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憶昔古詩翻譯篇一
憶昔從戎出渭濱,,壺漿馬首泣遺民。
夜棲高冢占星象,,晝上巢車望虜塵,。
共道功名方迫逐,豈知老病只逡巡,。
燈前撫卷空流涕,,何限人間失意人。
回憶往日曾隨軍強(qiáng)渡渭水,,在馬背上看著遺民提著酒漿對我們哭訴,。
夜里躺在高山上看著繁星,白天又在戰(zhàn)車上眺望著胡虜逃跑的煙塵,。
都認(rèn)為功名屈指可得,,誰知道老了病了只能獨(dú)自徘徊。
一盞青燈下握著書卷徒然痛哭,,怎會想到竟是這世上的失意之人,。
壺漿:指酒漿。
高冢:即高山,。
迫逐:等于說很快可以求得,。
逡巡(qūn xún):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或退卻。
卷:指史籍,。
流涕:流淚,。
“憶昔”這個題目,一般地說都應(yīng)該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對昔日生活的回顧和由此產(chǎn)生的感想,。這首詩即分兩部分來寫,。
前兩句寫初到南鄭,。從南鄭跨越秦嶺,出大散關(guān),,即臨渭河,,所以說“出渭濱”。首句寫作者當(dāng)年曾隨軍強(qiáng)渡渭水,,次句寫關(guān)中百姓慰問宋軍,,并向他們泣訴在被占區(qū)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軍收復(fù)失地,。三四句寫在南鄭的活動,。這兩句用“晝”“夜”概括全天活動,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準(zhǔn)備工作的熾烈感情,。
后四句是憶后的悲憤心情,。“共道功名方迫逐”,,用“大家都認(rèn)為”功名屈指可待來展示詩人當(dāng)年的壯志?!柏M知老病只逡巡”,,用“沒有料到”作轉(zhuǎn)折,使前面句句之意急轉(zhuǎn)直下,,至末二句則與前半首形成鮮明對比,。如今他一邊撫摸書卷,一邊流淚,。詩人燈下披覽史書,,聯(lián)想自己,不由得悲從中來,。
此詩在章法上,,每兩句構(gòu)成一個小的意群,再由這四個鏈條組成全篇,,結(jié)構(gòu)天成,,思路精密。語言運(yùn)用上,,作者深于錘煉,,比如“壺漿馬首泣遺民”,一句三意,,寫盡了北方遺民的心情,。第六句用“逡巡”寫眼前,不僅表現(xiàn)了一個“老病”者的行動特征,,而且刻畫出一個有志之士無法施展抱負(fù)的彷徨心理,。
憶昔古詩翻譯篇二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朝代:宋代
作者:晁沖之
原文: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wěn)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
回憶當(dāng)年在西池池上宴飲,每天該有多少的快樂和幸福,??勺詮姆质种螅嗷ラg也不再寄信捎書,。即使像往常那樣相見,,相互間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當(dāng)初,。
安好枕頭,,鋪好錦被,今夜要在夢中趁著月明而渡江過湖,,去與那些隔絕的好友會晤,。盡管相互相思也不要問近況何如,因為明明知道春天已經(jīng)過去,,哪里還顧得上花落葉枯,。
①西池:指北宋汴京金明池。當(dāng)時為貴族游玩之所,。
②尋常:平時,,平常。
③安穩(wěn):布置穩(wěn)當(dāng),。錦衾:錦緞被子,。
④何如:問安語。
⑤情知:深知,,明知,。
此詞以沖淡隱約的情致,抒寫記憶中的歡娛以及追蹤已逝的夢影而不得的悵惘之情,。這是一首寄宴頗深,,但文筆淡雅的小詞,頗耐回味啊。
憶昔古詩翻譯篇三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回憶汴京往昔的繁華,,萬里山河都屬于帝王之家。奢華的宮殿園林,,弦管笙琶的聲音日夜不斷,。
花城早已是空寂無人、蕭索冷落,,雖然身處黃沙漫天的胡地,,那繁華如春的汴京仍然時常縈繞在夢中,。家鄉(xiāng)在何處,,怎么忍心聽到那羌笛吹奏凄涼徹骨的《梅花落》。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biàn)京,。
瓊林玉殿:指趙佶寵臣蔡京、朱靦等搜刮財貨,、竭盡民力興建而成的宮殿,。
笙:簧管樂器,管為竹制,,長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琶:指琵琶,。
花城:指靖康之變以前的汴京,。
家山:故鄉(xiāng)。
羌管:即笛,,又名羌笛,。
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樂聲。
“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兩句,,詞人追憶起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指出了北宋曾經(jīng)坐擁萬里山河,現(xiàn)在卻都成了陳跡,。 “曾”字,,點(diǎn)明了這一切繁華都已經(jīng)在歷史舞臺上落幕了,如今詞人已經(jīng)是亡國之君,,淪為敵人的階下之囚,。后面的“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三句,,詞人將昔日汴京的繁華之景具體化了。 “瓊林玉殿”極力表現(xiàn)帝王之家的奢華,, “朝喧弦管,,暮列笙琶”極力展現(xiàn)帝王生活的放縱無度。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兩句,,詞人寫昔日萬花叢生的汴京城,如今已是人去城頹,,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盡管自己現(xiàn)在置身于塵沙漫天的茫茫大漠,,但那汴京城的繁華卻經(jīng)常在自己的夢中縈繞不去,。 “花城”二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汴京城昔日的繁花似錦,, “春夢”寄托著詞人在被俘之后對故國的無限思念之情,。結(jié)拍的“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三句,,寫的是詞人夢醒之后的情思,說他聽到羌笛陣陣,,想起自己現(xiàn)在身處漠北,,已經(jīng)陷于囹圄,國家已亡,,山河破碎,,無處為家,怎么忍受得了吹奏《梅花落》的樂聲所帶來的痛苦,。
詞的上片追憶亡國前汴京城的繁華,,通過對昔日汴京生活的追憶,抒發(fā)了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之情,。詞的下片虛實(shí)結(jié)合,,寫詞人被俘之后的愁苦,,將詞人心中的思國之愁和亡國之痛表現(xiàn)得韻味悠長。全詞憶昔傷今,,言辭簡練但余味悠長,,將復(fù)雜的感情梳理得具體,將亡國之君的亡國之痛和思國之愁表現(xiàn)得真實(shí)可感,。
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詞人與其子,,這首詞即是詞人為了表達(dá)亡國之痛而寫下的,。
憶昔古詩翻譯篇四
賀明朝·憶昔花間相見后
五代:歐陽炯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fù)春晝。
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fù)春晝。
碧羅衣上蹙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fù)春晝。
碧羅衣上蹙(cù)金繡,,睹對對鴛鴦,,空裛(yì)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nèn)偷瘦。
蹙:收縮,,這里指折疊后出現(xiàn)了皺紋,。裛:沾濕,浸染之意,。韶顏:年輕美麗的容顏,。恁:這樣。
這首詞是寫女子思念男子,。
上片“憶昔”直貫到“巧傳心事”,,追憶花間定情?!皠e來”二句是對現(xiàn)實(shí)即分別后的感嘆:兩情雖然深厚,,可惜不能共處而辜負(fù)了春光。
下片也分兩層,,第一層是睹羅衣上的對對鴛鴦而懷念情人,,淚濕衣襟;第二層從反面表達(dá)女主人公對男子的忠貞愛情,,雖青春不常,,但為他憔悴,也不后悔,。語言堅決,,情感真摯。
歐陽炯兩首《賀明朝》都極為濃艷,,上接溫庭筠,,下開柳屯田。
憶昔古詩翻譯篇五
憶昔二首
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qū)東胡胡走藏,。
鄴城反覆不足怪,,關(guān)中小兒壞紀(jì)綱,。
張后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bǔ)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肅不可當(dāng),。
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來坐御床,,百官跣足隨天王,。
愿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shí),。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yuǎn)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圣人奏云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馀年間未災(zāi)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fù)恐初從亂離說,。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
周宣中興望我皇,,灑淚江漢身衰疾,。
當(dāng)年肅宗即位靈武,收復(fù)關(guān)中,,借陰山驕子回紇之兵收復(fù)兩京,東胡安慶緒奔走河北死守鄴城,,史思明出兵相救安慶緒于鄴城,,既降又叛反復(fù)無常并復(fù)陷東京洛陽早是意料之中的事,。肅宗整日誠惶誠恐多方討好信任關(guān)中小人李輔國,寵懼后宮張良娣,,致使綱紀(jì)壞而國政亂,,以致今日代宗仍在勞心焦思肅清朝綱。
當(dāng)年我自己官為拾遺時,。在皇帝左右,,又拾遺職掌供奉扈從,代宗以廣平王拜天下兵馬元帥,,先后收復(fù)兩京勢不可擋,。代宗聽信宦官程元振讒害,奪郭子儀兵柄,,使岐雍一帶兵力單薄,,不能防敵于國門之外。致使吐蕃入侵兩京淪陷,,府庫閭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狽就道,,鞋子都來不及穿跟隨代宗逃往陜州,。何時才能出現(xiàn)傅介子這樣勇猛的人物來湔雪國恥啊,只要國家能滅寇中興,,我個人做不做尚書郎倒沒關(guān)系,。
想當(dāng)年開元盛世時,小城市就有萬家人口,,農(nóng)業(yè)豐收,,糧食儲備充足,儲藏米谷的倉庫也裝的滿滿的,。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jīng)]有寇盜橫行,路無豺虎,,旅途平安,,隨時可以出門遠(yuǎn)行,自然不必選什么好日子,。當(dāng)時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達(dá),,到處是貿(mào)易往來的商賈的車輛,絡(luò)繹不絕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業(yè),各得其所,。宮中天子奏響祭祀天地的樂曲,,一派太平祥和,。社會風(fēng)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guān)系融洽,,百馀年間,沒有發(fā)生過大的災(zāi)禍,。國家昌盛,,政治清明。
誰知安史亂后,,田園荒蕪,,物價昂貴,一絹布匹要賣萬貫錢,。洛陽的宮殿被焚燒殆盡,,吐蕃也攻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后收復(fù)兩京,。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舊事,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兩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小臣我愚鈍無所能,承蒙當(dāng)初朝廷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官職給我,。希望當(dāng)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復(fù)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興那樣恢復(fù)江山社稷,我在江漢流經(jīng)的巴蜀地區(qū)也會激動涕零的,。
先皇巡朔方:指唐肅宗在靈武,、鳳翔時期?!稌x書·鄭沖傳》:“翼亮先皇,。至德元載,肅宗即位于靈武,,下制曰:‘朕治兵朔方,,須安兆姓之心,勉順群臣之請,?!w曰:‘朔方乃靈武鄰郡?!?/p>
入咸陽:指至德二年九月收復(fù)關(guān)中,,十月肅宗還京。與漢靈帝末童謠相仿:“侯非侯,王非王,,干乘萬騎上北邙,。”
陰山驕子:指回紇,。《史記·秦本紀(jì)》:“西北斥逐匈奴,,自渝中并河以東屬之陰山,。”徐廣曰:“陰山在五原北,?!薄锻ǖ洹罚骸瓣幧剑瓢脖倍甲o(hù)府也,?!焙寡R:大宛國有汗血馬。
“長驅(qū)”句:東胡,,指安慶緒,。肅宗借兵回紇,收復(fù)兩京,,安慶緒奔河北,,保鄴郡,所以說胡走藏,。
“鄴城”句:鄴城反覆,,指史思明既降又叛,救安慶緒于鄴城,,復(fù)陷東京洛陽一事,。思明被迫投降,反覆無常,,乃意料中事,,故云不足怪。
“關(guān)中”句:關(guān)中小兒,,指李輔國,。《舊唐書·宦官傳》:“李輔國,,閑廄馬家小兒,,少為閹,貌陋,,粗知書計,,為仆事高力士?!薄锻ㄨb》注:“凡廄牧,、五坊,、禁苑給使者,皆渭之小兒,?!睍x泰始謠:“賈裴王,亂紀(jì)綱,?!?/p>
“張后”句:《舊唐書·后妃傳》:“張后寵遇專房,與輔國持權(quán)禁中,,干預(yù)政事,。帝頗不悅,無如之何”,。上,,指肅宗。
至令:一作“至今”,。今上:當(dāng)今皇上,,此指代宗。
“我昔”句:指詩人杜甫自己為拾遺時,。在皇帝左右,,故日近侍。又拾遺職掌供奉扈從,,故日叨奉引,。叨,忝也,,自謙之詞,。
“出兵”句:指代宗當(dāng)時以廣平王拜天下兵馬元帥,先后收復(fù)兩京,?!缎绿茣罚骸按跒樘樱瑫r從狩靈武,,拜天下兵馬元帥,。山濤啟事:‘可以整肅朝廷,裁制時政,?!惲障模骸煜虏豢僧?dāng)?!?/p>
“為留”句:猛士,,指郭子儀。寶應(yīng)元年(762年)代宗聽信宦官程元振讒害,奪郭子儀兵柄,,使居留長安,。未央,漢宮名,,在長安,。翻用劉邦《大風(fēng)歌》?!鞍驳妹褪抠馐厮姆?,感慨甚深。
“致使”句:岐(qí)雍,,唐鳳翔關(guān)內(nèi)地,邊兵入衛(wèi),,岐雍一帶,,兵力單薄,遂不能防敵于國門之外,?!杜f唐書·吐蕃傳》:“乾元后數(shù)年,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為蕃戎境?!?/p>
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獫狁,古代活躍于今陜,、甘一帶,,獫、岐之間,。此處指吐蕃,,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陜州,,長安第二次淪陷,府庫閭舍,,焚掠一空,。
跣足:打赤足。寫逃跑時的狼狽,,鞋子都來不及穿,。天王:指唐代宗。
“愿見”句:傅介子,西漢時北地人,,曾斬樓蘭王頭,,懸之北闕。杜甫意在湔雪國恥,,故愿見能有這種人物,。
尚書郎:作者自謂?!赌咎m行》:“欲與木蘭賞,,不用尚書郎?!?/p>
開元:唐玄宗年號(718—741年),。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孫洙曰:“開元間承平日久,,四郊無虞,,居人滿野,桑麻如織,,雞犬之音相聞,。時開遠(yuǎn)門外西行,亙地萬余里,,路不拾遺,,行者不赍糧,丁壯之人不識兵器,?!?/p>
小邑:小城。藏:居住,。萬家室:言戶口繁多,。《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載:“是歲,,天下縣千五百七十三,,戶八百四十一萬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萬三千六百九,。
“稻米”二句:寫全盛時農(nóng)業(yè)豐收,,糧食儲備充足。流脂,,形容稻米顆粒飽滿滑潤,。倉廩:儲藏米谷的倉庫。
“九州”二句:寫全盛時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豺虎:比喻寇盜,。
路無豺虎:旅途平安,出門自然不必選什么好日子,,指隨時可出行,。《資治通鑒》開元二十八年載:“海內(nèi)富安,,行者雖萬里不持寸兵,。
“齊紈”二句:寫全盛時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達(dá)。齊紈魯縞:山東一帶生產(chǎn)的精美絲織品,。車班班:商賈的車輛絡(luò)繹不絕,。班班:形容繁密眾多,言商賈不絕于道,。
桑:作動詞用,,指養(yǎng)蠶織布。不相失:各安其業(yè),,各得其所,。《通典·食貨七》載:開元十三年,,“米斗至十三文,青,、齊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shù)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yuǎn)適數(shù)千里,,不恃寸刃”。
圣人:指天子,。奏云門:演奏《云門》樂曲,。云門,祭祀天地的樂曲,。
“天下”句:是說社會風(fēng)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guān)系融洽,。膠漆,,比喻友情極深,親密無問,。
百馀年間:指從唐王朝開國(618年)到開元末年(741年),,有一百多年。未災(zāi)變:沒有發(fā)生過大的災(zāi)禍,。
“叔孫”句:西漢初年,,高祖命叔孫通制定禮樂,蕭何制定律令,。這是用漢初的盛世比喻開元時代的政治情況,。
“豈聞”二句:開始由憶昔轉(zhuǎn)為說今,寫安史亂后的情況:以前物價不高,,生活安定,,如今卻是田園荒蕪,物價昂貴,。一絹,,一匹絹。直,,同“值”,。
“洛陽”句:用東漢末董卓燒洛陽宮殿事喻指兩京破壞之嚴(yán)重。廣德元年十月吐蕃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于十二月復(fù)還長安,詩作于代宗還京不久之后,,所以說“新除”,。
宗廟:指皇家祖廟。狐兔:指吐蕃,。顏之推《古意二首》:“狐兔穴宗廟,。”杜詩本此,。
“傷心”二句:寫不堪回首的心情,。耆舊們都經(jīng)歷過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不忍問:是因為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亂離:指天寶末年安史之亂。
小臣:杜甫自謂,。魯鈍:粗率,,遲鈍。
記識:記得,,記住,。祿秩:俸祿。蒙祿秩:指召補(bǔ)京兆功曹,,不赴,。
周宣:周宣王,厲王之子,,即位后,,整理亂政,勵精圖治,,恢復(fù)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興。我皇:指代宗,。灑血:極言自己盼望中興之迫切,。
江漢:指長江和嘉陵江。也指長江,、嘉陵江流經(jīng)的巴蜀地區(qū)。因為嘉陵江上源為西漢水,,故亦稱漢水,。
題目雖說是《憶昔》,其實(shí)是諷今之作,。第一首回憶的是唐肅宗的信任宦官和懼怕老婆,,目的作于警戒代宗不要走他父親的老道;第二首回憶的是唐玄宗是開元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恢復(fù)往日繁榮,,并不是為憶昔而憶昔。
第一首上段九句,,下段八句,。上段九句感傷肅宗之失德。當(dāng)時肅宗起兵靈武,,收復(fù)西京長安,,率回紇兵討安慶緒,,凡是肅宗認(rèn)為是有才能的都以任用,便任用了李輔國,。但寵幸張良娣,,對于政事自然就很少有時間去管了。所以中興之業(yè),,是仍處于停滯階段的,。“后不樂”,,狀其驕傲放縱,。“上為忙”,,狀其畏縮恐懼,。這分明寫出了懼內(nèi)意。王洙曰:“撥亂,,內(nèi)平張后之難,。補(bǔ)四方,外能經(jīng)營河北也,?!毕露伟司涓袀诓荒苷衿稹4诔鯙樵獛?,出兵整肅,,到了程元振帶兵時,使郭子儀束手留京,,吐蕃入侵,,而肅宗再次外逃,一時邊境無法安定下來,,所以愿能有像傅介子這樣的人物,,杜甫意在湔雪國恥?!袄先濉本?,作者自嘆不能為國靖亂而尸位素餐。
第二首上段十二句,,下段十句,。上段十二句追思開元盛世。當(dāng)時國盛民富,,盜亂息止人民安定,,政治通和清明,民風(fēng)淳厚,,禮儀等方面也秩序井然,,勝于貞觀之治,。這里便是惜唐明皇疏于政事,所以又極盛轉(zhuǎn)至衰敗,。下段十句悲痛亂離而思盼興復(fù),。自開元至作此詩,戰(zhàn)火不斷,,民不聊生,。“絹萬錢,,無復(fù)齊紈魯縞矣,。田流血,無復(fù)室家倉廩矣,。東洛燒焚,,西京狐兔,道路盡為豺狼,,宮中不奏云門矣,。”(仇兆鰲《杜詩詳注》)亂后景象,,是不忍直視的,。所以作者在此概嘆,中興事業(yè)只能期望于后世之君了,。
雖然杜甫是從地主階級的立場和理想來觀察現(xiàn)實(shí),,但第二首詩中所描述的人丁興旺、和平環(huán)境,、豐衣足食,,卻也是勞動人民所祈望的。因而杜甫的政治理想對廣大人民是有利的,。詩人素來就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精神境界,“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周宣中興望我皇,,灑血江漢身衰疾,。”身處亂世,、顛沛流離,,仍抱憂國憂民之心,“愿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备试浮盀⒀瓭h”、再圖中興,。
憶昔古詩翻譯篇六
夜行船·憶昔西都?xì)g縱
憶昔西都?xì)g縱,。自別后、有誰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細(xì)尋思、舊游如夢,。
今日相逢情愈重,。愁聞唱、畫樓鐘動,。白發(fā)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誰相送,。
當(dāng)年在西都洛陽共同渡過的那段歡樂豪縱的生活時光早已成為往事,。自茲一別之后,離散至今,,還有誰能夠再聚在一起,?仔細(xì)回想昔日與友人同游洛陽伊川山水,一齊觀看城中牡丹的情景,,竟然如同在夢境中一樣,。
今天我和你又再次相逢,回首往事,,話題更多,,情意也更加深重,愁的是那畫樓上的'鐘聲不時響起,,傳入耳中,,好像在說時間不早了,還喋喋不休地談?wù)搨€什么,。如今你我白發(fā)蒼蒼,,垂垂老矣,此情此景,,何不開懷暢飲,,然后再彼此告別,管他是誰送誰呢,。
夜行船:詞牌名,,《太平樂府》、《中原音韻》、元高拭詞,,俱注雙調(diào),。黃公紹詞,名《明月棹孤舟》,。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西都:北宋以洛陽為陪都,,因在開封西,故稱洛陽為西都,。
伊川:水名,,即伊河,源出河南盧氏縣東熊耳山,,流經(jīng)嵩縣,、伊川,洛陽,,至偃師,,入洛河。
洛川:洛水,,源出陜西雒南縣冢嶺山,。
舊游:指與歐陽修相交的梅堯臣等七人。
殢:本意為滯留,,沉溺于,,此指醉酒。
該詞作于仁宗慶歷八年(1048),,當(dāng)時歐陽修四十二歲,。這年閏正月,他由滁州知州調(diào)任揚(yáng)州知州,,友人梅堯臣則從宣城赴陳州任簽書判官,,路過揚(yáng)州時與歐陽修相會。老友相見,,感喟良多,,且此時洛陽舊交謝絳、尹洙,、張汝士三人都已去世,,更使二人的相聚充滿了悲情。
上片憶舊,?!皯浳粑鞫?xì)g縱。自別后,、有誰能共”這一深沉的慨嘆蘊(yùn)含著詞人對青春生活的追憶,,同時,更飽含著詞人對洛中故友的深切緬懷,。而事實(shí)上,,在洛中與歐陽修相交甚歡的友人多半已經(jīng)辭世,宋寶元二年(1039),,謝絳卒,,宋慶歷七年(1047),尹洙又卒,。到如今,,昔日同在西京詩酒歡會、縱情游賞的友人,,只有梅堯臣尚在,,因而令詞人十分感傷。所以一句“有誰能共”又包含著世事無常,、人生滄桑之感,。正因為如此,當(dāng)詞人回憶當(dāng)年遍賞伊川山水洛川花的情形之時,,不禁產(chǎn)生如夢如幻的感覺,。“細(xì)尋思,、舊游如夢”,,細(xì)細(xì)尋思舊時同游之事,恍如一夢,。
下片感今,,述洛中故友多凋零,如今自首重聚痛飲,,感慨良多,,無限傷感?!敖袢障喾昵橛亍比鋽懺~人與友人久別重逢后的感受,,滄桑的經(jīng)歷使二人更覺相互間情誼的厚重。一個“愁”字隱蘊(yùn)對即將到來的離別的無限惆悵傷感,。人生如此無常,,故今摯友梅堯臣能折道來探望自己,讓詞人備覺這份情誼的珍貴,。但白發(fā)相逢,,詞人終是難禁傷感之情。“愁聞唱,、畫樓鐘動”,,此一可理解為與老友暢談之時,畫樓鐘聲響起,,警醒詞人相聚之時在不斷的流逝,,故爾令聞?wù)叱睢6蚩衫斫鉃轶巯g歌女唱起了昔日洛中好友如今已然辭世的謝絳所填之詞中的詞句,,“月西斜,,畫樓鐘動”。詞在人亡,,引發(fā)筵席間詞人的深重悲傷,。末二句寫詞人面對又將到來的離別而勸飲的情景。老友見面,,總是意味著許多的滄?;貞洠S多的酸甜苦辣,,這些又豈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眼下又要分別了,此地一別,,此生還能否相見尚不得而知,,因此還是撇開往事開懷暢飲,往事已夠讓人遺憾的了,,千萬不要再給此次相逢留下什么遺憾,。句中的“此景”,是別離之景,,更是人生遲暮之景,。
全詞語言質(zhì)樸,感情摯烈,,體現(xiàn)了詞人與友人之問真摯淳樸的友情,,是一首非常優(yōu)秀的懷舊之作。
憶昔古詩翻譯篇七
憶昔花間初識面,,紅袖半遮,,妝臉輕轉(zhuǎn)。石榴裙帶,,故將纖纖玉指偷捻,,雙鳳金線。
碧梧桐鎖深深院,,誰料得兩情,,何日教譴綣,?羨春來雙燕,飛到玉樓,,朝暮相見,。
⑴石榴裙帶——石榴花色的裙帶,即鮮紅色,。⑵繾綣(qiǎnquǎ n遣犬)——感情融洽,難分難舍,。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臨當(dāng)背面時,,裁詩示繾綣?!?/p>
這首詞寫男子對情人的懷念,。
上片追憶與女子初次見面的情景,由“憶昔”領(lǐng)起,,“花間初識面”,,含義有二:一是所見之地在花下;二是所見之人,,面亦如花,。“紅袖”二句正面寫女子的嬌羞之態(tài),;“石榴裙帶”三句寫其細(xì)微動作,,側(cè)面表現(xiàn)她的柔媚之情。
下片是現(xiàn)實(shí)的懷想,,分兩層寫出:“碧梧”三句,,念及情人深閨難出,繾綣無期,;“羨春來雙燕”三句,,就眼前景,人與物比,,羨雙燕朝暮雙飛,,襯托自己的孤獨(dú);同時也含有雙燕自由而多情,,朝暮能與自己相會,,而所愛之人卻難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