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shù)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jié)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茶干》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茶干》閱讀原文:
連萬順是東街一家醬園,。
他家的門面很好認,,是個石庫門。麻石門框,,兩扇大門包著鐵皮,,用鐵釘釘出如意云頭。本地的店鋪一般都是“鋪闥子門”,,十二塊,、十六塊門板,晚上上在門檻的槽里,,白天卸開,。這樣的石庫門的門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幾家,。一家恒泰當,,一家豫豐南貨店。恒泰當?shù)归]了,,豫豐失火燒掉了?,F(xiàn)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東街連萬順醬園了。這樣的店面是很神氣的,。尤其顯眼的是兩邊白粉墻的兩個大字,。黑漆漆出來的。字高一丈,,頂天立地,,筆畫很粗,。一邊是“醬”,一邊是“醋”,。這樣大的兩個字!全城再也找不出來了,。白墻黑字,非常干凈,。
店堂也異常寬大,。西邊是柜臺。東邊靠墻擺了一溜豆綠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瑩潤光潔。這些酒缸都是密封著的,。有時打開一缸,,由一個徒弟用白鐵筒把酒汲在酒壇里,酒香四溢,,飄得很遠,。
往后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青磚鋪地,,整整齊齊排列著百十口大醬缸,。醬缸都有個帽子一樣的白鐵蓋子。下雨天蓋上,。好太陽時揭下蓋子曬醬,。有的醬缸當中掏出一個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醬油從并壁滲出,,這就是所謂“抽油”。西邊有一溜走廊,,走廊盡頭是一個小磨坊,。一頭驢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勘笔侨g瓦屋,,是做醬菜切蘿卜干的作坊。有一臺鍋灶,,是煮茶干用的,。
從外往里,到處一看,,就知道這家醬園的家底是很厚實的,。單是那百十缸醬就值不少錢!
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jīng)營,,會做生意。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信用好,,為人和氣,勤快,。
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連老大監(jiān)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
連老大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開醬園的老板,,一個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沒有什么特別處,。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要說他的特別處,也有,。有兩點,。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極少喝茶,。他坐在賬桌上算賬的時候,面前總放一人豆綠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幾筆,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這么喝著,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從來沒有醉的時候。
二是他說話有個口頭語:“的時候”。什么話都要加一個“的時候”,。“我的時候”“他的時候”“麥子的時候”“豆子的時候”“貓的時候”“狗的時候....他說話本來就慢,,加了許多”的時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說的“的時候”都刪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說四分之一的字。
連萬順已經(jīng)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門口的兩個大字,,記得醬園內(nèi)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
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xiàn)在,,誰做這個!”
一個人監(jiān)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chǎn),,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記
近來有人寫文章,說我的小說開始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戀,,我看后啞然,。當代小說尋覓舊文化的根源,我以為這不是壞事,。但我當初這樣做,,不是有意識的。我寫舊題材,,只是因為我對舊社會的生活比較熟悉,,對我舊時鄰里有較真切的了解和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寫寫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為小說是回憶。必須把熱騰騰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樣,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經(jīng)過反復沉淀,,除凈火氣,,特別是除凈感傷主義,這樣才能形成小說,。但是我現(xiàn)在還不能,。對于現(xiàn)實生活,我的感情是相當浮躁的,。
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簡直近似隨筆。結構尤其隨便,,想到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這樣做是有意的(也是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的),。我要對“小說”這個概念進行一次沖決:小說是談生活,,不是編故事;小說要真誠,,不能?;ㄕ小P≌f當然要講技巧,,但是:修辭立其誠,。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刪改)
《茶干》閱讀題目: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一臺鍋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說在介紹醬園時寫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體寫了茶干的制作工藝,,巧用伏筆,,詳略得當,可見作者匠心,。
B.小說寫連老大酒量奇大和慣用的口頭語,,與其做茶干無關,但能體現(xiàn)出老舍先生的觀點:“一篇好的小說,,人物形象是立在讀者面前的,。”
C.醬園的底子很厚實,但最終消失了,,連老大的兒子不愿將其恢復,,作者表面上對他的不作為有著怨恨和無奈,深層上則是借以展現(xiàn)社會變遷,。
D.“后記”部分體現(xiàn)出了作者關于小說創(chuàng)作的理念,,他認為小說的創(chuàng)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與技法相比,,創(chuàng)作者的真誠態(tài)度更加重要,。
8.小說開頭部分詳細介紹醬園有什么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9.后記中說“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請結合正文對此加以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