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1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嘗試轉化,,推導公式
1、確定“轉化”的策略,。
師: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引導學生明確:我們是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同學們再想想,我們又是怎樣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呢,?
師:對了,我們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轉化”成其它圖形的方法來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2,、嘗試“轉化”,。
師:那么,怎樣才能把圓形轉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呢,?(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請大家看屏幕(利用課件演示),老師先給大家一點提示,。
師:(教師配合課件演示作適當說明)如果我們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16份(如圖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圖四,,課件閃爍其中1份)都是這個樣子的,。同學們,,你們覺得它像一個什么圖形呢?
師: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個近似三角形。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這個近似三角形這一條邊(教師指示)跟圓形有什么關系呢?
引導學生觀察,,明確這個近似三角形的兩條邊其實都是圓的半徑。
師:如果我們用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組,,就可以將這個圓形“轉化”成其它圖形了。同學們,,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已經等分好了的圓形,,請你們動手拼一拼,把這個圓形“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開始吧!
預設:學生利用這種近似三角形拼組圖形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加強巡視和有針對性的指導,既鼓勵學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圖形,,又要引導他們拼出最簡單、最容易計算面積的圖形,。一般情況下,學生會拼出如下幾種圖形(如圖五、圖六,、圖七)。
3,、探究聯(lián)系。
師:同學們,,“轉化”完了嗎?好,,請大家來展示一下你們“轉化”后的圖形。
預設:
分組逐個展示,,并將其中“轉化”成長方形的一組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組轉化成了不規(guī)則的圖形,,教師應及時引導他們轉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師:好,,各個小組都不錯。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你們把一個圓形“轉化”成了現在的圖形之后,,它們的面積有沒有改變?請小組內討論,。
師:誰來告訴大家,它們的面積有沒有改變,?
師:是的,沒有改變,,就是說: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
師:雖然我們現在拼成的是一個近似的長方形,,但是如果把圓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這樣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圖形就變?yōu)檎嬲拈L方形(課件演示,如圖八),。
4、推導公式,。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長方形。同學們,,如果圓的半徑為r,你們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嗎,?現在請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
師:好,,同學們,誰能首先告訴老師,,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
預設: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演示課件,同時閃爍圓的半徑和長方形的寬,,并標示字母r,如圖九,。
師:那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呢,?(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說明)這個長方形是由兩個半圓展開后拼成的,請大家看屏幕,,這個紅色的半圓展開后,其中這條黃色的線段就是長方形的長(如圖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件繼續(xù)演示如圖十一,,半圓展開后再還原,,再展開,,),這個長方形的長究竟與圓的什么有關,?究竟是多少呢?
預設:
教師引導學生明白: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有關,,并且是圓的周長的一半(如果學生有困難的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如圖十二)。并且讓學生通過計算得出長方形的長就是πr,。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如圖十三),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那圓的面積呢?
預設: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相關的板書,。
師:你們真了不起,學會了“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F在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花壇的面積吧,!
預設:
教師應加強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并提醒學生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完成做一做,。
師:真不錯!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數學課本第69頁,,請大家獨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
訂正,。
3、教學例2,。
師:(出示例2)這是一張光盤,這張光盤由內,、外兩個圓構成。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huán),。請同學們小聲地讀一讀題。開始,!
師:怎樣求這個圓環(huán)的面積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辦法吧!
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
師:好的,就按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算一算這個圓環(huán)的面積吧,!
預設:
教師繼續(xù)對學困生加強巡視,如果還有問題的學生并給予指導,。
交流,訂正,。
三、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70頁第2、3,、4題。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完成數練第31頁,。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感悟極限思想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點: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中,極限思想(化曲為直)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面積轉化教具,。
學具:書、計算器,、16等份教具、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大家看,,一匹馬被拴在木樁上,它吃草的時候繃緊繩子繞了一圈。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復習圓的相關特征)
師:那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呢?
師:圓所圍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圓的面積。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圓的面積,。(揭示課題)
2,、師:你想研究它的哪些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疑問)
【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的伊始就用這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導入新課的學習,既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為后面圓面積的學習奠定基礎,更可以讓學生從課堂上涉獵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p>
二、猜想驗證,、初步感知
1、實驗驗證
(1)師:猜一猜,,圓的面積可能會和它的什么有關系?
師:你覺得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的幾倍?
(2)師:對我們的估計需要進行?
生:驗證。
師:用什么方法驗證呢?
師:下面請大家先數數圓的面積是多少,。
師:數起來感覺怎么樣?有沒有更簡潔一點的方法?
(引導學生發(fā)現可以先數出 個圓的方格數,再乘4就是圓的面積)
(讓學生在圖1中數一數,,用計算器算一算,填寫表格里的第1行,。)
圓的半徑
(cm)
圓的面積
(cm2)圓的面積
(cm2)正方形的面積
(cm2)
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3)師:只用一個圓,還不足以驗證猜想,,作業(yè)紙上老師還準備了兩個圓,同桌合作,,分別用同樣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寫在表格中。(課件出示圖2和圖3)
(學生完成后交流匯報。)
師:仔細觀察表中的數據,,你有什么發(fā)現?
生:這三個圓的半徑雖然不同,但是圓的面積都是它對應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
3、師:正方形面積可以用r2表示,,那圓的面積和它半徑平方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結:我們經過猜測——數方格——驗證,,最終發(fā)現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也就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數方格開始學習圓面積的計算,,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學習,有利于充分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和經驗,,從而為進一步探索圓的面積公式作好準備。由數方格獲得的初步結論對接下來的轉化推導相互印證,,使學生充分感受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
三,、實驗操作、推導公式
1,、感受轉化,,滲透方法
(課件再次出示馬吃草圖)
師: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準確算出這匹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積的草了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還不清楚,需要繼續(xù)研究能準確計算圓面積的方法,。)
2、師:大家還記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分別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嗎?
(學生回憶后匯報,,教師演示,,激活轉化思路)
3、第一輪探究——明確思路,,體會轉化
師:想想看,圓能不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是否可以化曲為直呢?
生:剪圓,。
師:怎么剪呢?沿著什么剪?
生:沿著直徑或半徑剪開,。
(分別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導學生發(fā)現邊越來越直,剪拼的圖形越來越接近平行四邊形)
4,、第二輪探究——明確方法,,體驗極限
師:剛才我們將圓分別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圖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圓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師:那還能更像嗎?
生:可以將圓片平均分成16份,。
(引導學生把16、32等份的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上臺展示)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這兩幅圖更接近平行四邊形了?
生:邊更直了。
師:是什么方法使得邊越來越直了?
生:平均分的份數越來越多,。
(引導學生體驗把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剪拼后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
師:如果我們平均分的份數足夠多,就化曲為直,,最后拼成的圖形——就成長方形了。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滲透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它的計算方法了。讓學生迅速回憶,,調動原有的知識,為新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做好知識的準備,。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愈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平行四邊形。在想象的過程中蘊含了另一個重要數學思想的滲透——極限思想,。
(2)師:我們把圓轉化成了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生:形狀變了,面積大小沒有變,。
師:這樣就把圓的面積轉化成了?
生:長方形的面積。
師:要求圓的面積,,只要求出?
生:長方形的面積。
5,、第3輪探究——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師:仔細觀察剪拼成的長方形,,看看它與原來的圓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將發(fā)現填寫在作業(yè)紙第2題中,,然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小組討論,,發(fā)現:長方形的寬等于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
師:長方形的寬和圓的半徑相等,這里的寬也可以用r表示,。那么,,長方形的長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長:C&spanide;2=2πr&spanide;2=πr)
(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引出圓的面積計算方法)
師:圓的面積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準確地說是它半徑平方的多少倍?
生:π倍,。
師:有了這樣的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生:半徑,。
5、做“練一練”
完成作業(yè)紙第3題,,交流反饋,。
6,、(課件再次出示牛吃草圖)
師:這匹馬最多能吃多大面積的草,現在會求了嗎?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觀察,、思考,、交流,。運用已有的經驗去探索新知,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來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解決問題,、拓展應用
1、師: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與圓面積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例9)
分析題意后學生獨立完成書本第105頁例9。
(組織交流,,評價反饋)
2、完成作業(yè)紙第4題
師:接著看,,默讀題目,,完成作業(yè)紙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五,、全課小結、回顧反思
師:你們對于圓面積的疑問現在解開了嗎?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師:同學們,,猜想驗證,、操作發(fā)現是我們在數學學習中探索未知領域時經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發(fā)現!
設計意圖:全課總結不僅要重視學習結果的回顧再現,,也要關注學習經驗的反思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圓的面積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成功之處:
1.以數學思想為引領,,探索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學生對于把圓的面積轉化為已學過圖形的面積并不陌生,通過以前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很自然想到利用轉化思想把圓的面積轉化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來推導計算圓的面積,。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出示學過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讓學生回顧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從而為教學圓的面積做好鋪墊,。
2.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與學生的實際操作相結合,,使學生不僅知道圓的面積推導過程,,還在學習中再一次溫習轉化思想,,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操作,,與多媒體的動態(tài)演示,,使學生清楚的發(fā)現圓的面積與近似長方形面積之間的關系: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由此推導出圓的面積是:S=∏ 。
不足之處:
學生由于事先在課前已把課本中的附頁圓等分剪下來,,對于把圓的面積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有了一定的思維限制,,學生是不是只是單純的操作,,而忽略了思維的進一步深入,還有待研究,。
再教設計:
盡量放手給予學生最大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思索,、質疑中不斷建構知識的來龍去脈,習題要精選,,注意變化的形式。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正確解決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校園中的圓形草坪,,提問學生如何求解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引導學生通過已有認知,認識到解決這個問題實際就是求這個圓的面積,,從而引出課題,。
(二)講解新知
提出問題:之前的圖形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的?
學生通過回憶,,討論,,得到是通過轉換成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得到的。
追問:能否將圓的圖形轉換成之前的圖形?
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思路與剪拼過程,,然后請各組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預設1:將圓平均分成4份,,剪切拼接之后,沒有得到之前圖形;
預設2:將圓平均分成8份,,剪切拼接之后,得到一個近似平行四邊形;
預設3:將圓平均分成16份,,剪切拼接之后,得到一個近似長方形,。
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展示:大屏幕展示將圓平均分為32份,,64份,128份,,256份……的動圖,讓學生觀察其特點,。
學生能夠發(fā)現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進一步追問:觀察原來的圓和轉化后的這個近似長方形,,發(fā)現他們之前有哪些等量關系?
預設1: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的面積;
預設2:長方形的長近似等于圓周長的一半;
預設3:長方形的寬近似等于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說說你猜想的依據。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3)出示例7第一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
通過交流,明確
(1)圓的面積是它的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2)圓的面積可能是半徑平方的兀倍。
3,、教學例8。
(l)談話: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的面積大約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圓的面積究竟應該怎樣來計算呢,?
(2)操作體驗:教師演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并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3)提問:拼成的圖形像什么圖形?追問:為什么說它像一個平行四邊形,?
初步想象:如果把圓平均分成32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想一想,拼成的圖形與前面的圖形相比有怎樣的變化,?
(4)進一步想象:如果將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閉上眼睛想一想,,隨著份數的增加,,拼成的圖形會越來越接近一個什么圖形,?
(5)交流后,教師出示推導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圓有什么聯(lián)系?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6)在集體交流中借助圖示小結: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7)追問:如果圓的半徑是r,,長方形的長和寬應該怎樣表示,?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怎樣來計算圓的面積,?
(8)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一長×寬
圓的面積=
(9)追問:有了這樣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4,、教學例9。
(1)出示例9,,提問: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自動旋轉X器?
(2)想象一下自動X器旋轉一周后噴灌的地方是什么圖形,,X的最遠的距離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4)集體交流。
5,、教學例10。
(1)請同學讀題,,解讀題意。
(2)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
(3)分析解題過程。
(4)明確各個量之間的轉化關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l)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學生列式后用計算器計算。
(2)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指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要根據周長求出半徑,。
5、作業(yè):練習十五第2,、5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滲透極限,、轉化的數學思想,。
3、在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曲”與“直”的轉化,向學生滲透極限的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和運用,。
課前準備
一個大圓、剪刀,、小正方形。
課時安排:
1課時
授課時間
xx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交流:(出示一個圓)我們已經認識了圓,說說你對圓的了解,。
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教師引導交流: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周長怎樣表示,?周長的一半怎樣表示,?
學生做出回答,。
教師引導交流: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有關,。大家猜想一下,圓的面積與誰有關,?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教師引導交流:同學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驗證一下。
大家可利用昨晚把圓剪開后,,拼成的圖形展示一下,,看看發(fā)現了什么,?
全班匯報交流:誰想先來展示一下,?(學生回答)
教師引導交流:你能讓平行四邊形的底再直一點嗎?
學生領悟: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扇形,,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學生領悟:多分幾份,,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會直一些。
教師引導交流:對,,如果把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會怎么樣,?
教師引導交流: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分成128份呢?如果把這個圓平均分的份數越來越多呢,?
教師引導交流:對,把圓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就越近似于平行四邊形。
教師引導交流:若把其中的一個小扇形平均分成2份,,取一份放在另一邊,平行四邊形就變成了什么圖形,?
師:這樣就把求圓轉化成了求長方形。
教師引導交流:你認為轉化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么關系,?
生:他們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半徑。
教師引導交流:你能根據它們的關系,,推出圓的面積公式嗎?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c&spanide;2×r=πr×r=πr2
教師引導交流: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么圓的面積公式可以寫成:s=πr2
教師引導交流:黑板上的這個圓半徑是1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請同學們利用公式,求出“神舟五號”飛船預先設定的降落范圍是多大,。
建議:可以先畫模擬圖,,然后想辦法得出比預定范圍小了多少平方米,。
2、自主練習第1題,。
3、 自主練習第2題,。
給出圓的直徑求圓的面積,必須先求出圓的半徑,,再求圓的面積。
4,、 自主練習第3題,。
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人教版圓的面積教案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優(yōu)質五篇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教案五篇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一等獎優(yōu)質五篇
2022年小學數學圓的面積的教案5篇
2022年小學六年級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