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的7月28日凌晨,,沉睡的華北大地在咆哮中醒來。短短12秒,,7.8級地震釋放出400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讓24萬人為之殞命,,16.4萬人重傷,4204名孩子淪為孤兒,。唐山,這座百萬人口的重工業(yè)城,,被瞬間夷平,。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紀念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紀念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1
昨天還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榮昌盛的城市.一場突如其來的8.0級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毀成一望無際的廢墟.數(shù)萬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間一命嗚呼!那美麗的一切突然從天堂變成了地獄.地震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然而地震留給我我們的精神財富無可估量.,。
記住災難――讓我們留下經(jīng)驗教訓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這是銘刻在中國人記憶中的“黑色”數(shù)字,。河北省唐山市發(fā)生7.8級強烈地震,傷亡慘重,,數(shù)十萬居民轉(zhuǎn)眼變成失去家園的難民,。
轉(zhuǎn)瞬45年。唐山大地震這道深深的傷痕,,已經(jīng)鏤刻在許多人的心中。我們紀念災難,我們記住災難,都是為了遠離災難,。如今的唐山,已經(jīng)很難看到地震殘存的痕跡,。站在市中心的鳳凰山上環(huán)顧四周,高樓鱗次櫛比,,街道寬闊整潔,。
大地震后,,唐山人民僅用10年時間,,就在廢墟瓦礫上建起一座宜居的新城,。1990年,,聯(lián)合國授予唐山“人居榮譽獎”,這是中國歷史上獲得的第一個“人居獎”,。
記住災難――讓我們懂得自救
“唐山大地震一個極為慘痛的教訓,就是人們不了解地震,,沒有應急意識,,不懂得自救互救知識,造成了重大的損失,。”一位地震專家憂慮地告訴記者,,“45年過去了,作為地震發(fā)生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地震知識普及程度仍然十分欠缺。”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專家普遍認為,,地震發(fā)生時較好的辦法是保持鎮(zhèn)定,,就近避險,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如來不及跑到安全的室外,可暫時躲避在室內(nèi)堅硬的家具下或內(nèi)墻角處,,也可轉(zhuǎn)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wèi)生間等地方暫避一時,。一定要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身體應采取的姿勢是: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點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歷經(jīng)風雨,、重建家園的唐山人并沒有忘記那段黑色的歲月。
紀念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2
1976年一場毀滅性大地震將唐山變成了廢墟,,像鳳凰涅盤,,45年后一座現(xiàn)代化宜居新城在廢墟上崛起,。
唐山是屬于全人類的,。45年前的人間慘劇,讓不同地域,、不同膚色、不同信仰者的心同被撕裂,。我很晚才從舊報中發(fā)現(xiàn),,當年,唐山大地震的消息傳到與我們完全隔絕的海峽彼岸,,臺灣民眾曾噙淚發(fā)起手足情深的賑災募捐,。這十多年,因為《我和我的唐山》一文被編入中學課本,,香港青少年對唐山始終充滿特殊的關(guān)切,有的學生甚至對解放軍255醫(yī)院小小靈堂里那些死難孩子的名字耳熟能詳,。
這是生命的傳奇,。人們從未如那一刻般強烈感受“活著”的珍貴。一個幸存者救活十數(shù)人,,十數(shù)幸存者又搶奪出上百人的生命,。當十萬救援解放軍和萬名醫(yī)療隊員從四面八方匯聚,生者與死者的鮮血融合在一起,,在黑色的天地間寫下一個大大的“人”字,。
這是人性的實錄,。大地震以殘酷的方式,扯去這星球上的萬般涂飾和遮蔽,,裸露出這一對最基本的關(guān)系:大自然和人,。人,,從來沒有像45年前在唐山廢墟上那樣,,逼真地看清自己:脆弱和堅強,,卑微和博大,,邪惡和善良;從來沒有像45年來的唐山那樣,,從廢墟上重新站起來,驚人地表現(xiàn)自救和他救的偉力,,從城市到心靈……
這是2006,,我們的唐山。我們向死者致哀,。我們向生者致敬,。我們牢牢地記著昨日,滿懷希望向著明天,。拭去淚水的手緊緊相握,,我們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我覺得除了懷念和悼念,還要多宣傳一些地震避險,、自救互救的一些常識,要加強地震預報的能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盼望地震預報能和航天技術(shù)那樣有飛速發(fā)展,。
紀念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3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
45年前,,一場舉世震撼的大地震將唐山夷為一片廢墟,,24萬條生命淪為亡魂,。45年后,,新城崛起,廢墟不再,,除去這場災難中的幸存者,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少部分人,,對于更多的人來說,“唐山大地震”已成為一段冰冷的歷史,。
45年前的7月28日3時42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摧毀了中國冀東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唐山。45年后的今天,,唐山人走出了大地震的黑色陰影。45年前的7月28日3時42分,,一場大地震摧毀了唐山。震后的一組統(tǒng)計數(shù)字為:喪生者242769人,,重傷者164851人,70多萬人受輕傷,,15886戶家庭解體,,7000多個家庭斷戶絕煙,,3817人成為截癱患者,,25061人肢體殘疾,,3675位老人成為孤寡老人,,4204個10歲以下的孩子沒有了雙親。
有關(guān)這場災難,,究竟留給今天的人們多少清晰的圖像、難忘的瞬間和震撼人心的細節(jié)?歷史不該僅由宏大敘述和終結(jié)話語構(gòu)成,,更多活著的歷史,其實就珍藏在你我身邊小人物的記憶深處,。
45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瞬,。45年,對一個城市卻不算一段短促的時光,,足夠它拭去災難的'創(chuàng)痕,。45年,對一個活下來的人則是漫長的歲月,,在重建自己生活的路途上,原本是少年的走進了中年,,原本是中年的走進了晚年,。
45年,,震后唐山建起的第一批房屋,已經(jīng)變得陳舊了,。震后栽種的樹木,,早已成蔭成材,。那個地震發(fā)生時只有6個月,,最小的地震孤兒之一黨育新,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孩子,。
何為“抗震精神”?有十六字以概之:
“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公而忘私,,就是自我犧牲,,無私奉獻,,將個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全部心血獻給唐山的救災和重建。
患難與共,,就是鄰里之間、干群之間互幫互濟,,同甘共苦,尤其是廣大黨員干部,,在大災面前與群眾同舟共濟,,建立起了一種新型的黨群、干群關(guān)系,。
百折不撓,,就是知難而進,不向震災屈服,,不向困難低頭,,以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重建家園,。
勇往直前,就是不甘落后,,不甘示弱,敢于爭先的優(yōu)秀品質(zhì),,在與震災斗爭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進取精神,,自強不息,奮勇前進。
抗震精神亦是唐山崛起之魂。人們舍小家為大家,,舍自己為他人,舍局部為全局,,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新唐山的重建、崛起,、發(fā)展。
抗震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寶貴的精神財富,。英勇的唐山兒女,在大地震后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動地的歷史篇章,,盡管當時缺吃、缺穿,、缺水、缺房,,但唐山人民團結(jié)一致,同甘共苦,,官兵一致,干群魚水,,戰(zhàn)勝了自然災害,新唐山在一片廢墟中崛起,。
唐山大地震災情之重,,損失之大,,舉世罕見,。外國稱“唐山從地球上抹掉了”,。而英雄的唐山人在災害面前不低頭,用“抗震精神”迅速生產(chǎn)出“抗震煤”,、“抗震鋼”,、“抗震電”、“抗震車”……
震后七天組裝出第一批自行車;震后十天生產(chǎn)出第一車煤;震后十四天發(fā)電廠開始發(fā)電;震后二十天造出第一臺機車;震后二十八天煉出第一爐鋼,。
抗震精神也是融入唐山人血脈中的城市精神,,在民眾中有著深厚的底蘊。在那場浩劫中錘煉出的親情友情,,折射出人性中至真至純的愛,歷久彌新,。地震廢墟上崛起的新唐山,,不僅延續(xù)了百年歷史的璀璨,更創(chuàng)造了屬于今天的輝煌,。
溫家寶總理考察唐山后贊嘆:“唐山是一個最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寫下此文目的只為撫慰這場災難中的亡魂和受傷痛的心靈,。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紀念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全部內(nèi)容,可圈可點一直關(guān)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yōu)質(zhì)文章,更多內(nèi)容請各位同學持續(xù)關(guān)注可圈可點,。
【紀念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_關(guān)于唐山大地震45周年作文】相關(guān)推薦文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大學生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00字
2021紀念唐山大地震四十五周年感想作文【優(yōu)質(zh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