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詳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三學制)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jié)多邊形內角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數學思考:通過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體會轉化思想在幾何中的運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問題的方法。
3,、解決問題:通過探索多邊形內角和公式,,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4,、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猜想,、推理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
難點:探索多邊形內角和時,,如何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
四,、教學方法:
引導發(fā)現法,、討論法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媒體:
大屏幕,、實物投影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思
師: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四邊形的內角和,,你知道嗎?
活動一:探究四邊形內角和,。
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學生分組交流與研討,并匯總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個角的度數,然后把四個角加起來,,發(fā)現內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兩個三角形紙板拼在一起構成四邊形,發(fā)現兩個三角形內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來,,教師在方法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作輔助線的方法,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把一個四邊形轉化成兩個三角形,。
師:你知道五邊形的內角和嗎?六邊形呢,?十邊形呢?你是怎樣得到的?
活動二:探究五邊形,、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
學生先獨立思考每個問題再分組討論,。
關注:
(1)學生能否類比四邊形的方式解決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后進行交流(五邊形的內角和)
方法1:把五邊形分成三個三角形,,3個180的和是540。
方法2:從五邊形內部一點出發(fā),,把五邊形分成五個三角形,,然后用5個180的和減去一個周角360。結果得540,。
方法3:從五邊形一邊上任意一點出發(fā)把五邊形分成四個三角形,,然后用4個180的和減去一個平角180,結果得540,。
方法4:把五邊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結果得540,。
師:你真聰明,!做到了學以致用。
交流后,,學生運用幾何畫板演示并驗證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邊形的內角和之后,同學們又認真地討論起六邊形,、十邊形的內角和,。類比四邊形、五邊形的討論方法最終得出,,六邊形內角和是720,,十邊形內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師:通過前面的討論,,你能知道多邊形內角和嗎?
活動三:探究任意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思考:
(1)多邊形內角和與三角形內角和的關系,?
(2)多邊形的邊數與內角和的關系,?
(3)從多邊形一個頂點引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多邊形邊數的關系?
學生結合思考題進行討論,,并把討論后的結果進行交流,。
發(fā)現1:四邊形內角和是2個180的和,五邊形內角和是3個180的和,,六邊形內角和是4個180的和,,十邊形內角和是8個180的和。發(fā)現2:多邊形的邊數增加1,,內角和增加180,。
發(fā)現3:一個n邊形從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分三角形的個數與邊數n存在(n-2)的關系。
得出結論: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2)·180,。
(三)實際應用,,優(yōu)勢互補
1、口答:(1)七邊形內角和()
(2)九邊形內角和()
(3)十邊形內角和()
2,、搶答:(1)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等于1260,,它是幾邊形?
(2)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1440,,且每個內角都相等,,則每個內角的度數是()。
3,、討論回答: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比四邊形的內角和多540,,并且這個多邊形的各個內角都相等,這個多邊形每個內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儲
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1,、多邊形內角和公式
2、運用轉化思想解決數學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
(五)作業(yè):
練習冊第93頁1,、2、3八,、教學反思:
1,、教的轉變
本節(jié)課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圖、測量發(fā)現結論后,,利用幾何畫板直觀地展示,,激發(fā)學生自覺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2,、學的轉變
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yōu)闀W。本節(jié)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層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課堂氛圍的轉變
整節(jié)課以“流暢,、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征。整節(jié)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對話”,、“討論”為出發(fā)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發(fā)現的價值,。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詳案篇2
教學目標:
1,、會用待定系數法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2,、通過實例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函數的認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反比例函數的意義,,理解比例系數的具體的意義,。
3、會通過已知自變量的值求相應的反比例函數的值,。運用已知反比例函數的值求相應自變量的值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重點:用待定系數法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難點:例3要用科學知識,,又要用不等式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反比例函數的定義: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錯‖3‖)
(1)一矩形的面積為20cm2,,相鄰的兩條邊長分別為x(cm)和y(cm),,變量y是變量x的反比例函數。(2)圓的面積公式s??r2中,,s與r成正比例,。(3)矩形的長為a,寬為b,,周長為C,,當C為常量時,a是b的反比例函數,。方形的邊長為x,,高為y,當其體積V為常量時,,y是x的反比例函數,。(4)一個正四棱柱的底面正
定時,商和除數成反比例,。(5)當被除數(不為零)一
(6)計劃修建鐵路1200km,,則鋪軌天數y(d)是每日鋪軌量x(km/d)的反比例函數。
2,、思考:如何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數,比例系數是3,,則函數解析式是_______
(2)當m為何值時,,函數4是反比例函數,并求出其函數解析式.y?2m?2關鍵是確定比例系數,!x
二,。新課
1、例2:已知變量y與x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和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小結:要確定一個反比例函數y?k的解析式,,只需求出比例系數k,。如果已知一對自變量與函數的對應值,x
3時,,y=2,,求這個函數的解析式和自變量的取值范圍。4就可以先求出比例系數,,然后寫出所要求的反比例函數,。2.練習:已知y是關于x的反比例函數,當x=,?
3,、說一說它們的求法:
(1)已知變量y與x-5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
(2)已知變量y-1與x成反比例,,且當x=2時y=9,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
4,、例3、設汽車前燈電路上的電壓保持不變,,選用燈泡的電阻為R(Ω),通過電流的強度為I(A),。
(1)已知一個汽車前燈的電阻為30Ω,,通過的電流為0.40A,求I關于R的函數解析式,,并說明比例系數的實際意義,。
(2)如果接上新燈泡的電阻大于30Ω,那么與原來的相比,,汽車前燈的亮度將發(fā)生什么變化,?
在例3的教學中可作如下啟發(fā):
(1)電流、電阻,、電壓之間有何關系,?
(2)在電壓U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電流強度I與電阻R成哪種函數關系,?
(3)前燈的亮度取決于哪個變量的大?。咳绾螞Q定,?
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后師生一起點評。
三,。鞏固練習:
1,、當質量一定時,二氧化碳的體積V與密度p成反比例,。且V=5m3時,,p=1.98kg/m3
(1)求p與V的函數關系式,并指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求V=9m3時,,二氧化碳的密度。
四,。拓展:
1,、已知y與z成正比例,z與x成反比例,當x=-4時,,z=3,,y=-4.求:
(1)Y關于x的函數解析式;
(2)當z=-1時,,x,,y的值。
2,、已知y?y1?y2,,y1與x成正例,y2與x成反比例,,并且x?2與x?3時,,y的
值都等于10,求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
五,。交流反思
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在已知條件中明確告知變量之間成反比例函數關系,如例2,;另一種是變量之間的關系由已學的數量關系直接給出,,如例3中的I?
六。布置作業(yè):P4B組
小學數學公開課教案詳案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對多個實際問題的分析,,使學生體會到一元一次方程作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的作用。
2,、使學生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
3、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某個方程的解,。
重點,、難點
1、重點: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
2,、難點:弄清題意,找出“相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一本筆記本1.2元。小紅有6元錢,,那么她最多能買到幾本這樣的筆記本呢,?
解:設小紅能買到工本筆記本,那么根據題意,,得1.2x=6
因為1.2×5=6,,所以小紅能買到5本筆記本,。
二、新授
問題1:某校初中一年級328名 師生乘車外出春游,,已有2輛校車可以乘坐64人,,還需租用44座的客車多少輛?(讓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再作講評)
算術法:(328-64)÷44=264÷44=6(輛)
列方程:設需要租用x輛客車,可得44x+64=328
解這個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結果,。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試試看,?
問題2:在課外活動中,,張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的年齡大多是13歲,就問同學:“我今年45歲,,幾年以后你們的年齡是我年齡的三分之一?”
通過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你能否從小敏同學的解法中得到啟發(fā)?
把x=3代人方程(2),,左邊=13+3=16,,右邊=(45+3)=×48=16,
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3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這種通過試驗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這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也可以據此檢驗一下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
問: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動手試一試,,大家發(fā)現了什么問題?
同樣,,用檢驗的方法也很難得到方程的解,,因為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數,,該從何試起?如何試驗根本無法人手,,又該怎么辦,?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3頁練習1、2,。
四,、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五、作業(yè)
教科書第3頁,,習題6.1第1,、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