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二次備課篇一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比較不同單位表示的錢數的大小。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應用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具體購物情境,,體會購物的總錢數和購物的數量,積累購物的初步經驗,;感受購物問題里的數量關系,發(fā)展初步的思維能力,。
3、體會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廣泛應用,,感受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培養(yǎng)獨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識,。
元、角,、分簡單換算和應用
理解購物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課件
1,、做練習十第3題
2,、做練習十第4題
3、做練習十第5題
4,、做練習十第6題
5、做練習十第7題
1,、回顧舊知
提問:這單一已經認識了人民幣的那些知識,?請吧你的認識和大家說說
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認識,。
2、引入課題
小朋友真棒,!為了鞏固和應用小朋友已經掌握的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練習有關元,、角,、分的知識,。(板書課題)
1、再現就知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說說各是多少錢。
2,、口答
提問:1元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可以換幾張5角的,?為什么?
(板書:1元=10角)
如果用分幣來換,,幾分可以換成1角,?(板書: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個錢多?
3,、做練習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課本上。交流結果,,集體訂正,,指名說說各是怎樣想的,。
指出:把1元幾角換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來是十幾角,;把十幾角換算成幾元幾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幾角,。
4,、做練習十第2題
學生先獨立填寫在課本上,在集體交流,。
讓學生說說怎樣比的,。
提問:題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回答什么問題?
學生同桌討論夠不夠,,說說自己想法。
指出:三樣商品各買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多,,就夠了;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少就不夠,。
先讓學生了解價格和解決問題的要求,。
提問:把10元錢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情境,,說說知道了什么,求什么問題,。
提問: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決,,集體交流,。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組織交流算式和得數,要求學生口答,,并提問:計算牛奶的價錢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口頭列式,,教室板書。
提問:小寧買了什么,?就要多少錢,?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應該付多少張?
先同桌討論,,再集體交流,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
1,、交流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介紹你知道嗎?
3,、布置課后實踐
練習十第8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二次備課篇二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計算,;
2、鞏固數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
整十數加一位數的計算及實踐運用
口算卡、教學掛圖(自制),、小紅旗、小棒
一,、溝通交流、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口算卡,進行口算練習
師:小朋友們,,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奪紅旗比賽
①,、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寫數,。師:小朋友,,加油啊,,寫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將會獲得一面小紅旗。
②,、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寫數,。
③、誘導學生說說以上幾個數的組成,。
3、興趣導入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棒,,老師很高興,,你們還想不想解決更好玩的問題呢,?
生:想。
師:好,,那就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吧!
二,、提出問題,,師生互動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師:誰能告訴大家,,他們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們正在買東西呢,!
生2:……
師:說得好,!圖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歡喝牛奶啦!這幾天,,小明表現得特別好,,特別聽爸爸,、媽媽說的話,他媽媽很高興,,就帶小明到商店去買牛奶。售貨員阿姨先給小明媽媽30瓶牛奶,,再給小明2瓶牛奶?,F在,老師想問大家,,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1: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3:小明喝了2瓶,還剩多少瓶,?
師:你們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吧,!
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和“還剩多少瓶?”的問題板書,,逐一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教學30+2
師: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生:一共買了32瓶牛奶,,用加法計算,。
師:說得真好,,那為什么要用加法來計算呢?誰來說說,?
生:媽媽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問“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媽媽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來,,一共是32瓶。
師:你真棒,!那誰來告訴老師,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列式(板書):30+2=32
3、教學32-2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媽媽一共買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還剩下多少瓶,?應該怎樣列式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2-2=30
師:誰能告訴大家,,32-2=30,,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算法,,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算法,鼓勵學生上講臺擺演用小棒演示計算過程。
4,、教學2+30
師:同學們表現都很棒,現在老師想再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板書:2+30=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匯報,。
三、知識點拔
師:結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師:我們以前已經知道“3+2和2+3”的結果是相等的,,只是變換了一下數的位置而已,所以“2+30與30+2”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以后將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
四,、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
①,、教師先擺小棒,,學生認真觀察后寫出算式,,并計算
a、先擺3捆(每捆10根),,再擺6根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擺演,,集體糾正。
b,、先擺3捆與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師先寫好算式,讓學生擺
a,、30+5=b、6+40=c,、46-6=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板演,,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集體糾正。
③,、“小老師”寫算式,學生擺小老師寫算式,,學生跟著擺,小老師評價,。
2、看圖列算式
①,、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如圖:
先擺擺出
再擺拿走
一共□○□=□還剩□○□=□
請學生板演,,并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最后集體糾正,。
五、鞏固與拓展
1,、數學小游戲(小馬過河)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現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學的數學知識來幫助別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個個都樂于助人,,都是好孩子,。(邊說邊貼出游戲圖)
師:“三月三”快到了,馬媽媽叫小馬把節(jié)日的禮物送給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邊,小馬必須算完這些題,,才能到達外婆家,。小馬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上的題目,,最后的三道題為開放題,沒有固定答案,,應讓學生多說一說,要鼓勵學生用小棒進行演算,。
師:同學們的數學學得真好,,輕輕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識幫助小馬做一件好事,,小馬和外婆都非常感謝你們,還祝你們“三月三”快樂,。
2、小結
你們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么?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二次備課篇三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全班學生共有26人,通過一年的努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取得了一定效果?,F總結如下:
1,、備課,。學期初,鉆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電子備課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上課。
( 1)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現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2)及時復習,。根據愛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新知識的遺忘隨時間的延長而減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復習或第二天復習,以后再逐漸延長復習時間,。這項措施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 3)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jié)一整理,,形成每節(jié)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易”變“ 難” ,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提供了可能,。
3,、認真批改作業(yè)
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yè)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之后,,仍給滿分,,鼓勵學生獨立作業(yè)的習慣。
4,、注重對后進生的輔導,。
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tài)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fā)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樂于思考。
5,、做好測試評估工作。
評估不只是看學生學習成績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作為教師改進教學的依據,。在測試卷中,,增加了體現學生思維過程的試題。測試的結果也不再作為評價學生唯一依據,,而是看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的努力程度,。在評講試卷時,,打破按順序逐題講解的模式,,嘗試采用按類講解。如:將試卷中錯誤較多的類型依次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一改變,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運用知識,。
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為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活動展開,,呈現出“樂,、實、活,、新”的教學情境,。例如:找規(guī)律,;動物拼圖;我當小醫(yī)生等活動,,都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解放了學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創(chuàng)造了讓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獨立思考的機會,;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終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去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1,、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服務的,。閱讀教育期刊,思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2,、“走出去,,請進來”,。到其他學校聽課,自己上公開課2節(jié),,通過大家交流、討論: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在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各種適宜的、開放的情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明確方向,促進教學,。
對教材的鉆研深度還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guī)律還不是很明了,對學生的要求還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部分家長沒積極參與教育,學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績上不去,。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通過課堂教學主渠道去實施,,以是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服務,。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二次備課篇四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16名同學在一學期的一年級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如對數字的認識,、簡單的加減法運算都有一定的基礎。從同學們的學習和考試檢測中發(fā)現影響本班學習掌握的因素較多,。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認識鐘表,、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認讀整時、幾時半,,會寫時間,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進行恰當的描述、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
(三)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yè)分層設計,。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二次備課篇五
1,、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學會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件、珠子
(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珠子,。
師:這里有幾種顏色的珠子,?
生:兩種,紅色和黃色
師:猜,,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學生猜,。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誰多,?
生:數一數
生:擺一擺
師:怎么擺,?
(指名演示)——“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12個紅的,,8個黃的
師:現在呢?(紅的多)
那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
生:多4個
師: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開(指名演示)
師:現在能一眼看出來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嗎,?
生:能
師:怎么看出來的?生說
師:你看,,這個時候紅色的分成了幾部分,?
哪兩部分,?
(和黃色一樣多的這部分及多出來的這部分)
師:誰聽明白了?
生重復說
師:那你看,,把這些一樣多的拿走,剩下來就是比黃色的多的幾個,。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師板書算式)
通過剛才的擺一擺,我們知道了:從紅色珠子里拿走和黃色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黃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減法計算,。
2、下面我們來擺一擺,,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種顏色的多,。
學生操作,。
展示反饋:你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種顏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較
求……比……多幾與求……比……少幾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只是問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樣。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4、揭題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三、鞏固深化
1,、松鼠弟弟說我有20個松果,,松鼠哥哥說我有25個,,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幾個呢?誰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個)
2、小女孩有34本連環(huán)畫,,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幾本?
34-30=4(本)
還可以提什么數學問題,?
3、p74t1
4,、這是一個班里4個小朋友的作業(yè)情況,從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我們身邊你有沒有發(fā)現這樣的例子?想一想,,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