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教師進修個人總結篇一
作為一線教師,,為人師表,,承擔著兩種責任,一是做“人師”,,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二是做“經(jīng)師”,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而要使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F(xiàn)代社會正處于知識爆炸時代,,每一位老師都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完善自我,。對于這次培訓,我從思想上做好了準備,,從行動上也得到了落實,,學到了新知識,掌握了新技能,。
本次培訓依托于教學,,著眼于應用,貼近于工程,,重點有關有山東省素師培訓中心主任潘立國講授了職業(yè)教育面臨的形式與改革發(fā)展的主要任務,、劉思允教授主講了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專題、中國職業(yè)教育學會工作委員會秘書處主任岳維華主講了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臨沂師范學院李同勝教授主講了職業(yè)教育教學技能及其改革與發(fā)展的關系,、山東省職業(yè)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指導教師江吉勇主講了職業(yè)教育技能大賽專題、心理學教授董來云主講了團體心理學,、臨沂師范學院教授馬曉春主講了職業(yè)教育教學研究方法專題,、教育部班主任培訓專家組成員王立華主講了班主任專業(yè)成長的日常追求,。針對我們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的缺失,采用項目式教學,,以任務引領式模式橫向貫通相關專業(yè)知識技能,,通過實際案例剖析,使“學知識”轉為“探討方法”的教育理念,,讓我們領略到了各種操作技巧和方法,,鍛煉了實際動手能力,極好的補充了我們的知識層面,。
本次培訓時間短,,所學知識技能不能及時的消化和掌握,這要求我們回到工作崗位后要繼續(xù)學習,,提高技能,,并把所學轉化為教育生產(chǎn)力,真正成為中職教師中的骨干力量引領中職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教師進修個人總結篇二
1、“有效”教學的理論及相關策略,。
2,、“有效”教學課題研究3、學生識字,、習作方面的問題與研究4,、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5、教師二筆字四,、研訓形式1,、學習名家的業(yè)務講座,課堂實錄,,領悟教學藝術,。
2、加強課題研究,,提倡協(xié)作研討,。
3、教研組就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研討,。
4,、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實行教研科研培訓一體化,。
二,、研修內(nèi)容
1、師德修養(yǎng)利用每周三的政治學習時間以集中學習,、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認真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認真學習教育政策法規(guī)和現(xiàn)代教育理論,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新義務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及優(yōu)秀師德,、典型等內(nèi)容,,通過培訓使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觀,、質(zhì)量觀,,形成以德治學、規(guī)范執(zhí)教,、精益求精,、關愛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優(yōu)良師風,,使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大提高,,以適應新課改與發(fā)展的需要。
2,、教育教學理念與實踐以自主學習為主要形式,,大力倡導讀書活動,讀書活動實行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集中學習與自修讀書相結合,、讀書與反思相結合,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促進教師的自主成長和提高,,研修書目有:《有效教學》、《建設理想的課堂》,、《中小學班主任經(jīng)典案例》,、《班主任工作培訓讀本》。
3,、新技術方面
(1)利用遠程教育的資源做好遠程教育資源使用及培訓工作,,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使骨干教師人人掌握遠程教育資源的使用,。
(2)加強教師“兩筆字”練習,。
4、新課程
(1)組織教師以踐行新課程,,大練基本功為契機,,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轉化成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2)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在全體教師之間開展“互幫,、互聽,、互學”活動,,搞好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示范課及年輕教師的匯報課,,做好“傳,、幫、帶”工作,。
(3)以反思查擺問題為突破口搞好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
通過定主題————(備課說課)————呈現(xiàn)(講課,、匯報,、示范、)————研討(評課,、匯報)————反思————改進模式進行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
(4)配合中心校做好“xx”課題《小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對話互動》課題的立項與研究工作,,做好子課題的研究開發(fā)與實施,,做好《小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課題的開發(fā)。健全校本教研工作組織,、完善,,校本教研的工作制度,保證教研活動的正常開展,。
(5)指導正在進行新課改年級的教學,學年內(nèi)做好新教材的解讀,、備課,、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解決低年級識字,、寫字方面的問題,。做好畢業(yè)班復習工作的管理。
(6)認真開展好校本培訓工作充分利用業(yè)務學習時間,,集中學習的時間,,圍繞“有效教學”的研修主題,開展系列學習活動,,明白“有效備課,、有效指導、有效互動,、有效練習”理論,,掌握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結合課題研究做好自主研修,。
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發(fā)揮播放點的作用,,組織教師觀看實錄及業(yè)務講座不少于8次。
四
這次能有機會到享有“百年學府”美譽的東南大學進修,,是很幸運的,。半年的時間過得很快,進修結束了,,細細品味和思量這半年的學習,,深感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業(yè)務水平上收獲很多,感觸也很多,。
盡管東南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客觀講文科優(yōu)勢不明顯。但是,,作為名校,,她的學術氛圍、她的育人理念是貫穿始終的,,對我而言這是難得的去感受,、去領悟的好機會。
東南大學沒有人類學,、民族學專業(yè),,但有與之相近的社會學專業(yè),有幸的是我主修的課程還是選修到了人類學,,是人文學院社會學專業(yè)的專業(yè)選修課程,。
何志寧副教授是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也是我進修期間的指導老師,,他在德國獲得的社會學博士學位,,出身學術世家。何老師對我的要求很嚴也很高,,制定了6個進修計劃,,主要是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和助教工作。在學校時,,沒有真正經(jīng)歷過所謂的“助教”階段,,這次真正體會了什么是助教,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深深地被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和治學的態(tài)度所打動,。盡管這門課是一門選修課,課時也只有32學時,,但何老師備課非常地認真,,而且非常謙虛謹慎。比如就一個簡單的給學生開的參考書目,他居然絞盡腦汁地列舉了50多本,,并讓我從人類學的專業(yè)角度重新加以整理和補充,,在他的鼓勵下,我還寫了一些原著的內(nèi)容簡介和點評,,書目最后成文有六千多字,,老師的用心可見一斑。
按照進修計劃,,在何老師的授意和指導下,,完成了三章節(jié)共4學時的教學。盡管是自己的專業(yè),,但是由于面對的是東南大學的學生,,他們思維比較敏捷,而且一些學生博覽群書,,上課很有壓力,,所以我也做了精心的準備。所幸的是,,所講的章節(jié)涉及到田野調(diào)查,,自己有一些經(jīng)驗可談,學生們也很喜歡聽,,課堂很活躍,,教學效果也很好,得到了指導老師和學生們的好評,。
在課上,,有時會涉及一些比較細小的專業(yè)問題,何老師很信任我,,常讓我給學生們做講解,。說實話,這壓力比上課壓力還大,,因為每次都不知道老師上課會講些什么內(nèi)容,,會涉及什么理論什么人物,,他的突然“襲擊”讓我感到壓力很大,,但也正因為這種壓力,強迫我在課下認真地去看書,,去收集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各類信息,,收獲是相當大的??赡?,何老師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試探一下我的專業(yè)水平吧,還好幸不辱命。
何老師很忙,,早出晚歸,,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辦公室里備課、做研究,。但是,,他還常抽空與我談社會學和人類學跨專業(yè)研究的'一些學術問題,如三峽庫區(qū)移民問題,、小城鎮(zhèn)建設,、就近就業(yè)等現(xiàn)實社會問題,何老師對社會問題的敏感和真知灼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也為我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何老師,也常關心我的生活和進修情況,,感覺很溫暖,。
此外,還選修旁聽了兩門研究生課程即《社會問題專題》(許蘇明教授),、《科學技術與現(xiàn)代化》(呂乃基教授),,并聽了很多人文素質(zhì)講座,這都大大拓展了我的知識面,,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也更深地體會到了百名名校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底蘊。
在東南大學學習期間,,利用他們十分豐富的圖書資料,,不僅完成了人類學課程的教案撰寫,也完成了對自己所上其他課程的教案的修改,,并完成了教改論文一篇,。當然,很遺憾的是,,由于專業(yè)的問題,,在科研方面沒有太大的突破。
這次進修主要是單科進修,,目的就是提高單科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并獲得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整體的提高和改進,。在東南大學學習的半年,,恰好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從學生的視角看教學的機會,也給了自己反思的空間,。所以,,在每次課上我都會仔細觀察老師和學生的課堂反應,每次課都做了詳細的課堂教學總結和課前思考。此外,,也反思了一些問題,,希望能改進。
第一,、關于教師定位的問題,。中國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可作為教師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教師僅僅是一個職業(yè),,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必須不斷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術上還有道德品質(zhì)上,,要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目標。在教學與科研并重的高校,,“學高”還應體現(xiàn)在個人的學術科研水平上;而“德高”作為一種道德和價值判斷,,不僅僅包括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和操守,還應包括對學生人生觀樹立的影響,,不僅要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還應“
以人為本”。東南大學的老師們,,很尊重學生,,很尊重自己的講臺。如何老師,,他每次上課都十分認真,,而且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并不因為學生偶爾的無知和沖動就批評他們,,他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思考,,也讓學生感覺到他所謂的“德國作風”。而且,,對于那些特別愛看書的學生,,何老師總會利用課上的時間不經(jīng)意地提問一下,讓那些學生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自己讀的書很有用,,這種隱秘的鼓勵辦法很有效的,也是尊重他們的一種方式,。
第二,、教學理念,、育人理念的轉變,。教學理念和育人理念是自成一體的,東南大學的育人理念就是培養(yǎng)精英,而我們?nèi)龒{學院應該講還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的入口情況不同,,培養(yǎng)目標自然差異很大。所以,,東南大學在教學時,,以指導和研究為主,重視對學生的啟發(fā);而我們則更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這種育人的結果當然是顯而易見的,。應該講,這二者都沒錯,,都是因材施教案例,。但,我在想,,盡管我們的學生在入口時的確與一流,、二流的高校有差距,他們的學習習慣可能也比較差,。但是,,我們依然還可以引導,至少應該努力去引導,,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學會學習的方法,這在大一,、大二很重要;到了大三,、大四,則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甚至讓他們參與或獨立做一些可行的研究,,當然這肯定只是一部分對專業(yè)很有興趣而且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換句話說,,我們的教學也應分年級分層次,,既關注到對普通學生的培養(yǎng),也要培養(yǎng)一部分所謂的精英,,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然分層,,而且這并不是簡單的“分數(shù)”分層,而是學術研究與應用型人才的分層,。當然,,這與鼓勵考研從本質(zhì)來講是不一樣的。
第三,、學校應提高教學管理與服務水平,,給師生減輕負擔,,讓師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體。相信,,到東南大學進修的老師,,都有這種感受:他們教學管理與服務水平很高。就管理來講,,他們基本是一步到位,,利用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將教師的教學,、科研統(tǒng)一起來,,省去了教師們上繳各類表格的痛苦;而學生對選課、考試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一步完成,。而且,,盡管他們也有一套比較完善教師管理守則,但是教師對教學有絕對的主導權,。教學服務就更值一提,,幾乎所有的部門對老師都很尊重,也會盡量省去諸多環(huán)節(jié),。比如教室管理,,他們聘請了專業(yè)的物管,不僅對管理教室還對教室內(nèi)的多媒體設備進行管理,,在每學期開學前他們都會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以保證教學。這些,,我們學校做得就不夠好了,,很多職能部門仍然抱有對教師管理為主的舊觀念,缺乏服務意識,,讓教師總有不被重視的感覺,,而學生更是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