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一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選自《出師表》)
【乙】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表①廢廖立、李嚴②於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嚴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④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⑤等豈可不企慕及之,?
【注釋】①表:指上表建議,。②廖立、李嚴:蜀漢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數(shù)民族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而亡國。④陳壽:西晉人,,著有《三國志》,。⑤卿:古代君對臣的稱謂。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
(1)志慮忠純:____ (2)悉以咨之_____(3)嚴聞亮卒:___
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太宗謂房玄齡等曰 太守謂誰(《醉翁亭記》)
b.嘗表廢廖立,、李嚴于南中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c.立聞亮卒 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d.發(fā)病而死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諸葛亮為丞相,甚平直,。
4.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亮 之 為 政 開 誠 心 布 公 道
5.【乙】文中哪句話最能詮釋諸葛亮提出的“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主張,?(請和原文回答)(3分)
(一)(17分)
1(1)忠誠 (2)商議,,詢問 (3)聽到,聽說
2.b
3(1)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給陛下(使用),。 (2)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
5.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二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立身成敗,在于所染①,。陛下貞觀之初,,砥礪名節(jié),不私于物,,唯善是與②,,親愛君子,疏斥小人,。今則不然,,輕褻小人,禮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遠之;輕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則不見其非,遠之則莫知其是,。
(節(jié)選自魏征《十漸不克終疏》)
①染:熏陶,,沾染,。
②與:贊許。
③狎:親昵,,親近,。
13、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此后漢所以傾頹也所以:(2)未嘗不嘆息痛恨痛恨:
(3)愿陛下親之信之愿:(4)不私于物私:
(5)今則不然然: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此系貞良死節(jié)之臣,。
(2)親愛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親賢臣,遠小人”是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對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態(tài)度則關(guān)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語句填空)(2分)
16,、請結(jié)合【甲】【乙】兩個文段,,指出“唯善是與”中的“善”主要包含哪兩個方面的意思。(4分)
13,、(5分)(1)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遺憾(3)希望(4)用私情(5)這樣(每小題1分,意思對即可)
14,、(4分)(1)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2)親近愛戴君子,,疏遠排斥小人,。(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15,、(2分)漢室之隆立身成?。靠?分,意思對即可)
16,、(4分)①品行端正,,有名聲,有氣節(jié)②對朝廷忠誠,,以死來報效國家,。(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躬耕于南陽 ( )
③攘除奸兇 ( ) ④以彰其咎 ( )⑤深入不毛(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 分)
①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②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題3:選段分別回顧了三顧茅廬、臨危受命,、臨崩托孤三件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小題4: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摯誠,,緣于先帝的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用畢生心血履行著自己神圣的職責。請結(jié)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wù)?,在重視責任意識的今天,,他的這種精神將會對你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3 分)
小題1:卑鄙:出身卑微 躬:親自 攘除:排除,、鏟除 彰:表明,、顯揚
不毛:不長草木的地方(蠻荒之地)
小題2:①(只希望)在亂世里茍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
②今天正當將要遠離陛下的時候,,面對著所寫的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小題3:表達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感情,并以先輩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激勵劉禪,。
小題4:圍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作好分內(nèi)的事”來回答即可。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四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諱、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選自《出師表》
【乙】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①。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②,,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唯具鄉(xiāng)里姓名揭④縣門,,百姓莫敢后期⑤,。累⑥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xué)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⑦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xué)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fù)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選自《宋史?寇準傳》
【注】①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②多臨軒顧問:大多會到亭臺處觀察提問,。③符移:宜府征調(diào)敕命文書,。④揭:公布。⑤后期:誤期,。⑥累:連續(xù),。⑦擢:提升。
小題1:解釋加點字的意思,。(4分)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3)年少者往往罷去:
(4)每期會賦役:
小題2:選出下面句中加點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2分)
a.悉以咨之悉如外人
b.愿陛下親之信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或教準增年或異二者之為
d.帝益器重之曾益其所不能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2) 準輒引帝衣,,令帝復(fù)坐,,事決乃退。
小題4:簡答題,。(6分)
(1)結(jié)合選段【甲】,,用自己的話具體說說諸葛亮選用人才的標準是什么?(3分)
(2)通讀選段【乙】,,你認為寇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給予 (2)痛心遺憾
(3)離開 (4)適逢,,正趕上
小題2:a
小題3:(1)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
(2) 寇準就拉著皇帝的衣服,,讓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決了才退下,。
小題4:(1)(3分)①善良誠實 ②忠誠純正 ③智慧能干
(2)(3分)才華出眾,,誠實守信,為官有方,敢于直諫,。(答出三點即可,。)
小題1:
試題分析: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中遺是給予的意思,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中痛恨是痛心遺憾的意思,,年少者往往罷去中去是離開的意思,每期會賦役中會是適逢,,正趕上的意思,。此題考查考生的文言實詞的運用和積累情況。針對這種類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據(jù)文意和語境,,以及自己的積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備考前也須特別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詞語,,以便考試時能夠靈活運用,。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虛詞悉、之,、或,、益的意義和用法,找出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方法是:只要根據(jù)句位和搭配,,再結(jié)合上下文就能找出來。a中悉以咨之 悉如外人中悉是全都的意思,。b中愿陛下親之信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分別是代詞,,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中或教準增年 或異二者之為中或分別是有人,,或許的意思。d帝益器重之曾益其所不能中益一個是更加的意思,,一個是通增,,增加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的翻譯,,句中的親,、遠、所以,、輒,、引,、令、乃退等,,都是重要的采分點,,做翻譯題,要注意幾點規(guī)律:1,、字字落實,,直譯為主;2,、注意詞類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體連貫,。在翻譯句子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對譯,。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根據(jù)語境,,做到文通字順,。因此,此題可以翻譯為:(1)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2) 寇準就拉著皇帝的衣服,,讓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決了才退下。
小題4:
試題分析:分析人物形象,,應(yīng)該在認真閱讀原文的基礎(chǔ)上,,抓住主旨句、關(guān)鍵句分析歸納,,特別是文中的典型事例反映出來的人物的性格,,必須找出。最后把歸納出的人物形象表達出來即可,。所以,,本題諸葛亮選用人才的標準是①善良誠實;②忠誠純正,;③智慧能干??軠适且粋€才華出眾,,誠實守信,為官有方,敢于直諫的人,。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五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題1】第①段中有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這個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2分)
【小題2】解釋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效 (3)以傷先帝之明
【小題3】下面句子中劃線的“之”與“敗軍之際”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4分)a.咨臣以當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隸人之手d.永之人爭奔走焉【小題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小題5】你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怎樣的賢臣,?(4分)
答案
【小題1】劉備和諸葛亮
【小題1】(1)地位低溫,,學(xué)識淺陋(2)奏效,實現(xiàn)(3)明見,,英明
【小題1】b
【小題1】(1)我本來是平民百姓,,在南陽親自耕種田地。(2)這就是我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和本分,。
【小題1】諸葛亮是一位知恩圖報、忠誠堅貞,、盡心盡職的賢臣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歷史典故人物的認知能力,。圍繞對“三顧茅廬”故事的了解來談典故中涉及的主要人物。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詞語意思的能力,。理解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根據(jù)具體的語境,有時還要注意一些特殊字詞的用法,,比如“卑鄙”的古今義,。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詞語意思的能力。a,、的,。b、到,。c,、的。d,、的,。例句中的“之”為“的”的意思,所以選“b”,。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句子的能力,。翻譯語句時,除了注意“布衣,、躬,、于,、所以”等重點字,有時還要注意補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時保證整個句子翻譯的準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圍繞“報恩,、忠誠、盡責”來分析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賢臣即可,。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六
文言文閱讀,。閱讀《出師表》選段,完成1~5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寫出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本布衣( ) ②由是感激( )
③深入不毛( ) ④夙夜憂嘆(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的含義。
①躬耕于南陽( ) ②還于舊都( )
③以告先帝之靈( ) ④咨臣以當世之事( )
3.翻譯句子,。(4分)
①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②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4.“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兩件事?
5.讀了此文,,你認為諸葛亮最可貴的精神是什么,?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勥@種精神對你的啟示,。
1.①平民,,百姓 ②感動,激動,感慨 ③草木 ④早晚
2.①在 ②到 ③來 ④拿
3.①就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②現(xiàn)在我就要遠離陛下,,面對這篇文章,我涕淚交流,,不知說了些什么,。
4.①五月渡瀘,平定南方,;②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
5.圍繞“忠心,;誠信;責任感,、使命感,;知恩圖報”等來回答即可。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七
[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 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礻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礻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的意思,。(4分)
①以咨諏善道(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以彰其咎 ( ) ④猥自枉屈 ( )
小題2:. 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②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小題3:.文中作者先后回顧了人生中有重大影響的三件事,它們分別是:①
② ③ ,。(3分)
小題4:.在公眾眼里,,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歷來被人們所稱頌,有關(guān)他的典故,、成語,、名言警句以及俗語等還有很多,請列舉三個(句,、對),。(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共寫出三個即可)(4分)
小題1:①詢問②身份低微,,見識淺短③表明,、顯揚④辱,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小題2:①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wù)農(nóng)親耕,,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
②陛下也應(yīng)該自己思慮謀劃,,征詢從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小題3:①三顧茅廬。②臨危受命,。③臨崩寄臣以大事,。
小題4:有關(guān)典故如:初出茅廬:火燒新野:借東風(fēng);空城計,;失街亭,;氣周瑜。等等,。
有關(guān)成語如:三顧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關(guān)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等。
有關(guān)俗語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八
(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二)魏鄭公①諫止唐太宗封禪②,日:“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yīng)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y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碧诓荒軍Z③。
(節(jié)選自《容齋隨筆》)
注:①魏鄭公:魏征,。②封禪: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禮,。③奪:使之改變。不能奪,,無言反駁,。
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光先帝遺德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b.引喻失義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親賢臣,,遠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論戰(zhàn)》)
d.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桃花源記》)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澤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3.語段(一)中諸葛亮向后主提 出了三條建議,,其中哪一條最重要?為什么?(3分)
4.同樣是勸諫君主,,諸葛亮和魏鄭公的勸諫藝術(shù)有什么不同?(2分)
1.d(2分)
2.(1)這確實是萬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時刻:(譯對大意,,1分;“秋"譯對1分,。共2分)(2)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室的興盛,就指日可待了,。(譯對大意,,1分;“隆”譯對1分。共2分)(共4分)
3.親賢臣遠小人(1分)因為只有親賢臣遠小人,,才能做到廣開言路,,才能賞罰分明。(2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4.諸葛亮:直言進諫,。(1分)魏鄭公:運用比喻委婉勸諫。(1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九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3)庶竭駑鈍(4)以彰其咎
【小題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每小題2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小題3】.前兩段文字回顧了對作者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加以概括。
【小題4】.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達了什么情感和決心,?(3分)
【小題1】(1)身份低微,,見識短淺,;(2)拜訪(3)比喻才能平庸(4)表明,,顯揚
【小題1】略
【小題1】三顧茅廬、臨危委重任,、臨崩寄大事
【小題1】主要表達了他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或“報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劉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的決心(或“成霸業(yè),,興漢室”、統(tǒng)一全國)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十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①茍全性命于亂世②故不為茍得也
b.①奉命于危難之間②夫子何命焉為
c.①遂許先帝以驅(qū)馳②高可二黍許
d.①猥自枉屈②自三峽七百里中
【小題2】與先帝不以臣卑鄙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受命以來
b.以君為長者
c.扶蘇以數(shù)諫故
d.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小題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小題4】 文段中,作者敘寫自己21年來的情況,,歷數(shù)先帝之殊遇,。請你說說殊遇有哪些?(2分)
答案:
【小題1】a
【小題2】c
【小題3】因此深為感激,,于是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
【小題4】三顧茅廬使之出山效命,傾覆之際使之出任軍師,、丞相,。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a項中的兩個茍皆是茍且的意思。
【小題2】
試題分析:先理解例句中的以的意思:因為,,再去理解選項中幾個以的意思,。
【小題3】
試題分析:解釋好由是感激以這幾個字詞,全句基本就翻譯出來了,,注意一字一義,。當然,能記住此句的翻譯就直接寫,。
【小題4】
試題分析:抓住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簡述,。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十一
《出師表》(節(jié)選),,按要求完成后面題目。(15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3分)
(1)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2)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題2】下面各組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隆中對》)
b.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c.宜付有司論其刑賞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小題3】用/線給下面句子斷句,。(先將原句工整地抄寫在答題卡上,再斷兩處)(2分)
此 臣 所 以 報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職 分 也
【小題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2分)
(2)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2分)
【小題5】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具體原因。(3分)
答案
【小題1】(1)拜訪 (2)奔走效勞 (3)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小題2】d
【小題3】此 臣/ 所 以 報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職 分 也
【小題4】(1)只想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并不謀求在諸侯中揚名做官。(有關(guān)鍵詞茍全聞達,;注意句式)(2)希望竭盡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勢力,復(fù)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有關(guān)鍵詞駑鈍,攘除)
【小題5】(1)先帝三顧茅廬,;(2)先帝臨危委重任,;(3)先帝臨崩寄大事。(答對一點得一分,,若只籠統(tǒng)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則只給一半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1)注意顧的常用意義,。 ①<動>回頭;回頭看,?!蛾愄鹋c友期》:元方入門不顧。②<動>視,;看,。《行路難》:拔劍四顧心茫然,。③<動>看望,;拜訪?!冻鰩煴怼罚合鹊鄄灰猿急氨?,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④<副>但,;卻,;反而?!稙閷W(xué)》: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2)注意驅(qū)馳在古漢語中是一個詞,。(3)注意卑鄙在古漢語中的意義和用法與今義不同。現(xiàn)在它是一個詞,,為貶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a項中所以,,前者的意思是的原因,后者的意思是用來,; b項中為,,前者的意思是做,后者的意思是向,。c項中其,,前者的意思是作奸犯科者及為忠善者,后者的意思是柴草堆,。 d項中以的意思都是因為,。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先理解全句的意義,,后注意句中各個詞語或短語的意義的完整性,最后注意連詞所以和而在句中能否在其前停頓,。
考點: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1)題中的文言句子是一個狀語后置的倒裝句,,于亂世,、于諸侯是后置狀語。(2)注意駑鈍的比喻意義,。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5】
試題分析:抓住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來分析概括先帝對作者諸葛亮的知遇之恩的三件事,。
考點: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十二
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①親賢巨,,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巨,,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態(tài)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空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②巨本布衣,躬耕于南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粹、允之任也,。
1.將選文第②段空缺的語句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含義.
(1)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恨:_______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躬:___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諸葛亮幾次談到先帝對自己的殊遇,,這些殊遇都是什么,?請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敬全性命于亂世 不求聞達于諸侯
2.(1)恨:遺憾,。(2)躬:親自,。(3)卑鄙:身份低徽,出身鄙野,。
3.(1)親近賢臣,,疏過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
(2)因此我十分感激,,就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
4.①劉備三顧茅廬,使自已為他出山效命,;②蜀漢偌覆之際,,劉備使自已出任丞相;③劉備臨崩之時,,托付自己輔佐后主,。(意對即可)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十三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齊桓公見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②之主,,見布衣之士, ·
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驁祿爵者③,,固輕其主,其主驁
霸王者,,亦輕其士,。縱夫子驁祿爵,,吾庸④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呂氏春秋?下賢》)
[注釋]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詞。古時一車四馬叫“乘”,。
③驁祿爵者:指看輕功名利祿的人,。 ④庸:怎么。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任選兩個作答,,多選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陽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兇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見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12.諸葛亮的“不求聞達于諸侯”和稷的“驁祿爵”的價值取向?qū)δ阌惺裁磫⑹荆浚?分)
13.結(jié)合文意,,說說【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處是什么,?(3分)
14.請從內(nèi)容或形式上對《出師表》作簡要評析。(3分)
10.(1)親自,。 (2)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鏟除,。 (4)不,,沒有,。
11. 譯文:(只希望)在動亂中茍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諸侯中揚名顯貴,。(1分)
12. 答案提示:從淡泊名利來談,,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要點:(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賢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
份,親自去拜訪,。(1分)
14.答案要點:內(nèi)容: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
形式:結(jié)構(gòu)清晰,,語言樸素,,情感真摯,中心明確,。(3分)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十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含義。(4分)
(1)躬耕于南陽 ( ) (2)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3)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4)斟酌損益 ( )
【小題2】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小題3】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報先帝而忠陛下”的具體原因,。(2分)
【小題1】(1)在 (2)拜訪 (3)奔走效勞 (4)“除去”或“減少”
【小題1】只想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并不謀求在諸侯中揚名做官,。
【小題1】(1)先帝三顧茅廬,;(2)先帝臨危委重任;(3)先帝臨崩寄大事,。
解析【小題1】注意文下注釋,,即文中的重點字詞,一般不會失分,。
【小題1】注意做到字字落實,。
【小題1】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既考查了學(xué)生對文章的理解,,更考查了在理解基礎(chǔ)上的概括能力,。但總體上難度不大。
出師表閱讀題及答案篇十五
閱讀【甲】【乙】文段,,回答問題,。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選自《出師表》)
【乙】時先主(劉備)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日:“君與俱來,?!笔眨骸按巳丝删鸵姡豢汕乱?。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諸葛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失?。劣诮袢?。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選自《隆中對》)
1.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
a.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將軍宜枉駕顧之
b.時先主屯新野 發(fā)閭左逋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
c.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高可二黍許
d.咨臣以當世之事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2.下列句中的“以”與“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咨臣以當世之事
b.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c.扶蘇以數(shù)諫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下列句中加橫線的字詞指代的對象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臣本布衣(諸葛亮自稱)
b.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劉備)
c.孤不度德量力(劉備自稱)
d.君謂計將安出(徐庶)
4.寫出文中“卑鄙”一詞的古今義,。
古義: ,;今義: 。
5.甲,、乙兩段敘述了同一件事,,但內(nèi)容側(cè)重點不同,,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大意。
甲文: 乙文:
6.從文中提煉出一個成語是 ,。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譯文:
1.c,;
2.c,;
3.d
4.古義: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義:思想或行為惡劣,。
5.甲文:諸葛亮自述經(jīng)歷乙文:劉備思賢若渴,三顧茅廬
6.三顧茅廬
7.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