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量學是指依據(jù)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為確定出一種數(shù)量化的價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心理測量學試題及答案的內(nèi)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測量學試題及答案
1、測驗編排的一般原則應排除( )
A,、將同類型的測題組合在一起
B,、答案混合排列
C、難度逐步上升,,先易后難
D,、依各種類型測題本身的特點編排題目與選項
參考答案:(B)
2、測驗的使用者利用( )可將原始分數(shù)轉換為與其對應的導出分數(shù),,從而對測驗的分數(shù)做出有意義的解釋,。
A、都不是
B,、分布表
C,、對照表
D、轉換表
參考答案:(D)
3,、韋克斯勒將離差智商的平均數(shù)定為( ),,標準差定為( )
A、100,;13
B,、100;16
C,、100,;14
D、100,;15
參考答案:(D)
4,、其數(shù)值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量表是( ),。
A、命名變量
B,、順序變量
C,、等距變量
D、等比變量
參考答案:(D)
5,、( )表示的是個體智力在年齡組中所處的位置
A,、百分等
B、離差智商
C,、比率智商
D,、標準九分數(shù)
參考答案:(B)
6,、在心理測驗中,,效度是指所測量的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符合的程度,或者簡單地說是指一個心理測驗的( ),。
A,、準確性
B、區(qū)分性
C,、可信度
D,、穩(wěn)定性
參考答案:(A)
7、從不同測驗獲得的離差智商只有當( )相同或接近時才可以比較,。
A,、標準分數(shù)
B、平均數(shù)
C,、原始分數(shù)
D,、標準差
參考答案:(D)
8、錯誤的測驗觀不包括( )
A,、心理測驗即智力測驗
B,、測驗萬能論
C、以上一個也不是
D,、測驗無用論
參考答案:(C)
9,、標準二十分,平均數(shù)為( ),,標準差為
A,、9;2
B,、12,;5
C,、10;3
D,、11,;4
參考答案:(C)
10、皮亞杰發(fā)現(xiàn),,兒童在不同時期出現(xiàn)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兒童到( )歲時才會理解質(zhì)量守恒;( )歲時才會掌握重量守恒,;( )歲時才具有容量守恒概念,。
A、7,;8,;9
B、5,;6,;7
C、2,;3,;4
D、4,;5,;6
參考答案:(B)
11、( )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齡的概念,。
A,、比內(nèi)-西蒙
B、瑞文
C,、韋克斯勒
D,、斯丹福-比內(nèi)
參考答案:(A)
12、1965年,,美國測驗專家伊貝爾(L.Ebel)根據(jù)長期的經(jīng)驗提出用鑒別指數(shù)評價項目性能的標準,,鑒別指數(shù)D為( ),說明該項目差,,必須淘汰,。
A、0.19以下
B,、0.30~0.39
C,、0.40以上
D、0.20~0.29
參考答案:(A)
13、近些年來,,我國心理學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測驗的( )研究
A,、本土化
B、大量測驗
C,、數(shù)量化
D,、引進并修訂國外量表
參考答案:(A)
14、確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則是,,當( )時,,測驗不能用于對個人做出評價或預測,而且不能作團體比較,。
A,、rxx≥0.85
B、0.70≤rxx<0.85
C,、rxx=1.00
D,、rxx<0.70
參考答案:(D)
15、在( )量表中,,個人的分數(shù)指出了他的行為在按正常途徑發(fā)展方面處于什么樣的發(fā)展水平,。
A、人格
B,、智力
C,、年齡
D,、態(tài)度
參考答案:(C)
16,、對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團體,題目的( )會影響信度系數(shù),。
A,、信度
B、難度
C,、區(qū)分度
D,、效度
參考答案:(B)
17、在測驗理論中,,效度被定義為在一組測量中,,與測量目標有關的真實方差(或稱有效方差)與( )方差的比率。
A,、隨機誤差
B,、系統(tǒng)誤差
C、總
D,、誤差
參考答案:(C)
18,、取樣是指從( )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樣本。
A、總體
B,、樣本
C,、目標人群
D、群體
參考答案:(C)
19,、效標與測驗分數(shù)之間的相關,,用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shù)的前提是假設兩個變量的關系是( )的分布。
A,、線性
B,、正態(tài)曲線
C、拋物線
D,、非線性
參考答案:(A)
20,、用重測法估計信度,最適宜的時距隨測驗的目的,、性質(zhì)和被試者的特點而異,,一般是( )周較宜,間隔時間最好不超過( )個月,。
A,、1~2;4
B,、4~6,;8
C、6~8,;10
D,、2~4;6
參考答案:(D)
21,、測驗的客觀性不包括( )的客觀性,。
A、對反應的量化
B,、對結果的推論
C,、測驗的刺激
D、絕對的標準
參考答案:(D)
22,、難度是指項目的難易程度,。用P代表。P值越( ),,難度越低,。
A、小
B,、接近0
C,、低
D,、大
參考答案:(D)
23、( )是將測驗分數(shù)的轉換關系用圖形表示出來,,從而可以很直觀地看出被試者在各個分測驗上的表現(xiàn)及其相對的位置,。
A、剖面圖
B,、條形圖
C,、都不是
D、直方圖
參考答案:(A)
24,、( )是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者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
A,、團體
B,、樣本
C、受測人群
D,、常模團體
參考答案:(D)
25,、十分位數(shù)( )為第一段。
A,、1%~10%
B,、91%~100%
C、50%~60%
D,、10%~20%
參考答案:(A)
26,、在370名被試者中,選為高分組和低分組的被試者各有100人,,其中高分組有70人答對第1題,,低分組有40人答對第1題,則第1題的難度為( )
A,、0.55
B,、0.35
C,、0.45
D,、0.65
參考答案: (A)
27、難度P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無法區(qū)分被試者之間能力的差異,。相反,P值越接近于0.50,,區(qū)別力越高,。為了使測驗具有更大的區(qū)別力,應選擇難度在0.50左右的試題比較合適,,各題難度應在( )之間,。
A、0.50±0.03
B、0.50±0.10
C,、0.50±0.20
D,、0.50±0.40
參考答案:(C)
28、K-R20公式,、K-R21公式有別于克倫巴赫α系數(shù)的是,,它們只能用于( )。
A,、多項選擇題
B,、是非題
C、簡答
D,、論述題
參考答案:(B)
29,、若兒童的心理年齡高于其生理年齡,則智力較一般兒童高,,若心理年齡低于其生理年齡,,則智力較一般兒童低。但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單純用心理年齡來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 )兒童間的可比性,。
A、年齡
B,、出身
C,、性別
D、來源
參考答案:(A)
30,、洛德(Lord)提出在學績測驗中,,為了保證其可靠性,各類選擇題的理想平均難度為:五擇一測題,,0.70,;四擇一測題,0.74,;三擇一測題,,0.77;二擇一題,,( ),。
A、0.79
B,、0.85
C,、0.78
D、0.9
參考答案:(B)
31,、王紅在30名同學中物理成績是80分,,排列第五名,,則其百分等級為( )。
A,、75
B,、95
C、85
D,、65
參考答案:(C)
32,、“大約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數(shù)落在所得分數(shù)±1.96SE的范圍內(nèi),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圍之外”的描述,,其置信區(qū)間為( ),。
A、X-1.96SE≥XT
B,、X-1.96SE≌XT≌X+1.96SE
C,、X+1.96SE≤XT
D、X-1.96SE<XT≤X+1.96SE
參考答案:(D)
33,、在200個學生中,,答對某項目的人數(shù)為120人,則該項目的難度為( ),。
A,、0.6
B、0.2
C,、0.4
D,、0.1
參考答案:(A)
34、比率智商(IQ)被定義為( )與實足年齡之比,。
A,、實足年齡
B、真實年齡
C,、智力商數(shù)
D,、心理年齡
參考答案:(D)
35、樣本團體的性質(zhì)包括年齡,、性別,、教育水平、智力,、動機,、興趣、職業(yè)和任何有關的特征,。由于這些特征的影響,使得測驗對于不同的團體具有不同的預測能力,,故測量學上稱這些特征為( ),。
A,、主觀影響變量
B、客觀影響變量
C,、干涉變量
D,、測驗變量
參考答案:(C)
36、0℃并不意味著沒有溫度,,這種說法( ),。
A、錯
B,、不確定
C,、不存在
D、對
參考答案:(D)
37,、同質(zhì)性信度主要代表測驗內(nèi)部( )間的一致性,。
A、所有題目
B,、題目與分測驗
C,、兩半測驗
D、分測驗
參考答案:(A)
38,、對于某些特殊的群體來說,,情況很具體而特殊,我們就需要制定( ),。
A,、普通常模
B、一般常模
C,、特殊常模
D,、剖面圖
參考答案:(C)
39、難度與區(qū)分度的關系,,一般來說,,較難的項目對高水平的被試者區(qū)分度( ),中等難度的項目對中等水平的被試者區(qū)分度高,。
A,、中等
B、高
C,、一般
D,、低
參考答案:(B)
40、測驗分數(shù)一般應是一個范圍而不是一個確定的點,。如在韋氏智力測驗中,,通常是用測得的IQ值加減( )(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斷IQ值的波動范圍。
A,、16
B,、15
C,、5
D、2
參考答案:(C)
41,、最早使用T分數(shù)者是( ),。
A、西蒙
B,、推孟
C,、麥柯爾
D、桑代克
參考答案:(C)
42,、在吳天敏修訂的比內(nèi)一西蒙量表中,,某兒童通過了4歲組的全部題目,5歲組通過3題,,6歲組通過2題,,7歲組通過1題,其智齡為( ),。
A,、5歲2個月
B、4歲3個月
C,、5歲
D,、4歲6個月
參考答案:(C)
43、常模樣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 ),。
A、100或5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或100
參考答案:(D)
44,、為了使不同測驗分數(shù)可以相互比較,,在經(jīng)典測驗理論的指導下,測驗等值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叫等百分位等值法,;另一類叫線性等值法,。線性等值法計算就是用相同的( )作等值的基礎。
A,、百分等
B,、方差
C、百分點
D,、標準分數(shù)
參考答案:(D)
45,、最早的一個發(fā)展順序量表的范例是( )發(fā)展程序表。
A、葛塞爾
B,、皮亞杰
C,、貝利
D,、比內(nèi)
參考答案:(A)
46,、發(fā)展常模就是( )。
A,、常模
B,、個人的分數(shù)
C、年齡量表
D,、團體的分數(shù)
參考答案:(C)
47,、當原始分數(shù)不是常態(tài)分布時,也可以使之常態(tài)化,,這一轉換過程是( )
A,、線性的
B、間接的
C,、直接的
D,、非線性的
參考答案:(D)
48、( )是檢驗測驗分數(shù)能否有效地區(qū)分由效標所定義的團體的一種方法,。
A,、區(qū)分法
B、相關法
C,、失誤法
D,、命中率法
參考答案:(A)
49、在編制測驗時,,效度是重要的要考慮的特性,。如果是編制最高行為測驗,除了內(nèi)容效度,,也要求有
A,、較好的專家判斷
B、較高的表面效度
C,、主觀性
D,、較好的外行判斷
參考答案:(B)
50、全國性常模,,樣本量一般要在( )之間
A,、3000~4000
B、1000~
C,、4000~5000
D,、2000~3000
參考答案:(D)
51、( )會提高智力測驗,、成就測驗和能力傾向測驗的成績,。
A,、適度的焦慮
B、一點焦慮也沒有
C,、過高的焦慮
D,、過度抑郁
參考答案:(A)
52、Z=A+BZ式中Z為轉換后的標準分數(shù),,A,、B為根據(jù)需要指定的常數(shù)。加上一個常數(shù)是為了去掉( ),,乘以一個常數(shù)是為了使單位變小從而去掉小數(shù)點,。
A、分值
B,、整數(shù)
C,、小數(shù)
D、負值
參考答案:(D)
53,、系統(tǒng)抽樣法的關鍵是計算
A,、哪個班
B、組距
C,、樣本量
D,、總體
參考答案:(B)
54、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這樣的量表通常叫( )量表
A、等比
B,、順序
C,、命名
D、等距
參考答案:(C)
55,、我們通常將學生的考試結果按名次排隊,,這些名次屬于( )變量。
A命名
B,、等距
C,、等比
D、順序
參考答案:(D)
56,、復本信度又稱等值性系數(shù),。它是以兩個等值但題目不同的測驗(復本)來測量同一群體,然后求得被試者在兩個測驗上得分的相關系數(shù),。復本信度反映的是測驗在( )上的等值性,。
A、評分
B、內(nèi)容
C,、時間
D,、題目
參考答案:(B)
57、常模分數(shù)又叫
A,、原始分數(shù)
B,、粗分數(shù)
C、導出分數(shù)
D,、總體分數(shù)
參考答案:(C)
58,、一個包括40個題目的測驗信度為0.80,,欲將信度提高到0.90,,通過斯皮爾曼一布朗公式的導出公式計算出至少應增加( )個題數(shù)。
A,、50
B,、60
C、100
D,、40
參考答案:(A)
59,、編制簡答題的原則不包括( )
A、將其操作化
B,、每題應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C,、宜用問句形式
D、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
參考答案:(A)
60,、一般而言,,若獲得信度的取樣團體較為異質(zhì)的話,往往會( )測驗的信度,。
A,、不清楚
B、高估
C,、低估
D,、忽略
參考答案:(B)
61、一般來說,,心理測驗除( )以外,,都有時限。
A,、速度測驗
B,、最高作為測驗
C、典型行為測驗
D,、智力測驗
參考答案:(C)
62,、( )是指編制的測驗是測什么的,即用來測量什么樣的心理變量或行為特征。
A,、心理測驗的目標
B,、心理測驗的對象
C、心理測驗的動機
D,、心理測驗的用途
參考答案:(A)
63,、甲被試在韋氏成人智力測驗中言語智商為102,操作智商為110,。已知兩個分數(shù)都是以100為平均數(shù),,15為標準差的標準分數(shù)。假設言語測驗和操作測驗的分半信度分別為0.87和0.88,,那么甲被試的操作智商( )于言語智商,。
A、顯著高
B,、低
C,、等
D不顯著高
參考答案:(D)
64、鑒別指數(shù)的計算步驟為( ):(1)確定高分組與低分組,,每一組取答卷總數(shù)的27%,;(2)按測驗總分高低排列答卷;(3)分別計算高分組與低分組在該項目上的通過率或得分率,;(4)按下列公式估計出項目的鑒別指數(shù):D=PH-PL,。(1.0分)
A、(2)(1)(3)(4)
B,、(1)(2)(3)(4)
C,、(1)(3)(2)(4)
D、(1)(4)(3)(2)
參考答案:(A)
65,、樣本大小適當?shù)年P鍵是樣本要有( ),。
A、特殊性
B,、代表性
C,、相關性
D、可比性
參考答案:(B)
66,、在測驗編制過程中,,正確答案的位置在整個測驗中出現(xiàn)在各位置的概率( ),就可以控制喜好特殊位置定勢的影響,。
A,、大
B、較少
C,、相等
D,、較多
參考答案:(C)
67,、常模分數(shù)構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說的( ),,它是解釋心理測驗分數(shù)的基礎,。
A、常模
B,、導出分數(shù)
C,、常模分數(shù)
D、分數(shù)
參考答案:(A)
68,、心理測驗題目的來源應該排除( )
A,、已出版的標準測驗
B、直接翻譯國外測驗的題
C,、臨床觀察和記錄
D,、理論和專家的經(jīng)驗
參考答案:(B)
69、55的百分等級表示在常模樣本中有55%的人比這個分數(shù)( ),。
A,、低
B、高
C,、相等
D、以上都不是
參考答案:(A)
70,、在編制是非題時,,“是”、“否”題大致相等或答“否”題略多,,是控制( )的有效方法
A,、肯定定勢
B、求“快”與求“精確”
C,、喜好特殊位置
D,、喜好較長選項
參考答案:(A)
71、由于個體智力增長是一個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過程,,即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 )增長,,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適合于年齡較大的被試者。
A,、成反比例
B,、同步
C、成比例
D,、不同步
參考答案:(D)
72,、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測驗實施后將測驗按奇、偶數(shù)分為等值的兩半,,并分別計算每位被試者在兩半測驗上的得分,,求出這兩半分數(shù)的相關系數(shù),。這個相關系數(shù)就代表了( )內(nèi)容取樣的一致程度。
A,、題目與分測驗之間
B,、兩半測驗
C、所有條目之間
D,、原測驗
參考答案:(B)
73,、標準十分,平均數(shù)為( ),,標準差為( ),。
A、5,;1.5
B,、6;1.5
C,、7,;1.5
D、6,;2
參考答案:(A)
74,、在能力測驗中通常反映難度水平的指標,在非能力測驗(如人格測驗)中,,類似的指標稱
A,、相似性
B、通俗性
C,、靈活性
D,、流暢性
參考答案:(B)
75、測驗中,,有些被試者認為選項長,、內(nèi)容多,一般是正確答案,,在無法確定何者正確時,,有偏好長選項的反應定勢。在編制測驗時,,只要我們盡量使選項的長度( ),,就不難避免這類問題。
A,、內(nèi)容多一些
B,、長一些
C、不定
D,、一致
參考答案:(D)
76,、效標測量本身的可靠性如何亦是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效標測量的可靠性即效標測量的
A、信度
B,、常模
C,、效度
D、區(qū)分度
參考答案:(A)
77,、( )指的是測驗題目對有關內(nèi)容或行為取樣的適用性,,從而確定測驗是否是所欲測量的行為領域的代表性取樣。
A,、區(qū)分效度
B,、構想效度
C、效標效度
D,、內(nèi)容效度
參考答案:(D)
78,、受應試動機影響不太大的測驗是( )測驗
A、投射
B,、成就
C,、能力傾向
D、智力
參考答案:(A)
79,、信度只受( )的影響,。
A、隨機誤差
B,、系統(tǒng)誤差
C,、恒定效應
D、概化理論
參考答案:(A)
80,、項目難度的分布一般以( )分布為好,這樣不僅能保證多數(shù)項目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而且可以保證整個測驗對被試者具有較高的區(qū)分能力,。
A、負偏態(tài)
B,、峰態(tài)
C,、偏態(tài)
D、常態(tài)
參考答案:(D)
81,、按測驗的功能進行分類,,可將測驗分為( )
A、投射測驗
B,、人格測驗
C,、智力測驗
D、特殊能力測驗
參考答案:(BCD)
82,、構想效度的估計方法包括( )
A,、實驗法和觀察法證實
B,、對測驗本身的分析
C、效標效度的研究證明
D,、測驗間的相互比較
參考答案:(ABCD)
83,、一個兒童在年齡量表上所得的分數(shù),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齡,。這種分數(shù)叫( ),,簡稱 ( )
A、智商
B,、智力年齡
C,、智齡
D、智力商數(shù)
參考答案:(BC)
84,、對測驗分數(shù)做出確切的解釋,,只有常模資料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測驗的信度和效度資料,,在解釋測驗分數(shù)時,,一定要依據(jù)從( )中獲得的資料。
A,、最大量的人群
B,、最匹配的情境
C、最相近的團體
D,、最準確的描述
參考答案:(BC)
85,、有些測驗必須涉及一些社會敏感性問題,菲力普(Phillips,,D.L.)列舉了值得參考的( )等策略,。
A、命題時假定被試者具有某種行為
B,、命題時假定規(guī)范不一致
C,、涉及社會禁忌或個人隱私的題目不使用
D、指出該行為是常見的,,雖然是違規(guī)的
參考答案:(ABD)
86,、有些測驗必須涉及一些社會敏感性問題,菲力普(Phillips,,D.L.)列舉了值得參考的( )等策略,。
A、命題時假定規(guī)范不一致
B,、指出該行為是常見的,,雖然是違規(guī)的
C、命題時假定被試者具有某種行為
D,、涉及社會禁忌或個人隱私的題目不使用
參考答案:(ABC)
87,、測驗指導手冊的內(nèi)容有( )
A,、測驗的目的和功用
B、實施測驗的說明,,測驗的標準答案和記分標準
C,、測驗的心理計量學特征、常模資料
D,、編制的理論背景,,選材的原則、方法
參考答案:(ABCD)
88,、估計信度的方法一般有( )
A,、復本信度
B、重測信度
C,、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
D,、評分者信度
參考答案:(ABCD)
89、我國目前心理門診中運用較多的心理測驗有( )
A,、人格測驗
B,、心理評定量表
C、智力測驗
D,、 適應行為評定量表
參考答案:(ABC)
90,、測驗指導語一般由( )組成
A、給例題,,有時告知被試者測驗目的
B,、時間限制
C、如何記錄這些反應
D,、如何選擇反應形式
參考答案:(ABCD)
91,、預測應注意( )
A、實施過程與情境應力求與將來正式測驗時的情況相近似
B,、預測過程中,,隨時記錄被試者的反應情形
C、對象應取自將來正式測驗準備應用的群體
D,、時限可稍寬一些,最好使每個被試者都能將題目做完
參考答案:(ABCD)
92,、心理測驗的目標分析以測驗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 )
A、工作分析
B,、確定測驗的具體內(nèi)容
C,、對特定概念下定義
參考答案:(ABC)
93、測量的元素包括( ),。
A,、法則
B,、描述
C、數(shù)字
D,、事物
參考答案:(ACD)
94,、一般來說,測驗的項目分析包括( )分析和( )分析
A,、大小
B,、定量
C、范圍
D,、定性
參考答案:(BD)
95,、對于選拔和預測功用的預測性測驗,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對所預測的行為活動作具體分析,,我們稱之為任務分析或工作分析(jobanalysis),。這種分析包括( )等步驟。
A,、編制相應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的有關條目
B,、進行預測驗和正式測驗以建立心理測驗手冊
C、確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為可以使要預測的活動達到成功
D,、建立衡量被試者是否成功的標準,,這個標準我們稱之為效標
參考答案:(CD)
96、項目的定性分析包括考慮項目的內(nèi)容效度,,題目編寫的( )和( )等,。
A、恰當性
B,、有效性
C,、形式
D、內(nèi)容
參考答案:(AB)
97,、效標效度的主要評估方法有( ),。
A、區(qū)分法
B,、相關法
C,、命中率法
D、失誤法
參考答案:(ABC)
98,、按測驗材料的嚴謹程度分類,,可將測驗分為( )。
A,、客觀測驗
B,、投射測驗
C、非文字測驗
D、文字測驗
參考答案:(AB)
99,、心理測驗命題在文字方面的主要要求是( )
A,、語句簡明扼要
B、最好是一句話說明一個概念
C,、排除與答案無關的因素
D,、使用準確的當代語言
參考答案:(ABCD)
100、研究表明,,( )者,,測驗焦慮較高
A、測驗成績關系重大,,壓力過大
B,、缺乏自信、患得患失,、情緒不穩(wěn)定
C,、抱負水平過高,求勝心切
D,、對自己能力沒有把握
參考答案:(ABCD)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心理測量學試題及答案的相關內(nèi)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續(xù)關注我們,。
【心理測量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推薦文章:
高中三角函數(shù)試題及答案 高中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試題及答案
教育心理學章節(jié)試題及答案 教育心理學各章試題及答案
圓的周長和面積經(jīng)典試題及答案 圓的周長和面積試題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