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免費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一
本節(jié)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需要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估測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本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回顧,、討論、交流,,在必要的時候適當予以指導,、提示,而不是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1,、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通過解決“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來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總結估測的方法,,在交流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并針對不同情況結合學生的經驗加以估測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2、及時總結,,促進知識的生成,。
在教學中,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之后,,教師作以恰當的總結,,幫助學生把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進行完善。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啟迪,,更提高了表達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長度嗎?
2,、估測一下面前的橡皮,、鉛筆有多長,書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誰估得準。
3,、揭示課題:大家估測的結果與實際長度十分接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挑戰(zhàn)一下估測更長的距離,你們有信心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先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并讓學生用手勢比劃一下,,加深學生對這些長度單位的理解。再讓學生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預熱,。
⊙聯系實際,學習估測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6)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上學采用的是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坐公共汽車等)
(3)每天上學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
2,、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估測的方法,。(出示課堂活動卡)
(1)匯報估測結果。
預設生1:我走200步大約是100米,,從家到學校需要走600步,,大約是300米。
生2:我從家到學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車,,每站地約500米,,大約1500米遠。
生3:走100米我大約要用2分鐘,,從家到學校我大約要走10分鐘,,約500米。
(2)說一說你喜歡哪種估測方法,,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適合用哪種方法來估測,。
3、總結估測較長距離的方法,。
方法一步數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數出從家到學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后換算出結果,。
方法二時間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長時間,,再統(tǒng)計從家到學校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然后換算出結果。
方法三站點估測法,。公共汽車走一站地大約是500米,,只要知道從家到學校需要走幾站地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師小結:同學們的估測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測的時候都知道要確定一個單位長度,,然后看從家到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單位長度,,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27頁下面“做一做”。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估測,,并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測更合理,、更準確;然后對大家的估測方法進行總結提煉,加深學生的理解并形成技能,。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免費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結果都等于0。
2,、經歷探索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問:從圖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幾個蘑菇,,算式怎樣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幾個桃,可以怎樣列式?
2,、結合舊知,,解決問題
三只小猴摘桃,可樹上一個桃也沒有,,那你覺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幾個桃呢?
一個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結果會怎樣?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結果呢?
問: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引導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二,、鞏固練習
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結: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數結果都等于0。
三,、教學例2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圖,,問:你從圖上知道些什么?
問: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產雞蛋多少千克怎樣列算式?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談話: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了解學生的方法,,有選擇地請學生把他們的方法寫在黑板上,。
問:3063的商大約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點學習筆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
分析引導:商的十位上為什么寫0(因為0除以3得0),,這個0能不寫嗎?為什么?讓學生明確0有占位的作用,。
講解書寫格式。
問:對比筆算的結果和估算的結果你覺得怎么樣?如果漏寫了商中間的0呢?
四,、完成試一試
1,、出示題目,讓學生說說商是幾位數,。
2,、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讓板演的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4,、如果學生寫出的豎式不夠簡便可以進行引導分析:最后一步的豎式計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個位上的0要不要寫?還要在哪里寫0表示除完?
5、小結:如果被除數的個位上是0,,除到被除數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
五,、全課總結
比較例題和試一試的題目,,你認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小結:如果被除數的中間或末尾有0,除到0前邊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對齊被除數里的0,,在商里寫0。
六,、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讓學生說說每題的商是幾位數,。
再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選兩題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2,、想想做做3
獨立找出3題的錯因,并改正,,再指名回答。
七,、作業(yè)
想想做做4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免費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事物或圖像,,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是分數,,并借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使學生記住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并能借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認識二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這兒風景怎么樣?
生:很優(yōu)美。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這野餐,,讓我們看看他們帶了哪些食物?
生:四個蘋果,,兩瓶水,一個蛋糕,,
師: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分配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兩個蘋果,一瓶水,,半塊蛋糕,。
師:好,能不能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生:這樣公平,。
師: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數學問題,。你有沒有想到?
師:把這些食品平均分成兩份后,蘋果每份兩個,,可以用數字2來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蛋糕每份半個,可以用一個數字來表示嗎?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師:(師板書:二分之一)這是這個數的讀法,,你知道這個數怎么寫嗎?
生:1/2。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書的,。
師:很不錯的習慣,。同學們,你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數嗎?像1/2這樣的數叫做分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二、新授
(一)認識1/2
1,、師:你們知道分數是怎么來的嗎?請同學們看投影
2,、師:(電腦演示)我們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來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3,、師: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半塊蛋糕嗎?(提示:為什么是兩分而不是三分?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兩分是因為把蛋糕分成了兩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想的嗎?很好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研究它的寫法。它的寫法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為了講起來方便,,人們給這三部分都起了一個名字,,它們分別叫分數線、分母,、分子;你知道這三部分分別表示什么嗎?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這個蛋糕分成了兩份,1表示其中的這一份,。
師:講的真不錯,,也只有這樣積極思考才能學得真本事。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做幾道簡單的題,。
4、練習一:判斷(電腦出示)
5,、練習二;同學們真聰明?,F在王老師要考驗大家是不是心靈又手巧,下面請你們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長方形的1/2,。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你是做出來的?
(二)認識1/3
(電腦顯示)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電腦演示),。那么這一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第二份,、第三分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寫作:1/3,,讀作:三分之一
(三)認識其它分數
接下來,,王老師要看看大家創(chuàng)造力,請你來創(chuàng)造一個分數,,并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小結:像1/2,、1/3,、1/4、1/8這樣的數,,都是我們的新朋友分數,。
(四)分數大小的比較
1、利用剛才學生創(chuàng)造的1/2,,1/4,,結合圖形,比較大小;
2,、比較1/2,,1/8的大小
3、比較1/4,,1/8的大小
4,、師:你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五)練習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感覺累嗎?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呢?
好,,來看第一關(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關(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王老師與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免費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四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單元中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4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說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好本課知識,,必將為學生以后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一個階層,。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法、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難點是會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二,、教學理念:
1、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發(fā)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熟悉的廣播操、跑步,、相冊等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解決新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在教學時,,我立足于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尋找方法,對于學生合乎情理的闡述,,給于積極鼓勵,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增強信心,。不斷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舊引新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從學生熟悉的廣播操入手,,通過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猜的,加深學生對行列的認識,,同時也鞏固了幾個幾,。
(二)注重發(fā)現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從一個小方陣,很自然地呈現出書本的例題:三個大方陣,,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fā)現題中所呈現的數學信息,再出示問題,,形成一道完整的解決問題,。通過例題的分析與解答,旨在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一題多解的思維,。當然,,此時的教師不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此題的教學,,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理解并能掌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題方法,,而其余學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種方法即可,。
(三)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這里我安排了三個練習,第一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第二題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探索,,在反饋時重點讓學生來說說是怎樣想的,第三題安排了一題讓學生自己來提問,,并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你今天學到了什么?”讓學生對本課有一個回顧,,然后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來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這兩類兩步計算問題的不同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免費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事物或圖像,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是分數,,并借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使學生記住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并能借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認識二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這兒風景怎么樣?
生:很優(yōu)美,。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這野餐,,讓我們看看他們帶了哪些食物?
生:四個蘋果,兩瓶水,,一個蛋糕,,
師: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分配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兩個蘋果,一瓶水,,半塊蛋糕,。
師:好,能不能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生:這樣公平,。
師: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數學問題,。你有沒有想到?
師:把這些食品平均分成兩份后,蘋果每份兩個,,可以用數字2來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蛋糕每份半個,可以用一個數字來表示嗎?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師:(師板書:二分之一)這是這個數的讀法,你知道這個數怎么寫嗎?
生:1/2,。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書的,。
師:很不錯的習慣。同學們,,你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數嗎?象1/2這樣的數叫做分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二,、新授
(一)認識1/2
1、師:你們知道分數是怎么來的嗎?請同學們看投影
2,、師:(電腦演示)我們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來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3,、師: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半塊蛋糕嗎?(提示:為什么是兩分而不是三分?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兩分是因為把蛋糕分成了兩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想的嗎?很好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研究它的寫法,。它的寫法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為了講起來方便,人們給這三部分都起了一個名字,,它們分別叫分數線,、分母、分子;你知道這三部分分別表示什么嗎?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這個蛋糕分成了兩份,,1表示其中的這一份。
師:講的真不錯,,也只有這樣積極思考才能學得真本事,。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做幾道簡單的題。
4,、練習一:判斷(電腦出示)
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形的1/2嗎?(用手勢表示)
()()
說一說為什么不是?
5,、練習二;同學們真聰明。現在王老師要考驗大家是不是心靈又手巧,,下面請你們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長方形的1/2。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你是做出來的?
(二)認識1/3
(電腦顯示)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電腦演示),。那么這一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第二份、第三分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寫作:1/3,讀作:三分之一
(三)認識其它分數
接下來,,王老師要看看大家創(chuàng)造力,,請你來創(chuàng)造一個分數,并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小結:像1/2,、1/3、1/4,、1/8這樣的數,,都是我們的新朋友分數。
(四)分數大小的比較
1,、利用剛才學生創(chuàng)造的1/2,,1/4,結合圖形,,比較大小;
2,、比較1/2,1/8的大小
3,、比較1/4,,1/8的大小
4、師:你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五)練習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感覺累嗎?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呢?
好,,來看第一關(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關(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王老師與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