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澶淵之盟的內(nèi)容和影響各是什么?
澶淵之盟的內(nèi)容和影響各是什么?
澶淵之盟的內(nèi)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圣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后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mào)易,。
影響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shù)主戰(zhàn)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zhàn),最后依靠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于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貢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萬萬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guī)模的戰(zhàn)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zhàn)之后,北宋邁向顛峰--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于經(jīng)濟拮據(jù)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