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一
公頃與平方千米
新授人: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2頁例2,。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yīng)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jié)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愿意嗎,?(愿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么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shù)據(jù)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lǐng)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對應(yīng)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jié)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二
1,、知識教學點:讓學生認識千米這一長度單位,并通過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動感知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能力教學點:使學生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化聚,。
3、德育教學點: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情境掛圖
一、 情境導入
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師:同學們見過這些牌子嗎?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嗎,? (板書課題) 學生口答 學生嘗試回答
二,、探索感知
學生看教學情境掛圖 (1)教師引導: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生活中常用千米作路程長度的計量單位。(板書:公里)
(2)聯(lián)系生活:你知道揚州到南京的公路長多少千米,?你的家離學校多少公里,?
認識千米:
(1)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同學們走學校100米跑道大約用了多少時間?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根據(jù)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怎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
(2)介紹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可以寫作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3)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學校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4)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單位化聚:
(1)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 師:火箭的速度是多少米,?
板書:4千米=( )米
(2)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長約6000千米,。
師:南京長江大橋的長是多少千米,?
板書:5000米=( )千米
三、綜合練習,。
1. “想想做做” 1 讀題 解題 交流做法
2. “想想做做” 2 讀題 解題 交流做法
3. “想想做做” 4 先填空 再交流
4.“想想做做” 5 比較
5.“想想做做” 6 看題
6. 拓展訓練:判斷
1千米比1000米短,。( )
1千米的公路修了一半是500米。 ( )
四、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回答。
五,、課堂作業(yè),。
學生獨立完成。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三
1.使學生在已經(jīng)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chǔ)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使學生認識1千米的長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guān)系,。
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的'方法。
1.師問:我們都學過什么長度單位,?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米呢,?如果測量鉛筆的長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測量教室的長度呢,?
2.小組交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
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
(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
1.出示圖片“認識千米”。
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jié):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樣,,同時板書“千米”。
3.設(shè)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你們想了解有關(guān)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guān)數(shù)量板書,。
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結(jié)合本校實際)跑兩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guān)系嗎,?(板書;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師問: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讓學生閉眼想象)
(2)師問: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
(3)師問: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嗎,?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記憶進率。
問:還記得手指游戲嗎,?現(xiàn)在請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間有什么秘密,?
明確: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較遠,,正好表示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
1.看下圖,從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遠,,把路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2.把每小時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接起來,。
(學生訂正時,,適時加入交通法規(guī)教育。)
師問: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覺,?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長時間大約是1千米?(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探究活動“走一走”)
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
1.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
2.齊背“手指游戲歌”,,加最后一句話“大哥二哥有秘密,這個秘密是1000.”
學生自己感受“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概念,,走我們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200米一圈),,和同學說說你走了幾圈。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四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設(shè)計意圖: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jié)時高效。
三.千米的應(yīng)用
(一)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yīng)用呢?
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小圩到大圩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jié):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設(shè)計意圖: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二)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一)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二)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jié)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xx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一)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二)72頁3,、4。
教學反思: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并且初步了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認識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插圖說明千米在生產(chǎn)實際中的應(yīng)用,,然后通過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并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為了讓學生掌握計量單位間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寫出“想”的思路,,使學生在計算時有所依據(jù)。例1是見解長度單位
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設(shè)計了針對例1、例2的強化練習(試一試),。
對于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chǔ),,強調(diào)新、舊知識的關(guān)系,,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處加以復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促成新舊知識的轉(zhuǎn)化,,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當然,,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fā)表他們的意見,,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當然,單單靠這些要使學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觀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單單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我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時,,就是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認識1千米。結(jié)果學生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相當差,。特別是聯(lián)系生活實例時,,學生就錯誤百出。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教學任務(wù)沒有很好完成,,教學的重點,、難點沒有克服。
在這次教學時,,結(jié)合上一次教學中的不足,,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shè)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我在學校附近測量出1千米的長度,教學中,,在學生想象1千米之后,,帶學生去實地目測一下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五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yīng)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chǔ),。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yīng)該自主開發(fā)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于千米的感受,,應(yīng)將實際感受與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結(jié)合起來。教學“千米”時,,一定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就容易掌握。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例4,、例5,相應(yīng)的“做一做”和練習二中的第1―3題,。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guān)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gòu)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jīng)驗,,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接著,,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運動場400米跑道上運動的場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創(chuàng)設(shè)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喚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直接經(jīng)驗,,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shè):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xiàn)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情預設(shè):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diào)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shù)啬硞€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六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 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一1000 步了解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yīng)用,并在實踐活動中掌握1 千米的測量方法,。
2.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初 步的空間觀察,實際估測和數(shù)學表達能力,,發(fā) 展空間觀念,;初步感受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實 踐,應(yīng)用于生活實踐的思想,。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nèi)?)班的 同學身材普遍較高,,有的同學都趕上管老師 高了。你們看看管老師身高是多少呢,?
師生交流,。(略)
師:你能把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從大到 小有序地說一說嗎?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厘米大約有多長呢,?學生比畫。
師:如果測量1 支鋼筆的長度,,你想使用 什么長度單位,?
生:我想用厘米作單位。
師:那測量1 枚硬幣的厚度,,你想使用什 么長度單位,? 生:用毫米這一長度單位。
師:能用分米作單位測量教室的長度嗎,? 你想用什么作單位,? 生:也可以,但我想用米作單位更合適,。
師:那如果測量淮安到北京的`距離,,用什 么作單位比較合適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用千米來測量,,因為如果還用 厘米或米作單位就太麻煩了。
師:測量較長距離的長度,已經(jīng)學過的長 度單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長度單位,, 這個單位就是剛才同學們所說的千米。(板 書:千米)看到千米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1 千米有多長,?
生2:1 千米等于多少米?
師:什么情況下用千米作單位呢,?1 千米 有多長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這個 長度單位。(板書:千米的認識)
【評析:通過師生身材高度的比較與猜測 的交談,,幫助學生回顧和整理已經(jīng)學過的長 度單位,,既自然真切,又簡短扼要,,同時誘導 出測量淮安與北京距離的現(xiàn)實需要與已學長 度單位不夠用的認知矛盾,。這就使得新知的 導出具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營造了熟悉的 生活情境,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二是順接于已 有認知背景之中,,突出了新知學習乃是現(xiàn)實 生活的需要?!?/p>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七
教學內(nèi)容:第73,、74頁“千米的認識”,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長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具準備:一根米尺
教學過程
1.復習前面學過的長度單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劃出1米有多長嗎,?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長是多少米嗎,?
1.引入“千米”
測量教室的長可以用米做單位。但是如果我們用它來量比較長的距離,,比如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多少,?你覺得用米這個長度單位來量怎么樣,?
既然“米”小了就必須要用一個新的比米要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米要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2.認識千米
(1)平時我們也把千米說成公里,。大家打開書,看第一幅圖,,圖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問: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首先我們來想一想100米有多長,,學校跑道一圈大約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長度嗎,?
幾個100合起來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書: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就是()(板書:=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剛才我們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長,,那么你能說出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約是1千米嗎,?
我們同學1分鐘大約可以走100米,你們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幾分鐘呢,?
3.千米與米的簡單換算
(1)教學例1
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道題,,
出示:4千米=()米
讓學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個大,,就是由大的換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們學習的思考方法,這道題我們要怎樣思考呢,?
教師指導學生想思考過程
提問:1千米=()米,,4千米就是()個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學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這道題是把小的長度單位變成大的,,又因該怎樣想呢,?
根據(jù)書上的提示2人小組討論,把討論結(jié)果填在書上,。(指名回答)
1.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先填在書上,,指名回答,并說出思考過程,。
2.完成“練一練”第3題
引導學生理清題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這條路要劃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這道題目做在練習本上。
(指名學生回答)
3.做練習十六第1題
學生先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集體評講)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時還學會了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課作:
練習十六第3.4題
家作:
1.練一練第1題
2.練習十六第2題教案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八
千米的認識
賈祿山
教學目標
知識: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力: 能正確運用千米表示長度。能估計多遠是1千米
創(chuàng)新: 測量,、聯(lián)想,建立空間觀念
德育: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提問: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2、口答:1米等于幾分米,,1分米等于幾厘米,,1厘米等于幾毫米,1米等 于幾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單人書桌的長度是60( ),。
(2)、深圳國貿(mào)大廈的高度是160( ),。
(3),、有一項田徑比賽是200( )跑。
(4),、2米=( )分米
(5),、60厘米=( )分米
二、新授
1,、導入新課
量比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單位,;量課本的長、寬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量教室的長,、寬可用米作單位;那么測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用什么單位合適 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2,、聯(lián)系實際,初步認識“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長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長嗎?
(2)出示運動場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運動場的跑道,,一
(3)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約是1000米,。即1千米=1000米,。
(4)出示“千米”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情境圖,推出“千米”概念,。
a,、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b,、引導學生對上式等號兩端進行比較:用等號連接,說明它們所表示的長度怎么樣,?等號兩端的數(shù)字和單位相同嗎,?
c、要表示一個距離的長短,,能一不能只看數(shù)字:還要看什么,?
四、練習
1,、根據(jù)實際情況正確選用單位,。
珠海到廣州距離151()
數(shù)學課本寬17();
學校操場長250(),;
成人3小時行15(),。
2、填空,。
3千米=()米
7千米=()米
9000米=( )千米
8000米=()千米
四,、總結(jié)(略)
五、作業(yè)
第72頁練習十八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九
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理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guān)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gòu)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shè)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shè)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gòu),在建構(gòu)中實踐,,在實踐中內(nèi)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感受,,環(huán)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gòu)"千米",應(yīng)用"千米",。
教學流程
設(shè)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nèi)ゲ賵隽私庀嚓P(guān)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guān)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jié)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guān)系。
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jīng)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jīng)過建設(shè)銀行,,又經(jīng)過小賣部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y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fā)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fā)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西經(jīng)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jīng)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jīng)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溫州中學門口,。
……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理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二)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甌海實驗小學距溫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jié):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yīng)用,鞏固新知
(一)應(yīng)用練習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xiàn)實背景基礎(chǔ),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gòu)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guān)千米的應(yīng)用知識,,拓展了數(shù)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shù)學和生活價值,。
課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diào)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么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F(xiàn)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
師:為什么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jīng)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十
在學習了幾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以后,教材在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中安排學習兩個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教材首先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一幅體育場主題圖,,提出問題――這么大的體育場,怎么測量它的面積呢,?讓學生感受到前面學習的三個面積單位在實際測量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產(chǎn)生了學習新的面積單位的需要。
然后教材給這兩個單位進行界定,,讓學生明確它們的實際大小,。在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中很少了解到和公頃、平方千米相關(guān)的東西,。為了幫助學生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教材還采用“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形式告訴學生200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140個足球場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千米,。:
針對本課時的內(nèi)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演示和教師與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1公頃的表象,,建立空間觀念,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與公頃以及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應(yīng)用公頃計算土地面積。,。
2,、讓學生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們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利用進率解決換算.
教學難點:知道公頃在實際中的應(yīng)用.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在數(shù)學活動中主動參與特定的數(shù)學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探究,。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建立自信心,,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及進行質(zhì)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的聽為主動的學,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運用目標教學的基本模式,,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合作學習,、自我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天賦和創(chuàng)造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密度,。
根據(jù)本課時的內(nèi)容和特點,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公頃
1.出示課件請你們看一看,,想一想。填寫什么單位合適,?
計算機鍵盤上的小按鍵,,面積大約1()計算機屏幕的面積大約8()
我校計算機教室的面積大約96()“鳥巢”占地面積大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目的是讓學生從體驗面積單位在生活實際中的應(yīng)用開始,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產(chǎn)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前面的三道題目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即可。最后一題先讓學生說一說用什么單位,。估計會有學生說出用公頃,。大多數(shù)學生會想到用平方米,。填寫上平方米后,再寫數(shù)據(jù)200000,。讓學生讀一讀,。學生就會體會到單位的不適應(yīng)了。我這時就可以引出新課]
師: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板書)
師:你們想知道1公頃有多大嗎,?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我是通過以下幾點來教學的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談話: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都是根據(jù)邊長一定的正方形面積來確定的,。例如:1平方厘米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
1平方分米是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1平方米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
這時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個藍色的正方形就代表1公頃的土地面積,,請你仔細觀察它,,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讓學生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1公頃是一個大正方形,,他的邊長是100米,。
那先讓我們來算一算1公頃是多少平方米:1公頃= 100 × 100=10000平方米,。
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頃的面積有多大,?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談話:讓我們來算算看,,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大約有多少公頃,?
操場一邊長大約50米,,相鄰的一邊長大約40米,。計算:
50×40=20xx平方米
10000÷20xx≈5大約我們學校這樣的操場5個才能有1公頃,。想像一下看,,有多大啊,?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我們身邊的大面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的大小,。在教學過程中,,我用自己學校的操場讓學生親身體驗,,再想像,會對1公頃的認識更具體。]出示課件: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每邊7個學生大約10米長)
推想一下看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10000÷100=100(個)
讓學生討論后,進行說明,。
3.進行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中的題目: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傾,?
完成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在實際生活中,,是從平方米換算而來。重點是體驗平方米與公頃的換算過程,,怎樣方便,、不錯。250與160的乘積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簡便計算,。]
簡要小結(jié):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shù)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shù)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shù)除以10000。(一萬)
4.小試:下面我來了解公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yīng)用情況,,請看大屏幕:出示填空題,,點名讓學生回答。
1、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占地約為406000平方米,,合40公頃。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約72公頃,合720000平方米,。
教師對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進行步測后,,師生共同計算出面積。再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面積是1公頃,。
師: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面積,下面我們來聽聽數(shù)學小靈通的介紹,。(課件演示)聽了這段話你能了解到什么,?(生1:我能了解到1畝約等于667平方米。生2:古代勞動人民很聰明,,古代的土地面積單位是畝,。)
師: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為了與國際接軌,,畝這個單位已經(jīng)廢除了,,我們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是公頃和平方千米。
師:請同學們說說我國陸地面積大約是多少,?這里出現(xiàn)了平方公里,,其實1平方千米就是1平方公里。(設(shè)計目的:采取以舊引新,,從1平方厘米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到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大,,讓學生自己去探究10000平方米=1公頃。現(xiàn)代認知科學認為,,知識應(yīng)該由學生自己去探索構(gòu)建,,教師是知識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探索空間,讓學生真正經(jīng)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經(jīng)歷自己構(gòu)建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
三、認識平方千米
師:1平方千米有多大,?它與公頃和平方米有什么關(guān)系,?請你根據(jù)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共同研究討論一下,。學生討論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面積是1平方千米的大正方形的邊長是1000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1厘米、1分米,、1米,,所以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邊長為1000米。
1平方千米=1000000(一百萬)平方米=100公頃,。(板書)
師:同學們通過積極動腦思考,,自主合作交流得出了結(jié)論,真了不起,!
(設(shè)計目的:在認識了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guān)系后,,關(guān)于平方千米的認識就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思考意識,,充分發(fā)揮了 學生的天賦和創(chuàng)造才能,。)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1,、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鳥巢”占地面積用“公頃”做單位大約是多少?
200000平方米=20公頃
20公頃比200000平方米在使用時方便的多了,。
2,、樂清市陸地面積約1174(平方千米),約( )公頃,。
(設(shè)計目的:練習題的設(shè)計緊扣重點和難點,,加強了學生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更有助于學生對所學面積單位的認識和理解,,在此也特別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與這些知識相關(guān)的生活資料也有所了解,希望同學們把這些資料記在自己的數(shù)學日記上,。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較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探索欲望,。我特別注意讓學生養(yǎng)成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板書:公頃、平方千米的認識
1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 100 × 100=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是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 1000× 1000=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板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知識。
我的說課內(nèi)容完畢,,請各位專家領(lǐng)導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十一
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1,、學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測試走10米大約要多少步,,100米大約要多少步,并記錄,。
2,、學生繞操場走1000米測試需要的時間,并記錄,;記錄自己從家里都學校大約要走多長時間,。
3、拍攝乘車行駛1000米的錄象,。
三,、教學目標和策略選擇
1、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千米的實際長度,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使學生對1千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觀念,,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2,、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本課是系統(tǒng)學習長度單位在小學階段的結(jié)束,學生能在已有知識對米的認識上,,通過學習,,找到米與千米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fā)展實踐能力,。
1,、匯報課前實踐活動,試圖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如走,、跑,、看等),經(jīng)歷想象,、推測等思維過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2,、通過錄象、照片,,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較長的長度引出千米。接著,,再次展示錄象中1000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距離大約是1千米,怎么估計或是計算的,,從而在學習4個長度單位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出一個新的千米的長度單位,,使學生在舊知的回顧中找到新理知識的連結(jié)點。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實際應(yīng)用,,結(jié)合圖片出示,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并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單位間的換算,。
4、綜合運用,。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決知識點,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全班交流換算的方法,,學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種,,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到評價當中,。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十二
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第7頁的內(nèi)容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jīng)量出了這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生:……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1,、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十三
一,、揭題:
談話:同學們,,五一都去哪兒玩了?今天許老師要帶你們到更遠的地方,,到我國的大江南北去欣賞祖國壯美的河山,。
課件出示長城、介紹長城,,再問: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嗎,?提示:長城全長6700( )填上合適的單位,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填,。(結(jié)合學生回答進行復習,。)
出示答案:“千米”引出課題。
二,、新課:
1,、了解學生對千米的認識情況
(1)看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說說你對千米都有哪些了解?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學生千米和米的進率
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又等于多少千米?學會正確地讀法,。
2,、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1)你認為一千米實際到底有多么長,你能想得出來嗎,?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2)從學校大門出發(fā)到葉廷鵬鵬紀念館門前大約500米,,來回約是一千米。閉眼想一想這一千米的長度,。
讓學生根據(jù)已知的長度說一說1千米有多長,。例如:學校的大門到最里層教學樓的距離大約是50米,2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旗桿高10米,,100根旗桿頭尾相接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課前準備:讓學生先了解學校內(nèi)各場所有長度。兩幢教學樓之間長約50米,;旗桿高10米,;籃球場的長約25米,;多媒體教室長約15米等等,;)
(3)根據(jù)了解的一千米長度,,同桌討論:從林步橋十字路囗沿鄉(xiāng)交車往平陽方向出發(fā),大約到什么地方大約是一千米(選擇:練川衛(wèi)生院,;柳洋路囗,;上橋路囗;)反饋時說說你的想法,。
(4)小組討論: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從你家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一千米,?
對學生先前可能提出的1千米的路進行回顧。(剛才某同學說的距離是一千米嗎,?課后,,選擇同學們討論的一種方法去驗證。)
3,、千米的應(yīng)用,。
(1)千米是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在實際生活中應(yīng)用很廣,,在表示路程,、河流的長度或象長城這樣巨大的建筑工程時往往用到千米這個單位。
(2)課件出示:長江,,黃河,、我國南北、東西長
(3)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讀作千米或公里。課件出示:路牌,、里程碑等
(4)課件出示1小時的路程,。
成人1小時約行5千米;
自行車1小時約行15千米,;
公共汽車1小時約行60千米,;
火車1小時約行90千米;
飛機1小時約行1200千米,。
4,、千米和米的化、聚(在欣賞景色同時展開教學)
要求講法要準確,,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
5、剛才在領(lǐng)略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的同時你還收獲了什么,?
三,、對長度單位知識的系統(tǒng)整合。
四,、綜合練習
(1)填寫單位
(2)千米與米的化聚練習
(3)大數(shù)字化聚
(4)看書質(zhì)疑:書上給我們介紹了有關(guān)千米的一些知識,,你們看看,,有什么新收獲或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再與同桌或小組內(nèi)的同學相互探討探討,。然后完成書上填空,。
五、你認為還有更大的長度單位嗎,?
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檢閱資料,,如果有的話,記錄下這些單位的名稱,;用在什么地方,;并寫出自己對這些單位的感受好嗎?
千米的認識教案設(shè)計 千米的認識教案公開課篇十四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千米慨念的建立,。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從新賈橋沿方塔街走到華聯(lián),,再到娛樂中心,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常熟到蘇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guān)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yīng)用,。
[評: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lián),、商業(yè)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萬豐商廈一一丹鳳銀樓一一方塔商場―一新華書店一一華聯(lián)一一商業(yè)大樓一一十字路口――娛樂中心
小結(jié):1千米=1000米
[評: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評: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jié)時高效,。]
三,、千米的應(yīng)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yīng)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常熟到蘇州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jié):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評: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jié)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評:再現(xiàn)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場面,,進行新知識綜合訓練,以景激情自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shè)計一條路線,要求: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shè)計得最好,。(圖略)
[評:創(chuàng)設(shè)設(shè)計秋游最佳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評:"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教材內(nèi)容單一,、簡要,增加了教學難度,。徐老師課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教"書"育人,。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關(guān)系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