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個生字,理解古詩的意思,。
3,、借助閱讀想像,感受六月西湖下暴雨時的奇特景象,,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語言美,。
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意思,。
2、難點:借助閱讀想象,,品位語言,,感受六月西湖下暴雨時的奇特景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課件,、音頻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
(1)通過學生背誦學過的古詩以及學過的關于雨的詩句導入,。
(2)揭題。
(學生說出題目交代了哪些信息并試著說出“醉書”的意思)
(3)簡介作者,。
(學生說出作者是誰并背誦蘇軾寫的詩句)
2,、初讀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再讀,,標出停頓的符號,讀準節(jié)奏,。
(3)誰來試一試,,并點評。相機在黑板上標好詩句的節(jié)奏,。
(4)pk讀,,并點評。
(5)播放課文錄音
(6)齊讀,。
二,、問--疏通詩意
1、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指導學生相互答疑,,師記錄學生有深度的問題,。
2、師預設問題:
(1)每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2)整首詩的意思是什么,?
三、試一試--感悟詩情
2,、生交流,。
3、師小結,。
4,、齊讀整首詩,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讀出驚嘆的語氣。
5,、配樂背誦全詩,。
四、評一評--各抒己見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用“我收獲了--”的句式說話)
2、你對蘇軾的評價,。
3,、同學們的表現怎樣?
1,、寫一寫你眼中的暴風雨,。
2、搜集關于云,、雨,、風、天的詩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二
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發(fā)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1.師:為了能更好地觀察它,,首先我們要制作一個玻片標本。(師演示)
1)?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中間滴一滴清水
2)?用鑷子把取下的洋蔥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能折疊。
3)?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
4)?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稀釋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余的水,。
2.學生以組為單位制作玻片標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
1.先用肉眼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在科學記錄本上(或書上13頁)
2.材料員發(fā)給每位同學放大鏡,,大家用放大鏡觀察洋蔥表皮將看到的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
2.師出示顯微鏡,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學生五年級時已使用過,,也可叫學生介紹老師指導更正,,具體內容見13頁)
3.每2人一個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不會使用的同學可根據13頁的提示進行操作,。每組的材料員監(jiān)督大家進行規(guī)范的操作,,對不規(guī)范操作且不改正的同學取消其使用資格。同樣將顯微鏡下的發(fā)現畫到科學記錄本或書上,。
4.交流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fā)現
(洋蔥表皮由一個個比較規(guī)則的多邊形組成,。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閱讀12頁的資料,,了解胡克發(fā)現細胞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細胞的認識,。)
四,、課外作業(yè)
查找資料:細胞的作用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過程與方法:
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
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
3.自制食鹽等晶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秘密的興趣,。
2.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難點】制作晶體,。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觀察美麗的晶體
1.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上節(jié)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一些物質,。糖,、鹽、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
物質?糖?鹽?味精
記憶中???
放大鏡下???
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借助放大鏡觀察糖,、鹽,、味精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也可畫在書上第7頁方框中)
2.關于晶體
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的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形狀,。(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的顆粒,,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閱讀第8頁關于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圖片。老師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體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二、制作晶體
1.晶體的形成
師: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么形成的,?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水蒸發(fā)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fā)巖漿冷卻后形成礦物的晶體,。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fā)水分的方法來制作鹽的晶體,。
2.制作我們的晶體
師提供一些濃食鹽溶液,讓學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燈慢慢烘干,。待水分蒸發(fā)后用放大鏡觀察它們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跡。(注意,,玻璃片需遠離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熱量烘,,老師自己要先試驗一下,用這樣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體,。)
3.拓展活動
師:我們得到的晶體很小,,你們看老師這里卻有一個很大的鹽晶體,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嗎?參考第9頁的方法,,課外嘗試制作一個更大的晶體,。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
晶體:像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那樣
規(guī)則幾何外形
固體
教學后記: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體會詩句的語言美,,感悟比喻的妙處。
3,、想象西湖晴雨變幻的景色,,體會雨的奇特。
1,、想象西湖晴雨變幻的景色,,體會雨的奇特。
1,、想象西湖晴雨的變幻景色,,體會雨的奇特。
2,、體會詩歌的語言藝術,,激發(fā)學生中華傳統(tǒng)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一,、文字線索題導入
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2,、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
3,、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4、他的詩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方面獨具風格
5,、“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他流傳千古的名句
1,、同學們,,你們能根據屏幕上的提示猜出這個人是誰嗎?(蘇軾)
2、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學習蘇軾的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出示課題)說說詩題中告訴了我們什么,?(時間、地點,、事件)
(六月二十七日蘇軾在西湖邊上的望湖樓醉酒題詩)
3,、那么蘇軾在望湖樓上題了怎樣的一首詩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讀詩歌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誰愿意第一個展示你的朗讀,?
(齊讀)
3,、讀得真不錯,同學們,,讀詩不僅要讀響,、讀準,更要讀出詩的節(jié)奏,,(出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詩)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劃分好的節(jié)奏自由練讀一下這首詩,。
4、誰愿意來讀一讀,?讀得真好(如果讀不好,,師范讀,再指名讀)
5,、男女生賽讀,。
三、檢查預習,,提出疑問
1,、古詩同學們都會讀了,但是學習古詩僅僅會讀還不行,,我們還得理解詩中意思,,品讀詩中的意境。同學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哪些不懂或者難懂得詞語,,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生提問,,相機指導回答)
2、相信解決了這些重難點詞,,你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現在再讀這首詩,你們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的,,帶著你們的理解在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四、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著讀著,,你從這首詩中感受到了什么?(大,、快,、急、來得快,、去得也快)
五,、品讀詩句
1、這真是一場奇特的雨??!你從詩中得哪些字眼或詩句中感受這場雨的奇特呢?請默讀詩歌,,并從信封中取出“共學單”,,認真完成。
a,、從這句詩中,,有沒有哪些字或詞最能讓你感受到這場雨的急呢?
預設2,、“未遮山”,、“亂入船”
a、“未遮山”,,“亂入船”說明了什么,?
c、還有同學對這兩句詩有自己的理解嗎,?請你補充。
你真是一個善于讀書的孩子,,帶著你的感受去讀一讀好嗎,?
(這一環(huán)節(jié),相機指導“亂”字,,將“亂”讀胖“)
2,、關注比喻:
老師關注到,,同學們在分享自己感受的時候運用了比喻得修辭手法,(我們再讀一讀這句詩,,作者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這其實就是詩中出現的黑云翻墨、白雨跳蛛,,詩人們在寫詩的時候都喜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樣可以使詩句更加形象生動。無獨有偶,,蘇軾在另一首描寫西湖的詩中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飲湖上初晴后雨》全班齊讀)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詩,,感受比喻的妙處吧,!
3、你還能從哪里感受到這場雨的奇特呢,?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抓住“忽”感受雨去得快
“卷地風”:這是一場怎樣的風?
請你用朗讀讀出這一場大風,,讀出這雨過天晴的美麗景色吧,!
4、就是這樣一場卷地之風,,它不僅吹走了------生接或指名(這場大雨),,還吹來了------指名回答(望湖樓下水天一色得美麗景象)
小結:你們看,剛才我們通過讀詩,、抓關鍵詞,、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美麗景色,跟著詩人領略了一場西湖疾雨急來急去得變幻景色,,讓我們捧起書,,再去領略一下西湖這場別樣的雨吧!
六,、拓展進行“飛花令”
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對雨情有獨鐘,寫了許許多多贊美雨的詩文,,現在就讓我們來一場有關“雨”得飛花令吧?。ū尘耙魳讽懫穑鷮υ姡?/p>
雨
大
急
(奇特)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五
學習目標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通過自學,、討論等學習形式來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質疑
2、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己大聲去讀讀課文,。
3,、解答問題并板書。(引導學生從人物,、事件,、結果等方面概括寫人記事文章主要內容)
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
1,、過渡:通過剛才的朗讀,同學們對課文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你看見了課題中提到的“那匹馬”了嗎?(沒有)
2,、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已交代出攤主沒有“那匹馬”,。認真默讀課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詞句能讓你看清書攤攤主的心思,可以用筆劃下來,。
學生交流自己劃出來的部分,,并說明原因,大致應包括以下內容:
(1)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
“一愣”代表什么?“一亮”又說明什么?
(2)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姑娘茫然的眼睛里透露的訊息是什么?“命令道”讓你體會到什么?
“他”為什么“急了”?
(4)“回來”!他在身后喊道,“那馬會踢傷你的!”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發(fā)現這些細節(jié)透露了一些信息,。誰能談談為什么作者這么寫?(為后文寫出真相埋下伏筆。對于這一點,,學生了解即可)
(5)既然沒有“那匹馬”,,攤主為什么說“別餓壞了那匹馬”?
3、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交流各自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動手練筆
2,、請發(fā)揮你的想象,把它寫下來,。
3,、交流小練筆內容。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六
1,、使學生通過“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親自感受1課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質量單位的理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質量單位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實際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進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質量單位概念,。
2,、能夠用老師提供的稱,來稱量物體質量,。
教學難點:
鞏固對質量單位實際概念是認識,。
教學準備:
天平,盤稱,,適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新知,。
請同學們想一想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二,、實踐、操作領悟新知
1,、稱一稱,。
(2)下面我們來重點實踐一下生活中最常見的盤稱和電子稱。
出示掛圖稱水果,、蔬菜,。
1千克蘋果有多少個?能把書中的蘋果數一數嗎?你們想自己稱一稱嗎?
(3)分組活動。
明確活動要求:各小組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各稱出1千克,。再數一數各有多少個。
(4)剛才我們使用了盤稱稱物品的質量,,是用什么作單位?請小組長上來匯報一下本組稱的結果,。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們帶來的其他日用品的質量有多少嗎?你估計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計的結果寫到書上,。
(2)稱一稱,,驗證學生估計的結果。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1題。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2題,。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9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請大家想一想,,說一說,。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七
1、會寫生字“遮”,,理解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3,、體會夏季西湖疾雨急來急去的特點,感受詩人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朗讀背誦本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會描述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課時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簡介詩人,。
1、師,;同學們喜歡古詩嗎,,誰愿意背首詩給大家欣賞欣賞。(學生舉手自由背誦)
2、師生同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引出新課,。
3,、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另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板書課題和詩人,,學生齊讀)
4,、誰能給大伙兒介紹一下蘇軾(學生自由發(fā)言)
5、(課件出示)教師簡介蘇軾
二,、初讀指導,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
1,、誰來把題目讀一讀,,你從詩題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時間,、地點),,“醉書”是什么意思?本詩是不是詩人喝醉酒時寫下的呢,?我們理解了全詩就會知道了,。下面就讓我們來認真讀讀這首詩吧。要求:邊讀邊畫出詩的節(jié)奏,。
2,、學生自由讀詩,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朗讀。
4,、教師范讀,,指導讀出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畫出詩的節(jié)奏)
5、學生再練習朗讀,。
6,、學生齊讀本詩。
7,、學習生字“遮”,,并指導書寫。
三,、再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1,、學生默讀全詩,理解詩句意思,想想從中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課件出示部分詞語解釋)
2,、同位交流詩句的意思以及看到的畫面。
3,、指名班級匯報,,(課件出示)教師講解全詩描繪的畫面。
4,、提問:詩中作者主要寫了哪些景物,?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云雨風水
山船地樓
雨大而急
5,、學生再讀詩句,,思考:這里的云怎樣?這里的雨怎樣,?這里的風怎樣,?這里的水怎樣?學生想好后同位交流,,再班級匯報,。
6、詩人描繪的雨又大又急,,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生答:滂沱大雨、大雨如注,、狂風暴雨,、暴風驟雨……)(鼓掌表揚)
四、總結全詩,,體會情感,。
1、教師誦讀全詩,,學生閉眼傾聽,,感受詩境。
2,、提問:題目《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開始我們就說了“醉書”的意思,本詩是不是詩人喝醉酒情況下寫的呢,?(生答,;不是)
3、你從全詩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指名回答:高興,、喜悅,、激動、心曠神怡……
4,、教師小結,;是啊,面對云翻,、雨瀉,、云卷、天晴這一急來急去的美景,,詩人心中感慨萬千,,他把所有的感受濃縮成一個字,那就是……生齊答--“醉”,。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體會詩人的“醉”吧。(學生再自由讀詩)
5,、指名有感情朗讀,會背誦的就背誦,。
五,、(課件出示)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課外搜集并誦讀蘇軾詩詞
板書設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云雨風水
山船地樓
雨大而急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八
1.知識目標:了解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2.能力目標:注重學生觀察,、對比,、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并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應用意識和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懂得存款利國利民,并從教育儲蓄中感悟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殷切希望,,樹立努力學習的志向,。
重點難點: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會正確計算利息。理解稅后利息的含義,,會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公式,。
教學流程:
一、知識擴充
(師出示中國五大銀行行標。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銀行的業(yè)務范圍及銀行的分類,。)
師:(出示一組信息) 2001年12月,中國銀行給工業(yè)發(fā)放貸款18 636億元,,給商業(yè)發(fā)放貸款8 563億元,,給建筑業(yè)發(fā)放貸款2 099億元,給農業(yè)發(fā)放貸款5 711億元,。
(讓生思考,,從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儲蓄的意義,感受存款不但利國而且利民,。
效果預測:學生可以從信息中感悟到國家用集資上來的存款繁榮經濟,、建設國家、援助農業(yè),,加強儲蓄的意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師:老師積攢了1000元錢,,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放在銀行里,,不但安全還可以使自己的用錢更有計劃。
師:聽從大家的意見,,現在老師就想去銀行存款,,誰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感受存款的樂趣,。)
(生獨立完成填存單的任務,,遇到問題隨時提出,師生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一個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數學,把知識,、能力,、人格有機地融合,讓學生的各種因素碰撞后的靈感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效果預測: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補,學生可以掌握存款單的填寫方法,,并在老師的點撥中,,掌握存款的種類、本金等數學概念,。
三,、合作學習
師:(出示信息)小麗學會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時可取出人民幣102.5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種類后,,再談一談自己有什么新發(fā)現。)
出示表格
(生合作學習從表格中發(fā)現利息的多少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并總結出公式:利息 = 本金 × 時間 × 利率,。)
生: 1000 × 3.6% ×5 = 180 元,。
師:取款時的情況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嗎?和老師一起跳躍時間,來到2012年,。(出示利息清單,。)
利息清單
生總結:稅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 ×(1-20%)。
設計意圖:為學生營造自我發(fā)現,、自我總結的空間,,讓學生從實踐中概括公式,在合作中分享自己與他人思考的成果,,體會成功的快樂。
效果預測: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在合作中積極思考,得出利息及稅后利息的公式,,并因為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為知識的應用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深化練習
1.奉獻,。
2.理財。
3.幫助,。
4.介紹小知識,。(教育儲蓄)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為學生設計的三組生活習題,,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樂于助人,、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
效果預測:學生喜歡智慧的挑戰(zhàn),對學以致用有很強的能動性,,所以他們一定會用智慧的眼光解決習題中的生活問題,,同時在教育儲蓄的感召下,進一步感悟黨和人民的期望,,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青島版六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九
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距離,。
3,、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4,、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三,、教學重點:
1,、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在圖上繪出物體的距離,。
四、課時安排:
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1課時
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距離,。1課時
位置與方向(一)
教學內容: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
如果你是賽手,你將從大本營向什么方向行進?你是怎樣確定方向的?
小組討論: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到大致方向,。
1,、訓練加方向標的意識:加個方向標有什么好處?
2、突出以大本營為觀測點:為什么把方向標畫在大本營?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質疑:
1,、知道吐魯番在大本營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fā)了嗎?
2,、如果這時就出發(fā)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小組討論: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證賽手更準確,、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時,,可以用上你手頭的工具,。
吐魯番在大本營東偏北30度
練一練:你說我擺,,為小動物安家。
(課前剪好小圖片,,課上動手操作,。)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解決問題,,尋找得出距離的方法。
如果你的賽車每小時行進200千米,,你要走幾小時能到達考察地?
圖上沒有直接標距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它呢?
仔細觀察地圖,,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試一試解決,。
二、練習:
1,、以雷達站為觀測點,,填一填。
護衛(wèi)艦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巡洋艦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魚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2、以電視塔為觀測點,,按要求填空,。
文化廣場在電視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體育場在電視塔東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館在電視塔東偏南60度的方向;動物園在電視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三,、課后延伸:
游樂場要新建兩個游樂項目:一個在觀覽車西偏北40o方向
上,,約200米處新添一個“登月艙”,另一個“天外來客”在觀覽車南偏東20o方向上,,約150米處,。請你在平面圖上標出這個新項目的位置。
位置與方向(二)
教學內容: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距離
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難點:根據方向和距離,,繪制平面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的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方向,距離大約是米,。小紅家在廣場的偏方向,,距離大約是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出示數據: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顒咏窃谛iT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小?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二,、練習:
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2、在紙上設計小區(qū),,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y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教后記:
“位置”的教學內容是第一學段相應教學內容的擴展和提高。學生在低年段已經學習了如何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并通過中年級“位置與方向”的學習,知道了在平面內可以根據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單元小結
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基本能夠正確判斷物體的方向和距離,,能夠在方位圖上按照有關要求正確畫出物體的位置并正確繪制方位圖,,判斷比較準確,繪圖規(guī)范,,但是個別學生總是找不準方向,,因而不能判斷方向,也不能夠正確繪制方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