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一
大家好,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是聞名天下的莫高窟,。莫高窟地處敦煌,,它和鳴沙山、月牙泉一樣是敦煌著名的旅游景點,,還是我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29處景觀之一的文化遺產(chǎn),。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鳴沙山東麓,。洞窟始鑿于公元4世紀,,至14世紀結(jié)束,前后延續(xù)約一千年,。莫高窟是一座燦爛輝煌的建筑,,是繪畫和雕塑之宮,是中國現(xiàn)在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多的石窟,。
游客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是莫高窟的大門,,在我們眼前有二座雙塔,,背后整面山體都是一層層藏洞,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座高樓,,一屋屋,、一間間。洞里藏有許多寶藏,、經(jīng)卷,、文書等。最多最醒目的是壁畫,,特別突出的是飛天壁畫形象,。
各位游客,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壁畫大多是殘缺不全的,,那是因為一百多年前曾經(jīng)遭到過幾次劫難,,被外國人盜走許多珍藏,現(xiàn)在給人們留下許多的遺憾,。我在這里也要呼吁大家都來保護好我們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繼承和發(fā)揚好我們的民族文化。
各位游客,,因時間關系,,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為止了。希望大家不虛此行,通過這次參觀游覽,,對莫高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想要更深地了解莫高窟,歡迎你們下一次再來,。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二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現(xiàn)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近代以來又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內(nèi)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jīng)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
【沿革概述】。
莫高窟位于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據(jù)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jīng)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xiàn)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xù)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后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tǒng)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fā)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安史之亂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后,,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并逐漸湮沒于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20xx年)后,,這里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xiàn)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qū)。南區(qū)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qū)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臺燈等生活設施,。兩區(qū)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shù)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藝術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于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咄庠心驹斓钣?,并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xiàn)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nèi),,內(nèi)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jīng)變,、神怪,、供養(yǎng)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xiàn)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zhàn)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鮮艷瑰麗,,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jù)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zhì)較松軟,,并不適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cè)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shù)雀?,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nèi)僅次于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并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xiàn)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墻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云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漫卷,,悠然自得。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呈獻給人們一個優(yōu)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
艷麗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象力量吧!
【風格演變】,。
莫高窟現(xiàn)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開鑿于北朝時期的洞窟共有36個,,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涼時期,??咝沃饕嵌U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nèi)容有佛像、佛經(jīng)故事,、神怪,、供養(yǎng)人等。這一時期的影塑以飛天,、供養(yǎng)菩薩和千佛為主,,圓塑最初多為一佛二菩薩組合,,后來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體態(tài)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diào)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為白色,,色調(diào)趨于雅致,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如第243石窟北魏時代的釋家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頭頂扎扁圓形發(fā)髻,,保留著犍陀羅樣式,。
隋唐是莫高窟發(fā)展的全盛時期,現(xiàn)存洞窟有300多個,。禪窟和中心塔柱窟在這一時期逐漸消失,,而同時大量出現(xiàn)的是殿堂窟、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數(shù)量最多,。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滿,風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現(xiàn)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四菩薩,,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有的還再加上二力士。這一時期的莫高窟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時期制作的第79窟脅侍菩薩像中的樣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頭上合攏的兩片螺圓發(fā)髻,,是唐代平民的發(fā)式。臉龐,、肢體的肌肉圓潤,,施以粉彩,膚色白凈,,表情隨和溫存。雖然眉宇間仍點了一顆印度式紅痔,,卻更像生活中的真人,。還有在第159窟中,也是脅侍菩薩,。一位上身赤裸,,斜結(jié)瓔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頭微向右傾,上身有些左傾,,胯部又向右突,,動作協(xié)調(diào),既保持平衡,,又顯露出女性化的優(yōu)美身段,。另外一位菩薩全身著衣,內(nèi)外幾層表現(xiàn)清楚,,把身體結(jié)構顯露得清晰可辨,。衣褶線條流利,色彩艷麗絢爛,,配置協(xié)調(diào),,身材修長,,比例恰當,使人覺得這是兩尊有生命力的“活像”,。
五代和宋時期的洞窟現(xiàn)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從晚唐到五代,統(tǒng)治敦煌的張氏和曹氏家族均崇信佛教,,為莫高窟出資甚多,,因此供養(yǎng)人畫像在這個階段大量出現(xiàn)并且內(nèi)容也很豐富。塑像和壁畫都沿襲了晚唐的風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顯公式化,美術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這一時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圖《五臺山圖》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畫,高5米,,長13.5米,,繪出了山西五臺山周邊的山川形勝、城池寺院,、亭臺樓閣等,,堪稱恢宏壯觀。
莫高窟現(xiàn)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現(xiàn)回鶻王的形象,,可能與回鶻人有關。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畫中又出現(xiàn)了西藏密宗的內(nèi)容,。元代洞窟只有8個,全部是新開鑿的,,出現(xiàn)了方形窟中設圓形佛壇的形制,,壁畫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關。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藏經(jīng)洞。
1920xx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箓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guī)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現(xiàn)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北側(cè)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后,,出現(xiàn)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xiàn)編號為第17窟),,內(nèi)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jīng)洞”,。
藏經(jīng)洞藏經(jīng)洞的內(nèi)壁繪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于北宋年間,,且不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jīng)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yōu)槎惚芪飨能婈?,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莫高窟藏經(jīng)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fā)現(xiàn),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nèi)容主要是佛經(jīng),此外還有道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歷本,、契據(jù),、信札、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qū)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jīng)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破壞情況,。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為人所知,幾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后,,旋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王圓箓處獲得了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出中國或散落民間,,嚴重破壞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
1920xx年,,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著羅布泊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了敦煌,。當聽說莫高窟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后,,他找到王圓箓,表示愿意幫助興修道觀,,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許進入藏經(jīng)洞揀選文書,他最終只用了200兩銀兩,,便換取了24箱寫本和5箱其他藝術品帶走,。1920xx年,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箓購得了570段敦煌文獻,。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xiàn)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來由于該館對中國文物的保護不力甚至遭致失竊,因而受到不少指責,。
1920xx年,,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發(fā)現(xiàn)古代寫本后,立即從迪化趕到敦煌。他在洞中揀選了三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菁華的敦煌文書,后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
1920xx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學者出示了幾本敦煌珍本,這立即引起學界的注意,。他們向清朝學部上書,,要求甘肅和敦煌地方政府馬上清點藏經(jīng)洞文獻,并運送進京,。清廷指定由甘肅布政使何彥升負責押運,。但在清點前,王圓箓便已將一部分文物藏了起來,,押運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彥升和他的親友們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20xx年發(fā)現(xiàn)的五萬多件藏經(jīng)洞文獻,最終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師圖書館,,現(xiàn)均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
對于流失在中國民間的敦煌文獻,有一部分后來被收藏者轉(zhuǎn)賣給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歸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但更多的已難以查找。王圓箓藏匿起來的寫本,,除了賣給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20xx年和1920xx年賣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20xx年,,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堡對已經(jīng)搬空的藏經(jīng)洞進行了挖掘,,又獲得了一萬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近代,除了藏經(jīng)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畫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目前所有唐宋時期的壁畫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與1920xx年到來的哈佛大學蘭登·華爾納先后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只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圖像,,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王圓箓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1920xx年,,莫高窟曾一度關押了數(shù)百名俄羅斯沙皇軍隊士兵,,他們在洞窟中煙熏火燎,破壞不小,。1940年代,,張大千在此描摹壁畫時,發(fā)現(xiàn)部分壁畫有內(nèi)外兩層,,他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nèi)層,,這種做法后來引發(fā)了爭議,直到現(xiàn)在依然爭論不休,。
【歷史現(xiàn)狀】,。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于莫高窟西南30余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里,,現(xiàn)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nèi)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于歷史上的保護不周,,目前殘損坍塌較甚。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nóng)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于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1943年,國民政府將莫高窟收歸國有,,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常書鴻任所長,對敦煌諸石窟進行系統(tǒng)性的保護,、修復和研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檐,,并將周邊10余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范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于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chǎn)生潛在性的破壞,近年造訪莫高窟人數(shù)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shù)應該加以限制,。
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屈辱簡史】,。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20xx年)道士王圓箓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洞內(nèi)藏有寫經(jīng)、文書和文物四萬多件,。此后莫高窟更為引人注目,。
1907、1920xx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
1920xx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jīng)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
1920xx年藏經(jīng)洞中的劫余寫經(jīng),,大部分運至北京,交京師圖書館收藏,。
1920xx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從王道士處,,弄走約600件經(jīng)卷。
1920xx年俄國人奧爾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jīng)卷寫本,,并進行洞窟測繪,,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
1920xx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他們都以少量的銀元,,帶走了大量的中國的燦爛文化,。
注:
王道士。
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之后,,王道士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應該做的一切。首先,,徒步行走50里,,趕往縣城去找敦煌縣令嚴澤,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經(jīng)洞的兩卷經(jīng)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引起這位官老爺?shù)闹匾暋,?上У氖沁@位姓嚴的知縣不學無術,,只不過把這兩卷經(jīng)文視作兩張發(fā)黃的廢紙而已。
1920xx年,,敦煌又來了一位新知縣汪宗翰,。汪知縣是位進土,對金石學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縣報告了藏經(jīng)洞的情況,。汪知縣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去莫高窟察看,,并順手揀得幾卷經(jīng)文帶走,。留下一句話,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經(jīng)洞,。
兩次找知縣沒有結(jié)果,王圓箓?cè)圆桓市?。于是,,他又從藏?jīng)洞中挑揀了兩箱經(jīng)卷,,趕著毛驢奔赴肅州(酒泉)。他風餐露宿,,單槍匹馬,,冒著狼吃匪搶的危險,行程800多里,,才到達目的地,,找到了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臺廷棟。這位廷棟大人瀏覽了一番,,最后得出結(jié)論:經(jīng)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就此了事。
幾年過去了,,時任甘肅學政的金石學家葉昌熾知道了藏經(jīng)洞的事,,對此很感興趣,并通過汪知縣索取了部分古物,,遺憾的是,,他沒有下決心對藏經(jīng)洞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直到1920xx年,,省府才下令敦煌檢點經(jīng)卷就地保存,。這一決定和汪知縣當初的說法一樣,都是把責任一推了之,。王圓箓無法可想,,又斗膽給清宮的老佛爺寫了秘報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風雨飄搖之際,,深居清宮的官員哪望能顧得上這等“小事”。王圓箓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1920xx年,斯坦因到來,,他通過宗教精神的交流將王道士俘虜了,。斯坦因說:“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對面新建涼廊上的繪畫有顯明的證據(jù),,所畫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傳說……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國話向王道士述說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著他的足跡,從印度橫越峻嶺荒漠,,以至于此的經(jīng)過,,他顯然是為我所感動了?!?/p>
當時王道士把經(jīng)卷賣給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長達7年的時間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視,,而且是逐級上報,但無人過問,,致使他灰了心,。二是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掃洞窟,,修建三層樓,架設木橋,。三是唐玄奘溝通了他們的思想,,斯坦因這個探險家追求事業(yè)的精神感動了他。因此他雖則思想極為矛盾,,極不愿意外國人將這些文物帶走,,但在無奈的情況下,也只好讓了步,。
當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傳于全世界之時,,當朝命官這才懂得了其重要價值,但他們不是考慮如何地保護它,,而是千萬百計竊為己有,。因此,一時間偷竊成風,,敦煌卷子流失嚴重,,這是敦煌卷子自發(fā)現(xiàn)以后最大的劫難,后來連醉心于壁畫的張大千也加入了破壞的行列,。1920xx年清政府作出決定,,把剩余的敦煌卷子全部運往北京保存。在運送的路途中,,幾乎每到一處都失竊一部分,。
大量經(jīng)卷的散失,曾經(jīng)使王圓箓感到非常痛心,,因為藏經(jīng)洞是他發(fā)現(xiàn)的,,多年來在他保管期間從未發(fā)生過無故大量散失的事,官方如此掠奪,,又如此貪心,,使他感到極大的憤慨。所以,,當1920xx年斯但因第二次到莫高窟后,,王圓箓對他說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話,《斯坦因西域考古記》是這樣記述的:“說到官府搬運他所鐘愛的中文卷子致受損傷,,他表示后悔當時沒有勇氣和膽識,,聽從蔣師爺?shù)脑?,受了我那一筆大款子,將整個藏書全讓給我,。受了這次官府的騷擾之后,,他怕極了,于是,,將他所視為特別有價值的中文寫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莫高窟游玩,。我是這里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龍。
莫高窟位于敦煌的東南部,,始建于前秦,,修建在絲綢之路上。當時絲綢之路很難走,,而沙漠絲綢之路就更難走了,。沙漠中的太陽毒辣辣的,稍不留神就會中暑,,甚至死亡;流沙藏在普通沙子里,,一踩就會陷進去,人就很可能會死;沙塵暴很容易讓人迷路,,甚至讓人窒息死亡,。所以沒有人想走這條絲綢之路。朝廷為了鼓舞人們走這條絲綢之路,,就修建了莫高窟,。
莫高窟是人們搭架子,爬到上面,,用錘子和釘子建造的,。莫高窟規(guī)模巨大,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的佛好像比玉皇大帝的勢力還要大一些,。大家看,,這就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有36米高,比10個姚明還要高,。他盤腿坐著,,左手輕搭在膝蓋上,右手豎在嘴前,,好像在念經(jīng)“南無阿彌陀佛”,,保佑人們完成使命。他的眼睛注視前方,,很緊張,。他全身上下沒有一點顏色,卻擋不住他的圣潔光輝,。他的衣服緊緊貼著身體,,把頭發(fā)扎成了一個坨在頭頂上,像一個網(wǎng)球,。人們看著圣潔的佛,都跪在面前拜佛,。佛看著黃沙,,心里想:那些走絲綢之路的人有沒有平安回來?這里還有很多佛跟他一樣,在盼著人們平安歸來,。
這就是充滿佛性的莫高窟,,祝你們旅游開心!
謝謝大家!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四
大家還要注意,因為洞窟中的壁畫年代久遠,,請不要觸摸,,也不要用強光照射謝謝配合!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景區(qū)大門口。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國時期,,一個僧人經(jīng)過此地,,發(fā)現(xiàn)金光閃閃,如現(xiàn)萬佛,,于是便開鑿國第一個洞窟,。日后又有很多法師鑿窟修禪。原名“漠高窟”,,沙漠的“漠”,,意為沙漠的高處,因“漠”與“莫”發(fā)音相同,,因而現(xiàn)在叫“莫高窟”,。
請大家抬頭看,整個崖壁上都是整齊排列的洞窟,,一個緊挨著另一個,,像蜂巢一樣。這些洞窟的開鑿先后共經(jīng)歷了十個朝代,才形成了大家目前看到的規(guī)模,。到元朝以后,,這里就禁止開窟了。后來這里還成為游牧地區(qū),,慢慢地衰落了,。又經(jīng)過了幾百年,敦煌的經(jīng)濟又開始恢復,,莫高窟也重新被人們注意,。
不久之后就發(fā)生了震驚全國的藏經(jīng)洞事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在清掃時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里面有五萬余件珍貴的文物,。但清政府腐敗無能,文物都被西方探險家以不正當?shù)氖侄螕屪吡?,造成了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游客朋友們跟緊了,我們要進洞窟了,。因為洞窟中的壁畫年代久遠,,顏料與空氣長時間接觸容易氧化褪色,所以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景區(qū)每天會選擇不同的石窟向游客開放,。
這里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是243號窟。洞內(nèi)比較暗,,請大家小心腳下,,跟著我的手電筒光向正前方看。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座北魏時期的釋迦牟尼佛像,。他身穿印度式樣的袈裟,,頭扎扁圓形發(fā)髻,可見我們北魏時期的佛教深受印度佛教的影響,。不同時期的洞窟,,里面的塑像和壁畫風格都有所不同,這和不同時期的人們的審美和當時的文化有關,。
現(xiàn)在大家可以左右看看,,墻上畫有很多飛天的壁畫。她們穿著飄逸的長裙,,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彈奏美妙的樂器,有的手捧美麗的鮮花……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壁畫不是特別完整,,東少一塊,,西缺一片。這都是被當時西方的“探險家們”用化學膠水粘走的,,現(xiàn)在很多都流失海外,。
今天的莫高窟之旅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歡迎你們有機會再來莫高窟旅游,,欣賞不同的洞窟,。再見,祝你們旅途愉快!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五
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xiàn)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jīng)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nèi)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jù)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xiāng),、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故事。
莫高窟創(chuàng)建于前秦,,關于莫高窟的創(chuàng)建由來啊,,有這樣一個故事。longlongago,,有一個叫樂樽的和尚云游到鳴沙山下,,這時正值黃昏,太陽就要沉落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之中了,,他又饑又餓,,茫然四顧,在向東方遠望時,,忽然看見三危山高聳的峰頂在夕陽的映照之下,,金光閃閃,好似有千佛在其中顯現(xiàn),。和尚一下子被這奇妙的景象驚呆了,,歡喜萬分,立即頂禮膜拜,,并許下了造窟的誓愿,。他隨即化緣,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向了四面八方,,于是就有許多善男信女前來朝拜。后來又有一個叫法良的禪師,,在樂樽開鑿的洞窟旁邊又開鑿了一窟,。但是時至今日,人們已經(jīng)無法弄清最早開鑿的究竟是哪兩個洞窟了,,因為到唐代時候,,這里開鑿的洞窟已經(jīng)有一千多個了。也難怪人們會把莫高窟成為“千佛洞”,。
概況,。
莫高窟已經(jīng)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壁畫45000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現(xiàn)存洞窟491個,理所應當?shù)囊运鼊?chuàng)建年代之久,。建筑規(guī)模之大,、壁畫數(shù)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nèi)外,。
壁畫,。
說到莫高窟,不得不說的是她的壁畫,。莫高窟壁畫就像一座巨大的美術陳列館,,向人們講述著神秘高深的宗教藝術。壁畫內(nèi)容主要有尊像畫(佛,、菩薩,、天王像等)、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經(jīng)變畫,、佛經(jīng)故事畫,、佛教史跡華等等。壁畫有的反映生產(chǎn)生活社會生活,,有的.反映衣冠服飾建筑造型,,有的反映音樂舞蹈雜技各種藝術,總之就是人間百態(tài)盡在其中,。也為我們了解古代人打開了一扇窗口,。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qū)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guī)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飛天,。
飛天是莫高窟的另一個精華,。在莫高窟的眾多石窟中,都繪有大量的飛天形象,。飛天,,是佛教中乾達婆和緊那羅的化身。乾達婆是天歌神,,在佛國里散發(fā)香氣,,為佛獻花供室;緊那羅是天樂神,在佛國里奏樂歌舞,。他倆原是古印度神話里的一對夫妻,,后被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的眾神之一,就職能不分合為一體變成飛天了,。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征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那靠什么飛呢?是借助云彩,,憑借飄曳的衣裙和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可謂千姿百態(tài),,千變?nèi)f化,,婀娜多姿,曲線優(yōu)美,。難怪有人會說,,中國女人對s型完美曲線的狂熱追求是源自這里呢!
總結(jié)。
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所以我一個小小的導游肯定有很多地方涉及不到,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六
莫高窟擁有著古老燦爛的歷史文明,也有著悲愴恥辱的歷史經(jīng)歷,。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哪呖摺?/p>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大家好!歡迎來到敦煌莫高窟,。我先給大家一個,。
自我介紹。
:我名叫王奕,,給你們講解是我的榮幸,,我在這里先給大家提個醒兒,這里的寶物不要觸摸,,否則后果自負,。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互相認識了,下來我們就言歸正傳,,來講講敦煌莫高窟吧!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藝術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寶。人們都把莫高窟稱為甘肅中的一顆明珠,。敦煌壁畫形象逼真,,尤其是:“飛天”圖案,大家看,,這就是我所說的“飛天”,。還被唐朝人贊譽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成為敦煌壁畫的象征,。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nèi)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主要體現(xiàn)在壁畫方面,,是這里的壁畫才讓莫高窟聞名遠揚的?,F(xiàn)在大家把它的大概了解了嗎?我可要繼續(xù)講了!
大家快來看這里吧!以學習的態(tài)度去看。外國旅游者對莫高窟的評價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當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畫廊?!薄八鞘澜绗F(xiàn)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壁畫和佛像的藝術水平實在是震撼人心,?!?/p>
惋惜的是: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3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xiàn)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F(xiàn)在得讓大家開心開心了,,不能老沉浸于可惜:近幾十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相結(jié)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于世,。希望可以成功吧!
最后要給大家講的是:壁畫藝術了!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jīng)故事,山川景物,,亭臺樓閣等建筑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chǎn)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xiàn),,雄偉瑰麗,。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fā)現(xiàn),,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fā)達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畫表現(xiàn)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我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為中國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形象史料。
我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家好,,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qū)。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龔,,大這可以叫我龔導。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chǎn),,請大家在內(nèi)不扔垃圾,,不拍照。
現(xiàn)在我閃已經(jīng)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精妙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威風凜凜的大王;右上方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cè)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tài)安祥,。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nèi)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像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活的和描摹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懷抱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而這一個飛天舒展雙壁,,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好了,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細細游賞,,有什么問題可以來問我。
大家好,,我叫高晨睿,,你可以叫我高導,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00米,,高50米。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進莫高窟,,你們可以看壁畫,,但不要去觸摸壁畫,也不要用普通手電筒和閃光照相機,,不然會破壞壁畫的,。
莫高窟是一座繪于洞窟四壁、窟頂和佛龕內(nèi),,內(nèi)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供養(yǎng)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這些畫雄渾寬廣,、鮮艷瑰麗,,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執(zhí)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
今天的旅程到此結(jié)束,我很高興為大家做導游,,再見!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七
各位先生,、女士們好。今天由我?guī)Т蠹矣斡[莫高窟,。
現(xiàn)在還沒到莫高窟我先來介紹一下,。莫高窟,位于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山危山與鳴沙山之間,,宕泉河西面斷崖上,。
首先,我們來到莫高窟的419窟里。419窟里有個老成持,。我們可以從老成持的微笑微鎖的眉頭中可以看到,,他作為佛的得意門徒而高興。雖然他那露外的鎖骨和胸骨來看,,算是個不肥不胖的老成持,。但是他絕不是一個因苦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的苦行僧,他倒像一個身體壯實的老年行腳僧,。
接下來我?guī)Т蠹业侥呖叩?5窟,。莫高窟的45窟分為前室、主室,。主室里有唐盛彩塑的稀迦牟尼佛,、迦葉和阿難二子弟。
最后,,我們自由活動,,請不要亂吐痰,破壞公物,。1個小時后在莫高窟門口集合,。過時不侯,車會開走,。
各位朋友,,歡迎來到“海上仙都”太姥山。我是xx旅行社導游xx,,今天全程與大家歡樂共度,。首先大家請接受太姥美好的祝愿:愿小孩健康成長,愿老人安康長壽,,愿青年事業(yè)有成,,愿相愛的人永結(jié)同心。我們今天所要游覽的太姥山風景區(qū)位于福鼎市境內(nèi)東海之濱,。漢朝時,,太姥山正式得名。太姥山景區(qū)面積300平方公里,,其中游覽面積100平方公里,。它三面臨海,一山獨秀,,山上有54座峰,、45塊石、100多個洞,,一共360多個景點,。它以石奇,、洞異、峰險,、霧多“四絕”而聞名遐邇,。1988年,太姥山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今天我們主要游覽國興寺,,夫妻峰,璇璣洞三個景點,。一路上大家請緊隨我,,出發(fā)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八
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欣賞一下莫高窟,。
導游詞。
范文吧,,希望大家喜歡!
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xiàn)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jīng)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nèi)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jù)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xiāng)、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故事。
莫高窟創(chuàng)建于前秦,,關于莫高窟的創(chuàng)建由來啊,,有這樣一個故事。longlongago,,有一個叫樂樽的和尚云游到鳴沙山下,,這時正值黃昏,太陽就要沉落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之中了,,他又饑又餓,,茫然四顧,,在向東方遠望時,忽然看見三危山高聳的峰頂在夕陽的映照之下,,金光閃閃,,好似有千佛在其中顯現(xiàn)。和尚一下子被這奇妙的景象驚呆了,,歡喜萬分,,立即頂禮膜拜,并許下了造窟的誓愿,。他隨即化緣,,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向了四面八方,,于是就有許多善男信女前來朝拜。后來又有一個叫法良的禪師,,在樂樽開鑿的洞窟旁邊又開鑿了一窟,。但是時至今日,人們已經(jīng)無法弄清最早開鑿的究竟是哪兩個洞窟了,,因為到唐代時候,,這里開鑿的洞窟已經(jīng)有一千多個了。也難怪人們會把莫高窟成為千佛洞,。
概況,。
莫高窟已經(jīng)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壁畫45000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現(xiàn)存洞窟491個,理所應當?shù)囊运鼊?chuàng)建年代之久,。建筑規(guī)模之大,、壁畫數(shù)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nèi)外,。
壁畫,。
說到莫高窟,不得不說的是她的壁畫,。莫高窟壁畫就像一座巨大的美術陳列館,,向人們講述著神秘高深的宗教藝術。壁畫內(nèi)容主要有尊像畫(佛,、菩薩,、天王像等),、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經(jīng)變畫、佛經(jīng)故事畫,、佛教史跡華等等,。壁畫有的反映生產(chǎn)生活社會生活,有的反映衣冠服飾建筑造型,,有的反映音樂舞蹈雜技各種藝術,,總之就是人間百態(tài)盡在其中。也為我們了解古代人打開了一扇窗口,。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qū)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guī)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
國學,。
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飛天,。
飛天是莫高窟的另一個精華,。在莫高窟的眾多石窟中,都繪有大量的飛天形象,。飛天,,是佛教中乾達婆和緊那羅的化身。乾達婆是天歌神,,在佛國里散發(fā)香氣,,為佛獻花供室;緊那羅是天樂神,在佛國里奏樂歌舞,。他倆原是古印度神話里的一對夫妻,,后被佛教吸收為天龍八部的眾神之一,就職能不分合為一體變成飛天了,。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征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那靠什么飛呢?是借助云彩,,憑借飄曳的衣裙和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可謂千姿百態(tài),,千變?nèi)f化,婀娜多姿,,曲線優(yōu)美,。難怪有人會說,中國女人對s型完美曲線的狂熱追求是源自這里呢!
總結(jié)誠實守信,。
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所以我一個小小的導游肯定有很多地方涉及不到,,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這次敦煌莫高窟一日游的導游,,我姓陳,,你們就叫我陳導吧!你們的眼前就是莫高窟的大門,想知道莫高窟是什么樣的嗎?聽我慢慢道來,。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部,距城約25公里,,洞若觀火窟開在鳴沙山東的斷崖上,。它是中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也是佛教藝術中心,。
游客們,,洞窟數(shù)目達到492個,塑像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者33米,,最小者僅10厘米。所以,,塑像在莫高窟中最有名,。
壁畫總面積為45000平方米,若將所有壁畫排列起來,,就有30公里長,。如果說是莫高窟使的敦煌聞名全球的話,那么,,使得莫高窟聞名的就首推這些壁畫,,是旅游時的參觀重點。
游客們,,你們知道嗎?莫高窟始建于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傳說有個名叫樂尊的各黨路過此地,忽然見到金光閃耀,,似有千佛顯現(xiàn),,認為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處募捐,開掘了第一個石窟,。消息傳開后,,商旅紛紛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這樣一直延續(xù)到元代,,經(jīng)歷1000多年。
1987年莫高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受最重點的文物保護,。
好了,現(xiàn)在我介紹到這兒,,請大家漫步欣賞,。不能亂扔果皮等垃圾,不能在壁畫上亂涂亂畫,,要保護文物,。
謝謝!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敦煌莫高窟,我是你們的張導游,,請大家保護它的衛(wèi)生,,不要亂涂亂畫,隨時注意安全,。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坐落于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二十五公里處鳴沙山的懸崖上,,石窟南北長一千六百余米,,上下共五層,最高處達五十米,,現(xiàn)存洞窟四百九十二個,,壁畫四萬五千余米,彩塑兩千四百一十五身,,飛天塑像四千余身,,莫高窟規(guī)模宏大,歷史悠久,,與山西省云南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并稱為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莫高窟最初開鑿于公元三六六年,,至公元一二一七年一三六八年基本結(jié)束,,期間經(jīng)過不斷開鑿,使莫高窟成為集各時期世界上最龐大,、內(nèi)容最豐富,、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藝術寶庫,,同時也表現(xiàn)出歷代勞動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的成就。
莫高窟旁邊長滿了草,,這些雜草不僅在旁邊裝飾,,還長得又高又密,兩旁栽了粗壯的大樹,,便也成了這里一道風景,,從遠望去,莫高窟在青草綠樹之間,,多漂亮呀!
好了,,各位游客,游覽現(xiàn)在開始,,莫高窟確實很美麗,,祝愿大家旅行快樂、心情愉快,。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九
各位朋友,,你們好。
現(xiàn)在我?guī)Т蠹胰⒂^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qū)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8年,、比云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chuàng)建年代之久。建筑規(guī)模之大,、壁畫數(shù)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nèi)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qū)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guī)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shù)字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shù)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xiàn)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于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jīng)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nèi)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jù)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xiāng)、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于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shù)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yǎng)佛和菩薩;來往于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進入天國的投資。于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xiàn),。
大家看前邊有綠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峰,,窟區(qū)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xiàn)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布崖面,,每個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歷經(jīng)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現(xiàn)存的洞窟中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30多米,,最大壁畫約50平方米,。這些壁畫、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到14世紀上下延續(xù)千年的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產(chǎn),、生活、交通,、建筑,、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系、中外交往等情況,。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xù)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現(xiàn)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nèi)⒂^有名有“藏經(jīng)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tǒng)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cè),,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tǒng)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jīng)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于重見天日了,,但是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05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shù)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繡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xiàn)在藏于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
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將被劫余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jīng)洞”發(fā)現(xiàn)的這些文書內(nèi)容包括宗教經(jīng)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jīng)過國內(nèi)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么藏經(jīng)洞是什么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說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jīng)典而藏;一說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圣經(jīng)典存放;后來收藏了這些經(jīng)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紀初發(fā)現(xiàn)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莫高窟導游詞分鐘篇十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
歡迎來到歷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但是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這幾個朝代都修建過。說完了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們看,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個洞窟:西千佛洞,,你們猜這個洞有多長嗎,?一定不知道吧,其實這個洞有2,。5公里長呢,!這些泥巴彩塑在這個洞里有34個呢,但是整個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個呢,!
各種各樣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nèi)。內(nèi)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跡,、經(jīng)變,、神怪、供養(yǎng)和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畫作,。好了,說了那么多,,我們就去參觀下一個景觀吧,!你們看,這個東西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與崖頂?shù)雀?,巍峨壯觀,。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敦煌莫高窟游覽結(jié)束,,歡迎有機會再到這里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