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指導的研究生已超過70名(含在讀和畢業(yè)),,依然對初中生女兒的教育束手無策,。”近日,在重慶大學官網(wǎng),,該校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小強教授的簡介引起網(wǎng)友關注。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篇自述式的簡介幽默感十足,,張小強除了表示自己以后要做文藝大爺,,最后還吐槽對正在讀初中的女兒束手無策,字里行間透著一個老父親的無奈,。
5月29日,,張小強表示,這是三年前的一篇自我介紹,,那會兒女兒剛上初中,,他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初中階段,很多功課他是真的不會,,加上工作忙,,才有“束手無策”的感覺。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適應了,,覺得陪伴孩子有時候比輔導功課更重要,,而且他對女兒目前的表現(xiàn)也挺滿意。
工科男成文科博導
47歲的張小強是湖北隨州人,,現(xiàn)為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法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張小強并非文科科班出生,,最早是學的工科。他于1997年在重慶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5年后在該校獲工學碩士學院,,2006年又在該校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在自我簡介中,張小強說稱自己是“從工科少年轉型為文科大叔”,。
張小強告訴記者,,這一轉變說來話長。他個人喜歡文藝,,但讀高中文理科分班時,,因自己所在學校文科錄取率比理科更低,理科還有更多的委培名額,,他糾結了一陣,,最終還是選擇了理科班。但是在選擇專業(yè)時,,他選擇了理科里面的“文科”——重慶大學的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并學習了素描、水粉,、攝影這些偏藝術的課程,。
張小強大學本科畢業(yè)后,因為英語好,,留校做了一名期刊編輯,。1999年,他考上了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的研究生,,但因為各種原因,,又不得不把學籍從人文藝術學院轉到機械工程學院。碩士畢業(yè)當年,,剛好重慶大學成立法學院,,他就考入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張小強博士畢業(yè)后,,去美國訪學一年,,選擇的是新聞傳播學與法學的交叉領域——網(wǎng)絡版權。
張小強介紹,,回國后,,他到重慶的一家傳媒企業(yè)的博士后流動站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掛牌,。因為此前他有一些相關的科研成果,經(jīng)過學校批準,,張小強從重慶大學期刊社調(diào)入新聞學院做專任教師,。當時考慮的是新聞傳播學能夠更好地把他理工科、法學,、編輯出版和傳媒企業(yè)博士后工作的經(jīng)歷融合起來,更能發(fā)揮所長。
家長的陪伴比“教育”更重要
自己在簡介中吐槽“雖然指導的研究生已超過70名(含在讀和畢業(yè)),,依然對初中生女兒的教育束手無策,。”受網(wǎng)友熱議,張小強表示,,這段簡介是女兒剛上初中的時候?qū)懙?。最近突然大火,可能是因為前幾天北大一位教授因吐槽女兒教育登上微博熱搜,,他的簡介這才引來網(wǎng)友的關注,。
張小強介紹,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低年級階段,,他管女兒是比較多的,。因為那個時候他還在重慶大學期刊社上班,沒有教學科研壓力,。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路上,,張小強會給孩子編一些故事。孩子小學功課不難輔導,,行為比較容易引導,。孩子讀小學高年級時,他從期刊社調(diào)入新聞學院,,教學科研任務比較重,,管孩子的時間就沒那么多了,妻子就承擔了管孩子任務,。妻子經(jīng)常開玩笑說自己是“喪偶式育兒”,,張小強是“詐尸式教育”。張小強說,,其實自己也想管,,可現(xiàn)在初中階段的功課,他是真的不會,,根本插不上手,,除非他有精力把現(xiàn)在的初中課程系統(tǒng)的學習一遍,或許才能輔導女兒,,而且光學課本知識遠遠不夠,。
張小強說,在輔導孩子功課方面,,他早就被迫放棄了,。但教育不僅僅是輔導孩子功課,還有包含很多其他方面,。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說什么孩子還聽你的,,孩子大了就有自己的個性,不會完全按照家長的節(jié)奏來,。
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如果沒有掌握教育方法和青少年心理學,真的很難接近和引導他們,。一開始,,張小強還不太理解,他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在這個階段家長的陪伴比“教育”更重要,。他和孩子保持一定距離后,反而關系更融洽,。“家長如果不懂如何‘教育’,,不如退而求其次,好好陪伴,。”張小強說,。
“如果說人生最大的意義在于學習,學習怎么做家長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在這個方面確實做得不夠好,。”張小強說,“束手無策”也是因為自己沒有投入時間學習怎么做家長,。
心底對“小張”表現(xiàn)滿意
在張小強的微信朋友圈中,,他稱女兒為“小張”。
“不用去給小張煮飯的周末太愜意了……”“夫妻二人心情沉重地談到了孩子的上學問題,,于是決定開到三溪口吃個魚環(huán)節(jié)一下焦慮……”作為老父親,,他會偶爾在朋友圈開女兒的玩笑。
“總體上小張還是不錯的,,我對女兒的表現(xiàn)是滿意的,。”張小強告訴記者,寫個人簡介時,,女兒剛上初中,,他作為家長還不適應,但現(xiàn)在適應了,。女兒雖然不算學霸,,但成績絕對跟得上班。女兒現(xiàn)在面對初中升高中競爭激勵,,要應對方方面面的壓力,,所以女兒自己有學習的動力,她對自己也有要求,。
除了在簡介中吐槽了孩子的教育,,張小強還寫道:業(yè)余時間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叨叨和展示廚藝,,還熱愛健身、閱讀和小說寫作,,在從工科少年轉型為文科大叔后,,未來更想再轉型成為一個真正的文藝大爺而不是單反大爺。多年來沒有隨專業(yè)改變的是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期望未來英語能夠達到英美大學生水平。
記者看到,,每每享受美食,,張小強就會拍照曬在朋友圈里。為了向妻子證明自己沒胖,,他還一口氣做了50個俯臥撐,,并在朋友圈分享。
張小強表示,,因為每天工作比較緊張,,所以在他更多在朋友圈展示一些比較輕松的內(nèi)容。他的理想是在退休后寫寫小說,,搞文藝創(chuàng)作,,讓生活更精彩些。2019年,,他就有了寫科幻小說想法,,現(xiàn)在正在完成終稿。至于想提高英語水平,,是因為他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如果要和國際友人深入交流,自己還需要學習,。
張小強說,,將這些內(nèi)容寫到簡介里,其實就是提醒自己,,把生活興趣和工作更好的結合,,也希望提醒看到這個的簡介的研究生,生活需要有一些不一樣的追求,,才更有意思,。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大博導回應對女兒教育束手無策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