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jié),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地理實踐心得體會篇一
大約晚上九點鐘我們抵達劉家場目的地——劉家場飯店,,進入飯店,住宿環(huán)境讓我們有點失望,,但總體還算湊活,,聽學姐講這里的伙食有點讓人失望,,見識之后覺得一般。
雖然不如在學校,,但我覺得野外地質(zhì)實習本來就是鍛煉我們,,不僅是知識上的,,也還有很多方面,比如學會吃苦耐勞,、學會合作等等,。同時也讓我們體會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有不怕苦的精神,。
8月17號上午我們就去野外了,實習路線從實習基地到水巖屋,,老師教我們使用地質(zhì)羅盤,、識別地形圖以及觀察中寒武統(tǒng)覃家廟群,。
地質(zhì)羅盤是野外地質(zh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它可以定出方向和方位角度,確定觀察點的位置,。另外,它還可以測出各種巖層的產(chǎn)狀,。
它的基本結(jié)構(gòu)為:磁針,,分別指南和北,,其中繞銅絲的一端指向南方;水平刻度盤(上圈),從0°開始反時針方向刻劃1°計數(shù)至360°,,在0°和180°分別記為北(n)和南(s),,90°和270°為東(e)和西(w),。既南北線與東北線把360°分為四個象限;底盤水準器,水準器泡居中時,,底盤是水平的;瞄準器,,包括瞄準版,、反光鏡等,,作瞄準之用;測斜儀,包括垂直水準器(長水準器泡),,垂直刻度盤,、刻度指示器和活動扳手,,用以測傾斜角,垂直刻度盤計數(shù)是從0°向兩側(cè)分別記至90°,。在野外,,我們測過樹的方位及傾角,,也測過斷層的產(chǎn)狀。
地形圖是由地形工作者把地球表面錯綜復雜的形狀測量出來,,最后用特殊方法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成一張與實地相似的圖,。所以,,地形圖是表示自然界地面的形狀、高低起伏,、傾斜緩急和地物位置等情況的平面圖,。地形圖是野外地質(zhì)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為地形圖可以幫助我們工作前對工作區(qū)域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有初步的認識,,幫助我們初步選擇工作路線,。在工作中我們把礦體、各種巖層和其他地質(zhì)現(xiàn)象描繪在地形圖上制成地質(zhì)圖,。因此,,地形圖的精確性是影響地質(zhì)圖質(zhì)量的重要原因。地形圖主要內(nèi)容是比例尺和等高線,。在野外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利用地形圖用目測法或者是交會法可以確定自己所在的地點,。目測法:在精確度不高時,,利用目估在野外觀測點與周圍地形,、地物的距離和方位,進而在地形圖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固定下來,,標在圖上;交會法,,首先在觀察點上利用羅盤使地形圖定向,。
將羅盤指南北的長邊與圖的縱坐標相重合,連同羅盤地形圖一起轉(zhuǎn)動是羅盤指北針指向正北,,使指北針對準刻度的零度,此時地形圖的南北向就與實際的南北向一致,,圖的上方即正北方向且與實際地北方相符,,若目標在身后,則人可以轉(zhuǎn)過身來,,倒著看地形圖;其次,在觀察點附近找到三個可以看清楚并在地形圖已標出的明顯地物(最好是具有特征的三角點,、山頂,、建筑物等),,分別用羅盤進行瞄準,讀出指南針所指的度數(shù),,然后在圖上找出相應點并畫出該測線的方向,,所作三條測線的方向線,,理應交于一點,該點即為觀察點的位置,。但由于各方面的誤差,,三條側(cè)線往往并不交于一點,而構(gòu)成一個小三角形,,稱為誤差三角形,。測點位置取誤差三角形中點即可。
地理實踐心得體會篇二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終于踏上了開往西安的火車,,開始了我們的西北自然多了綜合實習,。
西安是我們的第一站,安頓好行李之后就是一下午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幾個好朋友去了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玄奘法師在此供奉從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jīng)典。而在大雁塔前面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
漫步在這個集歷史與現(xiàn)代與一體的大雁塔廣場,,不禁讓我這個來自小縣城的懵懂學生感慨,,外面的世界好大,從衣食住行,,到旅游觀光,,都感覺和自己曾經(jīng)的小世界是不一樣的步調(diào),,眼看就要步入社會了,我該何去何從,,就業(yè)還是去更加廣闊的世界尋找自己的夢,??粗邩橇至ⅲ囁R龍的道路,,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機會進入這樣的辦公樓工作,,自己是不是可以另一種不一樣的生活節(jié)奏?
思緒飄了好遠之后便又會嘲笑自己的優(yōu)質(zhì)想法—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必伸手去夠太遙遠的東西,,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才對,。首先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對于名利成敗置身事外,,才可能過的舒服踏實。當問到年邁的老者,,他們對待問題總是選擇退一步,,而問到年輕氣盛的中年人,,往往會做出比較激進的選擇,。歲月的歷練,會讓人變得平和,。
剛剛出發(fā),還有精力和時間幻想,,第二天開始,,便容不得我們半點渙散了,我們?nèi)チ舜淙A山,。
已經(jīng)爬過華山的我,總覺得再爬什么高山,,再走什么險路都不在話下了,,然而翠華山卻給了我完全不同于華山的美感,。翠華山,多了幾分俏氣,,多了幾分柔和,,更多了幾分謙遜的美,。
剛到翠華山腳下,就是一處仙境一般的瀑布,,飛流直下,,同學們都迫不及待的沖過去拍照嬉戲。參觀過博物館后,,我們便開始向目的地——天池行進。一路上,,我們看到的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特殊的山崩地貌,,由于地殼的運動,,巨大的石塊從中截開,,猶如刀削過一樣,,光滑陡峭,,十分險要,氣勢及其磅礴,,沈然天成,,令人咋舌!
臨行前,,老師就跟我們講,一定要珍惜這次的西北自然地理綜合實習,,東部發(fā)達地區(qū)以后去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而西部原生態(tài)的美,,也許去的機會就不會那樣多了。翠華山,,不愧是“終南獨秀”!而到了“天池”堰塞湖,,我們只能又一次喟嘆翠華山的柔美了,。
這里煙波浩渺,云蒸霞蔚,,蔚為壯觀,,同學們都忍不住要在這里劃船嬉戲了,雖然多次被快艇攆過來“紅牌警告”,,可是絲毫不減同學們的玩心,快艇剛剛掉頭離開,,我們就又把手伸進湖里面相互潑水嬉鬧了,,整個堰塞湖都回蕩著我們歡快的聲音,。而在堰塞湖的另一個難忘回憶就是滑鎖,從山的這頭,,滑向山的那頭,,濕熱的空氣從耳邊穿過,無不心驚動魄!
翠華山回來,,每個都同學筋疲力盡了,卻還是忍不住要去飽個口福,,去吃西安特產(chǎn)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了,。我們來到了西安的鐘樓鼓樓,這里有洋人街,,里面盡是特產(chǎn),,只可惜實習時間有限,不然我們一定的把這個古城逛個夠,,玩?zhèn)€夠!
我們這一批最為幸運的,恐怕就是能夠趕得上世園會了,,經(jīng)過嚴密的安檢,,我們終于進入園內(nèi),,本來是想跟著郭老師準沒錯,可是沒走兩步,,步伐矯健的郭老師就把我們甩掉了,,只好看著地圖,,自己找一些比較感興趣的園來參觀了。
剛走了沒有一會兒,,我們就遇上了各園有節(jié)表演的,,各種膚色,各種舞步,,看的我們眼花繚亂,心也跟著節(jié)奏,,跟著舞步律動起來,,好不開心!
在西安僅僅逗留兩天,,我們就向下一站,楊凌出發(fā)了,。楊凌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學術(shù)氛圍很濃厚的小縣城,沒有高樓林立,,生活節(jié)奏也比西安慢好多,但是比西安單純,比西安舒適,。
水保所、西安農(nóng)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進的設備,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親密的團隊合作,是他們一次次取得輝煌碩果的法寶,。在這里,,我們完全是接受了一次科學的洗禮。老實講,,我是來自普通老百姓的一員,在水保所是我第一次一次性的看到那么多的科研人員合作,,震懾,,崇拜,,許多敬佩之情涌上心來!也許我以后也沒有機會從事他們那樣的工作,這一次的參觀我也會好好記在心上的!
第二天,,我們?nèi)チ颂咨?,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這里的山峰高聳入云,氣候瞬息萬變,。太白山以其高,、寒、險,、奇、秀富饒和神秘的特點聞名于世,,我們也只能到達山腳后,,乘坐中巴上山,,我不知道傳說中的山路十八彎是什么樣,但是去太白山的路已經(jīng)是我心中的“山路十八彎”了。到了山頂向下望,,煙霧繚繞,,猶如仙境,。
下一站,我們終于到達了嘉峪關(guān),,以前總以為這些地名只是小學課本里面的,,和自己完全搭不上邊的,然而現(xiàn)在真的可以去到那里,,可以踏上原本只在腦海里面有幻想的土地了,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我只能說,,我們的祖國太大了,,從東到西,,由南至北,跨過了多少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氣候,,還有不同的習俗,不同的語言,,行至嘉峪關(guān),我是從心理上“出國”了,,懷著對一片神秘土地的崇敬,,踏上這片土地!
地理實踐心得體會篇三
這次實習我們分別去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武陵源,、龍王洞、沙堤及老道灣這些地方,。
張家界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區(qū)內(nèi)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金鞭溪),、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云豹,、獼猴、靈貓等,。
我們的第一站——國家森林公園,,一進去指導教師便給我們展開了生物地理的實習:認識植物的分類及代表植物,,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森林生態(tài)群落及生態(tài)系統(tǒng),。老師給我們沿路邊參觀邊詳細講解了楓楊,、馬褂木、柳杉,、鋪地柏、萬年青,、千年矮,、水杉,、香柏、法國冬青,、杜鵑,、雙面紅,、金鞭大葉蔗良,、紫薇、小葉女貞,、金彈子,、白玉蘭,、鴿子花、廣葉玉蘭,、女貞,、臘梅、榔榆,、檫木、金錢松,、中華石楠,、楓香,、琵琶葉后棟、硬毛山香園,、利川潤楠,、海通、宜昌潤楠,、燈和樹、野茉莉,、香樟等植物物種的生長特性,、形狀和藥理等,。此時手持gps接收機記錄的數(shù)據(jù):時間10:11:17、經(jīng)度:110.2552度,、緯度:29.1909度,、高程:587.9米,、方位:340.0度,、衛(wèi)星:7顆。
張家界市境內(nèi)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2098.7米,,最低點海拔75米,。繼續(xù)往森林公園走,參觀了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十里畫廊,、迷魂臺等地方。同時完成了地貌學實習,,了解了流水地貌和巖溶地貌,。一路上指導老師給我們講解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原始海洋,,它干涸后地表部分巖石在重力作用下逐步形成沉積巖,,經(jīng)年累月,,才有了今天的旅游勝地。它的境內(nèi)山巒重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瓏秀麗,,或崢嶸可怖,,或平展如臺,,或勁瘦似劍。在接下來的老道灣之行中我們又見識了峽谷,,進一步了解了流水侵蝕地貌,。所謂流水侵蝕地貌,,就是是由于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灘多水急,。也參觀了十八潭。在龍王洞中,,我們又看到了地下喀斯特溶洞,它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為一體,。其洞內(nèi)喀斯特堆積物,,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么,,像什么,像有名的金華寶塔,、玉米棒子,、千葉琴,、鎮(zhèn)海寶柱,、煙雨亭、圣僧沐浴,、斷柱群等,,極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shù)脑~匯和語言來贊美她。
在張家界市區(qū)境內(nèi),,由于受地理,、地層,、構(gòu)造、氣候等諸多條件的影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觀,。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處云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qū)結(jié)合部,,介于東經(jīng)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4.5%,。張家界市的地層復雜多樣,,造化了當?shù)氐奶厣坝^。
在這次國家森林公園實習中,,我還想著重描述下我所看到的天子山和袁家界,。
山位于武陵源境內(nèi)北部,,它東自深圳閣起,,西至將軍巖止,綿延近40公里,。南邊張家界,,東南與索溪峪相接,,屬開展陵源三大景區(qū)之一。天子山面積67平方公里,,最高點昆峰海拔1262米,,最低占領泗南峪海拔534米,天子山地處開展陵源腹地,,地勢高,四面都可觀景,,具有授視線長,,畫面寬闊,景層豐富等特點有人評價:"誰人識源",,她峰多、峰高,、峰剞,,真是峰外有峰,,峰中有峰。天子山素有"云霧,、月霞百,、日、冬雪四大剞觀,。
袁家界位于杉刀溝北麓,地處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核心,,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懸崖,矗立在武陵山區(qū)之中,恰似乎地突起高臺,。是以石英巖為主構(gòu)成的一座巨大而較平緩的山岳。
在“千里相會”時手持gps接收機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時間14:56:45,、經(jīng)度:110.264度,、緯度:29.2032度,、高程:585.1米、方位:192.4度,、衛(wèi)星:3顆,、時速3.3km/h。
為了完成土壤地理學實習內(nèi)容,,指導教師帶我們一行人來到了沙堤。在這里我們記錄到:1.崩塌,。陡坡上的巖體與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稱為崩塌,。山坡坡度陡和相對高度大,,甚或具有外傾結(jié)構(gòu)面,或處于斷層破碎帶,,侵入巖體接觸帶,,風化作用強,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體變化,,地表水沖刷披麓等導致巖體、上體失穩(wěn)和松散堆積物坡度超過休止角,,是發(fā)生崩塌的必要條件,。2.滑坡,。由巖石、土體或碎屑堆積物構(gòu)成的山坡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軟弱面發(fā)生整體滑落的過程稱為滑坡,?;轮挥性谥亓σ鸬南禄Τ^軟弱面的抗滑力時才能發(fā)生,。它必須具備一定的內(nèi)在因素和誘發(fā)因素。地坡20度到40度是發(fā)生滑坡最多的坡度,。3.土壤的組成及分層,。土壤組成四要素:土壤有機物,、土壤礦物質(zhì),、土壤水分、土壤空氣,。自然土壤剖面發(fā)生層的劃分和命名:有機層(o),、腐殖質(zhì)層(a),、淋漓層(e)、淀積層(b),、母質(zhì)層(c),、母巖層(r)。耕作土壤耕作層的劃分和命名:耕作層,、犁底層、心土層,、底土層,。4.氣候的定義:氣候是指某一地區(qū)多年間的一般狀態(tài)及其變化特征,30年為整編氣候資料時段的最短年限,。另外老師還講解了物種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水土流失,、分水嶺等概念,及實地參考了一些分水嶺和發(fā)生水土流失的地方,,也實地挖一定深度的土壤研究其分層。
為期一周時間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所沒有的東西,,同時又鞏固了書本上的一些知識點。同時也觀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秀麗風景,這真是一次難得的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