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法制教育活動教案篇一
1,、火災報警常識
2,、火災中各種逃生自救的辦法
3,、提高學生的防火自救意識。
設置情景—講解常識—課件演示—現場模擬,。
講授法、演示法
火災報警常識,、火災中各種逃生自救的辦法,。
掌握火災中各種逃生自救的辦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火自救能力,。
(一)課題引入
問題導入:當火災襲來,你如何逃生?
教師活動:給出幾種火災現場情形:
1,、家住一樓,,家外著火,火小煙大,,情況緊急,。
2、家住二樓,,家外著火,,火大封門。
3,、家住高樓,,樓有電梯,家外著火,,火大封門,。
4、電線老化,,室內著火,,明火燒身,危在旦夕,。
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教師給出的火災現場情形,,制定相應逃生方案。
(二)常識介紹
1,、火災報警須知:(flash演示——幻燈片小結)
1),、牢記火警電話“119”,事發(fā)時可用任何一部電話播打(注:無論欠費與否),。
2),、火災情況要報詳細:xx單位、xx區(qū)xx街xx號發(fā)生火災,,xxx物質在燃燒,,火勢很大,,請速來撲救,我的電話是xxxxxxx,。
3),、要派人來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
2,、學習自救知識:(flash演示——幻燈片小結)
i),、火災發(fā)生后,如何逃生,。
一旦火災降臨家庭,,應抓緊時機進行撲救。家庭常用的滅火工具是水,、濕棉被,、砂土、干粉等,。值得注意的是,,電器起火應首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撲救。若發(fā)現火勢較大時,,應立即撥打火警“119”,,說清楚家庭詳細地址、起火物品,,然后離開火場到主要路口引導消防車前來撲救,。切忌貪戀財物貽誤逃生時機。
如果火不但封了門,,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時,,應將門窗全部關閉,用濕棉被,、毛巾,、衣物等封堵門窗,同時采取打電話,、敲打臉盆,、向窗外拋東西等手段吸引外部人員注意,以便獲救,。
逃離途中切記不可使用電梯,。因為火災中線路常被燒壞,會使你被困電梯中無法逃生,。
幾種逃生方法的總結:
1),、關門求生 2)、測試門的溫度
3)、從窗戶逃生 4),、高層建筑火災逃生
5),、公共場所火災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ii),、身上著火怎么辦?
發(fā)生火災時,,如果身上著了火,千萬不能奔跑,,因為奔跑時,,會形成一股風,就像是給爐子扇風一樣,,火會越燒越旺,。著火的人亂跑,,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引起新的燃燒點。
身上著火,,一般總是先燒著衣服,、帽子、褲子,。這時,,最重要的是先設法把衣、帽,、褲脫掉,,如果來不及脫,也可臥倒在地上打滾,,把身上的火苗壓熄滅,,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滅。
(三)組織學生研究探討火災時人心理與行為的誤區(qū)
1,、原路脫險
這是人們最常見的火災逃生行為模式,。因為大多數建筑物內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為人們所熟悉,,一旦發(fā)生火災時,,人們總是習慣沿著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進行逃生,當發(fā)現此路被封死時,,才被迫去尋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時已失去最佳逃生時間,。因此,,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大樓或賓館時,,一定要對周圍的環(huán)境和出入口進行必要的了解與熟悉。多想萬一,,以備不測,。
2、向光朝亮
這是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決定,,人們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它能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亂撞而更易逃生。而這時的火場中,,90%的可能是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無忌憚地逞威之處,。
3,、盲目追隨
當人的生命突然面臨危險狀態(tài)時,極易因驚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斷思維能力,,當聽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緊緊地追隨其后。常見的盲目追隨行為模式有跳窗,、跳樓,,逃(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帶頭,追隨者也會毫不猶豫地跟隨其后,??朔つ孔冯S的方法是平時要多了解與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避免事到臨頭沒有主見而隨波逐流,。
4,、自高向下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火焰向上飄,。當高樓大廈發(fā)生火災,,特別是高層建筑一旦失火,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火是從下面往上著的,越高越危險,,越下越安全,,只有盡快逃到一層,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這時的下層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樓下逃生,,豈不是自投火海嗎?隨著消防裝備現代化的不斷提高,在發(fā)生火災時,,有條件的可登上房頂或在房間內采取有效的防煙,、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5,、冒險跳樓
人們在開始發(fā)現火災時,,會立即作出第一反應。這時的反應大多還是比較理智的分析與判斷,。但是,,當選擇的路線逃生失敗發(fā)現判斷失誤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勢愈來愈大,,煙霧愈來愈濃時,人們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時的人們也不要跳樓,、跳窗等,而應另謀生路,,萬萬不可盲目采取冒險行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獄。
(四)教師引領學生重新設計逃生方案
(五)小結:(教師放flash短片,,同時總結)
水火無情,,當有災害發(fā)生時,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因地制宜,,恰當地運用逃生自救的方法,保證自身的安全,。中學生遇到災害不應該袖手旁觀,,但一定要以保證自身生命安全為前提。
(六)作業(yè):制作一期防火自救的墻報,。
小學法制教育活動教案篇二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生懂得生命的價值,警惕不法侵害,,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勇氣和信心;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確立法律觀念,,尊重規(guī)則,,尊重權利。
(2)能力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辯證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學會運用自己的智慧,,機智勇敢地與侵害行為作斗爭,,增強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強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
(3)認知目標:幫助學生認識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險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用智慧保護自己,。
教學難點: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一課時
新授同學們,下面聽老師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小麗通過網上聊天,,認識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紹自己的真實情況。阿林約小麗去公園玩,,小麗應邀了,。
師:根據你們的猜測和想象,你說他倆會怎樣?
生:......
(一)提高警惕過渡:剛才大家對小麗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測,,那么究竟小麗的遭遇是怎樣的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事情的進展。
1.播放影片
2.師:小麗這么輕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生:......
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分析,,我們形成共識:小麗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沒有高度的警惕,,輕信網友。(板書:警惕)
3.師:我們在網上交友要注意什么問題呢?(課件出示)
a.活動:小組討論
b.指名匯報教師歸納:總的來說,,網絡世界就像一個萬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樣,社會猶如網絡世界,,即絢麗多彩,,又存在著一些丑陋骯臟的東西,,我們同樣要提高警惕,正如諺語所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二)用智慧保護自己過渡:由于小麗在思想上沒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現在她非常后悔,向我們發(fā)出了求助,。同學們,,請你幫小麗想想辦法:
1.小組活動
2.指名匯報
3.(播放影片)我們來看小麗是怎樣逃脫的。(板書:智慧)
4.師: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根據環(huán)境和情況不同,,辦法也不同。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斷錄像,。(出示錄像)
5.師:老師這里有一份材料,,你們覺得他做法可取嗎?(出示:一個生命隨風而去)生:......師: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將其制服時,,當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懸殊大的,可以采取靈活的方法及脫身,。兩害相權取其輕,,保住最大利益。師:我們是否就這樣寬恕,、姑息他們?那該怎么辦?(板書:法律)
6.介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你有遭遇過不法侵害的經歷嗎?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認為該怎么做?(出示課件)
2,、師總結:(出示課件)通過今天的學習,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發(fā)生前,,我們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發(fā)生時,,要用智慧保護自己,,在不法侵害發(fā)生后,要用法律保護自己,。只有我們多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本領,,積極地去保衛(wèi)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學習,,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長!
3,、 播放音樂,齊讀兒詩
小學法制教育活動教案篇三
結合學校法制宣傳周活動,,通過本次講座,,加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牢固樹立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個案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
下面將展示兩個真實的個案,,請同學們聽后仔細思考
個案一、南方一座有近600萬人口的城市,,1991年分4批判處了172名罪犯死刑,,其中18-25歲的年輕罪犯115名,占被處死人數的66.9%,。為什么這么多的年輕人走上了斷頭臺?調查研究說明,,他們違法犯罪均起于少年時期,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時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跡,從小就有不好表現,。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有多方面原因,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分析,,這些孩子的不良家庭影響是:一、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管教無方,,法制教育更談不上;二、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在115名孩子中,獨生子和老小占77.4%,,家長溺愛至極,,使孩子從小為所欲為;三、父母思想意識不健康,,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識,,甚至家人中就有違法亂紀現象;四、家庭感情不和,,父母離異,,孩子缺少家庭溫暖,。
個案二、初中生張林和幾個同學在公園里打球,,碰上了幾個熟悉的學生,,兩撥人在一起玩球的過程中,張林與譚華發(fā)生了口角,,譚華罵了張林,,張就與他打了起來。第二天,,譚華為了報仇就找了不少“哥們兒”,,把張林劫到了公園里,他們把張林雙手捆住后,,就輪番毆打他,,并用刀子劃張林的臉,無論張林怎樣求饒都不行,,只打得他滿臉是血,、渾身是傷、已奄奄一息了,,這幫人才離開公園,。張林在被別人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不治身亡了。
當張林的父母聽說自己的兒子被人打死后,,父親的高血壓病復發(fā)而引起了半身癱瘓,,母親則當場就暈了過去,從此,,其母就整日瘋瘋癲癲,,直至臥床不起。
總觀上述兩個個案,,他們之所以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原因可以歸咎于以下幾個方面:
家庭原因:
社會原因:
學校教育原因:
自身修養(yǎng)原因:
好奇青少年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這是他們的天性,。但由于他們的社會閱歷淺,,辨別是非的能力差,有時對好壞良莠缺乏全面正確的判斷,,在缺乏良性誘導的情況下,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隨心所欲,,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如少女禾某,本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多才多藝的中學生,,因看到一些大齡青年吸食毒品,,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試了試,結果一發(fā)而不可收,,最后發(fā)展到以賣淫換取毒資的地步,。
盲從
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并沒有完全認識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隨其他成員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沒有明確的犯罪動機,。如一個少年搶劫,、盜竊團伙,6人中有3人不滿12周歲,,這3人跟隨一個16歲的“頭目”在兩年內作案數十起,。當問到他們?yōu)槭裁捶缸飼r,他們都說:“他(指‘頭目’)讓我們干的,?!毕襁@樣的作案人占總數的20%還多。
攀比虛榮
近年來,,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靈里種上了貪慕虛榮的種子,,講排場,、講穿戴、講吃喝,,好逸惡勞,,夢想一夜暴富,導致他們不擇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利,。
一個年僅18歲的姑娘楊某,,只是為了把自己和男友打扮得漂亮瀟灑,就在四年中侵吞公款60余萬元,。因貪慕虛榮而走向犯罪是近幾年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特點,,在56起案件中有17起,占30.35%,,特別值得警惕和關注,。
小學法制教育活動教案篇四
1. 對全體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2. 預防青少年犯罪,
3. 讓學生認識到犯罪的危害性
學生主持,,加以學生表演等形式
一,、身邊的法律(班長主持開場)
1. 案例一:
20xx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漢江沙灘上,,一個由幾名未成年人臨時湊成的綁架團伙綁架了某中專生小剛,,正當他們打電話向被綁架人母親索要6萬元贖金時,,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舉抓獲。據查,,他們曾多次敲詐小剛,,金額達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歲)竟天真地問刑警:“把錢還給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嗎?”
2. 學生談感想,、講身邊的事情
3. 請學生指出所知的違法行為
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許多的時候是由于我們的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就非常的必要,。
4. 國家的有關的規(guī)定
我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一年齡段稱為完全負刑事責任時期,。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販賣毒品,、防火,、爆炸、偷渡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一年齡段成為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一年齡段稱為減輕刑事責任時期。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一律不負刑事責任,。這一年齡段稱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同時刑法還明文規(guī)定,,因不滿十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二,、預防青少年犯罪
1. 案例二、三,、四
案例二:
小偉是一位初中生,,平時就喜歡開玩笑,搞惡作劇,。今年年初的一天,,他看到路邊的廣告語“當你有困難或麻煩時,請你撥打110”,,靈機一動,,謊稱自己因鑰匙丟失,無法進家門,。趕來的警察識破了他的'謊言,,嚴厲地批評了他,并責令其父母嚴加管教小偉,。一向嬌慣孩子的父母并沒有很好地批評和教育小偉,。而小偉卻在感到有趣、刺激之余產生了畸形的報復心理,。從此,,他經常撥打“110”,進行干擾或謊報假警,,一個月竟多達三十多次,。終于在一次利用磁卡電話進行假報警制造惡作劇時被警察當場抓獲。小偉的行為已經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guī)定,,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
案例三:
閔某,15歲,,是河南省歲三縣某中學負責紀律的副班長,,1999年10月15日,因午睡時潘某說話,,閔上去用小棍敲打潘某不小心打在同桌沈某的頭上,。沈某挨打后就罵閔某,兩人并發(fā)生撕打,,被同學拉開,。10月18日中午12點多鐘,閔某約沈某在后山談發(fā)生爭執(zhí)的事,,沈對閔的“權威”仍不服氣,,閔某認為沈沒有把他這個副班長放在眼里,一拳將沈打倒在水溝里,,并用削筆的小刀在沈某頸部劃了兩刀,,當沈某求饒時,閔某又抓起一把土塞進沈某嘴里,然后解下皮帶將沈某勒死,。閔某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最近,閔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2年,。
案例四:
武漢市某中學林某在校園里,,不慎將姑母從國外帶回來送給他的派克鋼筆弄丟了。該校鐘某剛好路過,,他拾起鋼筆回班上課,。林某的同學張某、宋某正好目睹鐘某所為,。林某得知鋼筆被鐘某拾到便找他索要,,鐘某先是佯裝不知,后見有人作證,,便搪塞說放在筆盒里不知被誰拿走了,。學校多次做工作,鐘某依然不肯歸還,。林某便向法院起訴,,經法院調查,依據《民法通則》判決鐘某限期歸還,,否則賠償林某經濟損失200元,。
2. 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 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無緣無故的下滑,, 不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考試時進行抄襲,對考試結果不以為然,,留級也無所謂,;
2) 對事物的興趣開始變化,勞動懶散,,上課思想不集中,,而對武打、言情和低級庸俗甚至黃色的錄像,、書刊和光盤甚感興趣,;
3) 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厭惡學校生活,這種孩子如果與校外的不法分子或無業(yè)人員有了聯系,,就會越來越不愿意回家,;
4) 心理方面有變化,,如精神恍惚,情緒波動,,舉止反常,,心神不定,東張西望,;
5) 對教師和家長的關心幫助表示反感,,甚至懷有敵意,,惡語頂撞,, 有時給教育者出難題,看笑話,;
6) 對遵守紀律,、要求進步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和打擊,,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跡或不法行為的人,,把反社會的人格或行為當作是“勇敢”的表現;
7) 原本養(yǎng)成的生活規(guī)律出現變化,,如從早起變成睡懶覺,,從注意衛(wèi)生變?yōu)殄謇镥邋荨⒉恍捱叿踔馏a臟,,或一反常態(tài)地特別喜歡梳妝打扮,;
8) 道德品質起了變化, 如從誠實變成愛撒謊,,愛說空話,、大話、假話,,從謙虛變成傲慢,,從斯文變成野蠻,喜歡逞能,,從文明禮貌變成口吐穢言,、動作粗野,或在家長,、老師面前循規(guī)蹈矩,,而背后卻胡作非為;
9) 結交不三不四的人,,或與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結交,,或拉幫結伙聚在一起甩撲克打麻將,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場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亂;
10) 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如抽煙喝酒等。
3,、 做個知法,、懂法、守法的青少年,。
1. 預防犯罪的一些措施,。
2. 學一點法律知識。
你從今天的班會中得到了什么啟示,,以此為題寫一篇周記,。
小學法制教育活動教案篇五
1、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并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周歲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guī)。
2,、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guī)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