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列子》仲尼原文及譯文翻譯 列子·仲尼篇篇一
仲尼閑居,,子貢入待,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顏回。顏回援琴而歌,??鬃勇勚倩厝?,問曰:“若奚獨樂?”回曰:“夫子奚獨憂?”孔子曰:“先言爾志,?!痹唬骸拔嵛袈勚蜃釉唬骸畼诽熘什粦n’,回所以樂也,?!笨鬃鱼溉挥虚g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爾,,請以今言為正也,。汝徒知樂天知命之無憂,未知樂天知命有憂之大也,。今告若其實,。修一身,任窮達,,知去來之非我,,亡變亂于心慮,爾之所謂樂天知命之無憂也,。曩吾修《詩》《書》,,正禮樂,將以治天下,,遣來世;非但修一身,,治魯國而已。而魯之君臣日失其序,,仁義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國與當年,,其如天下與來世矣?吾始知《詩》《書》禮樂無救于治亂,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樂天知命者之所憂,。雖然,,吾得之矣。夫樂而知者,,非古人之謂所樂知也,。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故無所不樂,,無所不知,,無所不憂,無所不為,?!对姟贰稌范Y樂,何棄之有?革之何為?”顏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背龈孀迂?。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寢不食,,以至骨立。顏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門,,弦歌誦書,終身不輟,。
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氏。叔孫氏曰:“吾國有圣人,?!痹唬骸胺强浊鹦?”曰:“是也?!薄昂我灾涫ズ?”叔孫氏曰:“吾常聞之顏回,,曰:‘孔丘能廢心而用形?!标惔蠓蛟唬骸拔釃嘤惺ト?,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謂?”曰:“老聃之弟子有亢倉之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亢倉子應聘而至,。魯侯卑辭請問之,。亢倉子曰:“傳之者妄,。我能視聽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濒敽钤唬骸按嗽霎愐?。其道奈何?寡人終愿聞之?!笨簜}子曰:“我體合于心,,心合于氣,氣合于神,神合于無,。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nèi),,來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覺,,心腹六臟之知,其自知而已矣,?!濒敽畲髳偂K找愿嬷倌?,仲尼笑而不答,。
商太宰見孔子曰:“丘圣者歟?”孔子曰:“圣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鄙烫自唬骸叭跏フ邭e?”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則丘弗知,?!痹唬骸拔宓凼フ邭e?”孔子曰:“五帝善任仁義者,圣則丘弗知,?!痹唬骸叭适フ邭e?”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圣則丘弗知,?!鄙烫状篑敚唬骸叭粍t孰者為圣?”孔子動容有間,,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丘疑其為圣。弗知真為圣歟?真不圣歟?”商太宰嘿然心計曰:“孔丘欺我哉!”
子夏問孔子曰:“顏回之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賢于丘也,?!痹唬骸白迂曋疄槿宿扇?”子曰:“賜之辨賢于丘也?!痹唬骸白勇分疄槿宿扇?”子曰:“由之勇賢于丘也,?!痹唬骸白訌堉疄槿宿扇?”子曰:“師之莊賢于丘也?!弊酉谋芟鴨栐唬骸叭粍t四子者何為事夫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賜能辨而不能訥,,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許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貳也?!?/p>
子列子既師壺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從之處者,,日數(shù)而不及。雖然,,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與辨,無不聞,。而與南郭子連墻二十年,,不上謁請;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見者,。門之徒役以為子列子與南郭子有敵不疑,。有自楚來者,問子列子曰:“先生與南郭子奚敵?”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虛,,耳無聞,,目無見,口無言,,心無知,,形無惕。往將奚為?雖然,,試與汝偕往,。”閱弟子四十人同行,。見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與接。顧視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與群。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與言,,衎衎然若專直而在雄者,。子列子之徒駭之。反舍,,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者無言,進知者亦無言,。用無言為言亦言,,無知為知亦知。無言與不言,,無知與不知,,亦言亦知。亦無所不言,,亦無所不知;亦無所言,,亦無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駭哉?”
子列子學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顏而笑,。七年之后,,從心之所念,更無是非;從口之所言,,更無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橫心之所念,,橫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歟,,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歟,外內(nèi)進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無不同,。心凝形釋,,骨肉者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則理無所隱矣,。
初,子列子好游,。壺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樂所玩無故,。人之游也,,觀其所見;我之游也,觀之所變,。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壺丘子曰:“御寇之游固與人同歟,,而曰固與人異歟?凡所見,,亦恒見其變。玩彼物之無故,,不知我亦無故,。務外游,,不知務內(nèi)觀,。外游者,,求備于物;內(nèi)觀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備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終身不出,,自以為不知游,。壺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適;至觀者,,不知所眂,,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觀矣,,是我之所謂游,是我之所謂觀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
龍叔謂文摯曰:“子之術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摯曰:“唯命所聽,。然先言子所病之正,。”龍叔曰:“吾鄉(xiāng)譽不以為榮,,國毀不以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憂;視生如死;視富如貧;視人如豕;視吾如人。處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觀吾之鄉(xiāng),,如戎蠻之國。凡此眾疾,,爵賞不能勸,,刑罰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樂不能移。固不可事國君,,交親友,,御妻子,制仆隸,。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幾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達,。今以圣智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淺術所能已也,。”
無所由而常生者,,道也,。由生而生,故雖終而不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也,。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雖未終而自亡者,,亦常也,。由死而生,幸也,。故無用而生謂之道,用道得終謂之常;有所用而死者亦謂之道,用道而得死者亦謂之常,。季梁之死,楊朱望其門而歌,。隨梧之死,,楊朱撫其尸而哭。隸人之生,,隸人之死,,眾人且歌,眾人且哭,。目將眇者,,先睹秋毫;耳將聾者,先聞蚋飛;口將爽者,,先辨淄澠;鼻將窒者,,先覺焦朽;體將僵者,先亟奔佚;心將迷者,,先識是非:故物不至者則不反,。
鄭之圃澤多賢,東里多才,。圃澤之役有伯豐子者,,行過東里,遇鄧析,。觀析顧其徒而笑曰:“為若舞,,彼來者奚若?”其徒曰:“所愿知也,。”鄧析謂伯豐子曰:“汝知養(yǎng)養(yǎng)之義乎?受人養(yǎng)而不能自養(yǎng)者,,犬豕之類也;養(yǎng)物而物為我用者,,人之力也。使汝之徒食而飽,,衣而息,,執(zhí)政之功也。長幼群聚而為牢藉庖廚之物,,奚異犬豕之類乎?”伯豐子不應,。伯豐子之從者越次而進曰:“大夫不聞齊魯之多機乎?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有善治聲樂者,,有善治書數(shù)者,有善治軍旅者,,有善治宗廟者,,群才備也。而無相位者,,無能相使者,。而位之者無知,使之者無能,,而知之與能為之使焉,。執(zhí)政者,乃吾之所使;子奚矜焉?”鄧析無以應,,目其徒而退,。
公儀伯以力聞諸侯,堂谿公言之于周宣王,,王備禮以聘之,。公儀伯至;觀形,懦夫也,。宣王心惑而疑曰:“女之力何如?”公儀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秋蟬之翼?!蓖踝魃唬骸拔嶂φ吣芰严钪?,曳九牛之尾,猶憾其弱,。女折春螽之股,,堪秋蟬之翼,而力聞天下,,何也?”公儀伯長息退席,,曰:“善哉王之問也!臣敢以實對,。臣之師有商丘子者,力無敵于天下,,而六親不知,,以未嘗用其力故也。臣以死事之,。乃告臣曰:‘人欲見其所不見,,視人所不窺;欲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為,。故學眎者先見輿薪,,學聽者先聞?chuàng)坨姟7蛴幸子趦?nèi)者無難于外,。于外無難,故名不出其一家,?!癯贾動谥T侯,是臣違師之教,,顯臣之能者也,。然則臣之名不以負其力者也,以能用其力者也;不猶愈于負其力者乎?”
中山公子牟者,,魏國之賢公子也,。好與賢人游,不恤國事;而悅趙人公孫龍,。樂正子輿之徒笑之,。公子牟曰:“子何笑牟之悅公孫龍也?”子輿曰:“公孫龍之為人也,行無師,,學無友,,佞給而不中,漫衍而無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之心,屈人之口,,與韓檀等肄之,。”公子牟變?nèi)菰唬骸昂巫訝罟珜O龍之過歟?請聞其實,?!弊虞浽唬骸拔嵝堉r孔穿,言‘善射者,,能令后鏃中前括,,發(fā)發(fā)相及,,矢矢相屬;前矢造準而無絕落,后矢之括猶銜弦,,視之若一焉,。’孔穿駭之,。龍曰:‘此未其妙者,。逢蒙之弟子曰鴻超,怒其妻而怖之,。引烏號之弓,,綦衛(wèi)之箭,,射其目,。矢來注眸子而眶不睫,,矢隧地而塵不揚,。’是豈智者之言與?“公子牟曰:”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曉,。後鏃中前括,,鈞後于前。矢注眸子而眶不睫,,盡矢之勢也,。子何疑焉?“樂正子輿曰:‘子,,龍之徒,,焉得不飾其闕?吾又言其尤者?!堈N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盡,。有影不移,。發(fā)引千鈞。白馬非馬。孤犢未嘗有母。’‘其負類反倫,,不可勝言也,。”公子牟曰:’子不諭至言而以為尤也,,尤其在子矣。夫無意則心同,。無指則皆至,。盡物者常有。影不移者,,說在改也。發(fā)引千鈞,,勢至等也,。白馬非馬,形名離也,。孤犢未嘗有母,,非孤犢也?!睒氛虞浽唬骸白右怨珜O龍之鳴皆條也,。設令發(fā)于余竅,子亦將承之,?!惫幽材涣季茫嫱耍唬骸罢埓嘣?,更謁子論,。”
堯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不知億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顧問左右,左右不知,。問外朝,,外朝不知。問在野,,在野不知,。堯乃微服游于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不則,?!眻蛳矄栐唬骸罢l教爾為此言?”童兒曰:“我聞之大夫?!眴柎蠓?,大夫曰:“古詩也?!眻蜻€宮,,召舜,因禪以天下,。舜不辭而受之,。
關尹喜曰:“在己無居,形物其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違道,道不違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視聽形智以求之,弗當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遠,,亦非無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知而忘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發(fā)無知,,何能情?發(fā)不能,何能為?聚塊也,,積塵也,,雖無為而非理也?!?/p>
《列子》仲尼原文及譯文翻譯 列子·仲尼篇篇二
孔子在家中閑坐著,,子貢進來侍候,見他面帶愁容,。子貢不敢詢問,,出來告訴顏回。顏回便一面彈琴一面唱歌,??鬃勇牭搅饲俾暎话杨伝亟辛诉M去,,問道:“你為什么獨自快樂?”顏回說:“老師為什么獨自憂愁?”孔子說:“先說說你的想法,。”顏回說:”我過去聽老師說:‘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規(guī)律,,所以就沒有優(yōu)愁?!@就是我快樂的原因?!笨鬃拥哪樕兊闷嗳?,然后說:“有這話嗎?你把意思領會錯了。這是我過去的話,,請以今天的話為準,。你只知道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而沒有憂愁的一面,卻不知道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有很多憂愁的另一面?,F(xiàn)在告訴你關于這個問題的正確看法:修養(yǎng)自身,聽任命運的窮困與富貴,,懂得生死都不由我自己,,因而心慮不會被外界改變和擾亂,這就是你所說的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而沒有憂愁的一面,。過去我整理《詩經(jīng)》、《尚書》,,訂正禮制與樂律,,準備以此治理天下,流傳后世,,并不是只修養(yǎng)自身,、治理魯國就滿足了。而魯國的國君和大臣一天比一天喪失秩序,,仁義道德一天天衰敗,,人情善性一天天刻薄。這個學說在一個國家的今天還行不通,,又能對整個天下與后世怎樣呢?我這才知道《詩經(jīng)》,、《尚書》、禮制樂律對于治理亂世沒有什么作用,,但卻不知道改革它的方法,。這就是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的人所憂愁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我還是明白了一些。我們所說的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并不是古人所說的樂于順應自然、懂得命運,。沒有樂,,沒有知,才是真正的樂,,真正的知,,所以沒有不快樂的事,沒有不知道的事,,沒有不憂愁的事,,沒有不能做的事,。《詩經(jīng)》,、《尚書》,、禮制樂律,又喪失了什么呢?又為什么要改革它呢?”顏回面向北拱手作揖說:“我也明白了,?!彼鰜砀嬖V了子貢。子貢莫名其妙,,回家深思了七天,,不睡不吃,以至骨瘦如柴,。顏回又去開導他,,然后才回到孔子門下,彈琴唱歌,,誦讀詩書,,一生也沒停止過。
陳國的一名大夫被派到魯國去訪問,,以私人身份會見了叔孫氏,。”叔孫氏:“我國有一位圣人,?!标悋蠓騿枺骸安痪褪强浊饐?”叔孫氏說:“是的?!标悋蠓騿枺骸霸趺粗浪鞘ト四?”叔孫氏說:“我經(jīng)常聽顏回說:‘孔丘能放棄心靈而只用形體,。’”陳國大夫說:“我國也有一位圣人,,您不知道嗎?”叔孫氏問:“圣人是誰?”陳國大夫說:“老聃的弟子中有個叫亢倉子的人,,學到了老聃的道術,能用耳朵看東西,,用眼睛聽聲音,。”魯侯聽到此事大為驚異,,派大官用豐厚的禮物去請他,。亢倉子應邀來到魯國,。魯侯謙虛地向他請教,。亢倉子說:“傳說的話不真實。我能不用耳朵聽,,不用眼睛看,但并不能改變耳目的作用,?!濒敽钫f:“這就更奇怪了。那么你的道術是什么樣的呢?我很想聽聽,?!笨簜}子說:“我的形體與心相合,心與氣相合,,氣與神相合,,神與無相合,如果有極隱微的東西,,極弱小的聲音,,即使遠在八方荒遠之地以外,或近在眉睫以內(nèi),,來干擾我的,,我一定都能知道。我也不曉得是我的七竅四肢所感覺到的,,還是心腹六臟所知道的,,它自然而然就知道罷了?!濒敽钍指吲d,。過了些天把這事告訴了仲尼,仲尼笑了笑,,沒有回答,。
宋國的太宰去見孔子,問:“你是圣人嗎?”孔子說:“我哪敢當圣人,,我不過是學問廣博知識豐富就是了,。”宋國太宰問:“三王是圣人嗎?”孔子說:“三王是善于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是不是圣人,,那我不知道?!庇謫枺骸拔宓凼鞘ト藛?”孔子說:“五帝是善于推行仁義道德的人,,是不是圣人,那我也不知道,?!庇謫枺骸叭适鞘ト藛?”孔子說:“三皇是善于順應時勢的人,是不是圣人,,那我不知道,?!彼螄状鬄轶@駭,說:“那么誰是圣人呢?”孔子的臉色一時有些變化,,然后說:“西方的人中有一位圣人,,不治理國家而國家不亂,不說話而使人自然信服,,不教化而政令自然實行,,偉大而寬廣啊,百姓不知怎么稱贊他才好,。我懷疑他是圣人,,不知道真的是圣人呢?真的不是圣人呢?”宋國太宰默默地在心中計議說:“孔子在欺哄我啊!”
子夏問孔子說:“顏回的為人怎樣?”孔子說:“顏回的仁慈之心比我強?!庇謫枺骸白迂暤臑槿嗽鯓?”孔子說:“端木賜的辯說能力比我強,。”又問:“子路的為人怎樣?”孔子說:“仲由的勇敢程度比我強,?!庇謫枺骸白訌埖臑槿嗽趺礃?”孔子說:“顓孫師的莊重嚴肅比我強?!弊酉碾x開座位問道:“那么這四個人為什么要來做您的學生呢?”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顏回能仁慈卻不能狠心,端木賜能辯論卻不能沉默,,仲由能勇敢卻不能怯弱,,顓孫師能莊重卻不能隨和。把四人的長處合起來交換我的長處,,我也是不干的,。這就是他們拜我為師而不三心二意的原因?!?/p>
列子拜壺丘子林為師,,以伯昏瞀人為友,然后居住在城南邊上,,跟列子相交往的,,以百計數(shù)也不夠。即使這樣,,列子也不夸耀自大,。他們天天地一起討論問題,遠近沒有不知道的,。而與南郭子隔墻為鄰二十年,,卻從不互相拜訪來往。在路上相遇時,眼睛像不認識一樣,。門下的弟子和仆役都以為列子與南郭子有仇,,一點不懷疑。有一個從楚國來的人,,問列子說:“先生與南郭子為什么互相敵視?”列子說:“南郭子形貌充實而心靈空虛,,耳朵不聽,眼睛不看,,口不說話,心靈沒有知覺,,形體沒有變動,,去拜訪他干什么呢?即使這樣,我姑且和你一起去一趟看看吧,?!庇谑橇凶舆x了四十個弟子同行。見到南郭子,,果然和土偶一樣,,不能同他交談?;仡^看看列子,,精神與形體已不在一起,也不能同他談論了,。沒有一會兒,,南郭子指著列子弟子末行一人,和他談話,,一副好勝的神氣,,好像抓住了真理,是一位勝利者,。列子的弟子大為驚駭,。回到住處,,都帶著疑問的面色,。列子說:“懂得真意的人不再說話,什么都懂的人也不再說話,。以無言為言也是一種言,,以無知為知也是一種知。應當以無言為不言,,以無知為不知,。這樣,也說了,也知了,,也是無所不說,,也是無所不知,也是什么都沒有說,,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像這樣就行了,你們?yōu)槭裁匆鷣y驚訝呢?”
列子在學習道術的時候,,三年之內(nèi),,心中不敢計較是與非,嘴上不敢談論利與害,,然后才得到老商斜著眼睛看一下罷了,。又在兩年之內(nèi),心中比學道前更多地計較是與非,,嘴上更多地談論利與害,,然后老商才開始放松臉面笑了笑。又在兩年之內(nèi),,順從心靈去計較,,反而覺得沒有什么是與非;順從口舌去談論,反而覺得沒有什么利與害;老師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塊席子上,。又在兩年之內(nèi),,放縱心靈去計較,放縱口舌去談論,,但所計較與談論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也不知道是別人的是非利害呢,身外身內(nèi)都忘得一干二凈了,。從此以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樣,耳朵就像鼻子一樣,,鼻子就像嘴一樣,,沒有什么區(qū)別了。心靈凝聚,,形體消失,,骨肉全都融化了;感覺不到身體倚靠著什么,兩腳踩著什么,,心靈想著什么,,言論包藏著什么。如此而已,,那一切道理也就沒有什么可隱藏的了,。
列子原來喜歡游覽,。壺丘子說:“御寇喜歡游覽,游覽有什么可喜歡的呢?”列子說:“游覽的快樂,,是因為所欣賞的東西沒有陳舊的,。別人游覽,欣賞的是所見到的東西;我游覽,,欣賞的是事物的變化,。游覽啊游覽啊!沒有人能分辨不同的游覽方法?!眽厍鹱诱f:“御寇的游覽本來與別人相同嘛,,他還要說本來與別人不同呢!凡是見到的東西,必然會同時見到這些東西的變化,。欣賞外物的變化,,卻不知道自身也在不停地變化之中。只知道欣賞外物,,卻不知道欣賞自己。欣賞外物的,,希望把外物都看遍;欣賞自己的,,也應把自身都看遍。把自身都看遍,,這是最高的游覽;把外物都看遍,,并不是最高的游覽?!睆拇肆凶咏K身不再外出,,自己認為不懂得游覽。壺丘子說:“這是最高的游覽啊!最高的游覽不知道到了哪里,,最高的欣賞不知道看到了什么,。任何地方都游覽了,任何事物都欣賞了,,這是我所說的游覽,,是我所說的欣賞。所以我說:這是最高的游覽啊!這是最高的游覽啊!”
龍叔對文摯說:“您的醫(yī)術十分精湛了,。我有病,,您能治好嗎?”文摯說:“一切聽從您的命令。但應先說出您的病癥,?!饼埵逭f:“全鄉(xiāng)人贊譽我,我不以為光榮,,全國人毀謗我,,我不以為恥辱;得到了并不喜歡,,喪失了并不憂愁;看活著像是死亡,看富貴像是貧窮;看人像是豬,,看自己像是別人,。住在自己家中,像是住在旅館;看自己的家鄉(xiāng),,像是西戎南蠻之國,。所有這些病,爵位賞賜不能勸慰,,嚴刑懲罰不能威脅,,盛衰利害不能改變,悲哀快樂不能動搖,,我這樣做自然不能輔佐國君,,交結親友,管教妻子兒女,,控制奴仆臣隸,,這是什么病呢?什么藥方能治好它呢?”文摯于是叫龍叔背著光線站著,文摯從暗處向明處看他,。過了一會兒說:“唉!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里已經(jīng)空虛了,幾乎是圣人了!你的心已有六個孔流通了,,只有一個孔還沒有通達?,F(xiàn)在人把圣明智慧當作疾病的,可能這樣的吧!這不是我淺陋的醫(yī)術所能治好的,?!?/p>
無所作為而一直活著的,是自然之道,。順應常生之道而活著,,因而雖然年老卻不死亡的,是正?,F(xiàn)象,。順應常生之道而死亡的,是一種不幸,。有所作為而經(jīng)常死亡的,,也是自然之道。順著常死之道而死亡,,因而雖然年未老卻自行死亡的,,也是正常現(xiàn)象,。順著常死之道而活下來的,,是一種僥幸,。所以無所作為而活著叫做自然之道,順應常生之道而得壽終叫做正?,F(xiàn)象;有所作為而死亡也叫做自然之道,,順著常死之道而得夭亡也叫做正常現(xiàn)象,。季梁死了,,楊朱望其門而歌。隨梧死了,,楊朱撫摩著他的尸體哭泣,。普通人出生了,大家便唱歌,,普通人死亡了,,大家便哭泣。眼睛將要瞎的人,,先看到秋天的毫毛;耳朵將要聾的人,,先聽到蚊子亂飛的聲音;口舌將要失去味覺的人,先辨出淄澠兩水滋味的差別;鼻子將要失去嗅覺的人,,先聞到燒焦的氣味;身體將要僵硬的人,,先喜歡奔跑;心靈將要糊涂的人,先識別是非:所以事物不發(fā)展到極點,,是不會走向反面的。
鄭國的圃澤有很多賢能之人,,東里有很多才智之士,。圃澤有個學者叫伯豐子的,路過東里,,碰到了鄧析,。鄧析回頭對自己的弟子笑了笑說:“我為你們戲弄他一下,看那個過來的人怎么辦?”鄧析的弟子們說:“我們希望能看到,?!编囄鰧ΣS子說:“你知道被養(yǎng)育與養(yǎng)育的區(qū)別嗎?被別人養(yǎng)活而不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是狗與豬一類的動物;養(yǎng)育萬物而使萬物為自己所用的,,是人的能力,。讓你們這些人吃得飽,穿上衣服并得到休息的,,都是我們這些掌握政權的人的功勞,。而你們只會男女老少群居聚集在一起,為的是吃到牛牢豬圈和廚房里的食物,,這與狗豬一類動物有什么區(qū)別?”伯豐子不加理會,。伯豐子的隨從從后面上來插話說:“大夫沒有聽說過齊國和魯國有許多很有才能的人嗎?有的擅長于蓋房子,,有的檀長于五金皮革制品,有的擅長于彈奏樂器,,有的擅長于讀書計數(shù),,有的擅長于帶兵作戰(zhàn),有的擅長于宗廟祭祀活動,,各種各樣的人才都具備了,。但卻沒有宰相,沒有能管理和使用他們的人,。管理他們的不需要專門的知識,,使用他們的人不需要專門的技能,而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只能被管理和使用,。你們這些掌握政權的人,,都是我們所管理和使用的,你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呢?”鄧析沒有話可說,,示意他的弟子離開,。
公儀伯以力氣大而聞名于各諸侯國,堂谿公把這事報告了周宣王,。周宣王準備了聘禮去請他,。公儀伯來了后,宣王看他的樣子,,像個懦夫,。宣王心中疑惑,問道:“你的力氣怎樣?”公儀伯說:“我的力氣能折斷春天蝗蟲的大腿,,刺穿秋天知了的翅膀,。”宣王變了臉色,,說:“我的力氣能撕開犀兕牛的皮革,,拖住九頭牛的尾巴,我還嫌力氣太小,。你只能折斷春天蝗蟲的大腿,,刺穿秋天知了的翅膀,卻以力氣大而聞名于天下,,這是為什么呢?”公儀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離開了坐席,說:“大王問得好啊!我大膽地把實際情況告訴您,。我的老師中有個叫商丘子的,,力氣大得天下沒有對手,而他的至親密友卻不知道,,這是他從來沒有用過他的力氣的緣故,。我死心塌地去侍候他,,他才告訴我說:‘人們都想見自己所見不到的,看別人所看不見的,,想得到自己所得不到的,,干別人所不干的。所以練習眼神的總是先看裝滿車子的木柴,,練習聽聲音的總是先聽撞鐘的聲音,。在心里覺得容易,做起來便不會困難,。做起來沒有困難,,因而名聲也就出不了家庭?!F(xiàn)在我的名聲傳遍了各諸侯國,,是我違背了老師的教導,顯示了自己能力的緣故,。那就是說,,我的名聲不是由我倚仗自己的力氣得到的,而是由我運用自己的力氣得到的,,這不是比倚仗自己力氣的人更好一些嗎?”
中山公子牟這個人,,是魏國賢能的公子。喜歡與賢人交游,,不過問國家事務,,而欣賞趙國人公孫龍。樂正子輿這班人為此而笑話他,。公子牟說:“你為什么要笑話我欣賞公孫龍呢?”子輿說:“公孫龍的為人,,言行沒有師承,為學沒有朋友,,好猾善辯卻沒有道理,,知識雜亂而不成一家之言,,喜歡奇談怪論而胡說八道,,企圖迷惑別人的心,折服別人的口,,與韓檀研習的那一套一樣,。”公子牟變了臉色,,說:“你憑什么這樣指責公孫龍的過錯呢?請說出具體事實,。”子輿說:“我笑公孫龍欺哄孔穿,,他說:‘很會射箭的人能使后一根箭的箭頭射中前一根箭的箭尾,,一箭挨著一箭,,一箭連著一箭,前面一箭對準目標尚未射到,,后面一箭的箭尾已經(jīng)放上了弓弦,,看上去好像連成了一根箭?!状┐鬄轶@駭,。公孫龍說:‘這還不是最妙的。逢蒙的弟子叫鴻超,,因?qū)ζ拮哟蟀l(fā)脾氣,,要嚇唬她,便用烏號的弓,,綦衛(wèi)的箭,,射她的眼睛。箭頭碰到了眼珠子,,她卻沒有眨一下眼睛,,箭掉到地上,卻沒有一點塵土飛揚,?!@難道是聰明人所說的話嗎?”公子牟說:“聰明人說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蠢的人所能明白的。后一根箭的箭頭射中前一根箭的箭尾,,是因為后一根箭的用力與方向和前一根箭完全相同,。箭碰到眼珠子而沒有眨一下眼睛,是因為箭的力量到了眼睛那里時已經(jīng)用盡了,。你又懷疑什么呢?”樂正子輿說:“你和公孫龍是同一類人,,哪能不掩飾他的錯誤呢?我再說說他更荒謬的言論。公孫龍欺哄魏王說:‘有意念產(chǎn)生,,但心的本體卻沒有活動,。有了具體概念,便不能包括所有的事物,。有具體事物,,便不能把所有的事物都包括進去。影子是不會移動的,。頭發(fā)可以牽引三千斤重的物體,。白馬不是馬。孤牛犢不曾有過母親,。他那些與人們的看法相違背,、與常理相反的言論,說也說不完?!惫幽舱f:“你不懂得這些至理名言,,反而認為是謬論,其實錯誤的是你,。沒有意念,,心的作用與本體才能同一。沒有具體概念,,才能包括所有的事物,。能包括所有事物的,只能是永恒的‘存在’,。說影子不會移動,,是因為人移動后,原來的影子消失了,,又產(chǎn)生了新的影子,,新影子并不是舊影子的移動。頭發(fā)能牽引三千斤重的物體,,是因為‘勢’到了能牽引三千斤的程度,。白馬不是馬,是把馬的形狀與馬的概念分離開來而言的,。孤牛犢不曾有過母親,,是因為母親健在的時候,它還不能稱作孤牛犢,?!睒氛虞浾f:“你認為公孫龍的言論都是有道理的。假如他放個屁,,你也會把他吃掉,。”公子牟沉默了好久,,告辭說:“請過些時候,,再邀你來辯論?!?/p>
堯治理天下五十年,,不知道天下治理好了呢,還是沒有治理好?不知廣大百姓愿意擁戴自己呢,,還是不愿意擁戴自己?回頭問左右的人,,左右的人不知道,。問宮外朝廷上的百官,,他們也不知道。問不做官的長者,,他們又不知道,。堯于是穿上百姓的衣服在四通八達的大路上游覽打聽,,聽到有兒童唱的歌謠說:“您養(yǎng)育我們百姓,沒有不合您的準則,。大家全都不知不覺,,遵循著天帝的法則?!眻蚋吲d地問道:“誰教你唱這首歌的?”兒童答道:“我們是從大夫那里聽來的,。”又問大夫,。大夫說,,“這是一首古詩?!眻蚧氐綄m中,,召見舜,便把帝位讓給了他,。舜沒有推辭便接受了,。
關尹喜說:“只要自己不執(zhí)著,一切有形之物就會自然顯著,。這時事物的運動就會像水一樣流暢,,事物的靜止就會像鏡子一樣平凈,事物的反應就會像回聲一樣迅速,,所以事物的道本來是順應事物的變化的,。只有事物違背道,道不會違背事物,。善于順應道的人,,也不用耳朵,也不用眼睛,,也不用體力,,也不用心思;想去順應道卻又使用眼睛、耳朵,、形體與心智去尋求,,就不得當了。道看上去在前面,,忽然又到了后面;使用它能充滿上下四方,,不用它又不知道它在哪里。也不是有心人能使它遠離,,也不是無心人能使它靠近,,只有能以沉默去取得、順應本性去成就的人才能得到它。懂得了而不去用情,,有能力而不去作為,,這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能,。發(fā)用無知,,怎么會有情?發(fā)用無能,怎么會有為?不過是聚集起來的土塊,,積累起來的塵埃罷了,。僅僅是無為,還不是自然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