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qū)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一
實習的目的:工程地質野外教學實習是本課程教學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鞏固和加深理解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學會野外觀察地質現(xiàn)象和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為今后學習,、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質資料打好基礎。
實習意義:本次實習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習現(xiàn)場和土木工程實際,,加以驗證和拓寬,使我們獲得了感性知識,,開闊了視野,,培養(yǎng)和提高了實際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了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訓練編寫實習報告等,。為以后土木工程有關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此外,野外實習還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遵守紀律,團結協(xié)作等優(yōu)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也有利于我們增強體質和磨練意志,。
二.區(qū)域地質構造與地層
此觀測路線位于峰峰礦區(qū)新市區(qū)南約1000米。本區(qū)為丘陵區(qū),,地層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溝谷,,因此觀測線沿地層露頭布置,按地層順序,,由老至新進行觀測,。觀測路線從南山村北開始,至仁義村東止,,全長約4000米,。
觀測路線上零星出露的地層由老至新有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下石盒子組及二疊系上統(tǒng)上石盒子組部分地層,。觀測路線上出露的巖石有第四紀
沉積物,,泥質巖,砂巖,,鋁質巖,,石灰?guī)r和煤層??梢钥吹降臉嬙煊泄?jié)理,,崩塌,正斷層,,平移斷層,,平行不整合線,角度不整合線等,。
三.區(qū)域氣候條件
峰峰礦區(qū)地處中緯度地帶,,年干燥度為1.4度,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春季
(3~5月):升溫快,,少雨雪,多風沙,,氣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氣溫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達21.4℃,,其中4月份升溫幅度最大為7.4℃。春季是日較差全年最大的季節(jié),,其中5月份最大,,平均為12.7℃。由于冷暖氣團活動頻繁,,南風北風交替出現(xiàn),,大約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氣過程。歷年最大風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氣溫迅速升高和水份增加較慢,,使春季的相對濕度為全年最低值。歷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對濕度甚至降為零,。稀少的降水抵償不了蒸發(fā)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十年九春旱"的氣候特點。特別是冷空氣南下時,,常伴有5至6級的大風,,出現(xiàn)較嚴重的風沙現(xiàn)象。歷年4月最多沙暴日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現(xiàn)一種災害性天氣--干熱風,。峰峰礦區(qū)焚風效應明顯,這種效應影響峰峰礦區(qū)氣溫明顯偏高,。年平均氣溫比邯鄲市區(qū)高0.5℃,,比肥鄉(xiāng)縣高0.9℃。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氣較強,,夏季冷空氣較弱之故,。
夏季
(6~8月) 炎熱多雨、降水強度大,、集中,、變率大。月平均氣溫都在25℃以上,,7月平均為27.0℃,,是全年最炎熱的月份。極端最高氣溫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數(shù),,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為最多,平均降水量7月為178.0毫米,,8月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進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結束,,往往降水時間短促,,強度大,因而產生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夏季降水的另一個特點是變率大,,不穩(wěn)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澇、旱澇交替發(fā)生,,其原因主要與每年夏季風的強弱及其進退早晚有關,。
秋季
(9~11月) 秋季氣候涼爽,,風和日麗,大氣透明度好,。秋季來臨非常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農諺"一陣秋風一陣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時節(jié),這時峰峰礦區(qū)旬平均氣溫已降到12-15℃,。降溫幅度逐月加大,,9月平均氣溫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平均氣溫7.2℃,。秋季強冷空氣的南侵常常促使區(qū)域性的霜凍出現(xiàn),初霜凍的日期平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開始,,降水明顯減少。平均降水量9月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為17.7毫米,總計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個別年份由于夏季風撤退較晚,形成秋雨連綿,,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數(shù)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冬季
(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氣,少雪干冷,。平均氣溫11月上旬開始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逐漸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礦區(qū)一年中最長的季節(jié),。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負1.4℃,較暖年為
1.1℃,。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2月至1月,,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負15.7℃。
冬季降水稀少,,季平均降水量14.0毫米,,僅占全年的2.4%,各月平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間,。11月至次年3月為土壤封凍季節(jié)。凍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凍土深度可達24厘米,。土壤穩(wěn)定凍結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凍日期在2月3日,。平均每年出現(xiàn)寒潮次數(shù)為1.6次,。
四.區(qū)域經濟條件
區(qū)委、區(qū)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發(fā)揮優(yōu)勢,、搶抓機遇、加快發(fā)展,、在全市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峰峰”的奮
斗目標。
工業(yè)發(fā)達
工業(yè)基礎雄厚,。峰峰礦區(qū)是一個典型的資源性工礦區(qū),,是全國聞名的煤炭、鋼鐵,、建材工業(yè)基地,,以“煤都、瓷都,、鋼鐵城”而遠近聞名,。經過年五十年的發(fā)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電力為支柱,,鋼鐵,、食品加工、電子,、機械,、化工、建筑,、煤氣等行業(yè)齊全,,企業(yè)眾多的工業(yè)體系。該區(qū)利用和發(fā)揮當?shù)氐馁Y源優(yōu)勢,,交通優(yōu)勢,,區(qū)位優(yōu)勢,駐區(qū)大企業(yè)優(yōu)勢,,人才優(yōu)勢和民間資金優(yōu)勢,,努力增創(chuàng)后發(fā)優(yōu)勢,,大力推進和加快實現(xiàn)原材料工業(yè)向現(xiàn)代加工業(yè)轉變,資源向資本轉變,,開發(fā)礦產資源向人力資源轉變,。重點推進了義井煤化工產業(yè)園區(qū)、大社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區(qū),、和村煤化工產業(yè)園區(qū),、義井陶瓷產業(yè)園區(qū)和新坡新型工業(yè)園區(qū),大批新型產業(yè)和項目迅速發(fā)展,,有力推動了該區(qū)經濟高速運行,。
資源豐富
旅游資源豐富。該區(qū)旅游資源豐富,,致力于建設“山水峰峰、園林峰峰,、生態(tài)峰峰”,,在結合傳統(tǒng)旅游強勢項目南北響堂石窟、磁州窯遺址,、無梁閣等景點基礎上,,聘請中國旅游學院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知名專家學者,對區(qū)內旅游資源進行論證和規(guī)劃設計,,系統(tǒng)開發(fā)利用,。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二
基坑工程
1.場地:指工程群體所在地,具有形似的反應譜特征,。場地根據場地土的剛性(即堅硬或密實程度)和場地覆蓋層厚度劃分為i,、ii、iii,、iv類,。
2.冠梁:是基坑護坡樁頂面打的梁,是把護坡樁連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防止基坑邊沿塌方,,它的主要作用,是將離散的樁結合起來,,讓其共同作用,;如果是帶內支撐的方案,冠梁還是主要的受彎構件之一,。
3.錨桿:作為深入地層的受拉構件,,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整根錨桿分為自由段和錨固段,,自由段時指將錨桿頭處的拉力傳至錨固體區(qū)域,,其功能是對錨桿施加預應力;錨固段時指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qū)域,,其功能是將錨固體與土層的粘結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錨固體的承壓作用,將自由段的拉力傳至土體深處,。
4.水泥攪拌樁:水泥攪拌法是用于加固飽和和軟黏土低級的一種方法,,它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利用固化劑和軟土之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定性和一定強度的優(yōu)質地基,。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它與混凝土硬化機理不同,,由于水泥摻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質--土的圍繞下進行反應,硬化速度較慢,,且作用復雜,,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種水化合物后,有的又發(fā)生離子交換和團?;饔靡约澳卜磻?,使水泥土土體強度大大提高
5.旋噴樁:旋噴樁是利用鉆機將旋噴注漿管及噴頭鉆置于樁底設計高程,將預先配制好的漿液通過高壓發(fā)生裝置使液流獲得巨大能量后,,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壞土體,,噴射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jié){液與土體充分攪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徑的柱狀固結體,,從而使地基達到加固。施工中一般分為兩個工作流程,,即先鉆后噴,,再下鉆噴射,然后提升攪拌,,保證每米樁漿液的含量和質量,。
6.鉆孔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xiàn)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7.重力式擋土墻: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體側壓力的擋土墻。
8.常用深基坑支護方法[1]:
8.1鋼板樁,,是一種施工簡單,,投資經濟的支護方法,但由于鋼板樁本身柔性大,,因此對基坑支護深度較大的軟土地層,,不宜采用。
8.2地下連續(xù)墻,,是在泥漿護壁的條件下分槽段構筑的鋼筋混凝土墻體,由于地下連續(xù)墻具有整體剛度大和防滲性好,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軟粘土和砂土多種地層條件和復雜的施工環(huán)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層軟土,須將墻體插入很深的情況,。因此,在國內外的地下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8.3柱列式灌注樁排樁支護,,柱列式間隔布置包括:樁與樁之間有一定的凈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樁與樁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為防止地下水并夾帶土體顆粒從樁間空隙流入坑內,應同時在樁間或樁背采用高壓注漿、設置深層攪拌樁,、旋噴樁等措施,或在樁后專門構筑防水帷幕。
8.4內支撐和錨桿,,作為基坑圍護結構墻體的支承,內支撐(水平橫撐,、角撐、斜撐等)和錨桿(斜錨桿,、錨碇板拉桿等)的作用對保證基坑穩(wěn)定和控制周圍地層變形極為重要,。
8.5土釘墻支護,土釘墻圍護結構是邊開挖基坑,邊在土坡面上鋪設鋼筋網,并通過噴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從而形成加筋土重力式擋墻起到擋土作用,。
除此還有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支護和旋噴樁帷幕墻支護,。
9.影響基坑穩(wěn)定的因素:基坑土的性質,地下水情況,,頂部堆載情況,,邊坡斷面形式,邊坡防護情況,,基坑周圍環(huán)境等等,。
10.流砂:是土體的一種現(xiàn)象,通常細顆粒,、顆粒均勻,、松散、飽和的非粘性土容易發(fā)生這個現(xiàn)象,,流砂的形成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水的沖積經過地質的變化而形成的砂層,,在遇到水流的情況下,整個砂層發(fā)生流動,,從而形成了流砂層,,在通常情況下地下水的壓力是固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水壓發(fā)生變化,,整個砂層就會跟著發(fā)生變化,,因此處理好流砂問題對基礎的影響,對于基礎施工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1.基坑降水方法:比較常用的有明溝降排水和管井井點降水。
邊坡工程
1.導致滑坡發(fā)生的因素:地貌,、巖層,、構造和水的因素。
2.邊坡防護的主要措施:排水,、減重,、支擋工程
3.常用支擋工程類型[2]:抗滑片石垛、抗滑擋土墻,、錨桿結構,、抗滑樁、高壓注漿錨固滑動面,。
基坑工程
上午我們所到的基坑施工現(xiàn)場是xxxx?;▓@酒店基坑后續(xù)施工現(xiàn)場。
該工程位于xx市xx員村四橫路東側,,場地南側為珠海,,原地貌屬河流沖擊階地,后普遍被人工填土填高,,地面平坦,。周邊環(huán)境情況為:西側緊靠兩層地下室機構;北側靠西部距離基坑邊約20m為三層幼兒園房屋,;東側距基坑約10m為道路,,路的東側為琶洲大橋橋墩;南側距基坑邊約30m為沿江路,,沿江路南側為珠江,。
地質情況:根據地質鉆探結果,場地內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第四系沖擊土層,、風化殘積層及白堊系上統(tǒng)基巖四大類。
地下水:場地環(huán)境類別為ii類,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在現(xiàn)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u”基坑的左右兩側頂部的1:1放破1.5m。而在坡低所設的兩排攪拌樁止水已經施工完畢,,并不能看清攪拌樁成型后的結構,。在攪拌樁靠基坑的側設置了鉆孔灌注樁擋土,樁頂設700厚的冠梁,,把鉆孔樁連接到一起,,加強基坑邊沿的整體性。按照施工設計,,從上往下設基坑內共設三道錨索,,在現(xiàn)場可以看到基坑內壁原第一道腰梁和新施工的腰梁,標高分別為-6.9,、-7.4m,。基坑頂部,,圍繞基坑設計有一條寬300的排水溝,。為確保基坑的順利施工,,做到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處理,,在基坑開挖施工的過程中設置有各種監(jiān)測儀器,如在現(xiàn)場看到的水位監(jiān)測點,,除此還有位移,、沉降觀測點等。
邊坡工程
第二個施工現(xiàn)場是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xx公司物資中心后山山體邊坡崩塌應急排險工程,。該工程在a,、b區(qū)排險主要采取修坡的方法,,一級坡保持原來坡角不變,,清除坡面凸出松動的危巖;2級坡按照60°坡角進行修坡。c區(qū)排險主要采取坡頂清除危巖的方法,;保持原坡角不變,,對危巖清除控制線以上凸出松動危巖進行清除。現(xiàn)場可以看到在邊坡頂部設置有排水溝可與道路市政排水溝聯(lián)通,,且在地形低洼處設置集水井?,F(xiàn)場邊坡已經清理完,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高壓注漿作業(yè),。
小結:在基坑工程的現(xiàn)場雖然沒看到基坑支護的施工,,但在之前充分地查閱資料,所以在現(xiàn)場看到實物的時候并沒有感到很陌生,相反這大大增進了感性認識,。但是我想學起來和真正地在現(xiàn)場施工,,那又是一回事,畢竟沒有經歷過,,就不會知道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
第四天9.3關鍵詞花崗巖球狀風化節(jié)理坡積土殘積土
上午我們登頂后,在老師的講解下從山頂一直往下走,,途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山上花崗巖的球狀風化作用,,巖石裂縫的形成,以及坡積土和殘積土的區(qū)分判別,。
xx位于xx市xx區(qū)東北部,,廣汕公路南側,西接華南植物園,,北臨xx樹木公園,,東隔大觀路,與世界大觀,、航天奇觀兩個大型娛樂場所遙遙相對,,涵蓋沙河鎮(zhèn)的柯木村、岑村,,xx鎮(zhèn)的凌塘村,。長約三公里,面積600公頃,,處處能見到黎朔,、荷樹、火力楠,、海南紅豆,、美麗異木棉等亞熱帶和南亞熱帶優(yōu)良闊葉樹。山上自然氣息濃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沒多少人工痕跡,。空氣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饒。山中豬頭石,、雞枕石,,三間二廊等自然景觀,在民間享有盛名,。
xx山間遍布花崗巖,,巨大渾圓,,這是數(shù)百萬年前的巖漿巖先形成于地下,經過一系列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巖石裸露于地表,,在一定的氣候溫度下,受風化剝蝕,,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風化(角部受三個方向的風化,棱邊受兩個方向的風化,,而面上只受一個方向的風化),,故棱角逐漸縮減,之后在巖石的表面容易形成龜裂,,接著風化程度高的巖石就掉下來,,最終趨向球形。這樣的風化過程就是所謂的球狀風化,。球狀風化是花崗巖地段比較突出的一個不良地質現(xiàn)象,。如果不能在勘察階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點.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線路運營過程中導致施工困難(斷樁、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結構失穩(wěn)(不均勻沉降)等同題,。在巖石的表面上鑲嵌有較為堅硬的石英和長石。
巖石風化程度的初步野外判別:如果巖石用手可以掰開,,判斷為全風化巖,;巖石用榔頭可以擊碎,判斷為強風化,;如果用鉆機才能鉆進,,就為中風化;如果是未風化和未風化,,用鉆機也很難鉆進?,F(xiàn)場的巖石多數(shù)能有手掰下或用榔頭敲下,說明已經是強風化和全風化巖了,。
在山頂處的土層為巖石風化后未經搬運而殘留原地的碎屑物,,叫殘積土,而在山腳處的土層可能是殘積土,,也可能是巖石風化后經搬運在山腳處形成的堆積物,,叫坡積土,。區(qū)別的依據是殘積土的礦物成分很大程度上和下臥基巖一致,,而坡積土就不一樣。
在山上還可以看到巖體破裂,,破裂面較為平整光滑,,而且裂開巖體往往有一定的位移,此為剪節(jié)理,也稱“x”節(jié)理,。但是也有的巖石裂隙中充填這石英或長石,,這種充填在巖石裂隙中的板狀巖體,叫做巖脈,。
在山上還有一種特殊的景象,,一個一棵樹生長在巖石裂隙上,隨著樹的生長,,就對巖石產生一種劈裂作用,,加速了巖石的風化,這也就是生物風化,。
第五天9.4關鍵詞總結收獲
上午,,我們在課室學習閱讀勘察報告的相關內容,并以xx藥學院大學城校區(qū)教學區(qū)首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相關內容練習沙土液化的計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
五天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從理論到實際,,再從實際回歸到理論上來,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再從觀察到的實際對比理論,,分析其中的異同,知識得到了運用,、加深和鞏固,,這是我們實習的主要目的。
當然也通過這次實習來從新審視自己做事的一種態(tài)度,。我倒認為這是更重要的,。正如宿老師在課堂上做了的簡短實習總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在實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做事缺乏活力,、學習過于被動??赡茉趯W生階段,,還沒有顯現(xiàn)出積極主動和被動的差別,但是出去工作以后,,做事被動的弊端就會暴露無遺,,顯然積極主動的人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我也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是我在今后必須克服的,。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三
1,、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了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xiàn)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xiàn)象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六月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zhèn)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巖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xiàn)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一)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qū)張夏鎮(zhèn)境內,當?shù)乩习傩樟晳T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20xx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qū)。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云質灰?guī)r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guī)r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1,、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xiàn)黃綠色,,局部呈現(xiàn)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fā)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盡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guī)r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fā)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xiàn)黃綠色,,局部呈現(xiàn)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guī)r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xiàn)土黃色,裂隙發(fā)育輕微,,有利于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xiàn)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guī)r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xiàn)綠色,,空隙發(fā)育,,石灰?guī)r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guī)r,,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fā)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fā)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2,、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xiàn)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于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guī)r,,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guī)r,,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guī)r,厚零點三米,。
3,、 徐莊組
由于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xù)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巖層組成,。
(二)認識滑坡與斷層
下午我們到達靈巖寺附近,開始下午的實習,,主要是認識滑坡,,斷層以及一塊花崗巖。
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實習地點,,指著遠處的山體讓我們找出斷層的上盤,,下盤,,斷層線,斷層面以及滑坡體,,然后詳細講解了該處滑坡和短層,,在山路的一邊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后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塊花崗頒巖,,三號的實習結束,。
(三)認識蘇莊斷層
六月四號,我們開始了第二天實習,,首先是一處斷層,,這處斷層比昨天的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為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四)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jié)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為巖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xiàn),,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為巖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xiàn),,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xù)出現(xiàn),。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褶皺要素:褶皺要素是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跡,、脊線和槽線、褶軸,。
結束斷層的實習,,我們繼續(xù)登山,開始褶曲的認識與實習,,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一個牙口讓我們判斷一下該處是向斜還是背斜,同學都說是向斜,,老師說過一會就知道答案了,,咱們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對地質羅盤進行了實習,,同學們分組測量,,我所測得巖石產狀如下:走向ne35,傾向ne360,,傾角45 ,。
在結束了羅盤的實習,我們繼續(xù)上行,,在途中老師不時停下給我們講解背斜與向斜的判定方法,,我們從中知道背斜與向斜不能簡單通過直觀的感覺來判斷,,就像這個山他就是一個背斜構造,雖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當我們走到最后一個山頭的時候,,結果就出來了,這就是一個背斜構造,,是由于地質運動的時候,,兩側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緩,,所直觀看上去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在看完了,這個背斜構造后,, 我們的實習全部結束,,下午返校。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巖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xiàn)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
5、了解了饅頭山的巖層構造,,對沉積巖有了更深的認識,。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四
1. 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 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 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 了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地質羅盤 鐵錘
巖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巖層的層面上測量的。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傾向,。因為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巖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巖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后,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巖層的傾角,。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tǒng)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qū)觀看巖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樓區(qū)北側閩江鄉(xiāng)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為對樹1的位置為n308e,對樹2的位置為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巖層的產狀為:n330e, n247e,<50
3.斷層巖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 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 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巖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布雜亂無章,,2.不顯層次,呈致密塊狀,,富含花崗巖及花崗斑巖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 從樣品看巖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巖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巖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huán)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復雜,,在上山途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xiàn)象。僅大家用于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xiàn)象千姿百態(tài),產狀各不相同,,并帶有多出滑坡現(xiàn)象產生,,是因為金牛山主要由巖漿巖構成,巖漿巖分化后,,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巖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巖石標本,,可以分為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tài)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巖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巖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
兩天的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獲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xiàn)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里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巖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五
1.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了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地質羅盤鐵錘
巖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巖層的層面上測量的,。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傾向。因為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巖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著豎起來,,使長邊與巖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后,,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巖層的傾角,。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tǒng)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qū)觀看巖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樓區(qū)北側閩江鄉(xiāng)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為對樹1的位置為n308e,對樹2的位置為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巖層的產狀為:n330e,n247e,<50
3.斷層巖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巖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布雜亂無章,2.不顯層次,,呈致密塊狀,,富含花崗巖及花崗斑巖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從樣品看巖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巖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巖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huán)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復雜,在上山途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xiàn)象,。僅大家用于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xiàn)象千姿百態(tài),,產狀各不相同,,并帶有多出滑坡現(xiàn)象產生,是因為金牛山主要由巖漿巖構成,,巖漿巖分化后,,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巖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巖石標本,,可以分為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tài)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巖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巖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獲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xiàn)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里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巖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實習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六
1.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lián)系現(xiàn)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xiàn)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了解礦物和巖石的形成過程,、結構、產狀等,,掌握野外判斷能力,,初步建立對某一種巖石的工程地質評價。
3.參觀工地,,了解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和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4.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xié)作,、積極主動的優(yōu)良品質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2、.01星期二上午,,到中國科學院xx地球化學研究所,,參觀礦物、巖石標本及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參觀,。
3,、.02星期三上午,前往xx海岸酒店工地,,學習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前往xx學習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4、.03星期四上午,,前往xx實地學習認識坡積土,、殘積土、花崗巖,、剪節(jié)理,、張節(jié)理、巖脈,,風化地貌,、球狀風化等地質現(xiàn)象。
5,、.04星期五上午,,在xx課室進行實習總結,并學習閱讀勘察報告的相關內容,練習沙土液化的計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計算,。
第一天8.31關鍵詞:地學文化,、人文素質
上午在xx學院報告廳,首先是宿老師介紹了這次實習的主要內容,,強調了在實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尤其是安全問題。接著張院長為我們的實習致開幕詞,。最后胡紅拴研究員做了題為《地學文化的研究和傳播方式》演講,。
所謂地學文化,是人類在研究與利用地球資源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是人地關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地學文化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如黃山,、九寨溝、長江三峽,、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質旅游景觀,,每年吸引著大批游客,。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的廬山,不但是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發(fā)源地,,而且其濃厚的文化氣息,,最終使這個風景名山成了獨一無二的旅游勝地。20世紀地球科學在認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質事件,、勘查礦產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災防災,、推進社會進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學誕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地學文化資源既可以表現(xiàn)為有形的地質地貌景觀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現(xiàn)為無形的地學知識,、地質災害現(xiàn)象、地學歷史記載等,,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表現(xiàn)超大的時間跨度和空間尺度,也可以進入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和難以預知的未來世界,。
地學文化的任務是在科學與公眾之間架起橋梁,,滿足公眾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眾的地學文化素養(yǎng),。譬如到xx森林公園實習,,我們看到了那些球狀風化了的石頭、剪解理和殘積土,,也看到由它們所構成的神奇的大自然輪廓,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無比神力,。地學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硬邦邦的科學理論,,還有那無限的精神享受。
小結:地學文化的領略也需要人有一定的人文修養(yǎng),,再深一點就是人的綜合素質,。例如胡研究員就是一個既能進行科學研究又能進行文化創(chuàng)作的能手,用他的話說就是一個“雜家”,。而我也應該在今后的學習中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第二天9.1關鍵詞地化所礦物巖石
早上我們步行至中國科學院xx地化所,展開我們第二天的實習,,此站主要目的是認識礦物和巖石,,增進我們對礦物和巖石的感性認識,以及通過參觀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的科研過程,。
我們首先進去科普館參觀,接待我們的是地化所里的三個研究人員,,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參觀里和他們還有老師一起交流和學習,。科普館里的巖石和礦物琳瑯滿目地陳列在展柜里,,有關地球科學的圖畫也掛滿了墻,。這里的巖石和礦物有的在學校的實驗室里見過,但更多的是從未見過的,,只見于書本上介紹,,自然也沒有那種感性的認識。這里有常見巖石,,如花崗巖,、玄武巖,、石灰?guī)r、片麻巖,、輝綠巖,、混合巖、大理巖等,。也有常見的礦物,,如石英、螢石,、長石,、剛玉和云母等。我們一邊仔細觀察這些礦物和巖石的顏色和形狀,,一邊聽研究員和老師講解關于這些礦物和巖石的結構和構造,,以及他們的工程地質評價。不過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數(shù)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稱“戈壁石”,、“風雕石”,常見的有球狀的和塊狀的,,主要產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細石經風吹雨打后形成類似玫瑰般的結晶石,,這種巖石在天然奇石市場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破震^里同樣陳列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以及第四紀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動物化石,,如距今數(shù)億年的震旦角石、萊德利基蟲,、創(chuàng)孔海百合,、狼鰭魚、擬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科普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員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時候所用過得的物品,,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在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去從事科研工作的,。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們幾十年來為發(fā)展地球化學事業(yè)做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一個半小時后,,我們參觀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此實驗室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yè)研究室,建立了我國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學實驗室,,開創(chuàng)了我國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領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學的學科優(yōu)勢為依托,發(fā)展適用各種地質對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蹤方法,,加強多元同位素體系理論研究,,并與當前地球科學前沿領域-大陸動力學和全球變化密切結合;通過同位素年代學與地球化學研究,,為解決大陸動力學,、殼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資源形成和勘探以及全球變化等重大基礎問題作出具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此實驗室擁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分析儀器和實驗室,,不僅可以進行各類地質和環(huán)境樣品常規(guī)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體和氣體穩(wěn)定同位素以及稀有氣體同位素分析,而且大部分儀器還配備了激光探針進樣系統(tǒng),,加上最先進的電子探針,還可以進行各類樣品的微區(qū)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以及圖象分析,。
小結:今天的參觀和學習確是拓展了視野,認識了更多的礦物和巖石以及它們的結構和構造,。對于同位素實驗室的參觀,,雖然沒有深入去了解,也不可能去深入了解各個實驗室的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但可以從實驗室里的那種靜謐的氣氛去感受做科研的嚴謹,。
第三天9.2關鍵詞:基坑工程邊坡工程
基坑工程
1.場地:指工程群體所在地,具有形似的反應譜特征,。場地根據場地土的剛性(即堅硬或密實程度)和場地覆蓋層厚度劃分為i,、ii、iii,、iv類,。
2.冠梁:是基坑護坡樁頂面打的梁,是把護坡樁連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防止基坑邊沿塌方,,它的主要作用,是將離散的樁結合起來,,讓其共同作用,;如果是帶內支撐的方案,,冠梁還是主要的受彎構件之一。
3.錨桿:作為深入地層的受拉構件,,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整根錨桿分為自由段和錨固段,,自由段時指將錨桿頭處的拉力傳至錨固體區(qū)域,,其功能是對錨桿施加預應力;錨固段時指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qū)域,,其功能是將錨固體與土層的粘結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錨固體的承壓作用,將自由段的拉力傳至土體深處,。
4.水泥攪拌樁:水泥攪拌法是用于加固飽和和軟黏土低級的一種方法,,它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利用固化劑和軟土之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定性和一定強度的優(yōu)質地基,。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它與混凝土硬化機理不同,,由于水泥摻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質--土的圍繞下進行反應,硬化速度較慢,,且作用復雜,,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種水化合物后,有的又發(fā)生離子交換和團?;饔靡约澳卜磻?,使水泥土土體強度大大提高
5.旋噴樁:旋噴樁是利用鉆機將旋噴注漿管及噴頭鉆置于樁底設計高程,將預先配制好的漿液通過高壓發(fā)生裝置使液流獲得巨大能量后,,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壞土體,,噴射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jié){液與土體充分攪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徑的柱狀固結體,,從而使地基達到加固。施工中一般分為兩個工作流程,,即先鉆后噴,,再下鉆噴射,,然后提升攪拌,保證每米樁漿液的含量和質量,。
6.鉆孔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xiàn)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并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7.重力式擋土墻: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體側壓力的擋土墻。
8.常用深基坑支護方法
地質工程實訓報告?zhèn)€人總結篇七
實習時間:xx年年10月20~10月24
實習地點:廣東工業(yè)大學大學城校區(qū)廣州番禺蓮花山
實習內容:1,、觀看影像資料—不良地質現(xiàn)象
2,、地質圖閱讀,工程勘察講座,,閱讀收集整理資料
3,、野外實習:蓮花山礦巖、構造及地貌參觀
4,、編寫實習報告
1,、(10月20號星期一)
時間已經是秋天,天氣還是挺熱,,作為實習的第一天,,首先進行的是實習前的動員,老師簡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實習的內容,。下午,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集體觀看了一些影視資料,,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質現(xiàn)象,如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還觀看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作為課本知識的補充,,使我們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種地質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經過和后果,,還了解了一些預防這些地質現(xiàn)象發(fā)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們增強了對地質現(xiàn)象的認識。還有觀看了常見的造巖礦物,,巖石的產狀,,結構和構造,,了解它們的工程地質特征,雖然*不是很清晰,,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拍的,,但看完之后還是增進了我們的工程地質專業(yè)知識。
2,、(10月21號星期二)
今天天氣晴朗,,在觀看完*資料,使我們對地質現(xiàn)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后,,開始學習閱讀工程地質圖,。為使我們能了解不同傾斜程度(水平、傾斜,、直立)地層,、褶皺構造和斷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老師詳細講解了水平巖層,、傾斜巖層,、直立巖層、褶皺構造,、斷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但是人太多,都圍在老師身邊,,老師講話的聲音又不是很多,,所以聽的不是很清楚,結合實習指導書的內容和聽到的一部分,,大致還是學會了從地質圖上閱讀各種地質現(xiàn)象,,分析地質現(xiàn)象的分度規(guī)律,還掌握了對褶皺,、斷層,、不整合構造和巖漿巖侵入活動地區(qū)地質圖的分析方法,從有地質構造圖的地質圖上繪制示意地質剖面圖的方法,,根據地質圖分析區(qū)域地質發(fā)展史的方法,。
為了在野外實習時不至于手足無措,我認真的閱讀了實習指導書,,還仔細的看了老師給的課件,,初步了解了在工程建設中地質勘察之重要以及工程地質勘察中的各種方法和步驟,比較全面的了解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內容,。
3,、(10月22號星期三)
在選址階段,收集了區(qū)域地質、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資料后,為了解場地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巖石和土的工程性質、地下水作用以及不良地質現(xiàn)象,,必須進行野外的實地勘探,,所以安排了這次蓮花山實地勘探。
久聞蓮花山的風景名勝,,今日終于有機會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風景區(qū),位于番禺區(qū)珠江口獅子河畔,,距離廣州市區(qū)約30公里,,是一個融古代粗獷與現(xiàn)代秀美于一身的風景旅游區(qū)。xx年時,,蓮花山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4*景區(qū),。蓮花山山青水秀,人杰地靈,,共分為:蓮花塔景區(qū),、蓮花城景區(qū)、觀音勝境區(qū)以及石景區(qū)四大景區(qū),。為首的石景區(qū)為西漢始創(chuàng)的古采石場遺址,,懸崖峭壁,奇巖異洞,,鬼斧神工,,以“人工無意奪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跡,,蓮花山古采石場開采時間自西漢初年一直延續(xù)至清代道光年間,,西漢南越王墓石料即采自蓮花山。由大小40余座丘陵組成,,面積30余萬平方米。蓮花山古采石場以切割式鑿巖法開采,,遺留的采石面平均高度為25米,,處達40米,最深處在地面下13米,。采石場至今仍保留著古代采石時留下的石柱,、石板及大量未能運走的石料;建于明朝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的蓮花塔,則是蓮花塔景區(qū)的代表,。蓮花塔又名文昌塔,,素有“省會華表”之稱。駐足于塔上,,四面秀麗景色可盡收眼底,;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蓮花城,原為清政府在珠江口設防之用,。歷史的滄桑點點凝結在古意十足的城池之間,,令人回首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觀音勝境之內,,蓮花朵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再配以金身的望海觀音像,,果然氣魄非凡,令人如入“凈土”,,頓生敬畏之感,。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和地層簡介如下:
蓮花山的構造位置處于加里東運動以來的深斷裂帶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運動造山期,,為一典型的褶皺山系,。蓮花山山脈向東北經豐順、梅縣,、大埔進入福建的華安南靖一帶,;向西南:至海豐、惠東寶安各縣分別于大亞灣,、深圳灣如南海,,又復出于萬山群島、高欄列島,。廣東境內長約500km,,寬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斷裂為一條強烈擠壓破碎帶,,共有120多條斷層組成,分東西兩斷層束,,向東南有13條主干斷層,,向西有14條主干斷層。此帶動力熱力變質作用強烈(屬低中壓型變質),,可尋找到鉛,、鋅,、銅、鎢,、錫等礦藏,。是重要的導巖構造,中酸性巖漿發(fā)生多次裂隙式多間歇性噴發(fā),,深斷裂內,,巖體達100多個。為內生金屬礦床成礦帶,。
地層:侏羅系上統(tǒng)稱高基坪群(為陸相中酸性火山巖),,該群為一套復雜的陸相火山巖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巖及相應的火山碎屑巖和沉積巖夾層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們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幾個班搭著校車到了蓮花山,上山的路比較陡,,但沿途的風景不錯,,一路鳥語花香,忍不住想快點下車,,去好好的欣賞,。終于到了山頂,下了車之后,,我們就跟著老師,,一邊聽著老師的講解,一邊欣賞美麗的風景名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望海觀音,,其規(guī)模宏大,氣勢非常壯觀,。望海觀音金像高四十多米,,這觀音像霞披獅海,光澤南天,,據說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此時正恰夕陽西斜,觀音像頭頂佛光燦燦,。望海觀音右側的就是觀音閣了,,是仿古單體建筑,三層,,面闊七間開,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營造,,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層閣頂高處有“蓮花禪寺”之牌匾,。大殿門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們虔誠焚香禮拜,,祈求福緣,。
沿著石階往下走,就到了獅子巖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塊石頭,,像頭雄獅,估計是由此得名吧,,據說它是蓮花山的標志之一,。這塊石頭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蝕而成的,看來千萬年前這里是水位還是很高的,,石頭的巖性為沉積巖的棕紅色砂巖,,層理構造明顯,極容易被風化,。
接下來就是飛鷹古道和飛鷹崖了,,飛鷹古道是人為開鑿的隧道,隧道洞*比較寬大,,穿透整個巖層,,巖層巖性為沉積巖的棕紅色砂巖,層理構造明顯,。
我們跟著老師一路走下去,,獅子巖對面的就是觀音巖了,它是一塊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內凹陷的巖石,,上面有“觀音巖”三個字,巖性也是沉積巖中的棕紅色砂巖,,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觀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頂禮膜拜,還有求姻緣的,,雖然我不信這一套,,但面對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簽,,但最后沒有去,,而是跟著老師走,。接下來就是八仙巖了。八仙巖其實是一個巖石群,,板塊形狀不一,,但錯落有致,巖性為棕紅色砂巖,,巖石層理構造明顯,,上部有植物覆蓋,巖石上出現(xiàn)了水平節(jié)理,,垂直節(jié)理,,傾斜節(jié)理,還有波浪型節(jié)理,,有的節(jié)理幾乎貫穿了整個巖石群,。很明顯是巖石受到比較大的拉應力,還有生物風化作用,。
在觀賞的過程中,,由于人太多,我們走散了,,沒有跟上我們班那隊,,而是跟錯了另外一個班的老師,我們來到了浴仙池,,聽老師說,,這是一個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巖層低洼處積成的小水池,水池經人工處理呈橢圓形狀,,在水池靠壁的一側,,是一尊用白色石頭雕成的塑像,有點像天龍八部里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頭上的發(fā)簪,,正準備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發(fā)現(xiàn)水池四周的砂質巖石經過長年日曬雨林風吹,野生物生長,,其風化程度強烈,,部分巖石表面已經出現(xiàn)破碎削落,巖石下部的巖石碎片風化成粉粒,,堆積成土狀,,其工程地質性質極差,這種風化成土的巖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礎持力層,。
我們跟著老師繼續(xù)走,,走到了*池,,可惜池里已經沒有蓮花了,只有魚在游來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風流快活,*池亭臺軒榭,,走廊,小橋與山間巖石相映,,在高高的巖石壁上留在一首詩詞“多少樓臺次第成,,蓮花燕子紀朦朧。眼前無限獅洋浪,,不發(fā)千秋水上名”,。在蓮花池后面的巖石上豎立著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觀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巖了,,燕子巖由兩片高高的巖石組成,,兩片巖石本為一體,經古人采石將下部鑿開,,兩片巖石高聳在胡面上,。燕子巖頂上還建了個觀光亭,看上去很危險,,巖石上有一道傾斜節(jié)理,,但這兩快巖石卻歷經千年而不倒,實在讓人嘆為觀止,。與燕子巖相連的就是古采石場了,,這個采石場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采石場的懸崖峭壁,,奇巖異洞,,似乎以鬼斧神工開鑿而成,其以“人工無意奪于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于世,,是國內旅游和科研價值的“人工丹霞”奇跡,。古采石場巖體水平層理構造明顯,傾斜節(jié)理尤為突出,,其寬度大長度長,,采石場底下由于地勢低而形成洼地,長年積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一天的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原本打算把實習當游山玩水的我卻發(fā)現(xiàn)有收獲,這是一個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加強我們對這門課程的了解,,而且在實習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來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還要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通過這次野外實習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對要考察的對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于到時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