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方案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項目化教學設計方案篇一
本節(jié)課是高一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的第一課時《金屬鈉的性質》的學習,。是通過原子結構特點,、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學習,,旨在向學生介紹金屬鈉的性質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chǎn)中應用,在高中化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鈉的化學性質——鈉與水反應,難點是實驗的觀察,、分析,、尤其是鈉與水反應的探究學習,。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描述鈉與水,、氧氣反應現(xiàn)象
(2)理解鈉與水,、氧氣反應實質
(3)學生體會化學反應是可以通過改變反應條件而發(fā)生變化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以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實驗方案設計的交流提高表達能力和篩選,、優(yōu)化實驗方案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明白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與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激發(fā)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好文化知識,,報效祖國的神圣的責任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長安二中高一年級平行班的學生
2.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有較濃厚的興趣
3.學生思維較活躍,,有過小組合作探究的經(jīng)驗,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的能力比較強
4.學生對實驗探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5.學生已經(jīng)對鈉的原子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學習非金屬元素氯的有關知識,。
6.學生學習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自主實驗探究,、小組討論交流策略:給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空間
2.問題引導探究策略:通過問題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教師逐步啟發(fā)引導,,使學習內容深入
3.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策略:問題和實驗設計盡量結合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知識和經(jīng)驗,增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4.情景創(chuàng)設策略:運用生活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設計問題,,設計物理實驗,,組織教學內容,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引申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實驗驗證,、實驗猜想、探究規(guī)律的學習當中.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分析
1,、通過圖片和多媒體電腦演示
2、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媒體圖片展示
3、演示實驗,,改進實驗
4,、通過提前錄制視頻展示。
高中化學項目化教學設計方案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分析、探究化學反應實質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
3,、對學生進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難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教學方法:設疑,、實驗、討論,、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物質的分類,化學反應還有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即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統(tǒng)稱為離子反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反應,。
教學過程:
[板書]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
[提問]下列物質中哪些能導電?為什么能導電?
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naoh溶液、鹽酸
[小結]①石墨,、銅能導電,因為其中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存在,。
②鹽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導電,因為它們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存在,。
[追問]在鹽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動的離子是怎樣產(chǎn)生的?可通過什么方法證明溶液中存在離子?
[小結]①電離產(chǎn)生,,其過程可用電離方程式來表示,。
②可通過溶液導電性來檢驗。
[思考]物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電離呢?
[板書]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講解]電解質,、非電解質是根據(jù)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否導電對化合物的一種分類,。[討論]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電解質?
cu,、nacl固體,、naoh固體,、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電解質應是化合物,。而cu則是單質,,k2so4與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電解質應是一定條件下本身電離而導電的化合物。而co2能導電是因co2與h2o反應生成了h2co3,,h2co3能夠電離而非co2本身電離,。所以co2不是電解質,。
③酸、堿、鹽,、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為非電解質。
注意點:
⑴溶于水或熔化狀態(tài);注意:“或”字
⑵溶于水和熔化狀態(tài)兩各條件只需滿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應;
⑶化合物,,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對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設問]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實驗]觀察:五種電解質hcl,、naoh,、nacl,、ch3cooh,、nh3.h2o溶液的導電性是否相同?并分析結果,。
(結果: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的導電能力不相同)
[講述]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大小決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而當溶液體積,、濃度和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都相同的情況下,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導電能力強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動的離子數(shù)目一定比導電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動的離子數(shù)目多,。
比較以上五種溶液,顯然,在ch3cooh,、nh3·h2o溶液中的自由移動離子數(shù)目較少,。[設問]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電解質的電離程度)
高中化學項目化教學設計方案篇三
知識與技能:
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已經(jīng)有所了解,,在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中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在學習物質結構初步知識之后,從本質上認識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fā)現(xiàn)和提出化學能與熱能的探究性問題,敢于質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同學合作完成科學探究實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
本節(jié)教學重點: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本節(jié)教學難點:
1,、從本質上(微觀結構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從而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變化觀,。
2、學會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定義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首先讓學生觀看人類開發(fā)和利用能源的錄像,、圖片等,,或提出一個有關能源的社會實際問題進行討論→進入實際應用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反應所釋放出的能量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重要意義。
[板書]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
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學生實驗]課本實驗2-1
[思考]為什么要用砂紙打磨鋁片?
[學生思考回答]因為鋁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鋁片與酸的接觸,使反應不能進行,。
高中化學項目化教學設計方案篇四
教學重點:
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教學難點:
1.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
2.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中,涉及溶液體積時的計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說某溶液是濃還是稀,但濃與稀是相對的,,它不能說明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確切量,因此有必要對溶液的濃與稀的程度給以數(shù)量的意義,。
(板書)第五節(jié)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設問)在溶液中,,溶質、溶劑或溶液的量如果發(fā)生變化,,那么對溶液的濃稀會有什么影響?
(講述)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本節(jié)重點介紹溶質質量分數(shù),。
(板書)1.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定義: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2.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數(shù)學表達式: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
(提問)某食鹽水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6%,,它表示什么含義?
(講述)這表示在100份質量的食鹽溶液中,,有16份質量的食鹽和84份質量的水。
(板書)二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質質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劑質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小結:對比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第二課時
(板書)三有關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講述)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種類型:
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例1從一瓶氯化鉀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鉀固體,試確定這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答:這瓶溶液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shù)為14%。
2.計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質和溶劑的量,。
例2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有時用質量分數(shù)為10%~20%食鹽溶液來選種,,如配制150千克質量分數(shù)為16%的食鹽溶液,需要食鹽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鹽的質量為:150千克×16%=24千克
需要水的質量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
答:配制150千克16%食鹽溶液需食鹽24千克和水126千克,。
3.溶液稀釋和配制問題的計算。
例3把50克質量分數(shù)為98%的稀釋成質量分數(shù)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答:把50克質量分數(shù)為98%稀釋成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
例4配制500毫升質量分數(shù)為20%溶液需要質量分數(shù)為98%多少毫升?
解:查表可得:質量分數(shù)為20%溶液的密度為,,質量分數(shù)為98%的密度為。
設需質量分數(shù)為98%的體積為x
由于被稀釋的溶液里溶質的質量在稀釋前后不變,,所以濃溶液中含純的質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純的質量。
答:配制500ml質量分數(shù)為20%溶液需63.2ml質量分數(shù)為98%
(講述)除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以外,,還有許多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在使用兩種液體配制溶液時,,可以粗略的用體積分數(shù)來表示:
例:用70體積的酒精和30體積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體積約為100毫升(實際略小)該溶液中酒清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70%。
小結:要理解溶質質量分數(shù)和溶液體積分數(shù)的概念,,熟練掌握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有關計算。
高中化學項目化教學設計方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鑒別它們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對比的學習方法。
4.使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5.通過了解侯德榜制堿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過氧化鈉和水、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小燒杯,、鐵架
臺,、鑷子,,na2o2、na2co3,、nah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課時安排:共1課時
●第一課時:鈉的氧化物:氧化鈉與過氧化鈉
●教學過程
[設問]有人打電話119,,意味著有什么事情發(fā)生?
[學生]有火情發(fā)生,。
[設問]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用什么滅火呢?
[學生]水、滅火器等,。
[講解]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是由于反應產(chǎn)生了比空氣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來點火,,大家相信嗎?
[演示實驗2—6]蘸有na2o2的脫脂棉與水的反應。
[補充實驗]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鹽酸,,并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脫脂棉劇烈燃燒。
[補充實驗]也可以用此法:用脫脂棉包一定量的過氧化鈉,,請學生用玻璃管吹氣,,過一段時間,,棉花就會劇烈燃燒,,所以也叫“吹氣生火”
[設問]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過氧化鈉]
[教師]原來,是這種叫做過氧化鈉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于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jié)鈉的化合物
[板書]一、過氧化鈉
[教師]由剛才的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fā)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檢驗生成的氣體,,并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講解]由剛才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和溶液變紅可推知,na2o2與水反應后生成了相應的堿naoh和o2,,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2na2o2+2h2o====4naoh+o2↑
[講解]na2o2與co2反應時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了na2co3,。na2o2
既是氧化劑有時還原劑。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補充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蕩,。
[學生描述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講解]上述實驗說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投影思考題]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來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o2應怎樣保存?
設問:na2o2與鹽酸反應產(chǎn)物呢?學生完成
[學生活動]2na2o2+4hcl====4nacl+o2↑+2h2o
[過渡]同樣是由鈉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2o,卻有著與na2o2不同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