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課外文言文答題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篇一
2010上海初三二模專題復(fù)習(xí)
杜剛
【奉賢】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商湯見伊尹
①②③昔者湯將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
④往見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
湯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藥于此,,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食之,。今夫伊
⑤尹之于我國也,譬之良醫(yī)善藥也,,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注釋】①湯:商朝建國君主。②伊尹:商朝初年的賢相,。③御:駕車,。④賤人:普通百姓。⑤下:使??下車,。
12,、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非汝所知也()(2)譬之良醫(yī)善藥也()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字的含義,。(3分)
則吾必說而強食之。__________________ .
14.從文中看,,“子不欲我見伊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15.從商湯去見伊尹的行動,,可見他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的國君。(3分)
【虹口】
(四)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12分)
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稱迂公,性吝嗇,?;h敗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
①②注,。妻子?xùn)|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號且詬,詰曰:“吾適爾,,因汝家富,,不意
乃受此累。汝何以為父,?何以為夫,?”迂公無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見雨兆,。迂公嘆曰:“適葺治,即不雨,,豈不徒耗資財,?”
【注】①詬,責(zé)罵,。②適,,指女子出嫁。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⑴籬敗不修修_____ .
⑵妻且號且詬號_____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旦日,,延人治屋_____
14.文中直接表現(xiàn)迂公“性吝嗇”的言行有:(4分)
⑴_____⑵_____
15.“迂公修屋”故事的寓意是_____(2分)
【黃浦】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鄭板橋開倉濟民
鄭板橋曾任范縣令,案無留牘,,愛民如子,。遷①濰縣,值歲荒,,人相食,。板橋開倉賑濟,或阻之,,板橋曰:“此何時,,若輾轉(zhuǎn)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②,,我任之?!奔窗l(fā)谷與民,,活.
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
【注釋】①遷:指調(diào)動官職,。②譴:責(zé)問、責(zé)備,。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我任之()(2)去任之日()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即發(fā)谷與民,,活萬余人。
14.聯(lián)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15.文中的鄭板橋是一個的人,。(3分)
【盧灣】
(四)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12分)
①②劉羽沖,,性孤僻,好講古制,。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將兵十萬,。會有土寇,,自練
鄉(xiāng)兵與之角。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
③使試于一村,溝洫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
[注] ①經(jīng)年:經(jīng)過若干年,。②將:率領(lǐng)。③甫:剛剛,,才,。
1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
(1)會有土寇()(2)州官使試于一村()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古人豈欺我哉,?
14.用自己的話概括劉羽沖的兩次失敗:(1)(2)(4分)
15.下列各項與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2分)
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非學(xué)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d.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閔行】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一國盡服紫
①②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dāng)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腹贾?,謂管仲曰:“寡.
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
紫也,,謂左右曰:‘君甚惡紫之臭?!谑亲笥疫m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惫唬骸爸Z?!?/p>
④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nèi)莫衣紫也,。
注:①紫:紫色,,這里指紫色的衣服。②素,,沒有染色的絲織品,。③臭:氣味。④郎中:官名,,這里代指宮中,。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齊桓公好服紫()(2)君欲止之()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
14.文中與“紫貴甚”照應(yīng)的句子是“________”,。(2分)
15.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居高位者在生活上不能追求奢華。
b. 做臣子的應(yīng)該敢于進諫,,并善于進諫,。
c.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改變不良現(xiàn)象,。
d. 上行下效,,要改變不良現(xiàn)象必須從上做起。
③
【浦東】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鸚鵡噪虎
①女幾之山,,鵲所巢,有虎出于樸簌,,鵲集而噪之。鸚鵡聞之,,亦集而噪,。寒鴉見而問
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鵲曰:“是嘯而生風(fēng),吾畏其顛吾巢,,故
②噪而去之,。”問于鸚鵡,,鸚鵡無以對,。寒鴉笑曰:“鵲之巢木末也,畏風(fēng)故忌虎,,爾穴居.
者也,,何以噪為?”
注釋:①樸簌:小樹,。②木末:樹梢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虎行地者也()(2)故噪而去之()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問于鸚鵡,,鸚鵡無以對。
14.鵲“集而噪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15.這是一則寓言,,其寓意是。(3分)
【普陀】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①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②,。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臠③數(shù)四,,頃即供飯,,傍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嬌縱,,不復(fù)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
①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②饌(zhuàn):準備食物,。③臠(luán):切成小塊的肉。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覺饑甚而不敢去()(2)公取自食之()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其人已心怪之 .
14,、“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15、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個,、的人,。(3分)
【青浦】
(四)閱讀下文,完成11—15題(14分)
詩畫皆以人重
①②予嘗謂詩文書畫皆以人重,,蘇,、黃遺墨流傳至今,一字兼金;章惇,、京,、卞豈不工書,③后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使顏魯公.
書雖不工,后世見者必寶之,,非獨書也,。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
選自《明清閑情小品賞析》
【注釋】①兼金:價值等于平常金子幾倍的好金子,。②章惇(dūn),、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長書法,,都被《宋史》列入《奸臣傳》,。③顏魯公,即顏真卿,。工書法,自創(chuàng)一體,,對后世影響很大,,人稱“顏體”。
11.“永叔”,,晚年號“六一居士”,,就是指北宋的__________,我們學(xué)過他的經(jīng)典散文名篇_________,。(2分)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 ().
(2)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章惇,、京、卞豈不工書,,后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 .
14.畫線句屬于_________論據(jù),其作用是_________,。(3分)
1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作者認為蘇軾,、黃庭堅的書法繪畫作品流傳下來不只是因為他們技藝高。
b.作者認為章惇,、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書法的人。
c.作者認為顏真卿的書法其實不好,,后世喜歡的原因是顏真卿的品德好,。
d.本文標題表明了作者的觀點,就是本文的論點,。
【松江】
(四)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12分)
①②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為分寧主簿。有獄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
驚曰:“老吏不如也,?!辈渴拐咚]之,調(diào)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dāng)死,,王逵欲深治之。逵,,③④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手版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
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卞游颍舻妹?。
【注釋】①分寧: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拋棄,扔棄,。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項,。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 有獄久不決獄()(2)囚得免得()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有囚法不當(dāng)死,王逵欲深治之,。
14,、敦頤“將棄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語言表述)(3分)
15,、聯(lián)系全文,,對“王逵最終所明白的道理”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恰#?分)
a. 周敦頤善于斷案,,才智在自己之上,。
b. 周敦頤為人正直,剛正不阿,,自己拗不過他,。
c. 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據(jù)實情來斷案,。
d. 為人不能太殘酷兇悍,,要善意待人。
【徐匯】
閱讀下文,,完成12—14題(12分)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
①②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辈畼纺诉€而視之,去
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注釋】①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②賈:通“價”,,價錢,。
12.為下列加點詞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忉岉棥#?分)
(1)比三旦立市().
a.比較b.緊靠c.接連d.等到
(2)人莫之知() .
a.知道b.了解c.知識d.通“智”,,智慧
13.那人為了賣出自己的馬,,懇請伯樂做出的舉動。(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
14.這個故事本意用來諷刺這一類人,。(3分)
【楊浦】
(四)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12分)
陳章侯蔑視顯貴
1,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錢隨手盡,。尤喜為貧不得志人作畫,周其乏,。 陳章侯性誕僻○
2筆也,。有一齷齪○3顯者,凡貧士藉其生,,數(shù)十百家,。若豪貴有勢力者索之,雖千金不為搦○
4,,謾罵不絕,。顯者誘之入舟,方將鑒定宋元人筆墨,。舟既發(fā),,乃出絹強之畫。章侯頭裸體○.
不聽,,遂欲自沉于水,。顯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終一筆不施。 .
1誕僻: 怪僻○2搦(nuò)握○3齷齪:骯臟,,引申為品行卑劣○
4頭裸體:不戴帽子○
12(1)下列“之”的解釋與文中加點詞“誘之入舟”相同的一項是(4分) .
a. 何陋之有,?b.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c.言之,,貌若甚戚者d. 屬予作文以記之
(2)下列“去”的解釋符合文中加點詞“乃自先去”意思的一項是.
a. 除掉,、去掉b.失去,、損失c.距離d.離開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顯者不聽,遂欲自沉于水,。
(用文中的話回答)(2分)
15.短文贊揚了陳章侯,。(3分)
【閘北】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傅顯喜讀書,,頗知文義,,亦稍知醫(yī)藥,性情迂緩,,望之如偃蹇①老儒,。一日,雅②步行市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見,,喘息良久。魏問相見何.
意,。曰:“適在苦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作針黹③,倦而假寐④,。小兒嬉戲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慮,。男女有別,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覓兄,。”魏大駭,,奔往,,則婦已俯井.
哭子矣。
【注釋】①偃蹇(yǎnjiǎn):迂腐萎靡的樣子,。②雅:美好不粗俗,。③針黹(zhǐ):針線活。④假寐:不脫衣服小睡,。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比相見()(2)故走覓兄()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雅步行市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
14.下列各句不能表現(xiàn)傅顯性情迂緩的一句是(2分) ..
a.頗知文義,亦稍知醫(yī)藥,。
b.望之如偃蹇老儒,。
c.或指所在,雅步以往,。
d.男女有別,,不便呼三嫂使醒。
15.這個故事的寓意是(3分)
課外文言文答題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篇二
(一)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
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p>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
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①祠(cí)——周代貴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個季度祭祀都有專門的稱呼,,春天
祭祀叫“祠”。 ②舍人——指待從賓客,,左右親近的人,。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謂——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過酒杯,。引,取過來,。且——將要,。 ⑤固——本來。
⑥子——對人的尊稱,。安——怎能,,哪能,。 ⑦遂——就。
1,、解釋加點的詞:
先成者飲酒: .
奪其卮曰:.
遂飲其酒:.
2,、翻譯句子:
乃左手持卮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由這則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二) 蚌(bàng)方出曝(pù),,而鷸(yù)吸其肉,蚌合而鉗(qián)其喙(huì鳥的嘴),。鷸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卑鲆嘀^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兩者
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
1,、“舍”詞典上有多項意義,,在文中的讀法和意義是()。
a,、sha,,房屋 b、sha,,謙詞 c,、shě,舍棄 d,、shě,,施舍
2、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蚌亦謂鷸曰 :.
②漁者得而并擒之: .
③而鷸(yù)吸其肉 :.
3,、把下面這個句子解釋成現(xiàn)代白話文的句子,,使通順易懂。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4,、寫出由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課外文言文答題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篇三
(一) 治國猶栽樹
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師②,,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③意猶不足,,征求不已,,兼東征西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滅亡,,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⑤,,百姓安樂,。夫治國猶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盛,。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侍臣:周圍的大臣,。
②京師: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興(今陜西西安市),。
③煬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楊廣,。④孜孜:勤懇的樣子。⑤稔:rěn,豐收,。
24.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征求不已
② 惟欲清凈
25.翻譯句子:夫治國猶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盛,。(2分)
26.結(jié)合選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唐太宗的治國之道。(2分)
(二)古
鏡
(宋)沈 括
[甲]古人鑄鑒①,,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xiàn),。予觀之,,理誠如是。然予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shù) ,。 (選自《夢溪筆談》,,有刪節(jié))
[注釋]①鑒:鏡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給【乙】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所加標點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收人而今小
令初下,,群臣進諫(《鄒忌諷秦王納諫》)
b.予觀之
同予者何人(《愛蓮說》)
c.又見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見(《馬說》)
d.文畫銘字無纖異者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xiàn),。
12、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完成下面題目(4分)
(1)古人制鏡,,使鏡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的透光鏡,,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紋和文字,。由此可見古代鑄鏡技藝很
(用一個詞語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鏡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贊同,,后來產(chǎn)生了懷疑。他懷疑的依據(jù)是什么,?(2分)
(三)
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①。年十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或教準增年,,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每期會賦役,,未嘗輒出符移②,唯具鄉(xiāng)里姓名揭縣門,百姓莫敢后期,。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xué)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xué)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fù)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準傳》
【注釋】①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②符移:宜府征調(diào)敕命文書,。
16、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每期會賦役(
)
②事決乃退(
)
17,、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準方進取,,可欺君邪?
18,、通讀文段,,你認為寇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四)鄭板橋開倉濟民
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zhuǎn)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fā)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釋】①譴:譴責(zé),責(zé)備,。②任:承擔(dān)責(zé)任,。 8.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室無賄賂,案無留牘(牘:寫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輒:就) c.值歲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從文中可以看出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五)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③,。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痹唬骸昂尾蝗ブ 辈粦?yīng),,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釋]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尋常:古代計量單位,,八尺為尋,,十六尺為常,這里指平時,。 ④大貨:非常多的財物,。 ⑤大氓:有錢有勢的人。
26,、解釋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咸:
②中濟,船破,,皆游
濟:
③有頃,,益怠
怠:
④又搖其首,。遂溺死
遂:
27,、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28,、文中所寫落水之人為何被溺死,?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4分)
(六)
楊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人也,。震少好學(xué),明經(jīng)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guān)西孔子楊伯起?!贝髮④娻囼s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闭鹪唬骸疤熘?,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后轉(zhuǎn)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2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2分)
舉茂才
舉:
以此遺之
遺:
2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暮夜無知者,。
23,、利用文中具體事例,對楊震這一人物作簡要評析,。(4分)
(七)小人無朋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為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祿利財貨也。當(dāng)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①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②,,則反相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③,。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選自《朋黨論》)
【注】①黨引:結(jié)成私黨,互相拉攏,;②交疏:交情疏遠,;③保:關(guān)心愛護。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
24.結(jié)合文意,,用自己的話說說“小人無朋”的原因,至少說兩點,。(2分)
(八)義 犬
潞安①某甲,,父陷獄將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將詣郡關(guān)②說??珧叧?,則所養(yǎng)黑犬從之。呵逐使退,。既走,,則又從之,鞭逐不返,,從行數(shù)十里,。某下騎,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視犬已遠,乃返轡疾馳,,抵郡已暮。及掃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輾轉(zhuǎn)終夜,。候關(guān)出城,,細審未途。又自計南北沖衢④,,行人如蟻,,遺金寧有存理!逡巡至下騎所,,見犬?dāng)啦蓍g,,毛汗?jié)袢缦础L岫鹨?,則封金儼然,。感其義,買棺葬之,,人以為義犬冢云,。
(選自《聊齋志異》
有刪減)
【注釋】①潞安:縣名。 ②郡關(guān):州府,。 ③掃橐③:掃,,清理。橐③,,錢袋,。④沖循:交通要道。
21,、(1)已經(jīng)
(2)離開
(3)快速
(4)丟失
22,、(他)又想到(來路)是南北交通要道,來往的行人像螞蟻一樣多,丟失的銀兩(錢財)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對即可)
23,、緊隨主人,,打罵它都不回;為主人尋找丟失的銀兩,,竟累死在草叢中;臨死也不忘用身緊護主人的銀兩
(9)海鷗與巷燕
鷗于海渚遇巷燕。 燕謂鷗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樂依人焉,故也,?!毙抡n
標第 一 網(wǎng)
燕曰:“我以依人而處,故飆風(fēng)得所障,凍雨得所,,蔽,,熾日得所護。以是觀之,,子其?、僖印,!柄t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見也?!?/p>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愛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愛乎,?”鷗曰:“子謂人之于我,愛乎,,憎乎,?”燕曰:“皆無之?!柄t曰:“吾以傲野自適,,人之憎愛非所論也。即以人論,,吾以不見③愛,,故不見憎。然則,,見愛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鷗言,。(選自劉熙載《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見:表示被動,相當(dāng)于“被”,。 2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我至子所
(2)不樂依人焉
(3)燕不喻而去 24.選出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 a,、鷗于海渚遇巷燕
賢于材人遠矣
b,、以人不之憎且愛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吾以不見愛,,故不見憎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許寡人
25、這則故事的寓意是:
(2分)
( 10)
呂蒙入?yún)?,王勸其學(xué),。乃博覽群籍,以《易》為宗,。常在孫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誦《易》一部,,俄而起驚,。眾人皆問之。蒙云:“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與我言論世祚①興亡之事,,日月廣明之道,,莫不窮精極妙;未該玄②言,,政③空誦其文耳,。”眾坐皆知蒙囈誦文也,。 【注釋】①世祚:指國運,。②玄:深奧。③:政:只,,僅僅,。 (選自《太平廣記》)
19、根據(jù)《古漢語字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忉?。?分)
(1)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
) a.剛才
b.假如
c.接近
d.向著 (2)日月廣明之道(
)
a.道路
b.道理
c.引導(dǎo)
d.方法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頂是(
)(2分) a.乃博覽群籍
凡三往,乃見
b.以《易》為宗
雖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齊
d.與我言論世祚興亡之事
實是欲界之仙都
20,、下列選項中對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眾人坐著都知道呂蒙說夢話在背誦《易經(jīng)》,。 b.眾人坐著榔知道呂蒙說胡話在朗讀《易經(jīng)》。 c.在座的人都知道呂蒙說夢話在背誦《易經(jīng)》,。 d.在座的人都知道呂蒙說胡話在朗讀《易經(jīng)》,。
22、文中呂蒙的好學(xué)休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11)
猿善援犭嬰 ,亦猿類惟跳躁無他長技,。
山之奧①有洞,,洞有貨物,犭嬰 弗得自致也,,謂猿曰:“爾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當(dāng)共利也,?!痹撑誓韭希《轮雼?,犭嬰 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嬰無有也,。跡之至窟旁,,曰:“貨安在?” 犭嬰據(jù)窟嘯曰:“貨固吾有者,,爾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毆躪②猿,猿曳臂去,。
(選自《獸紀》)
[注釋]①奧:深處,。
②毆躪:毆打、踐踏
10,、給文中化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段三處)(3處) 猿 善 援 犭嬰
亦 猿 類 惟 跳 躁 無 他 長 技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4分)
a. 犭嬰弗得自致也/無從致書以觀
b. 犭嬰 悉移至窟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 跡之至窟旁/不露蛛絲馬跡
d. 犭嬰據(jù)窟嘯曰/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3分)
句子:貨固吾有者,爾何得有也,? 13.這則文章的寓意,。
(12)清?曾國藩
諸位賢弟足下:
諸弟在家讀書,,不審①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二則,,此三事者,,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②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xí)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余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諸弟每日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俱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行之,。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諸弟此時惟有識不可以驟幾③,,至于有志有恒,則諸弟勉之而已,。予身體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則頭暈,,不耐久坐,,久坐則倦乏。時時屬望,,惟諸弟而已,。兄國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釋】①審:清楚,,明白。②洎(jì):至,,到,。③驟幾:很快成功。 2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
)(3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b.未嘗一日間斷
嘗貽余核舟一
c.雖行船走路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得自足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時時屬望,惟諸弟而已,。
22.從“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和“諸弟每日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可以看出曾國藩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13)
初,,暉①同縣張堪素有名稱②,嘗于太學(xué)③見暉,,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暉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睍熞钥跋冗_④,舉手未敢對,,自后不復(fù)相見,。堪卒,,暉聞其妻子貧困,,乃自往候視,厚賑贍⑤之,。暉少子怪而問曰:“大人不與堪為友,,平生未曾相聞,,子孫竊怪之?!睍熢唬骸翱皣L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節(jié)選自《后漢書》)
【注釋】①暉:朱暉,,與張堪同為東漢人。②名稱:名聲,,名望,。③大學(xué):漢朝設(shè)在京城的最高學(xué)府。④先達:指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前輩,。⑤賑贍:救濟,周濟,。 2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4分)
(1)暉同縣張堪素有名稱
(2)乃把暉臂曰 (3)舉手未敢對
(4)子孫竊怪之
2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句:欲以妻子托來生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暉以堪先達
c.以殘年余力
d.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2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暉聞妻子貧困,,乃自往候視,厚賑贍之,。
23.結(jié)合文中朱暉的言行說說他是個怎樣的人,。(3分)
課外文言文答題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篇四
【甲】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cè)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jù)頂上,以刺刀攫其首,,顛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破裂云
【乙】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若將追蛇者,;蛇怒,復(fù)昂首欲吞之,,蜘蛛引絲疾上,;久之,蛇又將行矣,,蜘蛛復(fù)懸絲疾下,,蛇復(fù)昂首待之,蜘蛛仍還守其網(wǎng),,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腦果腹而去,。
【注釋】①飆:暴風(fēng)。這里指迅速,。②盬(gū):吸飲,。
2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5分)
⑴聞崖上有聲甚厲 ⑵漸近臨之 ⑶久之,,蛇竟死
⑷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 ⑸蜘蛛乃盬 ②其腦果腹而去
2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不同意義,。(4分)
⑴之 ①反側(cè)傾跌之狀 ②蛇復(fù)昂首待之
⑵以 ①以刺刀攫其首 ②以首俯地
2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⑴然審視殊無所見
⑵蜘蛛仍還守其網(wǎng),,如是者三四次
2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樣殺死大蛇的,?請你分別用文中原話回答。(4分)
25.讀了這兩則短文后,,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21. ⑴聽到 ⑵從上往下看 ⑶ 終于 ⑷ 曾經(jīng) ⑸離開
22.⑴之 ① 的 ②它,,指蜘蛛 ⑵以 ① 用 ②把
23.⑴然而仔細看看,什么也沒有看到,。
⑵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網(wǎng)里,,像這樣有三四次。
24.甲文:螳螂據(jù)頂上,,以刺刀攫其首,,顛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
25.只要以已之長攻敵之短,,就能克敵制勝,弱者也可以戰(zhàn)勝強者,?;颍喝跤兴L,強有所短,,弱者要相機而動,,善于斗智,就能戰(zhàn)勝強敵,。
課外文言文答題技巧 課外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篇五
11、崔景偁拜師
余始識景偁于京師,,與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數(shù)歲,,已而北面承贄,,請為弟子。余愧謝,,不獲,。且曰:“偁之從先生,非發(fā)策決科之謂也,。先生不為世俗之文,,又不為世俗之人,某則愿庶幾焉,。
【注釋】①余:指本文作者張惠言,。他是清代文學(xué)家。②北面承贄:拜師,。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師下拜。③發(fā)策決科:科舉考試中獲得功名,。④庶幾:有希望,。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既
②弟子
③從
2,、翻譯:①余愧謝,,不獲
②某則愿庶幾焉
3、上文有四個“為”,,請依次作解釋:①
② ③
④
12,、為人大須學(xué)問
唐太宗謂房玄齡曰:“為人大須學(xué)問。朕向為群兇未定,,東西征討,,躬親戎事,不暇讀書,。比來四海安靜,,身處殿堂,不能自執(zhí)書卷,,使人讀而聽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書內(nèi),。古人云‘不學(xué)業(yè),墻面,,蒞事惟煩,。’不徒言也,。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p>
【注釋】①大須學(xué)問:很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與求問,。②君臣父子:指君臣父子之間的相處原則。③墻面:面對墻壁(一無所知),。④蒞事惟煩:處理事情只會麻煩,。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向
②暇
③比
④四海
2,、翻譯:①躬親戎事
②不徒言也
③卻思少小時行事,,大覺非也
3、唐太宗認為不讀書的后果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13,、讀書五失
清袁文清嘗云:“予少時讀書有五失:泛觀而無所擇,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縮而不敢望,其失懦而無立,;纂錄故實,,一未終而更端,其失勞而無功,;聞人之長,,將疾趨而從之,輒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學(xué)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注釋】①纂錄:摘錄。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擇
②望
③懦
④立
⑤功
⑥長
⑦輒
2,、理解:①上文“纂錄故實”中的“故實”,應(yīng)理解為
②“一未終而更端”中的“更端”,,應(yīng)解釋為
③“未能蓄其本”中的“本”,,是指
14、顏回好學(xué)
顏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注釋】①蚤:同“早”,。②魯哀公:魯國國君,。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慟
②對
③亡
2,、翻譯:①門人益親
②弟子孰為好學(xué),?
(三)仁愛
15、張孝基仁愛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如禮,。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園,。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復(fù)謂曰:“汝能管庫乎,?”答曰:“得灌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甚幸也?!毙⒒构軒?。其子頗馴謹,無他過,。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復(fù)有故態(tài),,遂以其父所委財產(chǎn)歸之,。
【注釋】①許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nèi),。②如禮:按規(guī)定禮節(jié),。③就:本義為“接近”,此指“得到”。④馴謹:順從而謹慎,。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不肖
②且
③惻然
④稍
⑤怪
⑥頗
⑦徐
2、翻譯:①其子丐于途
②遂以其父所委財產(chǎn)歸之
3,、成語“就地取材”中“就”,,解釋為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16,、陳實與“梁上君子”
陳實,,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餒,,有盜夜入其室,棲于梁上,。實陰見之,,乃起整衣,呼兒孫起,,正色訓(xùn)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成性,,遂至于斯?!眱簩O曰:“孰也,?”實指梁上盜曰:“梁上君子者是也?!北I大驚,,自投于地,叩頭歸罪,。實徐諭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省己為善,?!睂嵵湄殻肆钊伺c之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fù)盜者。
【注釋】①歸:承認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棲
②陰
③夫
④斯
⑤孰
⑥徐
⑦諭
⑧省 ⑨一
2,、翻譯:①時歲饑民餒 ②正色訓(xùn)之
3、理解:“梁上君子”現(xiàn)已成成語。它是指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邯鄲之民,,以正月元旦獻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笨驮唬骸懊裰胖?,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p>
【注釋】①邯鄲:晉國的都城,今河北邯鄲市,。②正月元旦:即農(nóng)歷正月初一,。③簡子:即趙簡子,晉國權(quán)臣,。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以
②競
③然
2、翻譯:①示有恩也
②恩過不相補矣
3,、理解:“死者眾矣”前省略了主語
4,、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釋為“禁止”,,那么成語“弱不禁風(fēng)”中“禁”解釋為什么呢,?
18、鄧攸棄兒保侄
鄧攸,,晉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兒,,曰遺民,。時值**,,胡人入侵京師,掠牛馬,。鄧攸挈妻子亡,。食盡,賊又迫,,謂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遺民,今擔(dān)兩兒,,盡死,。莫若棄己兒,懷遺民走,?!逼尢槿缬辍X恐唬骸拔憧?,吾輩尚壯,,日后當(dāng)有兒?!逼迯闹?。
【注釋】:①胡人:匈奴人。②京師:京城,。③挈:帶著,。④毋:不要。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惟
②值
③迫
④但
⑤擔(dān)
⑥莫若
⑦從
2,、翻譯:①懷遺民走 ②吾輩尚壯
3、比較:上文有三個“亡”,,依次分別解釋為:①
②
③
19,、張之萬之馬 張尚書之萬,畜一紅馬,,甚神駿,,嘗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軍人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固請,,之萬無奈,遂牽而去,。未幾,,馬送回,,之萬怪之,詢其故,,曰:“方乘,遂為掀下,。連易數(shù)人,,皆掀墜。此乃劣馬,,故退之,。”之萬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馬,。比公乘之,馴良如故,。蓋此馬愿從主也,。
【注釋】①尚書:職官名稱。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幾
⑤詢
⑥蓋
2,、翻譯:①之萬怪之
②方乘,遂為掀下
③連易數(shù)人
20,、王安石辭妾
王荊公知制誥,,吳夫人為買一妾,荊公見之,,曰:“何物也,?”女子曰:“夫人令執(zhí)事左右?!卑彩唬骸叭暾l氏,?” 曰:“妾之夫為軍大將,部米運失舟,,家資盡沒猶不足,,又賣妾以償?!惫溉辉唬骸胺蛉擞缅X幾何得汝,?”曰:“九十”公呼其夫,令為夫婦如實,,盡以錢賜之,。
【注釋】①王荊公:即王安石,因封荊國公,,故又稱王荊公,。②知制誥:職官名稱,,掌握為皇帝起草詔書之事。③汝誰氏:你是誰家的,。④軍大將:指軍中官員,。⑤部米運:指監(jiān)督運米。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失
②償
③愀然
④幾何
2,、翻譯:①夫人令執(zhí)事左右
②家資盡沒猶不足
③盡以錢賜之
3、比較文中的兩個“妾”:①“吳夫人為買一妾”中的“妾”是指
,;②“妾之夫為軍大將”中的“妾”是指
4,、理解:這則故事說明王安
21、宋仁宗忍餓
宋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饑,,思食燒羊?!笔坛荚唬骸昂尾唤抵既∷??”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yīng)。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一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p>
【注釋】①外面遂以為例:指官外的人便以此為例,天天要宰羊,,以備皇上享用,。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興
②寐
③禁中
④誠 ⑤逐
⑥餒
2,、翻譯:而啟無窮之殺也
3,、解釋下列句子或詞組中的“比”:①比聞禁中每有索取
②無以倫比
③天涯若比鄰
;④比比皆是
4,、擴展:上文有“不寐”之說,,請寫出帶有“寐”的一個成語
22、范仲淹罷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缞絰數(shù)人營理葬具者,。公亟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將出殯近鄰,賵殮棺槨皆所未具,。公憮然,,即徹宴席,厚周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注釋】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陜西境內(nèi)。②觴:酒杯,。③缞絰:喪服,,此指穿著喪服。④營理:籌辦,。⑤寓居士人:客居在外的讀書人,。⑥賵殮:下葬時入殮的衣服。⑦棺材外面的套棺,。⑧徹:通“撤”,,撤去。⑨周:救濟,。
【考點】
②卒
③殯
④具
⑤泣
2,、翻譯:①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
;②公亟令詢之
3,、“公憮然”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
①大家感慨的樣子,;②大家憂傷的樣子,;③范仲淹憂傷的樣子;④范仲淹默不作聲的樣子
4,、理解:這件事可以用來證明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過的一名名言:
23,、顧榮施炙
顧榮在洛陽,嘗應(yīng)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zhí)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jīng)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已向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釋】①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仆人,。②遭亂渡江:指晉朝被侵,,社會**,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嗤
②經(jīng)
③已
2、翻譯:①有欲之色
②因輟己施焉
③豈有終日執(zhí)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3,、“左右相助”中的“相”,是指:①他②互相③愿意④適當(dāng)
24,、逆旅主人無情
京城之俗,,多以逆旅為利??椭?,授一室,公可榻,,俯而出入,。曉鐘響,起為他事,,遇夜始歸息,,輿濯水皆自為,然月租以千數(shù),,否必斥罵致訟,。或疾病,,輒遣出,。其病危者,雖氣息尚屬,,目未瞑,,即棄之,而奪其資財,。婦孕將產(chǎn)者,,以為不祥,拒而不舍,。其少恩薄情如此,。非其性固然,地在京城,四方人至者眾,,其勢必然也,!
【注釋】①逆旅:旅店;此指開設(shè)旅店,。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授
②他
③輿濯
④或
⑤輒
⑥屬
2、翻譯:①然月租以千數(shù)
②否必斥罵致訟
③非其性固然
3,、理解:①“僅可榻”中的“榻”應(yīng)理解為
,;②“俯而出入”是形容
(四)誠信
25、陸元方賣宅
陸少保,,字元方,,曾于東都賣一小宅。家人將受直矣,,買者求見,。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耳,。”買者聞之,,遽辭不買,。子侄以為言,元方曰:“不爾,,是欺之也,。”
【注釋】①陸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師),故又名陸少保,。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直
②但
③遽
④辭
2、翻譯:①子侄以為言
②不爾,,是欺人也
26,、昔齊攻魯,求其岑鼎,。
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則請受之,。”魯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魯侯乃獻岑鼎,。
【注釋】①岑鼎:魯國名鼎的名稱。古代把鼎作為立國的重器,。②柳季:魯國最誠實而講信用的人,。③國:此指極珍貴的寶物。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以
②破
③全
2,、翻譯:①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
②若柳季云是,則請受之
3,、上文有兩個“信”,,請分別加以解釋:①“齊侯不信”中的“信”,解釋為
,; ②“信者亦臣之國”中的“信”,,解釋為
4、理解:在要不要獻岑鼎這個問題上,,柳季為什么感到為難,?
27、楊萬里與“誠齋”
楊萬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為贛州司忘掉,,調(diào)永州零陵丞,。時張浚謫永,杜門謝客,,萬里三往不得見,。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xué),,萬里服其教終身,,乃名讀書之室曰“誠齋”。
【注釋】①吉州:古州名,,今江西境內(nèi),。②紹興:宋高宗年號。③司忘掉:職官名稱,,負責(zé)錢糧稅收,。④丞:縣令的屬官,。⑤張浚:南宋重臣,力主抗金,。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謫
②名
2、翻譯:①杜門謝客
②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xué)
28,、和氏璧
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獻之于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蓖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暈槭?,忠貞之士而視為誑?!蓖跄耸褂袢死砥滂?,果得寶玉也,遂命名為“和氏璧”,。
【注釋】①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②薨:古代諸侯王死叫“薨”,。③剖開。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璞
②奉
③相
④諸
⑤泣
⑥夫
2,、翻譯:①王以和為誑
②子奚哭之悲也?
3,、這珍貴的玉璧為什么命名為“和氏璧”,?
29、幽王擊鼓
周宅豐,、鎬,,近戎。幽王與諸侯約: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近,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人喧馬嘶,,褒姒視之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shù)擊鼓,。諸侯兵數(shù)至而無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驪山之下,,為天下笑。
【注釋】①周宅豐,、鎬:西周的都城在豐,、鎬一帶(今陜西長安縣內(nèi))。②戎:西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寵妃,,后立為皇后。④驪山:今陜西臨潼東,。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為
②嘗
③乃
2,、選擇(打勾):“即戎寇至”中的“即”,解釋為
①如果
②立刻
③靠近
④不幸
3,、翻譯:①因數(shù)擊鼓
,;②為天下笑
4、理解:周幽王的過錯是
(五)品性 30,、許生端方
道光間,,姑蘇渡僧橋畔,泊一縣試舟,。書生姓許,,年方二十,風(fēng)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無戲言,有古賢士之風(fēng),。三更,,見岸畔火焰耀天,鑼聲人聲轟然驚心,,知店肆失火,。許生頗為嘆息。方瞻仰見,,見樓窗中躍下一少女,,肌膚潔白,身未著寸縷,,落于船頭,,幾被女驚落河中,許正色曰:“姑娘受驚矣,?!迸炭郑娍⌒銜?,欲赴河。許勸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錦被裹之,秉燭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視,。火止,,東方已白,,女父知而負衣裙至舟,,女衣之,拜謝而歸,。
【注釋】①道光:清宣宗的年號,。②姑蘇:蘇州的別稱。③縣試:縣府舉辦的科舉考試,。④著:同著,。 【思考與練習(xí)】
1、解釋:①頗
②幾
③赴
④秉
⑤負
2,、翻譯:①生平端方無戲言
②既避火,,何投水 ?
3,、理解:上文“身未著寸縷”中的“寸縷”指
我當(dāng)初在京城認識景偁,,和(他)結(jié)交為朋友,景偁按照長兄的禮節(jié)來對待我,。幾年后,,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禮物,請求作(我的)徒弟,。我感到慚愧并謝絕了,,沒有接受(禮物)。(景偁)說:“我?guī)煆哪?,并不是圖取功名?。壬粚懯浪椎奈恼拢膊皇莻€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學(xué)生啊
答案:
11.催景俘拜師 1.①已經(jīng)
②學(xué)生③追隨2.①我慚愧地拒絕,,但對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實現(xiàn)了。3.①作為②成為③寫④做
12.為人大須學(xué)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很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兇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中,。古人說:?不學(xué)習(xí),,一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會感到麻煩,。?這不只是說說,。回想我年輕時的處事行為,,覺得很是不對,。”
1.①早先②空閑③近④全國2.①親自參加戰(zhàn)爭②不是空話③回想年輕時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錯了,。3.蒞事惟煩。 13.讀書五失
清朝的袁文清曾經(jīng)說:“我小時候讀書有五個過失:泛泛的瀏覽但沒有什么選擇,,這樣問題就是知道得多但是沒有什么要旨,;喜歡古人的言行,思想總是保守,,不敢遠望,,這樣的問題就是學(xué)說正統(tǒng)但是沒有什么創(chuàng)意;收集材料,、筆記過于死板,,一個材料沒有說完就老是改開頭,這樣的問題就是作無用功,;聽說別人的優(yōu)點,,總是馬上學(xué)習(xí)、模仿,,這樣的問題就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太高的目標,;喜歡學(xué)習(xí)寫作,沒有能夠保留下底稿,,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1.①選擇②向往③軟弱④確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優(yōu)點⑦往往2.①往事②換個開頭③基礎(chǔ),。 14.顏回好學(xué)
顏回年僅二十九歲,,頭發(fā)全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鬃影粗粒f道:“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弟子,,我和學(xué)生們就更加親近了,?!濒敯Ч珕柨鬃樱骸澳愕牡茏又姓l最好學(xué),?”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學(xué)生最喜歡學(xué)習(xí),,他從不遷怒于人,不重復(fù)犯一個錯誤,。不幸他命短去世了,,今后再也見不到他了。 1.①極悲傷②回答③同“無”2.①學(xué)生更加親近(我)②(你的)學(xué)生中誰是最愛好學(xué)習(xí)的,? (三)仁愛
15,、張孝基仁愛
許昌有個士人叫張孝基的,娶同鄉(xiāng)某富人的女兒,。富人只有一個兒子不孝順,,便罵著把他趕走了。富人生病將要死了,,把家產(chǎn)全部托付給孝基,。孝基按規(guī)定禮節(jié)為富人辦了后事。過了許久,,富人的兒子在路上討飯,,孝基見了,同情地說道:“你會灌園嗎,?”富人的兒子答道:“如果讓我灌園而有飯吃,,很高興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園,。富人的兒子稍微能夠自食其力了,孝基有點奇怪,,又說道:“你能管理倉庫么,?”答道:“讓我灌園,已出乎我的意料,,何況管理倉庫呢,?那真是太好啦?!毙⒒徒兴芾韨}庫,。富人的兒子很順從、謹慎,,沒犯什么過錯,。孝基慢慢觀察他,知道他能改過自新,,不會像以前那樣,,于是將他父親所委托的財產(chǎn)還給他了。
1、 ①不成材②將③同情的樣子④漸漸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兒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親所委托的財產(chǎn)歸還給他,。3.靠近,;靠近當(dāng)?shù)孬@得原材料。 16.陳實與“梁上君子”
陳寔是東漢人,,為人仁厚慈愛,。那一年鬧饑荒,百姓饑餓,。有一個偷盜的人晚上進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陳寔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兒孫起來,神情嚴肅地開導(dǎo)他們說:“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壞的,,只是習(xí)慣了成為習(xí)性,于是就成了這樣子,?!眱簩O說:“誰成了這樣子?”陳寔指著梁上的盜賊說:“就是那梁上的君子,?!北I賊很吃驚,自己跳下地,,磕頭認罪,。陳寔慢慢地開導(dǎo)他說:“看你的相貌,不像很壞的人,,應(yīng)該反省自己為好,。”陳寔知道他很窮,,于是讓人給了他二匹絹,。從此整個縣中沒有偷盜的人了。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詞,,無義④這(地步)⑤誰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嵴麄€2.①當(dāng)時荒年百姓饑餓(饑,荒年)②嚴肅地教育子孫,。3.小俞,。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有邯鄲的民眾在正月元旦這一天將他們捕獲的野雞獻給趙簡子。趙簡子非常高興,,賞賜給了他們很多東西,。門客問簡子這樣做的原因,簡子說:“在正月元旦這天將獵物放生,是一種恩德,?!遍T客說:“民眾知道您想要將獵物放生,所以爭著獵取它們,,反而使它們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們捕獵,。捕獵之后再將它們放生,恩德是彌補不了犯下的過失的,?!焙喿诱f:“你說的對?!?/p>
1.①同“于”,;在②爭著③對的2.①表示(對飛禽)有恩德②恩德補償不了罪過。3.鳩4.擔(dān)當(dāng),、勝任,。 18.鄧攸棄兒保侄
鄧攸是晉國人。鄧攸的弟弟很早便過世了,,留有一個小孩,,名字是遺民。正值社會**,,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搶奪牲口。鄧攸帶著妻子孩子逃亡他鄉(xiāng),。吃光了食物,,胡人再次逼近。鄧攸對妻子說:“我的弟弟死得早,,只有遺民?,F(xiàn)在如果我們帶著兩個小孩子逃命,大家都會死,。不如我們放下我們的孩子,,帶著遺民逃跑吧?!逼拮勇牶鬁I如雨下,。鄧攸安慰她說:“不要哭了,我們還年輕,,日后還會有孩子的,。”妻子聽后也就同意了。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還不如⑦聽從2.①抱著棄民逃跑②我們還年輕,。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張之萬之馬
尚書張之萬,,畜養(yǎng)了一匹紅色的馬,非常地神氣,,速度非??欤?jīng)在一天內(nèi)奔跑數(shù)千里,,大氣不喘,。一個軍人看見了就非常地喜歡它,派人前來買下那匹馬,,張之萬不答應(yīng),。他堅持請求,張之萬沒有辦法,,(賣給了他)于是那軍人就拉著馬離開了,。不久,馬被送了回來,,張之萬為此感到很奇怪,,詢問把馬送回來的原因,說:“剛剛騎上去,,就被(馬)翻了下來,,連續(xù)換了幾個人,都被翻得掉了下來,。這是匹壞馬,,所以把它退了回來?!睆堉f對于此事求之不得,,于是就馬上退回了買馬的錢收回了馬。等到他騎上馬去,,溫順善良仍像從前一樣,,原來是這馬希望跟隨(自己原來的)主人。
1.①養(yǎng)②派③堅持④不多時⑤問⑥大概2.①張之萬對這事感到奇怪②剛騎,,就被馬掀下來③一連換了好幾個人,。 20.王安石辭妾
王荊公發(fā)喪,吳夫人為他買了一個小妾,,荊公見到說:“這是什么,?”那女子說:“夫人讓我侍奉您左右?!蓖醢彩f:“你是何人,?”那女子說:“我的丈夫是軍中大將,,運米時船沉,家中資產(chǎn)都賠上還不夠,,還要賣了我來補償,。”王安石說:“夫人花了多少錢買你,?”女子說:“九十萬錢,。”王安石叫來她的丈夫,,讓他們夫婦還像原來一樣過日子,,又拿錢給了他們。
1.①沉,、翻②還(債)③感傷的樣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讓我在你身邊服侍②家中財產(chǎn)全部用盡還不夠③把所欠的錢全部賞賜給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稱)4.遇事先為他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