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故事的成語加意思 寓言故事成語運用篇一
有人看見他這般模樣,感到很奇怪,,于是走上前問他說:
“老丈,,請問你為何如此傷心呢?”
這個人回答說:
“我求官一輩子,卻始終沒有遇到過一次機會,。眼看自己已這樣老了,,依然是一身布衣,再也不可能有做官的機會,,所以我傷心痛哭,?!?/p>
問他的人又說:
“那么多求官的人都得到了官,你為什么卻一次機會也沒遇上呢?”
這個老人回答說:
“我年輕時學(xué)的是文史,,當(dāng)我在這方面學(xué)有所成時出來求官,,正好遇上君主偏愛任用有經(jīng)驗的老年人。我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喜好任用老年人的君主去世后又出來求官,,誰知繼位的君主卻是個喜愛武士的人,我又一次懷才不遇,。于是,,我改變主意,棄文學(xué)武,。等我學(xué)武有成時,,那個重視武藝的君主也去世了。現(xiàn)在繼位的是一位年輕的君主,,他喜歡提拔年輕人做官,,而我,如今早已不年輕了,。我的幾十年光陰轉(zhuǎn)瞬即逝,,一輩子生不逢時,沒有遇到一次做官的機會,,這難道不是十分可悲的事嗎?”說罷,,他又哭起來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認(rèn)準(zhǔn)了某個遠大目標(biāo),,并且腳踏實地、始終不渝地去努力拼搏,,總是有成功機會的,。然而,一個人一受到挫折就改變志向,,自然只會一事無成,。
寓言故事的成語加意思 寓言故事成語運用篇二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jù)一方,征戰(zhàn)不休,,爭奪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jù)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后,,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于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xù)戰(zhàn)斗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shù)模€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yǎng)尊處優(yōu),,為了籠絡(luò)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里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xiāng)呢?”劉禪隨口說:“這里很快樂,,我并不想念蜀國?!?/p>
散席后,,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yīng)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里,。’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jǐn)D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zé)o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xiāng)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yīng)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yán)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斗。
寓言故事的成語加意思 寓言故事成語運用篇三
詩曰: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這首詩說的是黃庭堅奉母盡誠的事,。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則故事。
黃庭堅,,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他二十三歲就中了進士,蘇軾是這樣贊他的:“瑰偉之文,,妙絕當(dāng)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闭f他文章瑰瑋超然,,當(dāng)世無可比擬;而他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之美德,又可媲美古人,。滌親溺器,,也就是說他親自為母親刷便桶,這在一般老百姓看來似乎也沒有什么,,但是一個人身居高位,,刷一次便桶容易,難的是刷一輩子便桶,。這還要從他小的時候說起,。
黃庭堅的父親黃庶為人剛正,飽讀詩書,,曾中過進士,,但一生未能發(fā)達,僅是州府的幕僚,,后來到康州任了一官半職,。康州地偏民困,,動亂不斷,。黃庶不畏艱難,鞠躬盡瘁,,最后積勞成疾,,中年卒于任所,。母親李氏,是著名藏書家,、詩人李常的妹妹,,出身于仕宦讀書世家。父親在臨終前把年僅十三歲的黃庭堅叫到床前,,對他說:“為父命不久矣,我兒長大了,,不要只顧著讀書,,要好好照顧母親,好好跟隨舅舅,?!秉S庭堅含淚答應(yīng)了。父親不久便去世了,,這讓平素活潑好動的黃庭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常常一個人躲在藏書室里翻書度日。舅舅李常把他當(dāng)親兒子一樣對待,,耳提面命,,盡心栽培。他看出端倪,,便悄悄走進藏書室找了個機會安慰他,。黃庭堅哀傷地說:“以前我只顧戲耍和讀書,從來沒有想過人會死去,,父親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卻再也見不到他,再也沒有機會幫他做事,,為他盡孝了,。”李常說:“盡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也不是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平素點滴中學(xué)會關(guān)照至親,在務(wù)正業(yè)的同時見縫插針利用閑暇滿足家人所需,,這兩件事并不矛盾,。”黃庭堅想起父親的遺言,,忽然意識到自己只顧著自己哀傷,,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傷百倍的母親,于是便往母親房間跑去,。
父親死后,,母親思念成疾,,身體抱恙,常常臥床休息,。他走進母親的臥房,,發(fā)現(xiàn)母親正在吃藥,藥湯極苦,,母親直皺眉頭,,恰巧貼身丫鬟告假回家探親,母親吃完藥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杯里卻是空的`,,杯沿上還有茶垢,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父親在任時為官清廉,,生活節(jié)儉,家中并不曾雇用過多的仆役婢女,。黃庭堅立即自動請纓,,跑去為母親清洗茶杯并沏好茶。母親看著干凈的茶杯,,喝著黃庭堅泡的茶,,甚感欣慰地笑了。黃庭堅看看便桶還沒有倒,,又跑出去倒了,。這一切做完后才去學(xué)堂。
到了晚上,,黃庭堅又來了,。這次他是有備而來,他帶了把刷子,,來給母親刷便桶,。母親愛干凈,可便桶往往不能及時清潔,,好脾氣的母親不愿為難婢女,,他決定不勞煩別人,親自做好這件事情,。
當(dāng)他人到了中年,,身為朝廷官員,公務(wù)十分繁忙,,每天忙完公事回來,,第一件事仍是去探望已經(jīng)年邁的母親,端茶遞水,,精心照料并陪伴,,每天晚上依然為母親刷洗便桶,,從不讓他人代勞。
有一次,,有人問黃庭堅:“您身為高貴的朝廷命官,,家里又有仆人,為什么要親自來做這些雜細的事務(wù),,甚至還親手做刷洗母親便桶這樣卑賤的事情呢?”
黃庭堅回答說:“孝順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沒有任何關(guān)系,怎能讓仆人去代勞呢?再說孝敬父母,,是出自一個人對父母至誠感恩的天性,,又怎么會有高貴與卑賤之分呢?”
滌親溺器:形容人非常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