的差異資源,。發(fā)揮優(yōu)生的作用,開展互幫互學,,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使每一位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學習數(shù)學是為了使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數(shù)學學習,,應使學生在興趣與動機,、自信與意志、態(tài)度與習慣等幾方面得到發(fā)展,。因此教材結合計算的教學,,安排應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初步形成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加減混合在教科書75頁。它安排在連加連減之后,,與之采用了同樣的編排方式,,目的是使學生能聯(lián)系連加連減的方法,來學習加減混合計算,。教材安排的生動的插圖,,有利于學生從看著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計算第二步,逐步過渡到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記憶在頭腦里去完成第二步計算,,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上節(jié)課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連加連減的算式意義和計算方法,,對于需要兩步才能計算出結果的算式,,基本上已經(jīng)掌握要先計算第一步的得數(shù),,再用第一步的得數(shù)作加數(shù)或被減數(shù),進行第二步計算,。本節(jié)課的加減混合,,也需要進行兩步計算。有了前一節(jié)的基礎,,就能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本課知識的學習,。但還是不能忽視加減混合計算的另一個難點-----由于前后兩例題計算步驟所采用的計算方法不一致,使計算過程不能順利進行,,因此,,教學時非常有必要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第一步計算和第二步計算的意義。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初步理解并掌握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
2,、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解決問題:能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鞏固等學習活動,,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培養(yǎng)與人合作,,有條理、清晰地闡述自己觀點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情感與態(tài)度: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和決心。
掌握計算加減混合式題的方法,,能熟練地口算出得數(shù),。
記憶第一步的計算得數(shù)。教學關鍵是理解算式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和培養(yǎng)心記能力,。
1,、利用連加、連減的計算經(jīng)驗直接嘗試計算加減混合試題,。通過學習經(jīng)驗的遷移讓學生大膽嘗試計算。
2,、隱退教師角色,,促使引導學生自己來嘗試,自己來討論,,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fā)揮,。
3、重視開展討論交流活動,,充分開展學生的差異資源,。發(fā)揮優(yōu)生的作用,開展湖互幫互學,,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使每一位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學生的學習準備:回憶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件準備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布置:在操場上畫好游戲的圖形。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課件準備
1,、復習準備
看算式編故事,然后說說計算的順序,。
3 + 4 + 2 = 7 - 3 - 2 =
師:小朋友看著這兩個算式你能編一個小故事嗎,?可以說說你身邊的事。(請學生自由說,,如:森林里3只小鹿在找食物,,沒過多久跑來了4只,后來又跑來了2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小鹿,?)讓學生說說計算的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讓學生說說在7 - 3 - 2 =的計算中第二步是哪兩個數(shù)相減,。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看題說故事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算式意義的理解,把抽象與具體相結合,,便于學生理解,,與實際接軌,。同時還讓學生說計算的步驟這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2,、激情設疑,。
電腦出示森林與湖水,天鵝們快樂嬉戲,。
瞧,!這里都有些什么?
根據(jù)學生對畫面的描述,,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1,、引入新知,。
師:為迎接我們的到來,小天鵝們跳起了天鵝舞,。
(1)教師電腦演示:4只天鵝在湖面上,,又飛來了3只天鵝。)看到這一情景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師:要算湖里有幾只天鵝怎樣列式?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4 + 3
(2)教師操作屏幕,,上面出現(xiàn)湖里7只天鵝飛走2只的場面,。
師:湖里的2只天鵝洗完了澡拍著翅膀飛走了,現(xiàn)在還有幾只天鵝,?接著我們該怎么列式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4 + 3的后面寫上-2,把算式寫完整并讀算式。
(3)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剛學過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4)引出課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學生齊讀課題,。
2、 類比探究算法,。
(1)誰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指名說)
(2)那么4+3-2該怎么計算呢?
①學生討論,。
②學生匯報,。根據(jù)學生的敘述過程在屏幕上的算式中4+3-2中標明計算順序。
③教師小結,。(板書得數(shù)5,。)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已有的知識,找到新知識的切入口,,有效突破新知的重點。
3,、 學習例2,。
師:美麗的小湖上,天鵝又發(fā)生了新變化,。(電腦演示修改后的例2:湖中5只天鵝,,先飛走2只,又飛來3只,。)你能把圖意說給大家聽嗎,?
(1)學生說圖意。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誰來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4)試著計算5-2+3,。
(5)交流匯報計算過程。
生:先算5-2,。根據(jù)學生說的教師在屏幕上閃動
師:為什么先算5-2,?
生:因為圖畫上是5只天鵝先飛走2只,只有用減法先算出5只天鵝飛走2只湖里還剩幾只后,,才能算出飛來3只后湖里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師: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shù)相加?
生:是5減2的得數(shù)3與3相加,。(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個方框里寫上2,,并在屏幕上閃動。
4,、 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從左到右)
設計意圖:教學時扶放結合,觀察概括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乘汽車(電腦演示:車上有6位乘客,到了車站后走下了2個,,但又上了3個,。)。
(1)說圖意,。
(2)提數(shù)學問題,。
(3)列式計算。
2,、引導學生擺小棒先在桌上擺上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添加4根,。讓學生根據(jù)小棒擺的過程把算式7-()+()=()填寫完整,。并讓學生結合擺小棒的過程說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3,、室外游戲,。
(1)教師事先在操場上畫好圖。
(2)帶領學生來到操場分別選三位同學分成兩組進行活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3 -2 +4 -5 +3=
8-6 +4 +2 -3 +5=
7+2 -3 -4 +5 +3=
1+4 -5 +7 +2 -5=
8-1 -3 +6 -7 +3=
2+6 -6 +5 +3 -8=
[這樣有助學生在活動中實際感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4,、回教室,繼續(xù)練習,。
(1)出示:做一做,。
(2)學生列式計算。
引導學生小結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一教案篇三
加、減混合運算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進行10以內的加減混合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加減混合題,。
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
算式卡片、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話叫《丑小鴨》,,大家聽說過嗎?這只受盡苦難的丑小鴨最終怎么樣了呢,?
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丑小鴨,只要小朋友們把這些題做對了,,這些丑小鴨就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二、探索新知
1,、學習先加后減
師:屏幕上出示動態(tài)的畫面:湖里有4只天鵝,。
師: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
屏幕上出現(xiàn)2只天鵝向湖里飛走的畫面,。問:湖里的這些天鵝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學生:又飛走了2只天鵝)
師:要求湖里現(xiàn)在有幾只天鵝,?該怎樣列算式呢,?
學生同桌互相說說并列出算式,指名匯報師板書算式:4+3-2,。
引導學生讀一讀算式,,再對照畫面說一說算式4+3-2所表示的意義,最后通過對比連加,、連減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課題:加減混合
讓學生試著計算4+3-2的得數(shù),,計算后讓學生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配合學生的回答板書計算小步驟,,以突出計算的順序和第二步計算減法時的被減數(shù)。
2、學習先減后加
課件出示主題圖:請注意觀察,,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鵝)
在注意觀察 ;湖里的天鵝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
師:要求現(xiàn)在湖里有幾只天鵝,?該怎樣列式呢?
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并板書:4-2+3
師:誰來說說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義,,(指名說說)
師:這道算式誰會計算呢?(指名說說得數(shù)和計算順序師板書得數(shù)和小步驟)
3,、引導學生總結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我們計算的順序,?
生:我們都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算的',。
4、學兒歌
加減混合并不難,,從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減,。
三,、鞏固練習
(1)算式大比拼
(2)判斷
(3)看圖列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的我們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1、根據(jù)算式7+2-5編個故事,。
2,、指導叢書第35頁。
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一教案篇四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8、7加幾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8,、7加幾。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8,、7加幾,。
理解8、7加幾的計算方法,。
電腦課件,,學具。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參觀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現(xiàn)在老師又帶你們去參觀茄子老師家開的樂器店好不好?(課件出示圖)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jù)回答板書:8+7=□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喇叭,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算法,。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8+7=15
25
10
還可以怎樣算?
板書:8+7=15
53
10
小結:這些都是“湊十法”,,不一定都拆較小的數(shù),,有時也可以拆較大的數(shù)。
誰來說說這兩道題是怎樣湊十的?(交流算法)
5,、試一試,。
書上p84“試一試”中為你們準備了兩道題,你能根據(jù)提示來計算嗎,?
提示:先用小棒擺擺再填得數(shù),。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統(tǒng)計做對的人數(shù),,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學生擺學具,獨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指名板演,。
(3)讓一生評價。
(4)引導加深理解“湊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師:這里有一些白菜和蘋果,,你們如果能很快地圈出各10個再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的話,,那么這些白菜和蘋果就是你的了。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師:我們已經(jīng)學了8,、7加幾的算法,現(xiàn)在用你喜歡的算法來計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游戲“采蘑菇”: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認識當較小的數(shù)加較大的數(shù)時,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寫得數(shù),。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開火車”:分小組進行,每組利用數(shù)字卡片進行,。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今天我們上的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學會了什么,?先跟同學說說,再跟老師說說,。
五,、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p86例題,試一試,,p86~87“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8,、7,。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媒體:電腦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同學們請看(課件出示)白兔媽媽帶著小兔也來了,,你聽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還剩多少把?”,??墒?,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你們能幫幫小兔嗎,?先說怎樣列式,?根據(jù)回答板書:15-8=□
你想怎樣計算呢?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5個怎樣減去8個?
2,、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不能一下想出來的話,可以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討論:可以分幾步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試一試,。
師:同學們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15-8,,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想加算減)為什么呢?
書上p86試一試中也為你們準備了一道題,,請你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學生做完后,小組內互相檢查,,交流算法,,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提示:從圖上看,,可以想8和幾合成13,,□里就填幾。11-7=□也可以這樣計算,。
(3)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4)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計算,,再比較,。使學生加深認識“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不要求統(tǒng)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游戲“采蘑菇”:如果你們能把這些題都做對的話,,蘑菇就是你們的了,。小組合作學習。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游戲“奪冠軍”:分組進行比賽,看哪組算得又對又快,。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快快長”:同學們,,如果你們算對了一道題,,喇叭花就長高一節(jié)??茨慕M的喇叭花長得,。
(1)小組合作口算。
(2)比較每橫行和每豎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6,、做“想想做做”第6題,。
游戲“摘蘋果”:請同學們把得數(shù)大于5的蘋果涂上紅色,,得數(shù)小于5的涂上綠色,。如果涂對了這些蘋果就送給你了。
學生開火車口算,。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8,、7)
五、教學后記:
一年級下冊加與減一教案篇五
課題,、13,、anenin、總54課時
1.學會前鼻韻母an,、en,、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en,、in組成的音節(jié),會讀拼音詞和拼音句子,。,、本課1-3教時
多媒體課件
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en,、in組成的音節(jié),。
備注
一、看圖導入
1.教師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上的小朋友們正在干什么?屏幕上出現(xiàn)了什么?
2.學習語境歌,。
(2)請學生跟著老師念兩遍情境歌,注意讓學生讀準:天安門,、摁,、印,。
3.教師引導過渡:今天我們就學習an、en,、in這幾個韻母,。
二、指導發(fā)音
1.學習韻母an,。
(1)教師板書an,,過渡敘述:這是天安門中“安”的拼音,去掉聲調符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韻母an,。
(2)認清形,。(教師指著a。)這個單韻母認識嗎?在單韻母a的后面加了個鼻音做尾巴,,這樣組成的韻母就叫鼻韻母
(3)指導讀準音,。
指導發(fā)an音,。要求先發(fā)a的音,,聲音響亮,,然后向韻尾滑動,一口氣讀成an,。
教師領讀,,指名讀、學生自由練讀,,齊讀,,“開火車”讀。
(4)指導讀好an的四聲,。出示ān,、án、ǎn,、àn,,請同學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2.學習韻母en。
(1)請學生做一做摁遙控器的動作,,再請同學說說“摁”這個詞,。
(2)板書en,指導讀好音,?!稗簟笔堑趲茁?去掉聲調符號是什么韻母,會讀嗎
(3)教師讓學生試讀后范讀,再用各種方式請學生讀,。
(4)指導讀好en的四聲,。
3.學習韻母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
(2)檢查自讀情況,糾正問題,。
(3)請學生試著給in加上四聲聲調,再讀一讀,。
(4)出示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及其四聲,,告訴學生yin和ye、yue一樣也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請學生練習讀準,。請用yin及其四聲說話。例:印象,、因為,、引路、銀行,。
三,、書寫韻母
1.教師在四線格里范寫an、en,、in,。
2.教師請同學們觀察寫這三個鼻韻母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請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1)教師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同時誦讀情境歌,。
教師告訴學生讀這個韻尾要用舌尖抵住上齒齦,不留縫隙,,鼻子出氣,。教師做口形,讓學生體會舌尖頂住上齒齦的感覺,。
(1)指導學生自學:你們能運用前面學到的發(fā)音方法讀這個鼻韻母嗎?
(兩個字母大小差不多,,占滿中格,字母間隔要近,。)
一,、復習激趣
2.教師請拿到聲母、韻母,、音節(jié)氣球的小朋友分別起立,,說說讀時分別要注意什么。
二、導學新知
1.學習兩拼,、三拼音節(jié),。
(1)學習第1組。出示音節(jié)ban,,聲母是誰?韻母是誰?聲母b和an做朋友時,,怎樣拼?(學生拼讀。)
同上方法教學dan,、nan,。
(2)合作學習第2~4組。
教師敘述:剛才老師給每一組發(fā)了三組滾動卡片,,下面就用我們剛才學的方法自學,。每組由小組長負責,發(fā)揮小組力量,,比比哪組小朋友最團結,,合作得最好,評出“最佳合作獎”,。小組長組織同學們自學,。、黑板上貼有不同顏色,、圖案的氣球,,背面寫有學過的聲母、韻母,、音節(jié),,明確要求:我們今天到北京天安門去秋游,好嗎?瞧!天安門廣場前飄著許多氣球,,你們喜歡嗎?你喜歡哪個就摘下來,。讀一讀
歸納整理、拓展提高:
延伸拓展:小朋友,,你打算讓你的小飛機飛到什么地方去呢?悄悄告訴老師,。教師將小朋友說的地方用拼音寫出來,讓學生拼一拼,。
反饋檢測,、課后訓練:
(1)教師出示三張圖片:“山水”、“枕頭”,、“金魚”,,請學習說說每張畫上的內容。
(2)出示三個雙音節(jié)詞:shānshuǐ,、zhěntóu,、jīnyǔ,,自由拼讀。
(3)指名上黑板,,將音節(jié)貼到相應的圖下方,,由學生示范拼讀。
(4)集體拼讀,。
3.學習拼音句子,。
(1)教師出示四架紙疊的小飛機??炜?,飛機飛來了,每架飛機上都有一個小秘密,。(翻開紙飛機,,就是音節(jié),,分別是:zhěn,、wán、1án,、tiān,。)小朋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2)教師翻開紙飛機,,向學生展示音節(jié):zhěn,、wán、lán,、tiān,。指名請學生讀準。
(3)請學生讀好以下句子,。
wǒdejímùzhēnhǎowán,,dājiàfēijīfēilántiān
學生自由練習拼讀。
[漢語拼音13anenin,、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一年級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